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朕要掀桌子!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郑芝龙这一回专程往新明岛跑的航程上面,也很顺利,就如同回大明的时候一般,无风无浪。

这让郑芝龙开始怀疑人生了——是不是上天故意玩了那么一出龙吸水,目的就是让自己这伙人发现新明岛?

而郑芝龙一路紧赶慢赶的到了新明岛之后,唐王朱聿键,庆王朱倬纮还有秦王朱存机,三个人就像是逗逼一般,急冲冲的就跑到了船上问他有没有带着比如瓷器布帛一类的玩意。

郑芝龙有些发懵,这些东西有是有,但是不多。这些玩意在海上带上干什么?

现在你们三个藩王来这个大岛是开疆拓土来了,不是让你们来享受藩王的美好人生吧??

被三个逗逼搞的有些懵的郑芝龙干脆对着朱聿键问道:“不知殿下要瓷器和布匹做什么用处?若是有需要,卑职下一次可以带一船过来。”

朱聿键闻言不禁有些失望。没有了这些玩意,自己的某些计划就会受到阻碍。

不过好在朱聿键也清楚这事儿不能怪郑芝龙,只得叮咛道:“一船不用,郑提督以后出海一定要记得是,每艘船上都要放上一些瓷器和布匹,最好是不同年代的都有才好。”

朱聿键算是被龙吸水给搞怕了。

以大明福船当世无匹的体量还有高处不胜寒的战斗力居然没有抗过去龙吸水,反而被整个的拍到了水里,顺带着几百名士卒和水手就这么着消失,连尸骨都没有找回来。

万一再遇到龙吸水,而倒霉的恰好是运载布匹和瓷器的船只,那还不得哭死?

这些布匹和瓷器可是有大用的。

三个逗逼王爷都没有下船,安排完人手去卸货卸人之后,朱聿键就拉着郑芝龙到了旗舰的船舱之中。

分开落座之后,郑芝龙好奇的问道:“不知殿下要布匹和瓷器有何用处?”

朱聿键笑道:“本王突然想到一件事。若是每到一次,我等都埋下一些瓷器布匹什么的,那以后我们就可以说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

想了想,朱聿键又接着道:“譬如琉球,譬如日本。尤其是日本那里,弄些先秦之时的东西埋下去,就说是徐福出海寻仙就是跑到了日本没回来。

他们什么万世一系的天皇就是徐福那个混账东西的后人,属于叛逆,到时候直接给除掉,以正国法。”

郑芝龙却是蛋疼的道:“启禀殿下,卑职手下都是些厮杀汉,让他们打打杀杀的倒是没问题,干这种事儿,只怕不太妥当?”

朱聿键现在很好奇郑芝龙的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是不是在海上的时间长了,所以脑袋里边也进了海水养鱼了?

不过,朱聿键还是回道:“无妨,你回去后禀告给陛下,让陛下安排锦衣卫的人去做这事儿就是了,反正也不费多大功夫。”

待郑芝龙应了后,朱聿键又开门见山的道:“另外,郑提督还要多辛苦一些,休息一天就赶紧回大明,争取把兄弟们早些都送过来。”

郑芝龙还以为是朱聿键着急在岛上划地盘筑城,当下便拱手道:“殿下,臣闻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若是岛上没有女子,只怕……”

朱聿键却摆手道:“无妨,女子的事儿以后再说,将士们的家眷不着急接过来,眼下还是以将士还有军械火器为主。”

如果说郑芝龙刚才还以为朱聿键他们是着急着划地盘,现在心里也就有了点儿逼数了,当下便问道:“可是岛上的蛮子们出现了?”

朱聿键点了点头,接着道:“不错,正是如此。”

郑芝龙却是噌的起身道:“要不然,卑职先留下来和殿下一起清剿这岛上的蛮子?”

朱聿键笑道:“坐,郑提督先坐下说。”

等郑芝龙坐下了之后,朱聿键才接着道:“这岛上不光有土着蛮子,还有红毛番鬼的影子。

不过,红毛番鬼已经被清理掉了,现在就剩下了我大明的将士,还有本地的蛮子。”

红毛番鬼那玩意,郑芝龙接触的绝对不算少,说是有仇也不为过。

当然,基本上都是郑芝龙把红毛番鬼给处理掉的那种仇。

不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朱聿键要自己快点多送一些大明的士卒过来了——唐王殿下一时爽,把红毛番鬼都给料理了,这是防着以后红毛番鬼再来呢。

毕竟只要岛上出现了一波红毛番鬼的影子,以后就还有可能会出现第二波,第三波。

不得不早做防范。

郑芝龙应下了之后,又接着问道:“殿下,本地的蛮子?”

朱聿键道:“蛮子们好办。看起来长的跟我大明的百姓其实差不多,无非就是黑了一些,矮了一些,瘦了一些,鼻子塌了一些而已。”

麻卖批,让你这么一说,这些蛮子还有个人样儿吗?还跟我大明百姓差不多?

心中无限吐槽的郑芝龙又好奇的道:“殿下是准备变夷为夏?”

朱聿键点了点头,心中着实有些欣慰。

瞧瞧,大明的海军提督还是有几分本事的,不像是朱倬纮那个混账东西一般,几乎就不怎么长脑子。朱聿键道:“郑提督回去之后,派人将本王的表章送去京师,呈交给陛下。”

郑芝龙应了,也确实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儿——只是休息了一晚,补充了一些吃食和淡水之后,就折返回了大明。

留在大岛上面的朱聿键等人,则在吃到了几个月以来的第一顿像样儿的饭食以后就开始了筑城。

没有水泥,好办,弄石头直接筑城,反正有土人帮忙,弄着三合土什么的根本就不心疼成本。

唯一操蛋的就是糯米汁总是不够用,如果不是郑芝龙带来的糯米挺多,估计还没有办法弄出来三合土。

接到了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的联名奏章后,崇祯皇帝意外的发现这大明的藩里边也不全是猪。

总有几个还算是不错的——大概是进化成野猪了?

比如朱聿键这家伙,这种往土里埋东西的损招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现在这年头想要鉴定点什么东西的年代,除了肉眼分辨,剩下的基本上也就是凭着经验——还是肉眼分辨。

毕竟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什么碳十四一类的检测手段,而靠谱的鉴定老师傅又基本上是大明才会有。

剩下的蛮子们连个历史都没有,还扯什么文物鉴定的蛋?

至于靠谱的老师傅,就算是大明也没有多少,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宫中为皇家效命的。

崇祯皇帝想要伪造什么文物,或者直接说某个文物是什么年代的,又有谁敢不承认?

当然,在大明玩这一套的意义不大,反正不管王朝怎么变幻,自古以来就住在那里的老百姓只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不用崇祯皇帝搞什么自古以来的手段就已经是自古以来了。

但是这个自古以来在海外可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最起码崇祯皇帝最起码都能起出来好多种用法。

比如在英吉利或者法兰西什么的地方埋上一些,就说这些国家的国王都是受中原皇帝册封的——反正郑和去过那里,而且已经快三百年的时间了,那些个蛮子还记得个屁?

不就是不要脸么,崇祯皇帝早就把脸扔的远远的,良心都喂了狗了。

而朱聿键提出来的另外两个要求,则更是让崇祯皇帝高兴。

首先就是这家伙要大量的书籍,比如四书五经,比如三字经弟子规——拿来教化那些个新明岛上的蛮子。

这就涉及到了朱聿键提出来的第二个要求。

让张天师还有少林寺彼岸宽海大和尚他们那些人在编的神话故事里边再加上一些关于新明岛的故事。

比如他们都是殷商后裔一类的,还有新明岛是如何从大明本土漂流到现在的位置的。

反正就是把那些跟大明百姓长相差不太多的澳洲土着弄成同根同源却失去了根底的同族之人。

慢慢同化就是。

崇祯皇帝觉得这样儿没毛病,过个百十年的,在儒家文化那强大无比的同化能力之下,这些个蛮子要是不认为自己的祖宗是炎黄二帝那才叫见鬼了。

大手一挥,朱聿键的第二份关于那本神话故事修改的要求就被崇祯皇帝甩给了短小荣那些人。

反正都是瞎鸡儿写瞎鸡儿编的,参考的资料也是崇祯皇帝在后世穿越者培训基地看来的无数教材,再修改修改貌似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至于实际编写者短小荣还有张天师,彼岸海宽大和尚怎么头疼,那是他们的事儿,崇祯皇帝表示并不关心——反正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哪怕是你们想要妹子,朕也命人给你们弄来。

在此之前,还是好好的在诏狱里边把书写好才是正经。

尤其是陈默陈大御史在诏狱里边已经升职到了主编的位置,平日里也可以多多交流嘛。

文人之间总是有话说的不是?万一再弄出来一本什么《铁蒲团》一类的神作,岂不是喜闻乐见的很?

很快把思绪拉回来的崇祯皇帝开始琢磨另外一件事情了。

原本还打算留着建奴当个由头什么的,或者等彻底平定了国内之后再处置建奴的破事儿。

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现在自己的计划就得修改修改。

新明岛有多大,崇祯皇帝其实并没有一个实际的概念,只知道挺大的,大概跟后世天朝的面积差不多?

那么问题来了。

这岛的面积够大,能养活的人也足够多,最起码把大明现有的十分之一甚至于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弄过去也足够养活的起。

而大明之所以没有抗过去小冰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土地兼并是一方面,另外就是亩产低,人口多,财富分配不均,上升通道被堵死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加在一起,最终才便宜了关外的建奴。

一旦大明开始大量的向新明岛上面移民,本土的百姓就不够避免的会减少。

人少了,空出来的土地可就显得多了。

这种情况下,只要小冰河不变成大冰河,什么问题也都不再是问题了。

而在人口是第一生产力的大明时期,谁手下的人口多,谁就有着最大的基本盘。尤其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

别说搞什么计划生育了,现在就是有人跑到崇祯皇帝面前告诉他生的太多养不起,崇祯皇帝都会当成笑话听——百姓养不起?

没关系,国库帮你养!

人多力量大,多生优生,生的多了有赏,生的少了受罚!

而且崇祯皇帝不打算再跟建奴玩下去了。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是移民,一个是稳定国内。

至于建奴,老子都要掀桌子了,你们还是趁早去死算了!

打定主意要掀桌子的崇祯皇帝依着惯例,把温体仁,张惟贤,还有崔呈秀和郭允厚给召进了宫中。

这四个人之中,温体仁算是个负责统筹文官系统的角色,张惟贤则是主管着大明军事行动的角色。

崔呈秀则是名义上主管军事的大佬,虽然现在负责的军事部分也就那么一小摊子。

郭允厚则是管着大明的钱袋子,要想绕过郭允厚直接出兵,除非崇祯皇帝把自己的内帑拿出来,否则的话这涉及到民夫征发以及其他需要花钱的地方,就绕不过去。

几人进了宫之后,崇祯皇帝就开门见山的道:“辽东之事,朕不打算拖了,年底之前,朕要彻底平定辽东。”

张惟贤自然无可无不可。

按照大明的实力和建奴的实力对比,其实早就可以弄死建奴了,只是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要一直拖到现在才下定决心。

温体仁和郭允厚却是蛋疼了。

算一算,崇祯皇帝自打登基之后,先是京师,接着又是草原,再是陕西,接着又是海军。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项不是花钱如流水?

国库里现在倒是没有跑老鼠——老鼠也不愿意去没几个钱的国库里边转悠。

郭允厚当即就躬身道:“启奏陛下,国库没钱。”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直接就把崇祯皇帝给噎了个半死。

麻卖批,怎么都学的这么不要脸了!

你丫还不如直接说要朕的内帑出钱呢!

PS:推荐阅文第一逼王讳岩的两本书,《三国之无赖兵王》《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