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

崇祯皇帝带着从杭爱山砍人事件中活下来的几万精骑跑路回京了。

这次的杭爱山砍人事件搞的有点儿大,原本仅仅是打算实行一下三光政策的崇祯皇帝在发现杭爱山的大部落时脑袋一发热,就把事情搞大了。

简单来说,杭爱山砍人事件最后带来的好处多不胜数——整个勒石草原上面再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就算是莫思巴图尔汗,以后也只能变成一股比较大的马匪,还得随时小心着明军的围剿。

坏处就是战死的士卒确实很多,多到崇祯皇帝都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再留在迤都,而是带着这几万京骑一起回京了。

回京,京城中有自己的大小老婆还有可爱的儿子和女儿,这些将士们在京城中有老婆孩子的可以回家,没有老婆孩子的也可以在京营之中好好休整一番。

回去的时候,崇祯皇帝特意选择从安定门入城,出兵之时走的德胜门,如今大胜而归,自然要走安定门。

而且,自己身后的这些士卒,还有他们怀里捧着的那些金坛中的英魂,他们当的起!

六万余精骑,以四骑并行的姿势组成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遮天蔽日的旌旗或舒或卷,身上的装备和刀剑火铳还是那些战场上带回来的破烂,并没有因为入城仪式而换成新的。

离着安定门还有五里的距离,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一骑就当先越众而出,快速奔向城门,扔下一柄羊『毛』大纛之后便兜转马头,驰了回去。

接着是第二骑,第三骑,不断的有象征鞑靼大汗或各部落小汗的东西扔下。

温体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小声道:“这天气太热了些。”

跟在温体仁身后的一众文官们,除了兵部尚书崔呈秀以外,剩下的几乎都与温体仁一样擦起了额头上的冷汗。

见前面一众大佬们有开始要床聊的趋势,殿前御史当下便越众而出,喝道:“安静!”

温体仁等一众大佬当即就闭口——殿前御史官职不大,但是在这种场合,殿前御史的话却无人敢不听。

等待崇祯皇帝的时候闲聊,属于殿前失仪,被参上一本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远处的周皇后同样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小声的道:“不知道陛下到哪里了?可曾清减了?”

跟在周皇后身边的袁妃、田妃,再加上婉妃和宜妃等都没有说话——周皇后这时候说话可以,但是其他人却不能答话。

周皇后本身也没指望着会有人回答自己,宫中的规矩,自己门清,等级森严的宫中地位相差一级便是天地之别。

过了好半晌,这条长龙的先头部队才算是出现,却不是所有人想象中威风无比的崇祯皇帝。

打头的将士们把刀剑斜斜的背在身后,左手控着马疆,右手则是抱着金坛。

道路两旁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百姓,都是难以置信的盯着眼前这条长龙。

这么多人手里捧着的金坛,很多人都认识——装骨灰用的。

眼前这条几万骑的长龙,每人怀里抱着一个金坛,那也就是说,足足阵亡了几万人?

这些骑兵没有理会任何人的意思,对道路两旁摆着的酒碗根本就视而不见,进了城门之后便径直往南而去,方向正是忠烈祠所在。

直到最后一列抱着金坛的骑兵过去,才出现了崇祯皇帝的仪仗,接着是崇祯皇帝以及身后那些手里没有金坛的士卒。

等在崇祯皇帝到来之前,周皇后就带着后宫诸妃从銮驾上面下来,等候在道路旁边。

见崇祯皇帝来到身前止住了战马,周皇后才盈盈拜道:“陛下拓土万里得胜而归,妾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周皇后说完之后,跟在身后的袁妃、田妃、婉妃、宜妃等便接着一起拜道:“妾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接着便是温体仁等朝堂大佬们一起躬身拜道:“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崇祯皇帝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周皇后等人平身,却没有下马,而是朗声笑:“朕率十万精骑,一战而胜莫思巴图尔,屠鞑靼部落十二,筑京观于燕然,宣示武功,震慑不臣!大明万胜!”

崇祯皇帝的话音落下,跟在崇祯皇帝身后的士卒便抽出了马刀,斜指天空,一起喝道:“大明万胜!陛下万胜!”

两万多没有捧着金坛的士卒们一起大喝,登时带动了周围的百姓跟着一起喊了起来:“大明万胜!陛下万胜!”

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过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抬手示意停止。

两万多的士卒依次停止了喊声,接着百姓们的喊声也慢慢停了下来,崇祯皇帝喝道:“下马!”

前面听到崇祯皇帝声音的将士们依次翻身下马,带动着后面的将士们也跟着下马。

崇祯皇帝来到摆成一条长龙,延绵足有数里的酒桌前,端起一碗酒便一饮而尽,任由酒水从嘴角滴落也毫不在乎,反而哈哈大笑道:“饮酒!”……

回到宫中的崇祯皇帝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从离京开始就一直崩着的弦也终于松了下来。

别看崇祯皇帝在迤都战场上还有心情看段小荣的作品,那也是让大明的将士们看的——朕都有心情看小刘备,你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跟着朕打仗,肯定是胜仗嘛!

崇祯皇帝没有立即召见温体仁等文官系统的大佬,而是好好的放松了一番——怎么放松的过程属于不可描述部分。

然后,崇祯皇帝才仔细思考起了之前在迤都时,朱纯臣所说的那番话。

朱纯臣当时曾经说眼下继续用兵,不如休养生息两年。

崇祯皇帝当时就感觉朱纯臣说的挺有道理,一路之上越想则越是感觉朱纯臣说的对。

自己把大秦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翻出来一部分,虽然也有一定的修改,没有安全照搬,但是这玩意的恐怖之处已经完全显『露』出来了。

整个军方就跟疯了一样在研究着哪里能打,该打哪里,目的不只是单纯的开疆扩土,更多的还是为了军功。

但是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来看,却不能为了军功而军功。

军功,必须为整个大明帝国服务,这是前提!

而且最让崇祯皇帝感觉到不安的,是现在的地盘太大了些!

没错,从古至今乃至于到后世,除了建奴那伙儿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败家仔之外,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头疼的问题却让崇祯皇帝感觉到了头疼!

地盘太大了也会头疼?

如果有人当着崇祯皇帝的面问出了这句话,崇祯皇帝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会!

自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除了大明原本的版图之中的辽东、奴尔干都司,朵甘思宣慰司、乌思藏宣慰司、大琉球之外,新弄到手里的土地就包括朝鲜、琉球、新明岛、爪哇、吕宋、非洲黑叔叔那边的一大片尚未正式命名的土地!

就这,还没有算上被大明租借的“倭国九州岛”,而依着崇祯皇帝的貔貅『性』子,这岛要是能还回去才是见了鬼!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把倭国变彻底变成大明的一部分。

当然,倭国的事儿还不着急,毕竟那片土地有的是时间慢慢研究,但是眼前就直接多了勒石草原这么大的一块地方。

如果说不知道勒石草原有多大,那么换个最直观的说法——相当于大明的山西、陕西、朵甘思宣慰司加在一起的面积!

连之前察哈尔、土默特、好陈察哈尔还有泰宁卫那么一大片的草原都没没安排明白,突然之间又多了这么一大片草原,也就可以想象崇祯皇帝究竟会有多么蛋疼了。

实际上,蛋疼不止是崇祯皇帝,连内阁和户部等大明的朝堂机构都在头疼。

地方够大,总得有百姓居住吧?没有百姓居住的地方还能算是自己家的地盘?

辽东的建奴可是前车之鉴!

当然,有移民实边这么一条路可以选择,但是所有的地方都移民实边?

大明现在才多少人?就算是把所有的逃户、隐户都给算上,把那些卖身为奴的家伙们也给算上,估计都不会超过两亿!

虽然说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天灾挺多,理论上应该会产生很多的流民,可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崇祯皇帝为了在登基最初就先弄个基本盘出来,对于赈灾抓的是最狠的!

平时贪一些还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撑死了也就是被做成稻草人,在赈灾的时候贪一些,那可是牵连三族乃至于九族的大事儿!

得了赈济的百姓们能活下去,后来遭灾的百姓知道官府不会放任自己这些人不管,心里有了底气的大明百姓根本就不在乎迁移的那边儿好处!

能留在大明,天朝上国的中心活下去,谁愿意去那些偏远之地讨生活?

楚国和秦国,明明受了周王室的册封却还是被当成蛮子,被中原的百姓们鄙视,这不就是实际的例子?

百姓们不愿意迁移,当然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还有一个词叫强迁,比如建奴们搞出来的湖广填四川,禁海令的内迁五十里,都是实打实的例子。

就算是崇祯皇帝也玩了好几回,比如迁民往吕宋、爪哇等地,这些事儿也干了不少回了。

但是能一直这么干?

崇祯皇帝不是二傻子,只要想一想就能想到,再这么干下去,百姓们可就会有意见了。

百姓们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有意见能忍,自己死了之后呢?累积的怒火可能就会颠覆掉自己好不容易才折腾安稳的大明帝国!

崇祯皇帝不敢去赌,也不愿意去赌这种事儿,毕竟赌赢了不过是把彻底占有地盘的时间提前一些,赌输了可就是赌国运了!

该怎么办?

崇祯皇帝有些挠头,总之是很头疼。

在后宫浪了好几天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把温体仁和郭允厚等文官系统的大佬们召进了宫中。

等温体仁等人行完了觐见的礼仪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开口道:“朕想要知道,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郭允厚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我大明民八千余万人。”

崇祯皇帝却呵呵笑了一声道:“朕的意思是,那些奴婢,那些逃户、隐户全都算上,一共有多少人!是精确到人!

只要是我大明百姓,不论有无我大明户籍的都算!”

穿越过来十多年的时间了,崇祯皇帝自然不是刚开始的小白,以为大明朝的人口就真的只是官方纸面上统计的这么点儿。

实际上,就崇祯皇帝的推算,现在的大明应该有两亿人左右而不仅仅是八千万。

至于郭允厚所说的八千余万人,指的是拥有正式的,得到官府承认户籍的百姓。

而这里面,不包括奴籍,贱籍,还有逃户,隐户,在官府看来,这些人根本就不算人,充其量也就是两条腿,会走路的大牲口!

然而以前的情况在那里明摆着,不是今天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再加上不断的天灾,让崇祯皇帝根本就腾不出手来搞什么人口普查。

本身单纯依靠人力进行人口普查就已经够费劲的,再加上其间不知道会触动到多少人的利益,也让崇祯皇帝一直有些投鼠忌器的感觉——真要是在天灾的时候再把人给『逼』反,杀的还是中原百姓,而且谁敢保证没有了张献忠李自成,就一定不会出现赵献忠和王自成?

还是那句话,玩的一旦太大太过火,原本的好事儿就会变成赌国运的举动——除了倭奴们动不动就喜欢赌国运之外,没听说过哪个国家首脑喜欢干这种事儿!

听到崇祯皇帝的话,郭允厚当下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贱籍和隐户等一起算上,那我大明百姓人口当在万万数以上。

但是陛下想要知道确切的数字,却是需要一两年,甚至于两三年的时间去统计?”

既然崇祯皇帝想要玩人口普查,那就玩呗——反正人口越多,户部能收到的崇祯宝钞也就越多,人头税什么的可都是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