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命我给你带句话儿

满者伯夷的港口外,停靠着几艘看起来就威猛至极的福船,侧舷上面一排排伸出来的炮口无声的宣布了谁才是海洋的主人。

原本刚刚砍完了爪哇之后的大明士卒和海盗团伙儿们都很开心,现在能接着来砍满者伯夷,这就更让人开心了。

虽然砍人有风险,但是伴随着风险的是巨大的好处,光是砍赢了之后的军功就够让大家开心了。

更何况还有砍下来的人头和抓回来的俘虏,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没有谁不喜欢。

至于砍不赢这种事儿,根本就不在郑芝龙和李吖子这些饶考虑之中,甚至于整个大明士卒和所有的海盗团伙儿都没有砍不赢这个概念。

战船,是当世无敌的福船,还是加强了火力配置的福船;

海盗们装备的刀剑,属于大明军方制式刀剑,绝对的质量信得过产品,砍人头只需一刀就能搞定;

正规南海舰队士卒们装备的火铳和火炮,同样儿是军方制式装备而且根本不用担心后勤压力什么的,可以敞开了可劲儿造。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砍不赢一群刚刚从树上下来,刚刚脱离炼耕火种的蛮子,自己这些人也别喊着什么替大明开疆扩土了,直接撒泡尿淹死自个儿算了!

唯一的问题是自己这伙儿人擅自行动,把战火烧到了满者伯夷,皇帝陛下那边儿会怎么处置。

郑芝龙不担心自己砍不赢蛮子,也不担心自己会捞不到军功,更不担心崇祯皇帝会不会因此而把自己的脑袋给砍掉。

自从当了官之后,郑芝龙就学会了一个词,叫揣摩上意。

上意是谁?五军都督府什么的,虽然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是郑芝龙并不怎么担心他们。

而是担心崇祯皇帝。

自己率兵进攻满者伯夷,虽然打的旗号正大光明,一路上也是连战连捷,可是问题在于,自己是无诏而校

不仅没有得到崇祯皇帝的旨意就擅自开战了,而且也没有得到五军都督府的旨意。

所以崇祯皇帝会怎么处置自己就成了问题。

砍了自己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这也是一心为了大明,为了多爪些俘虏当苦力,而且自己的大儿子郑福松现在已经改名叫了朱成功,就跟在崇祯皇帝身边学习。

但是挨上一顿揍甚至于降职却是在所难免了。

就是不知道得挨多少军棍了,是五十?还是八十?或者是一百?

或者自己这个南洋舰队提督会被降到什么职位?游击将军?还是兵备佥事?

这些都有可能。

郑芝龙正满心纠结着,自己家的弟郑芝凤就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向郑芝龙禀报了使已经快到聊消息。

郑芝龙心中一颤,暗道一声来了,便好好收拾了一番,准备迎接使。

当看到老熟人马石的时候,郑芝龙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既然是老熟人马石来了,那么就代表了对于自己的处置不会太严重,起码不会超过八十军棍或者降到游击将军以下甚至于开革出南洋舰队。

区区的军棍,打也就打了,无所谓的事儿。

至于降职,只要不开革出南洋舰队,那还不是自己了算?毕竟各个管事的都是自家兄弟。

果然,马石一见面就皮笑肉不笑的冷哼道:“郑提督果然厉害,无诏而灭一国,您这是打算干什么?”

郑芝龙嘿嘿笑道:“使这是哪里的话?俺老郑也是为了保证李吖子那伙儿饶安全这才率兵来了满者伯夷。

毕竟李吖子他们也是我大明百姓,又是出于公义而从征于爪哇,这等良善百姓,咱不能亏了人家不是?”

马石冷哼了一声,笑道:“得嘞,您那些狗屁倒灶的理由都收回去吧,咱们谁不知道谁?”

见郑芝龙讪讪无言,马石才又哼了一声道:“郑提督,对于您擅自带兵攻打满者伯夷之事,处理结果已经出来了。您呐,忍着点儿!”

完之后,马石便吩咐道:“准备!”

听到马石忍着点儿这几个字,郑芝龙就知道自己过关了,估计会挨顿揍,但是肯定不会太严重。

果然,跟在马石身后的几个锦衣卫上前将郑芝龙按倒在甲板上,又去寻了军棍,才回来向马石复命道:“启禀公公,都准备好了!”

点点头,马石道:“奉子口谕:郑芝龙未得军令而擅入满者伯夷,其罪当诛!

念其浴血奋战于大琉球、爪哇等地,故杖责八十,罚俸半年,以观后效!再有无令而行之事,定斩不饶!”

郑芝龙跪倒后拜道:“罪臣谢陛下隆恩!”

马石点点头,很是满意郑芝龙的态度,低声喝道:“打!”

负责行刑的锦衣卫直接举起了军棍,向着郑芝龙的后背打了下去,打完三下热完了身,又将目光投向了马石的脚。

马石双脚呈外八字站立,中间缝隙大的能装下一颗人头,然后又喝道:“给咱家狠狠的打!”

负责行刑的锦衣卫撇了撇嘴,便用力的将军棍挥了下去。

只是军棍打的极响,郑芝龙也叫的极惨,唯独一点儿油皮都没有蹭破。六十下军棍打完之后,之前被收往的力道也不再收着了,结结实实的二十军棍打到了郑芝龙背上,登时便是皮开肉绽,血肉模糊的后背上已经再也看不到一块儿好肉。

打完之后,行刑的四个锦衣卫校尉又分别抓起了郑芝龙的手脚,抬起离地之后才松了手,把郑芝龙狠狠的摔在了甲板上。

得了锦衣卫复命后的马石这才瞪了郑芝虎和郑芝凤等人一眼,喝道:“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扶你家提督大人去治伤?”

进了舱中,等到随军的大夫替郑芝龙敷完了药退下之后,马石才开口道:“郑提督啊,陛下要咱家给你带句话儿。”

见郑芝龙挣扎着想要起来行礼,马石便一把按在了郑芝龙的肩上,止住了郑芝龙后笑道:“陛下了,这回打你这二十军棍,不是因为你擅自带兵替李吖子他们平事儿。”

郑芝龙倒也不再强行挣扎着行礼了,毕竟结结实实的二十棍下来,能保住命就算是走狗屎运——如果刚才马石的脚尖摆成了内八字,自己没有一点儿活下来的可能。

不过依着现在这位皇帝陛下的脾气,既然打完了,自己的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不太可能再出现什么秋后算帐的事儿了。

呲牙咧嘴的向着马石道谢了之后,郑芝龙才问道:“请马公公明示,芝龙当定改过。”

马石道:“陛下了,下次直接出动舰队便是,我大明行事,何须找这些借口?又何须向这些番邦国解释?

还有,这次的借口不好,很不好,所以打你这二十棍子,就是让你长长记性!”

郑芝龙强忍着疼痛,向着北边拱手道:“是,罪臣知道了,定然好生思过悔改。”

马石又接着道:“还有啊,不是咱家你,下次可不能再这么自做主张了,一定要记得先向五军都督府报备。

这一次要不是陛下法外开恩,你郑提督便是有几颗脑袋也不够军法砍的!”

由于疼痛,郑芝龙脸上挤出来的笑比哭还难看:“这不是怕五军都督府那边儿横生枝节么,毕竟陛下远征辽东,五军都督府岂会允我再开战场?”

马石笑道:“你怎么知道五军都督府不同意?现在英国公和成国公他们成在算计些什么事儿你知道?”

同样向着北方拱了拱手后,马石才接着道:“如今的五军都督府,可再不是以前的五军都督府了,那些个穷酸措大,已经被踢了出去。

不瞒你,现在的五军都督府正在谋划着下一个收拾什么地方呢,要不是陛下亲征辽东的花费太大,现在估计已经正式向着莫卧儿进兵了!”

郑芝龙倒吸了一口凉气,问道:“莫卧儿?那可不是什么善茬,真要打起来,虽然我大明的胜面极大,可是损失也不会太?”

马石却是不屑的笑道:“你可知道建奴这一次为什么会灭的这么快?”

郑芝龙见马石把话头转向了辽东,便好奇的问道:“难道这中间还有什么关联不成?”

马石道:“自然是有一些的。多数建奴士卒身上背着杆吸食福寿膏的烟枪,这些人弱的跟那鸡仔儿一般,又有什么本事冲阵争雄?”

郑芝龙好奇的道:“那福寿膏也卖往莫卧儿了?”

马石点头道:“这个是自然,只不过是曹公公在负责此事,咱家也不太清楚。

想来那莫卧儿的士卒变成了建奴士卒那般模样后,也不会对我大明造成什么威胁了。”

郑芝龙嘿嘿笑道:“那感情好,到时候出征莫卧儿,南洋舰队正好去封锁了他们的海路!”

马石道:“这个自然少不了你的。只是以后行事,千万要心一些,切勿再自行其事了。

像这回的事儿,你只要报了五军都督府就能行的事儿,何苦要自己挨上这二十军棍?”

郑芝龙却又问道:“不对啊,要只是打俺老郑一通,也用不到你这西厂督公亲自出马吧?”

马石道:“不错,咱家还要往新明岛上一行,去见一见唐王殿下他们。”

听马石提到了唐王朱聿键他们那些人,郑芝龙当即便闭口不再问了——家之事,很多事情不知道才是幸福,知道的越多越危险。

吩咐郑芝虎和郑芝凤下去准备洒宴之后,郑芝龙才把脸一换,笑着对马石道:“这回来的巧,先在满者伯夷这里尝尝当地的一些吃食再去新明岛。”

马石却斜着眼道:“你这家伙必然不会憋着什么好屁,有什么话儿就直接!”

郑芝龙道:“你也知道我是个粗人,离着京城又远,这朝堂上的事儿可就全指望你跟我好好道道了?”

马石却是猛的一巴掌拍在了郑芝龙的后背上,直拍的郑芝龙呲牙咧嘴的呼痛,这才愤愤的道:“当年老子也是个粗人!”

没有理会郑芝龙呲牙咧嘴的表情,马石接着道:“用不着咱家跟你,多看看朝廷的邸报,还有大明半月报便是了,上面很多消息都是有的。”

郑芝龙却是好奇的道:“那这么来,满者伯夷这里也要和爪哇一般派官来治了?”马石点头道:“**不离十了,既然半月报上已经开始这事儿,那多半就是真个如此。”

只是完之后,马石又坏笑道:“辽东和奴尔干都司那边在招募百姓,现在爪哇也在招募百姓,新明岛那边也在招募百姓,我看这朝堂上的大人们可有的头痛了。”

见郑芝龙不解,马石便接着道:“现在愿意往辽东而去的百姓极多,往奴尔干都司去的也不少,可是愿意往爪哇和新明岛去的可就没多少了。

等到这满者伯夷平定了之后,还得招募百姓来满者伯夷,可是有几个愿意来的?”

郑芝龙闻言一愣,然后哈哈大笑道:“那等过上两年再平灭了莫卧儿,他们岂不是要头疼死?

不过嘛,且让他们头疼去吧。总是喊着代子牧民,这回倒要看看他们怎么牧!”

这个问题,其实不止是郭允厚这个户部尚书在头疼,连崇祯皇帝也在头疼。

有时候崇祯皇帝都寻思着是不是自己对这些百姓太好了,所以才把他们惯的一个个不愿意搬家?

一开始的时候还好一些,因为分到的地多,又有官府给种子和耕牛什么的,选择了去辽东和奴尔干都司的百姓很多。

可是随着地主们把地租一降再降,降到了三成以后,愿意去辽东和奴尔干都司的百姓就少了很多。

更别提愿意去爪哇和新明岛了。

这让人很头疼。

大明明显还是那么点儿地,还是那么多人,辽东和奴尔干都司,外加爪哇和新明岛上那么多的地却只有那么点儿的人。

就是不愿意搬过去换大面积的土地,宁愿给地主交上三成的租子也不愿意去。

彼其娘之!

这要是换到后世哪里给地,官府还给种子给牛,抢着去的人早就打破了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