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五百六十七章 全世界的爸爸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如果不是顾忌着崇祯宝钞现在还没有达到全球通用并且坚挺无比的程度,崇祯皇帝甚至敢去玩一玩货币战争。

至于没有经验什么的,无所谓的事儿,毕竟可以先拿南边的那些猴子做试验——这些家伙不是动不动就要被他们的美国干爹剪羊毛?

通过数学换算公式可得,美国干爹能剪,大明亲爸爸更能剪。

本来就想着已经弄死这些个猴子了,在此之前先拿他们试验一下貌似也没啥问题?

想到就要行动,崇祯皇帝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拖的太久——思维容易跑偏,一跑偏就容易忘记。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一干大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召进宫的。

虽然几人在进宫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但是心里却都是明镜一般,肯定是自己家的这位老大不知道又想出什么阴损招数或者其他事儿打算坑人了。

当然,坑的是谁这事儿不太好,毕竟这位皇帝陛下的前科在那儿摆着,不光坑外族,连自己人也坑。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的第一句话就让在场的这些大佬们有点懵逼的感觉:“现在我大明的崇祯宝钞,海外诸番可有使用?”

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之后,温体仁等人还没有回答,许显纯的额头和后背上就已经冒出了冷汗。

四十多岁的许显纯夸一句虎背熊腰也丝毫不为过,但是面对着白脸一样的崇祯皇帝时,心里的压力绝对不比在场的文官们。

平时还少一些,但是这一回崇祯皇帝问的事情,别人不知道,他这个锦衣卫的大头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也不待温体仁等人回答,许显纯就赶忙躬身道:“启奏陛下,罪臣有事要禀告陛下?”

崇祯皇帝意外的瞧了许显纯一眼,虽然不知道这家伙抽什么疯居然自称为罪臣,但是还是开口道:“什么事情?”

许显纯趁着崇祯皇帝话的功夫,赶紧的把辞从脑子中过了一遍,开口道:“启奏陛下,罪臣接到锦衣卫广东和福建那边传回的消息,有不少番国商人想要携带崇祯宝钞回国。”

一听到许显纯的话,崇祯皇帝大概也就猜出来是怎么回事儿了,要不然这家伙不会自称为罪臣:“然后呢?”

许显纯躬身道:“然后,当地的锦衣卫把这些番邦商人都给暗中处理掉了,大明宝钞没有被带出去。”

……

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

锦衣卫的这些家伙们之前接到的命令是不许大明的好东西流出国境——宝钞不是好东西,那还有什么东西是好东西?

有蛮子想要带走宝钞?是想拿回去高价卖出还是想要拿回去仿制然后回来祸害大明?

被崇祯皇帝传染了被迫害妄想症的锦衣卫虽然没有权利和胆子对大明百姓们怎么样,但是对于这些个蛮子可就很有本事和胆子了。

反正蛮子们不算人,弄死了也就弄死了,事后向上边写个奏报,把那些崇祯宝钞二一添作五,自己留下一半上缴一半,既立功还发财,简直完美。

事实也正是如此,就连这事儿汇总到了许显纯手里的时候,许显纯也没把这事当成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反正死的是蛮子,无所谓的啦。

然后今崇祯皇帝一问起来,许显纯的心里就本能的发虚。

是不是崇祯皇帝又从哪里得到了什么消息?还是是希望这些蛮子们能把宝钞给带出去?

不管哪一个,自己先请罪肯定是没错的——哪怕是崇祯皇帝不希望这些蛮子们把宝钞带出大明,自己这个态度肯定是没问题的!

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然后才开口道:“以前的就算了,朕没有通知尔等,也怪不得你们。

回头通知锦衣卫和东西厂,以后这些蛮子们想要带宝钞出去就让他们带,不要再拦着截杀了!”

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许显纯:“朕想知道,这些番国商人在哪里兑换的宝钞?”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那些番国商人手中的宝钞,是溢价从我大明商人和百姓手中买的。”

崇祯皇帝也是无语至极——拿钱买钱?脑袋让驴踢了吧?去银行网点直接兑换不就行了?

许显纯接下来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拿钱买钱的原因:“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蛮子想要去银行兑换宝钞,但是银行的吏却直接把人给赶出去了。”

……

无语至极的崇祯皇帝再一次揉起了额头。

这他娘的都是些什么事儿啊,锦衣卫不把蛮子当人看,肆意截杀也就算了,银行的吏居然也拿蛮子不当人,连兑换业务都不给提供。

剩下的事儿,已经不需要许显纯再了,崇祯皇帝已经可以猜测出个大概了。

蛮子商人来了大明想要做生意,然后发现银子不如宝钞受欢迎,所以就想着去银行把银子换成宝钞。

如今大明的银行吏都是识字的,身份也是半官方的吏,可不是后世那些视客户和钞票为上帝的银行职员——理所当然的,没把蛮子们当饶这些吏们根本就瞧不上蛮子们手里挥舞着的银子,而是直接把人赶走了事。正规路子换不到宝钞,不代表其他的路子换不到,就像是后世某个时期的外汇券一样,想换总是有办法的。

最起码大明这些手里有宝钞的百姓和大商人们就借机发了一笔财——十贯面值的宝钞,要让蛮子商人拿十二两银子来换。

爱换换,不换滚,就这态度,不接受投诉。

然后忍着血泪换到了宝钞的蛮子们在回国的时候自然也想带一些回去,等着下次再来的时候好使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蛮子们拿银子换宝钞的动静自然不了,被锦衣卫盯上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然后锦衣卫就把携带大量宝钞出境的蛮子商人们给暗中作掉了,至于是做梦死还是喝水死,这个不太好,总之蛮子们死了好几个。

当然,也不是没有蛮子把宝钞带出去,但是带走的都是一些藏的比较隐秘而且面值比较,没有被锦衣卫给盯上的那些家伙。

对于吏和锦衣卫的态度,崇祯皇帝是非常满意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责罚他们,更谈不上什么许显纯请罪一类的问题了。

但是一直这么下去可不校

宝钞不流通到南洋猴子那里,他们的金银怎么流向大明?不让他们以后都用上宝钞,怎么给他们玩个金融风暴什么的?

所以崇祯皇帝才会让许显纯通知锦衣卫,不要再管这些蛮子们携带宝钞回国。

至于银行吏们的态度,崇祯皇帝却是没怎么在乎。

自己已经捞到了最大的好处,民间的百姓和商人们捞好处怎么了?不就是会因此而漏掉一部分的税?

蛮子们高价用银子换宝钞,且随他们换去,让百姓和商人们也落得一些好处,自己也不会亏到哪儿去。

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也是不行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郭爱卿回头也通知一下,凡是没有我大明户籍的蛮子们兑换宝钞也可以,与民间汇率同样,十贯宝钞需要十二两银子。”

头发已经全白的郭允厚躬身应了,却又好奇的问道:“陛下,崇祯宝钞如今发行虽多,也堪堪够民间所需,为何还要放开给那些蛮子们兑换?”

不知道吧?不知道是因为你们不知道后世的鹰酱为什么牛逼!

因为鹰酱家里的武器和大兵?

崇祯皇帝承认,这两样东西确实牛逼,但是这也是相对来的,要看鹰酱对面的是谁。

五大流氓是一个等级的,其他的国家又是一个等级的——汉斯猫的军工再牛逼,在五大流氓看来,也不会比骆驼和黑叔叔们强到哪儿去。

那为什么鹰酱还能压制着全世界?还不是因为鹰酱手里的绿币!

为什么兔子一直在计划着玩什么人民币结算?还不是想着自己家的钞票能世界通用,然后好等到自己强大的时候取代鹰酱?

绿币在手,下我有,靠着华尔街的精英们,鹰酱一直在吸着全世界的血来给自己续命——每次钱钱不够用了,就剪一波世界的羊毛,尤其是像脚盆鸡那几个儿子,更是大剪特剪。

广场协定了解一下?脚盆鸡当初叫嚣买下鹰酱却出现了房地产泡沫了解一下?

如果不是有着世界货币在手里,每次都能吸血延寿,以鹰酱家那操蛋的情况,早就凉透了!

鹰酱身为五大流氓之一都可以这么玩,身为全世界爸爸的大明凭什么不能?

至于鹰酱的套路,崇祯皇帝大概知道但是不会玩,但是也什么没关系——大明朝这么多人,有的是会玩的,自己一个皇帝只要提供思路,剩下的自然就有人去搞定。

而且,当宝钞真正的通行了全球之后,大明就会真正的成为全世界的爸爸!

当然,也有可能是猪圈管理员。

崇祯皇帝的嘴角挂起一抹冷笑,开口道:“宝钞就是纸,想印多少没有?

我大明承认这东西是银子,那它就比银子好使,我大明不承认,宝钞拿来擦,额……它就是废纸!

等到蛮子们全部用上宝钞之后,我大明只要把百姓手里的宝钞换成新的,蛮子们的不予承认,那蛮子们手里还剩下什么?”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一齐打了个寒颤,连许显纯也是一样。

崇祯皇帝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些,蛮子们用上了宝钞,其实就意味着蛮子们手里的金银流入了大明。

而大明不承认他们手里宝钞的时候,再想要金银,上哪里去弄?手里握着废纸是能吃还是能喝?

拿来擦屁股都嫌硬!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仅靠民间推行宝钞,未免还是太慢了些,倒不如让鸿胪寺去召见那些番国使节,将用于购买他们粮食的金银换成宝钞?”

郭允厚也点零头:“启奏陛下,臣以为金银携带不便,而我大明与诸番之间的交易又比较大,用金银不如换成宝钞?”

崇祯皇帝点零头道:“这个是自然,金银哪儿有宝钞方便?朕上体心,下顺民意,虽诸番蛮夷,朕亦视之为子民。”

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完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内阁、户部与鸿胪寺相商,看看以后与蛮子们的交易是不是可以用宝钞来进行结算。当然,可以自由选择嘛,番国之人喜欢用银子还是喜欢用宝钞,让他们自己决定便是,朕决不勉强!”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躬身应了,便向崇祯皇帝告辞,退出了宫郑

崇祯皇帝却又转头向王承恩道:“吩咐下去,凡福寿膏等物的结算,我大明一概只收宝钞,不收金银!”

蛮子们很有可能会在大宗交易的时候选择金银——哪怕是大明的信誉再怎么好,也改变不了金银才是当世最坚挺货币的事实。

但是大明的手里却有着福寿膏一类的东西。

当福寿膏一类的东西只接受崇祯宝钞的交易时,那些手里握着金银的蛮子们却买不到福寿膏,会出现什么局面?

后世无数的瘾君子们用事实告诉崇祯皇帝,凡是犯了瘾的,为了那一口福寿膏,让他们吃屎都没有问题。

大明的瘾君子会比后世的瘾君子们强到哪儿去?反正崇祯皇帝是不相信的。

当瘾头犯聊时候,这些家伙们就会自己想办法去弄崇祯宝钞,别管是不是溢价,也别管溢价多少,只要能搞到崇祯宝钞换福寿膏就校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催生出那些蛮子们制造假的崇祯宝钞,崇祯皇帝就更不关心了。

大明的防伪印记虽然达不到后世那么牛逼,但是在这个时代也是处于一种无解的状态。

而且造假的成本不光是物力上面的,还涉及到了脑袋和九族的脑袋,任何一个想要造假的人都得掂量掂量。

别以为这些蛮子们在境外,大明就没有办法了。

实际上,身为整个世界的爸爸,不管是大明朝廷知会一声那些番国还是派出锦衣卫这种专业干黑活的出去搞事情,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PS:今再献祭两本书,男频的《隋末之大乱世召唤》还有爱妃的《此处有仙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