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崩溃的叛军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二百四十三章 崩溃的叛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PS:暴君全职了,各种看官老爷尽量看看正版呗?饿死暴君就没有人写了啊。。。还有,养肥的大佬们也别养了,书养肥了,暴君却饿死了……如果一定要养,请打开自动订阅呗?

离着不算太远的张之极和李信等人,自然也听到了这锦衣卫总旗所喊的话。

虽然张之极一早就知道这家伙要喊些什么,也觉得不甚靠谱,但是毕竟是皇帝的命令,自己也不得不让他去。

而不知道此中内情的李信则是对张之极拱手道:“先乱其心,再攻其阵,侯爷好计谋。”

张之极闻言,却是瞥了李信一眼,淡淡地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李信的心思被张之极揭破,也不尴尬,只是讪讪地道:“此番话不知真是陛下旨意还是侯爷的意思?

若真是陛下旨意,倒也没甚么。若是侯爷自己的意思,若是传了出去,只怕少不得有人参侯爷矫诏,到时候侯爷又如何自处?”

张之极意外地望了李信一眼。

这番话说的,其实颇有些交浅言深的意思。

李信说的倒也没错,这些话若真是他张之极自己命人去喊的,那一个矫诏的罪名便跑不了。

至于矫诏是个甚么罪名?

从强汉之时,便有多少大将军甚么的是因为矫诏的罪名而落马的?至于真假矫诏,这事儿谁又能说的清楚?

即使是放到了大明朝,假传圣旨,仍然是个要命的大罪,别说张之极只是一个小小的侯爷,便是拉上他爹张惟贤,只怕也顶不住——哪怕崇祯皇帝对张家再怎么恩宠有加,一旦涉及到矫诏这个问题,除了人头滚滚,便再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如今李信直接将这个问题挑明,意思便很简单:要么这事儿是皇帝的意思,要么就一定要保证今天这事儿不会外传——至于怎么保证不外传,狠者见狠,阴者见阴罢了。

张之极虽然奇怪于李信的态度,却也是不便拂了他的好意,只得淡淡地道:“此乃陛下的吩咐,本侯便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行矫诏之事。”

李信闻言,便拱手道:“只可惜陛下一番爱民之心,就此毁于一旦。”

不得不承认,总有些人生来就具有一些天赋技能。

比如说王老六这样儿的。若是论学识,别说京中的那些大臣们了,就算是张之极当面,都能嘲笑他不学无术——大概这位王老六的学识,比之刚穿越过来时的崇祯皇帝也没强到哪儿去。

但是这家伙在鼓动人心上,确实是有一套。

从一开口,这家伙就算是抓住了这些叛军最担心的问题——事后清算。

大明律中对于造反的罪名是怎么规定的,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

但是从三代至大明,有一朝算一朝,造反的除了成功的那几个,剩下的那些都哪儿去了?有哪个落下了好下场的?

至于招安,不得不说,拜水浒传所赐,就算是扁担倒了也未必能识得那是个一字的老农也大概听说过,招安之前快意恩仇纵横山东的梁山泊一百单八将死的死,亡的亡,最后就没有哪个是落下了好下场的。

有名有姓的好汉爷们尚且如此,这些人谁又敢保证自己不会被清算了?

至于崇祯皇帝所想的,只诛首恶,协从不问,或者干脆打发给唐王世孙,让朱聿键去头疼的想法,只是被这王老六区区几句话说下去,便告破灭。

李信刚才对张之极说的崇祯皇帝一番爱民之心,毁于一旦的话,也正是由此而来。

王老六一番话说完,原本还想着投降招安的叛军,此时心中便如三伏天一桶凉水当头浇下,只觉得从身子外凉到了心里,唯恐自己也落得那梁山好汉一般的下场。

远远地透过千里镜看到这些叛军那复杂到极致,从渴盼到疑惑再到释然的表情,再看看他们原本已经松动,却又开始握紧了刀枪的手,张之极也是无奈地叹了一声道:“罢了,准备吧!”

只是吩咐完大军准备,张之极又道:“呆会儿派人注意了那个喊话之人,务必要生擒活捉,本侯要拿他点天灯!”

听着张之极话中那无尽的冷意,便是一直跟在张之极身边的张自明,亦是打了个寒颤,拱手道:“侯爷放心,断然跑不了他!”

此时阵前的锦衣卫总旗也是冷冷地望向了王明玉,寒声道:“陛下金口玉言,说赦尔等之罪,便肯定会赦尔等之罪,本总旗愿意拿项上人头担保,除尔等各级头目外,余者皆发配唐王世孙麾下,远赴海外。

如今你为了一己之私,便鼓动了这许多人去送死,你的良心被狗吃了么?圣贤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了?”

王明玉闻言,却是放声大笑,喝道:“狗皇帝出尔反尔之事还少了?若说旁的倒也罢了,造反从来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他会这般好心?

再说了,你一个锦衣卫总旗又算得了甚么东西?替你家皇帝做保?谁信?”

听到王明玉这般说法,锦衣卫总旗也不再多说,只是冷冷地瞥了王明玉一眼,便拨转马头向着张之极所在方向驰去。张之极见那锦衣卫总旗回来,亦是冷着脸道:“多说已然无益,还是刀枪底下见真章罢。”

锦衣卫总旗向着张之极拱拱手,阴着脸道:“自然由侯爷做主,此间之事,卑职自然会如实上报。”

张之极也是无奈,皇帝的一番好意便算是喂了狗了,当下也只得下令道:“擂鼓!”

咚!咚!咚!

三声令鼓起,万军随声动。

随着进攻鼓声的响起,张之极向后的五千京营骑兵催动胯下的战马,开始向着叛军所在的方向小跑热身。

等到了战马的速度提升了一些之后,五千骑兵便分为了三股。

一股两千骑的骑兵组成了箭矢阵形,直面叛军正面,另外三千骑却是分成了两股,向着左右两翼包抄而去。

王明玉一见朝廷的大军开始分兵,脸色便黑了下来。

若是一股大军直接冲过来,反正对面也不过是几千骑,跟自己身后这有了准备的近万步兵怼起来,胜负还真不好说。

只是一旦由着两翼的骑兵包抄过来,形成了围三阙一之势,自己这近万的人马,只怕便剩不下几个了罢?

多想无益,王明玉本身便是读过几本书,至于兵书这种屠龙术,所知本来便有限,若说是三十六计么,倒是看过的,至于实际运用,也只能呵呵以对了。

但是么,王明玉也算是个死脑筋的,就认准了一个道理,任你八方来,我只一路去。

老子是没有你兵多,更没有骑兵,也没有你们精锐,但是这玩意不就跟平日里街头打架差不多么?比的就是谁更狠谁更不怕死,老子就揪住一个方向狠打,就不信你不崩溃。

王明玉低声对王二道:“大哥下令罢,咱们就向着那狗官所在的位罢冲过去,只认准了他去打。”

说着,还指了指张之极所在的方向。

只是迟疑了一下,王明玉还是又低声道:“若是到时候撑不住了,咱们兄弟便一起仗着马快先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王二嗯了一声,心中也是打定了主意,回头喝道:“进攻!”

要不然怎么说业余的就是业余的呢。两军对垒能当成街头群殴,也只有这些刚起兵的叛军能干得出来了。

尤其是用步兵的一方面对用骑兵的一方,不想着龟缩防守,反而想着进攻,就像是用步兵集群去冲击坦克集群,不正是厕所里面打灯笼——找屎么?

张之极远远地望着向自己方向开始移动的叛军,心中却是大乐,笑着对身旁的李信道:“本侯还道这王二兄弟有甚么本事,原来也不过如此。

没有步人甲,没有强弓劲弩,还想着冲击本侯的大军?”

李信也是苦笑不止。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业余的家伙们,就能先打了白水再打下蒲城?这两个县城的县令和百户所的百户莫非都是吃屎的?朝廷怎么就养了这么一群废物?

只是张之极很快便笑不出来了。

叛军的两翼被京营的骑兵掠过,虽然死伤不少,却还没有崩溃,就算是正面硬碰上了京营的箭矢阵型,也是没有崩溃——若是崇祯皇帝在此,只怕要大呼一声这不科学!

然而并没有甚么不科学的。

硬顶过去可能会死,但是投降就一定会死,在有一线生机的情况下,这些叛军为了活命,却是爆发出了无穷的潜力,直接硬顶住了骑兵的砍杀,甚至于有不要命的,受伤了还要拼死抱住骑兵的马腿,一时之间倒是让京营有了些伤亡,让张之极预想中的零伤亡打败叛军的设想直接破产。

等到京营和叛军两方混战在一起之中,骑兵最开始的冲击力加成便告消失,不少京营士兵甚至于不得已而下马与叛军步战。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眼见看太阳要向西而去。

此时的叛军终于开始崩溃。

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在最开始的时候靠着一股血气之勇,硬扛了京营的进攻,便是连张之极都受到了震动。

然而业余始终就是业余,若是伤亡小一些,或者是打顺风仗,这些人甚至于能教京营怎么做人,但是等到伤亡开始大了一些,这些农民组成的军队便不可避免的开始了溃散。

王二见向着张之极方向冲击的计划告破,伤亡又开始增大,便不顾王明玉劝自己先跑的说法,开始想着率大军向着蒲城方向退却。

王明玉也是万般无奈。

原本设想中擒贼先擒王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别说是直冲张之极所在的中军了,便是连朝廷大军的第一波攻击都没有扛过去。

暗骂了一声这些废物不堪大用,王明玉还是低声劝王二道:“哥哥,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王二苦笑一声,对王明玉道:“跑?跑到哪儿去?这天下之大,还有你我兄弟的容身之处么?”

王明玉却是不死心的道:“不如咱们先向北去,大不了投奔高迎祥他们。”

王二道:“若是咱们带着大军去投奔,高迎祥他们自然欢迎,若是咱们是被朝廷大军追杀而去的,高迎祥他们会欢迎咱们么?不恨咱们带朝廷大军过去便是好的了!”见王明玉还想再劝,王二便打断他的话头,接着道:“再者说了,如今这般局面,咱们事先谁曾想到了?这朝廷的大军放得边别人,还放得过你我兄弟?”

只是顿了顿,王二却又接着道:“兄弟,你自己跑吧。哥哥能替你拦住多久便算多久,你比哥哥我有学问有见识,以后若是有机会了,再替哥哥报仇。”

听着王二的这番话,原本倒还想着怎么让王二突然间暴毙的王明玉也不禁有一些感动,心头一热,正想说自己不走,就随哥哥战死在此,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说道:“哥哥以为弟弟是甚么人?就依哥哥的,咱们先向蒲城退去罢。”

若是王明玉一开始就选择结阵防守,崩溃的倒也不至于这么快。哪怕是怼不过张之极的京营骑兵,若是选择原地死守而不退却,倒也能多守一些时间。

只是王二和王明玉选择向蒲城退却的方案,终于给这支农民军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一支步兵,被骑兵衔尾追杀,自然是讨不得好去。王二与王明玉等人心中正暗自叫苦,却又听到由蒲城方向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也只是转瞬间的功夫,一杆被高高擎起的明字大旗便在视野中显路了出来。

由于马匹的疾速跑所带起的疾风,更是将大旗吹得猎猎作响。

当先一人,却是毫不顾忌胯下的战马,右手持着马刀,左手控着马缰,双腿猛磕马腹,口中不时地发出呼声,却是一个劲地催着战马加速快跑。

只是一看来人的打扮,王二便苦笑着对王明玉道:“兄弟,你赶紧跑罢,来日再为哥哥报仇。”

王明玉心中也是一慌。

彼其娘之!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反贼而已,怎么就把这尊大神从京中给招来了?

来人一身狮子吞金锁子甲,头戴紫金冠,风姿龙采,纤好白皙,再看看旁边跟着的几个太监打扮的宫人,这明显就是皇帝亲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