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头疼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头疼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其实吧,崇祯皇帝最气的还不是大明朝这些混账东西们总是文臣干预武事。

虽然说这种外行指挥内行,通常都会搞出各种各样的逗逼问题出来。但是这也不能排除其中真会有几个牛逼一点儿的会突然间雄起不是?

所以说这种情况虽然可恨,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慢慢矫正也就是了,倒也不是什么多要命的问题。

崇祯皇帝最气的还是万历皇帝这个败家玩意。

当时的东瀛矮矬子之中,矮子里面挑大个儿,就出来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牛逼的人物叫丰臣秀吉,这个名字崇祯皇帝不管是前世,还是穿越之后翻资料时,都曾经见过。

只是怎么看这家伙,都像是个脑袋让驴给啃过的货色。

这矮矬子在万历十九年六月,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于次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朝,并请多多包涵与协助。

这矮矬子还给朝鲜国王李昖写了封信:“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而直入于明使四百州溶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

崇祯皇帝怎么看这事儿都透着一股子搞笑的意味。

虽然说知道这矮矬子是为了转移东瀛自己内部的矛盾或者说是想玩什么假道伐虢的把戏,但是这脑残的书信也太搞笑了。

谁给他的勇气要收四百州于日本?

但是还别说,当时的朝鲜国王李昖好歹脑袋没坏,别管这矮矬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但是朝鲜跟着倒霉是肯定的。

再说了,你他娘的想要去打中国爸爸,你把我朝鲜放在啥位置了?

当真是彼其娘之!

脑袋一热乎,李昖就把丰臣秀吉这矮矬子的使者给撵走了。

后来就不用说了,丰臣秀吉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干脆在万历二十年四月的时候怼了朝鲜一波。

朝鲜当时被小鬼子给怼的欲仙欲死的,三千里江山可以说是丢了个干干净净。

等到国土丢的差不多了之后,朝鲜自己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主战派,觉得朝鲜毕竟也是东海大国,天朝屏藩,得跟那些矮矬子硬怼到底。

另外一种则是国王李昖为代表的,内附,从此跑到中国爸爸的地头上,死心塌地的当个王爷算逑。

本来李昖还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内附还是硬怼到底,结果一路丧师辱国一路跑跑跑,直到跑到了宽典堡之后才算是停了下来。

到了这个份上,也别想别的有的没的了,干脆还是找中国爸爸商量下内附的事儿得了。

当时宽典堡副总兵佟养正禀报于辽东巡抚都御史郝杰:“朝鲜国王。兵败弃国。愿率众入辽。作何处置乎?”

辽东巡抚都御史郝杰一瞧,这事儿你他娘的报给我,我能怎么办?一国之主跑来要求内附,这么大的事儿老子可搞不定。

郝杰干脆据此上本:“该镇据宽典堡副总兵佟养正禀报,以为朝鲜国王为倭所败,奔走义州,愿率众入辽,作何处置?

朝鲜素称大国,世为东藩,何得一遇倭至望风而逃。倘彼国之君臣,因社稷失守,突尔来奔,其在守臣。

拒之则栖依无所,失外服仰赖之心,纳之则事系非轻。臣子无专擅之义。

倭奴谲诈异常,华人多为向导。若挟诈阑入,贻害非常,专候禀旨指挥。”

兵部尚书石星干脆又根据郝杰的奏章再上奏本:“该部据辽东巡抚都御史郝杰所报,宽典堡副摠兵佟养正禀报,以为朝鲜国王,果兵力不足,率众内附云云。”

最后这事儿就到了万历皇帝的案头上了。

结果这败家玩意是怎么处置的?

丫的下了道旨意:“倭贼陷没朝鲜,国王逃避,朕意悯恻,援兵当出。

差人宣谕彼国大臣,着他尽忠护国,督集各处兵马,固守城池,控扼险阻,力图恢复,毋得坐视丧亡。”

这才是崇祯皇帝瞧着万历皇帝不顺眼的地方。

你说这朝鲜国王李昖自己都打算内附了,你他娘的矫情个屁——好歹也是三千里江山,就这么着没了。

虽然朝鲜王李昖命人搞出来的摩崖石刻“再造藩邦”,并且说“中国者,父母也,朝鲜与日本皆子也,然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但是!朝鲜的三千里江山没了!没了!没了!

至于杨镐呢,这家伙在朝鲜方面的形象倒是高大的很。

“杨镐时在平壤。一闻急报。便于卽日。单车疾驰。冒危入城。慰谕余氓。申饬将士。使都心坐赖。贼情畏沮。遂却贼于谈笑指挥之间。此盖人所难为。而小邦之得有今日。皆其力也。”

而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不管杨镐在朝鲜到底表现如何,朝鲜又如何推崇杨镐,甚至不于管此人到底有没有军事才能,他都死定了。

就因为萨尔浒一役,他把大明最后的家底给丢光,致使大明丢失了辽东大片的土地。

而后形势急转直下,直到大明唱了凉凉,让建奴入关。

而建奴入关之后屠杀的百姓有多少,崇祯皇帝不清楚,但是根据后来的湖广填四川这种情况来算,杀上个几千万根本就不算什么。尤其是后来虽远必赔的建奴对内强硬,对外却赔出去足足有十二亿九千万两白银。

就算是发放给后世的天朝百姓,按照崇祯皇帝在上学时的十三亿人口计算,人均都能分到接近一两银子。

按照一两银子五十克,而一克白银哪怕是按照三块钱来计算,也足足是一百五十元人民币了。

是平均每个人,不管男女老幼,连吃奶的娃子都算上,每个人都能分到一百五十块。

所以杨镐和老吴一样,他们要是不死,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干脆别穿越了,回去写代码算了。

本来崇祯皇帝也只是打算等着秋后,把杨镐趁早给砍了算了,但是如今温体仁却突然提出来再议一议,这让崇祯皇帝如何不怒?

而温体仁在听到崇祯皇帝那一句议一议他杨镐到底是应该斩首还是凌迟或者是诛九族之后,温体仁暗骂自己没事儿找事儿。

跟着崇祯皇帝这位爷混了接近两年的时间了,怎么还犯傻!

这下子好了,本来杨镐就要唱凉凉,自己这一句议一议,搞不好就把他全家给送路上去了。

好在崇祯皇帝也不是真个要把杨镐的九族都给弄死,而是脑子一气之下顺口就来了这么一句。

只是崇祯皇帝却接着冷笑道:“当年之事,杨镐功过不论,失土之责却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

再者,杨镐以一介文官转为武职,还指挥萨尔浒之战这般重要的战役,结果也是有目共睹,大败亏输之下,折进去多少军士?

朕以为,以文臣领兵之事,断然不可再现。”

不待温体仁等接话,崇祯皇帝又接着吩咐道:“王承恩,拟诏,为防杨镐之事再现,非武进士出身或讲武堂出身者,或无军中实际带兵经历者,文职一律不得干预武事。”

温体仁等人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好嘛,崇祯皇帝这下子又借着这么一出事儿,把文武之道彻底给分离了。

温体仁此时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其实温体仁很想提醒一下崇祯皇帝,刚刚被起复去怼奢崇明的朱燮元实际上也是进士出身。

想了想,温体仁还是把已经到口的话给咽了回去。

谁也不知道自己万五提醒了崇祯皇帝之后,这位爷会不会脑子一热乎就把朱燮元给召回来,另外再换人去带兵怼奢崇明。

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

但是温体仁不知道道的是,实际上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把朱燮元当成文官看待。

小白的很的崇祯皇帝觉得朱燮元既然带兵带的挺好的,那还当个屁的文官啊,老老实实的带兵打仗得了。

至于以后,往内阁辅臣的方向培养一下还不是美滋滋?

如果自己的想法能够成真的话,出将入相这事儿可就不只是汉朝之时的文人学者的专利了,老子的大明文人也有这种牛人!

至于说卢象升么,现在才二十九岁,不着急,慢慢先在宣府打熬着,以后再一步步的向上来吧。

至于最后能不能入阁,崇祯皇帝觉得他希望很大。

现在温体仁头疼,房壮丽和郭允厚两人也是感觉脑袋隐隐作痛。

其实房壮丽对于后来温体仁和崇祯皇帝所说的议不议杨镐的事儿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他头疼的,是这个什么盐政司该怎么安排。

崇祯皇帝刚才说了,这个盐政司衙门是直接归到内阁来管辖的,官员品级怎么定?

跟普通的那些各部管辖的衙门不同,内阁直辖的衙门,官阶上首先就得高出那么两级来。

而这两级说多不多,说少可也不少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能跨过五品官的行列。

这么一来,这个衙门的人选就是大问题了。

举荐谁?还是不举荐谁?

这其中的讲究可多的很,一个弄不好就是得罪人的局面。

房壮丽头疼的是人,同样没有关注杨镐死活的户部尚书郭允厚头疼的可就是实打实的银子了。

想了想,郭允厚还是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全国盐价皆定价为五十文,则由沿海运向川陕之地,还有朵甘思与思藏宣慰司之地的成本,必然是极高的?”

崇祯皇帝此时也把思绪从杨镐的事情上拉了回来了。

崇祯皇帝却是笑道:“盐的转运,由各处驿站转运,一应花费,由盐政衙门拨付。”

郭允厚松了口气,总算是盐政衙门自己的事儿,不用自己这个户部出钱就好。

但是温体仁却不愿意了。

内阁好不容易有个直管的衙门在手上,结果还是个赔钱货,内阁上哪儿弄钱补贴他去?

斟酌一番后,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由盐政司拨付运转银子,则盐政衙门必然亏空不已,请陛下三思。”

崇祯皇帝却是一点儿的兴趣也没有,这玩意有什么好思的,这破衙门就是用来赔钱的。

就像后世的天朝一样,国企不赔钱的有没有?多的是。

但是事关民生基础的,还真就没听说过哪一家是赚钱的。就连总是被人骂心黑的移动联通有时候还得受工信部那个恶婆婆的气,动不动就得干点儿赔钱的买卖,更别说邮政这个倒霉孩子了。

原本邮电在风光的时候那是真风光,可是有一次某个倒霉孩子去某个领导家里安装电话的时候态度不太好,结果邮电就被一拆为二,一部分是邮政,一部分则成了电信。

而拜没分家之前邮政的福,后世的天朝随便找个地方,基本上都是通了电话和邮局的。

而拆分之后电信又被反复拆解,搞成了电信移动联通。

而这几个倒霉孩子也是玩了命的建铁塔搞信号。

如果说在城市之中这么搞是抢客户赚钱,那么偏远山区里边搞这些玩意可就真的是纯属于脑袋被驴踢了的赔钱买卖了。

但是不干呢?

不干是不行的,工信部这个婆婆不愿意。

所以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别管走到哪个犄角旮旯,该有信号的就得有信号。

除非是一些真正的无人区之类的地方。

而当国家觉得什么3G4G一类的玩意该搞了,这几家倒霉孩子一样得拿着真金白银的往里砸。

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有核心技术在手里,不用受制于人。

结果很坑,3G还没等浪起来,4G就开始了,4G刚稳定,5G又提上了日程。

像这三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头疼不?真金白银的票子不能拿来发奖金,反而得投入到这些很有可能打水漂的事情上面去,谁心里能痛快?

但是没办法,国有企业就得听婆婆的话,不听话的下场就是反复拆分。

而在崇祯皇帝的眼里,盐政就和邮电一样。

不同的是,邮电是后来拆分的,盐政是一开始就被自己给拆了。

如果说从晒盐到运输到销售都是盐政司衙门一条龙来操办,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出现类似于后世的三桶油一般的大明版一袋盐。

这是崇祯皇帝所绝对不能忍受的。

现在不过是弄了个盐政司专门搞晒盐,后边慢慢的就会出现其他的湖盐,深井盐,或者某些天然盐一类的狗屁说法,专门来恶心盐政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