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脸一点儿?

徐文爵有些不服气的道:“此时东有建奴,北有蒙古,西边陕西饥荒,西南奢安贼又反,若是江南之地再起战乱,光凭着北方的收成和税收,能支撑的住么?”

徐弘基终于确认了一件事——自己这个儿子就不是憨厚老实,是他娘的真傻!

老子当初怎么就没把你射到墙上去啊混蛋!

心中不断暗骂的徐弘基像是看傻子一般的看着徐文爵,嘲讽道:“江南之地起战乱?拿什么起?拿你爹我以前提辖的后军都督府还是南直隶军府去起?”

恨恨的将徐文爵一脚踹倒在地之后,徐弘基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信不信老子敢去军中喊一嗓子起事,除了亲兵之外,就不会有人跟着?说不好老子还会被捆起来交给陛下处置?

嗯?!起战乱?那他娘的也得有人跟着起才行!当今陛下是个什么作派你看不到?一旦造反不成,后果你想过没有?

再者说了,就算是江南乱起来又能如何?水师会跟着乱吗?北方会跟着乱吗?只要不是天下无处不乱,给了陛下喘息之机,手握大军的陛下会怎么样报复你想过没有?”

等看到被踹倒在地的徐文爵跟个傻子一般愣在那里之后,徐弘基干脆叹息道:“起来罢。等陛下来了南直隶,为父就去向陛下求个恩典,让你入军中好生历练,从大头兵做起。”

这下子彻底傻眼的徐文爵瞪着眼睛望向了徐弘基,难以置信的喊道:“父亲?”

徐弘基冷笑道:“别他娘的想着什么小公爷啦,这回你给老子去京营或者新军里边,从大头兵开始当起,不许你跟任何人透露自己小公爷的身份,要不然老子就打断你的腿!”

徐文爵此时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徐弘基的亲生儿子了——要不然这个爹怎么这么狠?

徐弘基却不管徐文爵心中怎么想,干脆挥了挥手,命徐文爵退了下去,随后才喊道:“来人!”

徐弘基的护卫统领徐崇亮是属于那种家生子,也就是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跟着魏国公府混的,到了徐崇亮这个份上,说是能当国公府的小半个家都不为过。

向着徐弘基躬身行了一礼之后,徐崇亮才道:“请公爷吩咐。”

徐弘基沉吟了半晌之后才道:“去寻那个军中的王允成,告诉他回头答应东林那个王允成的要求。事成之后,让他闭嘴,本公爷自然会善待他的妻儿老小,让他儿子有个出身。”

徐崇亮领命而去之后,徐弘基才颓然的坐到了椅子之上。

魏国公一脉传到自己手上,算是完了——下一代国公跟他娘的二傻子一般,要不是自己还在,这种蠢货都能跟着那些傻缺一起去造反!

这他娘的也不看看当今天子是个什么人物,是你能反得了的?而自从当今天子登基御极以来,哪一次杀的人头头的的时候不都是有附送品的?

前任首辅,文华殿大学士黄立极,剥皮实草后满门抄斩,全天下都知道这位首辅大人贪了多少银子;

山西八大商九族死绝之后,天下谁人不知道这八家是因为向建奴走私兵器才落得这般下场?

被锦衣卫值殿大汉将军撞死在金殿上的御史,将其抄家之后,天下又有谁不知道这家伙的家中是贪腐成什么样儿的?

如果说这些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取死之道,而且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那么孔家呢?

传承千年的孔家,就算是五姓七望复生于世,只怕也得将之供起来,尊一声圣人之后。

现在的孔家呢?

说是北宗暗杀了南宗当代衍圣公所以才除爵之后诛了九族,可是实际上呢?

这种屁话,糊弄一下屁民也就算了,真正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可是看出来又能怎么样儿?

当今天子手握大军,又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威望,只要不是作死到下旨杀光天下百姓,那些百姓又有谁会在乎皇帝干什么了?

可是偏偏就有人看不透这一点,其中还不乏一些读书人,总觉得自己能对抗得了皇帝,能让皇帝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如今连徐文爵这个小畜牲居然也有这般的想法?

唯今之计,也只能把徐文爵这个蠢货送到军中去历练一番,希望能有点儿长进了,如若不然,哪怕是拼着受罚,这下一任国公也得换人。

江南之地风云诡谲,魏国公徐弘基纠收不已,而从衡州出发的桂王可就舒心的很了。

万事临头只怕自乱阵脚,一旦下定了决定并且执行了之后,剩下的事儿也就没有那么难了——既然不打算造反,就好好的听皇帝的话,以后管他是在大明还是出海建国,一生的富贵总是少不了。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的往凤阳赶去,可不能让皇帝陛下在凤阳等自己太长的时间,哪怕自己是这皇帝的亲叔叔也不成。

没看皇帝的另一个亲叔叔福王都已经凉透了吗。

心中挂着这事儿的桂王朱常瀛一个劲的催促着快快赶路,丝毫不顾及囚车之中还装着倒霉的陈冲山。陈冲山的精神头也挺好,有饭就吃,有水就好,该发便的方便,一点儿寻死的样子都没有,让那个自称一手诗书一手刀的祝大郎都惊叹不已,两人倒是聊了起来。

只是两个人每次聊天,都是开头的时候挺好,聊着聊着就变味——在对于当今皇帝的看法上,两个人无论如何也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如果这样儿的话,不聊也就是了,可是偏生祝大郎喜欢逗弄陈冲山,而陈冲山又受不得激,往往三言两语间就能吵起来,也算是祝大郎一路行来解闷子的乐趣了。

几次三番之下,陈冲山觉得自己不能总是被这个祝大郎牵着鼻子走,得起办法自己掌握主动权。

所以在祝大郎又一次在路上休息时凑过来的时候,陈冲山倒是先开口了:“陈某见阁下总是怀里藏着诗书,腰间却带着刀,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喜欢读书还是喜欢舞刀弄剑?”

惊异于陈冲山先开口的祝大郎笑道:“刀是拿来砍人的,书是用来看的,本身也不冲突不是?你们孔圣人不还说了,要君子六艺来着?”

说完之后,祝大郎又接着问道:“对了,这什么君子六艺,到底是哪六艺?”

陈冲山不屑地道:“自然是礼、乐、射、御、书、数,不能通五经贯六艺,如何当得君子?”

祝大郎摆出一副很傻很天真的样子问道:“那你通了几经?贯了几艺?”

陈冲山一时间哑口无言。

大明朝考校的是八股文章,便是连四书五经想要弄明白应考无虞都嫌费劲,剩下的时间也都放在礼、乐之上了,哪儿来的那么大精神再去搞什么射、御、数之类的?

祝大郎见陈冲山不出声,又接着道:“你看,你们总是说自己是君子,可是连五经六艺都不会,还扯什么君子?要我说,还是这《金瓶梅》好看。”

金瓶梅的地位,大概也就是相当于网络作者之于传统作者,向来是不怎么被文人瞧得起的,尤其是陈冲山这般读书读傻了的。

听到祝大郎提起《金瓶梅》,陈冲山怒道:“陈某学艺不精,自然不佩称之为君子,可是阁下也犯不上拿《金瓶梅》来取笑陈某!”

祝大郎干笑道:“他娘的,这不是怕你一路上无聊,寻思着让你多看看书,顺便也学习学习么。”

见陈冲之依旧怒目而视,祝大郎又打了个哈哈,将话题岔开:“话说,你老兄家里有田几何?年入几何?可曾娶妻?”

陈冲山斜着眼睛道:“这算是你祝大郎问案么?答的好了给书看,答的不好了挨刀子?”说完之后,陈冲山又讥笑道:“都是明白人,你跟我玩甚么诗与刀?”

祝大郎干笑道:“你瞧瞧,这就没意思了吧?咱好心好意的跟你聊聊天,可你呢?”

陈冲山算是见识到了这祝大郎不要脸的一面,干脆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

祝大郎却也不恼,干脆在陈冲山旁边一呆,就地休息了起来。

反正聊天不是自己的目的,自己只要保证这陈冲山能活着到凤阳就行了。

一路行来的崇祯皇帝通过锦衣卫的奏报,知道这些破事儿,不管是南京的还是衡州的,崇祯皇帝统统都知道,只是并不放在心上——老子就是头铁刀子快,不服的尽管来试试。

但是崇祯皇帝的这种牛逼作风到了凤阳皇陵的时候就没再牛逼起来——到了老祖宗的地盘上,怎么着也得老实一点儿。

祖陵,也就是皇帝皇陵位于凤阳县城南十五里,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洪武十二年竣工。

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

明皇陵与南京明孝陵为同一制度,虽非帝王之陵,但“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

这么牛逼的地方,哪怕是崇祯皇帝再怎么样儿嚣张,也得老实一些才是。

更何况,根据《大明会典·仁祖陵》条规定,凡官员以公事经过者都要谒陵,崇祯皇帝身为大明天子,路过凤阳不来看看自己家的老祖宗,这事儿怎么着也说不过去。

不去也行,撑死了担个不孝的名声——可是偏偏这是大明,不是后世。

就算后世打爹骂娘的货色有的是,孝这个深深的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字仍然决定了孝敬父母长辈才是主流。

更不用说现在的大明了,不管是谁,一旦背上个不孝的名声,那可就真是顶声臭十里了。

哪怕这个人是皇帝。

拜谒完了皇陵,也就是仁祖陵之后,崇祯皇帝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这祖陵在原本的历史上好像被张献忠给刨了!

不过幸好,现在张献忠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结果跑到了辽东投奔了毛文龙,一门心思的死磕建奴去了。

这一点,也算是让崇祯皇帝能高兴一些的消息。

而让崇祯皇帝不高兴的,则是差不多等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桂王朱常瀛才从衡州跑到了凤阳。又一次跟着桂王拜谒完了祖陵之后,崇祯皇帝才在行宫招待了桂王朱常瀛。

而酒宴过半后,崇祯皇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将朱常瀛吓得摔了手中的杯子:“桂王叔,你说朕是不是对于宗室太过于苛责了?”

朱常瀛心道苛责不苛责的关本王屁事?你自己心里还不清楚?

可是这话,朱常瀛委实没有胆子当着崇祯皇帝的面说出来,实在是福王朱常洵前车之鉴不远。

略微斟酌一番后,朱常瀛才拱手道:“陛下何出此言?臣说句大逆不道的,原本的藩王都是些有名无实的王爷,实际上倒比不得海外那些小国的国主来得自在。

陛下许了各个藩王自行海外开国,原本就是天大的恩典,又有谁能说陛下苛责?”

崇祯皇帝叹道:“朕也难啊,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不管怎么样儿,朕的这心里,委屈啊。”

你还敢再不要脸一点儿不?

因为崇祯皇帝的装逼如风而蛋疼无比的朱常瀛肉疼了半天,才拱手道:“陛下何必在意这些?左右不过是一些无耻文人在乱传罢了,臣一路行来,坊间百姓哪个不在传陛下天恩高厚?”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开口道:“皇兄大行的早,撇下这江山压在朕的肩膀上,朕有些时候也是真的累啊。”

朱常瀛心道得了吧,老子不跟你玩了,再这么玩下去,老子非得猝死不可。

打定了主意之后,朱常瀛又对着崇祯皇帝拱手道:“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万望陛下能恩准。”

崇祯皇帝笑道:“桂王叔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可都是一家人。桂王叔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朕提,只要朕能答应的,一定答应就是了。”

没错,你能答应的你就答应,你不能答应的就说老子让你为难了,到时候老子就得把自己说的话收回来,还得跟你请个罪什么的,你这算盘打的可真他娘的好。

老朱家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不要脸的玩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