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儿幼军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儿幼军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原本吧,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得好好跟那个昏君掰扯掰扯。

总不能你说要重立五军都督府,要求把军权重新收回到手里就收回到手里,说提高武人的地位就提高武人的地位吧?

那样置我等名教子弟于何地?

现在还是先别掰扯了。

狗皇帝愿意把我们置于何地便置于何地罢,毕竟还要留下有用之事,以待明君的嘛。

既然有了温体仁带头,剩下的大人们也就不用再矫情了,一同附于温体仁之后躬身拜道:“陛下英明,臣等拜服,唯陛下马是首瞻耳。”

崇祯皇帝笑不起来,直接命散朝之后,便带着温体仁和张惟贤往着自己后来成立的孤儿军而去。

今天这事儿,自己赢了,却也输了。

在城门封锁以至于隔绝内外的情况下,文官们认怂是肯定的。

可是自己也太高看了大明朝文官们的节操了。

除去温体仁和施凤来等有数的真正靠向自己,或者说真正有数的心中还有着大明这个国家概念的文官,剩下的不过是在屠刀下做出的本能反应罢了。

先保命要紧。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对于苏茂相一个刑部尚书弹劾自己又一次却视而不见的原因。

苏茂相弹劾的是自己一个皇帝没事儿就浪的错误举动,这本是御史大夫们该弹劾的事儿。

可是大明朝的御史们今天就没有一个弹劾这事儿的,反而是在自己说出了要将军权重归五军都督府时把火立瞄向了刘兴祚。

一边向着位于皇宫不远处的孤儿军军营而去,崇祯皇帝一边感叹道:“天下在身,犹如武王举鼎。这鼎举起来,可就不好放下了。”

温体仁斟酌一番后劝道:“自陛下御极,大明已有中兴之象,陛下何必自比于武王?”

崇祯皇帝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这天这事儿了了,也不过是眼前。

等明天看看罢。

从明天开始,只怕不知道有多少文官大臣们要致仕乞骸骨了。

此时崇祯皇帝又开始暗自庆幸。

当年崇祯皇帝还一直吐糟朱老四玩的那手南北两京制是给自己找麻烦。

比如后来崇祯皇帝为什么宁死都不往南京去?

因为原本历史上的政治小白崇祯皇帝到死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些文武大臣还有勋贵们的尿性,根本就不指望着南京的六部能比京城的好到哪儿去。

再加上当时的南方又是东林党的老窝之所在,就算是崇祯皇帝去了,到头来又能如何?

自废厂卫的崇祯皇帝还有什么资本去跟那些人对抗?

就算是到了南京,也不过是令不出宫禁,做一个咸鱼罢了。

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

老子把江山给玩脱了,宁肯吊死煤山也不跟你们这些孙子玩了——只怕这才是崇祯皇帝临死前最真实的心情写照。

但是现在不同了。

现在的历史小白,皇帝界的平头哥崇祯皇帝觉得朱老四玩的这手太高明了。

由于南京的六部存在,等于是京城的政治体系在南京有着一套完事的备份。

这就方便自己搞事情了。

就算是自己在京城搞事情搞大了,哪怕是六部尚书全部罢工,直接南京调过来也就是了,不至于急切间让六部停摆。

如今的情况还算是不错。

老魏当年玩了命的打压东林党,天启皇帝那个倒霉蛋虽然因此而挂掉了,但是却便宜了自己。

如今六部尚书大部分都是阉党或者称之为皇党成员,剩下的大臣们就算是心向东林党,也不敢在明面上表现出来。

等到了孤儿军军营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地晚了些。

通红的太阳挂在西山之上,努力的将天空染红,一阵寒风吹来,让众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只是进了孤儿营之后,崇祯皇帝的心头就是一热。

幼军营在目前的编制是千户所,份属锦衣卫。只是不听锦衣卫的调,亦不听锦衣卫的宣,锦衣卫提督许显纯所安排的千户在这里更像是一个保姆一般的存在。

哪怕如今已是寒东时节又开色将黑,孤儿营的操练却是在锦衣卫千户的带领下不曾停止。

崇祯皇帝先是示意操练不要停,接着就站在了校场边看了起来。

随着一声声还显得有些稚嫩的喊杀声,十二三岁的孩子们头上不时冒出一股白烟,崇祯皇帝知道那是因为外界天气太冷,而孩子们又操练得卖力,出汗所致。

直到又过了两三刻钟的时间,孤儿军的操练才算是停止。

崇祯皇帝命孤儿军集结在点将台之下后,便大步登上了点将台。

望着一个个稚嫩的面孔,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玩耍的年纪,如今却在军营中接受着各项训练,如今在见礼之后望向自己的目光中又带着道不尽的狂热,崇祯皇帝心中便有些不是滋味。

狠狠心,崇祯皇帝开口道:“累吗?”

台下的三百余个孤儿军闻言却是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崇祯皇帝会问出这种话来。隔了半晌,才有孩子大着胆子喊道:“启……启奏陛下,我等不累!”

有了带头的,其他的孩子才稀稀拉拉的跟着喊道:“不累。”

崇祯皇帝笑了笑,接着道:“朕知道你们累,说不累也是为了让朕开心。不过,朕开心不起来。

你们的父辈为国征战,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朕让你们进这个幼军,想的就是让你们能继承你们父亲的荣光,将来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教你们读书识字的先生,朕给你们了。教你们弓马武艺的教官,朕也给你们了。

这些,是你们的父辈所不曾得到的机会。

好生操练,更要好生学习,等你们长大了,从了军,一定会有封候拜相的那一天。”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从点将台上走了下来,向着那些孤儿走去,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

这些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向着全方向型人才方面培养的。

不管是孙子兵法还是三十六计,或者是其他的管子一类的书籍,这支幼军之中都有教授。

就连大明历次对外征战的经验教训,也会掰开了揉碎了之后讲给这些孩子们听。

至于治国之道,也是按着六部尚书的模板来教授的。

大明朝的各种典型案件,政治大事,治国方针,基本上也都有所讲述。

可以说,只要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只要不是太跑偏,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是全面型的将相之才。

最关键的是,每天都会有宫中特意挑选出来的太监来给这些孩子上晚课。

洗脑。

从这些孩子刚进入孤儿营的第一天起,这些太监们就在不停的给这些孩子们洗脑,灌输崇祯皇帝的伟大之处,大明的伟大之处。

不管是朱元璋当年长驱大军定京师,北逐蒙元入朔漠,或者朱棣当年派郑和七下西洋,亦或是如今崇祯皇帝东却建奴北征草原,都是要拿来大讲特讲的。

至于其他的皇帝干过些什么事儿,在崇祯皇帝的暗示下,被这些过来洗脑的太监给选择性的遗忘了。

总之,大明朝是伟大的,崇祯皇帝是伟大的,崇祯皇帝是继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永乐皇帝之后最伟大最爱民的皇帝。

除此之外,这些太监的任务就是监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动向,以确保一旦在未来有人心中有其他想法时,能提前发现,及早处置。

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种子,一旦有人心怀不轨,所造成的影响都足以让崇祯皇帝为之蛋疼。

也只有这些孩子,才是自己最大的底牌。虽然他们还很小。

三百余个孩子,崇祯皇帝挨个从他们身前走过,不是摸摸脑袋,就是拍拍肩膀,再道一声好,直将这三百余个孩子感动的无以复加。

此时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校场外也已经燃起了火把。

崇祯皇帝却是不紧不慢的等来到最后一个孩子身前,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之后,才回到了点将台上。

崇祯皇帝又突发奇想地吩咐道:“准备一下礼堂,朕要给这些孩子讲一些东西。”

孤儿营中有一座礼堂,是之前崇祯皇帝特意命人建造起来的。不管是自己哪天抽疯了跑来给这些孩子上课,或者是这些孩子长大后自己给他们颁发毕业证书的那天,这礼堂都能用得上。

礼堂中的几十枝儿臂粗的牛油蜡烛已经点了起来,将整个礼堂之中照得恍如白昼。

由于孩子们是跑步前进,所以等到崇祯皇帝进入到礼堂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已经站在座位前面等着崇祯皇帝了。

崇祯皇帝登上了礼堂上的台子之后,按了按手,笑着吩咐道:“坐下罢。”

等到温体仁等与这些孩子都一同坐下了之后,崇祯皇帝也在礼台上的桌子后面坐了下来。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你们呢,还太小,朕说的这些呢,也不要求你们一定都能懂,只要能记在心里就好了。以后有不懂的,随时找你们的先生求教。

天下之大,非是只有我大明。大明之外,尚有万国之地。

我大明虽然居中央而制万国,却也不是所有人的都愿意听从我大明的教化。

比如建奴,比如蒙古鞑子,比如极西之地,又比如东边儿的倭国。

这些人,都是不服从我大明教化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子曰,以德服人。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去教化他们。

而我们的德,他们又不愿意接受。

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手中的刀剑,去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德,来感化他们,教化他们,直到他们从蛮夷,变成和我们一样的天朝上国之民为止。”

这些孩子们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是温体仁和张惟贤却是听懂了崇祯皇帝话中的意思,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是蛋疼无比。

所谓的给这些孩子们上课,根本就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的事儿。

崇祯皇帝真正的目的,只怕还是借自己两人的口,把他的理念给传出来。不等两人想的更多,崇祯皇帝在台子之上却又开口了:“你们谁知道我们炎黄一族,是如何从一个小部落,发展到今天这般大的疆域的?”

见台下的孩子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应声,崇祯皇帝也不以为意,只是接着道:“昔年炎黄初祖所部的疆域,不过在如今的黄河左近,尚不足大明的一省之地。

然则部落时期互相攻伐乃是常有之事,炎黄初祖打败了其他想要攻打我们的部落,那么也就占领了那些部落的人口和土地。

等到了三代之时,我们又打败了周边那些想要攻打我们的小国,占领了他们。

等到了秦朝的时候,始皇帝又命人去打败了想攻打我们的草原和百越,我们的疆域又扩大了一些。

等到了汉时,我们又开始经营西域。

如今到了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守着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自居为天朝上国,不思进取?”

张惟贤听的是血脉偾张,温体仁却是悄悄地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给这些孩子造成什么样儿的影响,自己不知道,也不敢去想。

但是自己听了崇祯皇帝的这番话,感到的却是无尽的后怕。

瞧瞧,炎黄初祖打改了想要攻打我们的部落,三代时打败了想要攻打我们的小国,始皇帝打败了想要攻打我们的草原和百越。

全他娘的是想要攻打我们的!彼其娘之,陛下您是得了被害妄想症了吗?

崇祯皇帝不知道温体仁心中的吐糟,自是自顾自地接着道:“如今我们有建奴和草原上的敌人,他们没有一天不想来攻打我大明,抢走我们的粮食,糟蹋我们的姐妹。

除了他们,还有多少人在对我大明虎视眈眈?

而且,我大明现在的人口太多,土地已经不够分了,所以才会有人饿肚子。

朕身为皇帝,代天牧民,可是朕的子民却在饿肚子,朕的心都要碎了!

所以,朕要求你们,必须要好好地学习,练习本领,将来打败他们,占领他们的土地来分配给我大明的百姓,让我大明的敌人成为我大明的奴隶,替我们劳作,重建我大明的荣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