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红楼:开局衔玉而生 > 第719章 施政主张 美好蓝图

红楼:开局衔玉而生 第719章 施政主张 美好蓝图

作者:望天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4:51:31 来源:书海阁

盐商总行的组织架构,是贾宝玉借用现代的一些例子来办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在封建王朝,这样的组织架构,能不能行得通。

如今数年过去,盐商总行还活得好好的,各地的分行,也都在积极发挥着作用,这让贾宝玉颇为高兴。

既然盐商总行可以存在,那么,他推行内阁六部的改制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内阁之下的六个部衙,显然是完全不够的,因此,贾宝玉首先要改的就是六部。

当然,他也知道,不能一下子,将六部裁撤,变为其他的部衙,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甚至是朝局震动。

故而,他打算以架空六部的方式来执行,表面上六部依旧存在,不过,在六部之下,细分出不少职能部衙。

如礼部,直接细分出了教育司、文化司,工部下边,细分国土司、水利司、农业司等。

原本有些司本就存在,因此阻力自然会变得很小,六部尚书依旧存在,只是六部侍郎直接被改为某司的长官。

同时,随着六部改变,地方的官府,也跟着变。

封建社会有一个特性,就是宗法为上,又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因此,这次改变,贾宝玉还特意让人增设乡一级的地方官府,让朝廷的权力和威严,彻底延伸至各个角落,逐步打破宗法制度,向法制社会过渡。

以往的封建王朝,多半会维持地主士绅阶层的利益,就是因为宗法的背后,就是士绅地主们。

不敢得罪这些人,也是因为,这些人可以煽动底层百姓造反,他们想让底层百姓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对于贾宝玉来说,打破这种壁垒,就成了重中之重,要让底层百姓,彻底得到新政的实惠,也让底层百姓明白,朝廷的真正用心,而不是听从地主士绅阶层的说法。

为此,贾宝玉会源源不断地进行意识行太的推行,想要打破旧思维旧思想,潜移默化是必然的。

原本的刑部也彻底被拆分,其中审刑司、维安司,将审理案件和维护地方安定的职责细分开来。

这一下就多出了不知多少官员和办事之人,正巧新的科举在这一年也开始举办。

原本几千人只录取二三百人的进士科,一下子扩招到了上千人的规模。

除了原本二三百名的名额不变,剩余的名次,都是准备安排进新的部衙、下到乡里任职、教导孩子等等事情。

当然,并不强制考生,一切决定,由他们自己来定,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考上进士,依旧可以继续考。

如果觉得,能够接受朝廷的安排,那就可以去各地上任。

有关教育方面,贾宝玉是最重视的,新任教育司的长官就是陈绶昱,虽然是平调,可陈绶昱能够感受,自己似乎更加受重视了,每天都能被贾宝玉召见询问。

而内阁的改制,贾宝玉准备效仿现代,以单数来组成内阁成员,不再直接统领六部,六部由新的政务阁来统领,政务阁负责执行具体政务。

另外还有成立新的议政会,议政会和议会差不多,负责监督内阁和政务阁。

内阁负责统筹大局,决策重大事件,政务阁负责具体执行政策,议政会则负责监督和审核、封驳、弹劾等。

有点唐朝的三省六部的意味,不过,贾宝玉弄出来的这三个中枢机构,自然不能向唐朝一样,让门下省最终成了有名无实的机构。

所谓的议政会,自然是来自各个阶层的代表,贾宝玉知道,真正的需要代表的,是底层百姓,因此,在议政会中,话语权最重的,是底层人民的代表。

当然,一开始自然很难让普通百姓参与到国家决策层面来,还需要逐步过渡。

最主要,也是因为教育还未普及,普罗大众的识字率还处于极端的阶段,贾宝玉认为,未来百年里,能让真正的普通百姓站到议政会的席位上就算成功!

也因此,在这百年里,需要贾宝玉替普通百姓发声。

随着自贸区的繁荣,外来的商品进入中原,新的危机即将爆发。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在这次浩劫中安稳渡过,贾宝玉特意安排人,下到各地,筹建集体公司。

公司的管理和经营,由朝廷派遣,而收入,除了上交国库的赋税,剩下的所有利润,都将反哺给普通百姓。

同时,贾宝玉也暗中支持手工业的发展,打通各地的关卡壁垒,让商业存在于各个角落。

也将改良的纺纱机投入到了市场,正式打开潘多拉魔盒。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普通百姓富足起来,商品的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地主士绅阶层手中的银钱贬值,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而地主士绅们一时间肯定转变不过来,他们历来的主张是,不停地兼并田地。

然而,在贾宝玉的一系列举措下,土地贬值,农作物变得不再那么值钱。

在此期间,贾宝玉让人从其他国家,进口众多粮食进来,进一步压低本土粮价,让地主们的财富再次稀释。

因为有集体公司的存在,慢慢的,普通百姓将不用再执着于种地,逐渐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

至于所谓的重农抑商的举措,也将在不经意间,逐渐被瓦解。

而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来说,没有房子车子的压力,能够挣得养家糊口的钱,就是天大的喜事。

故而,随着这些政策执行,普通百姓越发的富足,自然不会再有人去造反了。

至于医疗资源,贾宝玉成立以医学院,专门培养各种各样的医师,同时,尽力维持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就医权益。

不论是革新政体,还是推行意识行太,加速生产力的提高,最主要的,就是尽可能的让所有人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资源分配。

想要打破二八定律,贾宝玉认为,只要不停地进行资源分配,就可以相对保持平衡,同时,这也是朝廷存在的意义。

正所谓,民富则国强,普通民众都富了,国家岂有不富强的?

所以,贾宝玉时刻记着,他是代表普通百姓阶层的利益,要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去看待任何事情。

作为帝国首脑,他这么做的,自然而然的,普通百姓就能够受益,百姓们收益了,国家便更能安稳,也能集中更多的力量,去办其他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