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来抽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来抽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崇祯皇帝的中军大帐之中,文武大臣们分立两旁,像他隆这样儿的已经恨不得自己是个透明人,别被崇祯皇帝看到才好。

许显纯更是恨不得掐死留在大明的锦衣卫这种情报让东厂传过来不比由锦衣卫传过来更好?

现在皇帝陛下暴怒,老子就活生生的站在他老人家跟前,我该怎么办?在线等,人命关天,挺急的!

崇祯皇帝捏着手中的信件,晃的哗哗作响:“人呢?十来岁的孩子都看不住,你们锦衣卫跟东厂都是干什么吃的!”

许显纯只是躬身道:“臣该死!”

崇祯皇帝却是将手中的一撂信件扔向了许显纯:“吩咐下去,派人给朕去找!找不回来,朕就要他们的脑袋!”

被气到有些晕头转向的崇祯皇帝来回踱步,吩咐道:“派人去找,命人封锁所有的港口和边境线,尤其是东南一带和云南一带。

还有,黔国公带兵回云南一线巡视,好好的找,一定要给朕找到这个混账东西!”

止住了脚步之后,崇祯皇帝才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才接着道:“找到后,不要再送回宫里了,直接捆到朕这儿来。朕要把他吊起来抽!抽不死这个小王八蛋,朕跟他姓!”

随行出征的来宗道闻言却是忍不住了,躬身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大皇子只要还没出我大明的国界,想必就能找到。”

迟疑了一下,来宗道又接着道:“即便出了大明国界,大皇子也必然是向着这个方向来的,陛下且放宽心便是。”

冷哼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才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大皇子跑路了,找了个借口溜出宫去,甩开了随行的小太监之后就跑路了,留在宫里只有一书信,上面写着自己要去寻找父皇,要替父皇分忧。

彼其娘之啊!

婉妃已经哭成了泪人一般,周皇后惊怒之下干脆在每个皇子身边又加派了一倍的人手并且禁止了所有人出宫。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吩咐道:“传令给完颜成,让他带着三千铁骑在大军之后搜寻大皇子。”

崇祯皇帝这才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了十来岁的孩子,放后世还忙着早恋逃学呢。

都说民间疼的是长孙幼子,其实放在皇家又如何不是这样?

而且皇长子天然的就没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让崇祯皇帝心里也隐约的想要多补偿一下这个孩子。

结果就给惯出『毛』病来了刚刚十岁,就学会离家出走了!

……

摇摇头,把这些烦心事给抛到了一边之后,崇祯皇帝才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帐中的文武大臣们。

原本的计划之中,缅甸内附是好事,却也不会这么急着全盘收接,起码得有个时间慢慢过渡,让缅甸彻底的融入大明之中。

可是克伦威尔的一句话,彻底打『乱』了他隆的计划,也彻底打『乱』了崇祯皇帝的计划,导致大明跟莫卧儿提前开怼崇祯皇帝才不会承认自己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平复了一下暴怒的心情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现在说说吧,下一步都应该怎么办?”

南居益直接便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和南海舰队郑提督一道,已经将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还有果阿邦一带的所有岸防攻击了一遍。

如今这些地方的岸防已经形同虚设,我大明正好可以派卫所登陆这些地方,一举将这些地方收入囊中。

其后,便可以依靠这几个邦为跳板,一步步的向北推进,进而与缅甸这边的大军合兵一处,再攻击整个莫卧儿。”

郑芝龙也开口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南提督所言及是。只要攻下这一片土地,便可以与缅甸成犄角之势,如果再取下奥里萨邦,则可以兵分三路,分进合击,直取阿格拉。”

崇祯皇帝一听到分进合击这个词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一阵蛋蛋的忧伤。

萨尔浒是怎么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出在分进合击这四个字上面!

这年头别说是卫星了,连个无线电都没有,有线电话同样没有的年代,想要比例分布开的军队传达军军令,基本上就是扯蛋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不是在第一线,接触不到最新的军事情报,任何命令都有可能是『乱』命。

至于文人们书里写的什么锦囊妙计一类的,那就纯属于文青病发作,得治!

《孙子兵法》虚实篇里面就已经明确的指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一大堆连战场地形都不清楚的文人瞎鸡儿意『淫』一番,就制定出了这种阵形那种阵形,然后再告诉武将该怎么怎么去打仗你们这么牛『逼』你们怎么不上呢?

如今郑芝龙提出来的这个套路其实也是一样的。

兵分三路倒是没什么问题,这次跑来莫卧儿捞军功的杀才们足足有五十万之众,基本上抽调了四分之一个大明的兵力,就算是兵分三路,每路也能达到十七万人之众。如果单纯的从每路十七万人的兵力和火力上来说,崇祯皇帝已经有足够的信心怒怼莫卧儿了。

毕竟,这五十万人带来的火铳、火炮等等装备,基本上足够把莫卧儿的每一寸土地都覆盖一遍了。

但是,分进合击的不靠谱在于,这三路大军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互相支援的程度,哪怕是不需要支援,这三路大军也没有办法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分工。

比如,按照郑芝龙的说法,西路大军就是拿下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那些莫卧儿最南端的那一路大军,中路大军就是拿下奥里萨邦的那一路,至于东路,就是由缅甸出兵的这一路了。

问题是,泰米尔纳德邦在什么位置?奥里萨邦在什么位置?缅甸又在什么位置?

阿萨姆邦那边先不去说他,就算是他们不老实也不足为虑,撑死了能挺过大军一个月的攻击而不灭国,就算他们祖上的坟头埋的好!

可是,从地图上面来看,从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开始往南,直到泰米尔纳德邦,这些地方就跟一个伸出去的大岛一样,而奥里萨邦就在安得拉邦的东北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兵分三路的后果就是,奥里萨邦将成为第一个被拿下的地区,而等到西路大军推进到安得拉邦的时候,中路大军可能都已经推进到了莫卧儿的腹地,大概会到了加林杰尔附近,最次最次也得拿下了冈德瓦纳这边的那些土邦。

而东路大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概也会推进到比哈尔邦,大概会到达哈吉普尔那里。

那么问题来了,中路军和东路军的距离不算太远,互相策应还比较容易一些,西路大军怎么办?

如果不管伤亡和补给一路向前平推,其实也可以,最起码推进到萨朗格普尔或者赖森那里的问题不大,同样可以与中路军互相策应。

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一路平推猛进,会留下多少隐患可就不太好说了。

因此,崇祯皇帝直接就否定了这个分进合击的策略分进可以,但是却不需要合击。

换言之,兵分三路没问题,但是各打各的,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只要埋头向前平推,早晚都能把整个莫卧儿给平堆掉。

沉『吟』了一翻之后,崇祯皇帝才道:“南海舰队,除南御林卫外再抽调五万京营,黔国公那边再抽调十个擅长于山地作战的卫所,加上那些海盗一起归郑爱卿指挥,给朕拿下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

东海舰队,调北御林卫过去,再抽调五万京营,白杆兵一并调入,听从南爱卿调遣,比例朕拿下泰米尔纳德邦还有安得拉邦。

等到这些地方都拿下之后,两位爱卿替朕守好这些海疆,陆地行动交由南北御林卫来分别主导。

南御林卫及所部依旧向北,直取比贾普尔,北御林卫及所部向东北方向推进,直取高康达,最后会师于比达尔,再继续向整个莫卧儿的西北方向推进。”

等郑芝龙和南居益一起躬身领命之后,崇祯皇帝才算了松了一口气。

整个莫卧儿之战,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靠西边的情况。

因为从卡士奇邦往西北方向一直前进,慢慢的就能进入到一个崇祯皇帝经常听到的地名帝国坟场,当年镇压一世的『毛』熊就是折在了这里。

当然,『毛』熊折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鹰酱出银子,兔子出轻武器,坟场那边出人,最终联手埋掉了『毛』熊。

但是,胆小怕死的崇祯皇帝也极为担心,这里会不会成为大明坟场毕竟,那些动不动就boom!的存在,实在是太他娘的吓人了。

只不过,转念一想之后,崇祯皇帝又慢慢的放下了心来。

这年头想要boom!的成本很高,首先就是火『药』的问题,其次,跟后世动不动就人权什么的不同,现在所有的权利都是崇祯皇帝说了算。

崇祯皇帝说你是个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拥有大明户籍并且可以任意欺压没有大明户籍的蛮子。

如果崇祯皇帝说你是个蛮子,那么很抱歉,死大街上也不会有人关心一下,最起码大明的官府是不会关心的。

所以,李吖子这些海盗们就派上了大用场。

海盗们可以肆意的抓捕这些人,然后再以五两银子的价格卖给朝廷,然后朝廷会把这些“劳工”安排进铁道路,从事铁路修建的工作。

没有人会指责李吖子她们,如果有人指责并且实力高于李吖子她们这些海盗,那么就去跟南海舰队对话吧,他们的实力更高一些。

比划着地图琢磨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正打算研究一下中路军这边该怎么安排,一直守在门外的小太监就推开了帐门,跪地道:“启禀皇爷,成国公和英国公急报。”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抬头望去却不见信使的影子,心中便安定了下来,随口吩咐道:“带信使进来吧,正好都听听有什么好消息。”

也只有是好消息,信使才会安稳的在大帐外等着传见。如果是战局不利的坏消息,只是朱纯臣派来的信使也会是红翎急报,根本就用不到小太监通传就已经直接进来了。

只是信使进来之后便行了军礼,然后奏道:“启奏陛下,成国公与英国公有密报要卑职交给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示意王承恩去接过密报之后,一边拆封一边问道:“此行阿萨姆那边可还顺利?”

信使道:“回陛下,此行一切顺利,阿萨姆尔掸国国主暗弱,未曾交兵便带着大军寻到了曼尼普尔,已经寻到了前唐遗民。”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之后问道:“那成国公和英国公有没有说好归期?那些百姓一路上的吃住可都安排好了?”

只是话刚刚问完,崇祯皇帝就噗嗤一声笑了,摇头道:“罢了罢了,不问了。众位爱卿一起来看看这封书信吧。”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道:“来人,先带信使下去好好休息,准备好饭食和酒水。”

看崇祯皇帝笑的有些不见眉眼,大帐中的文武百官顿时都好奇了起来。

崇祯皇帝的喜怒,文武百官们根本就无从猜测,也不敢去猜,只要老老实实的做好该自己做的事情便是不知道死了多少妄测天心的蠢货了,文武百官也不想再主动跳出去送死了。

等王承恩将书信交给来宗道等人看过之后,来宗道便当先躬身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天威远播,尔掸国不战而降,皆赖陛下之洪福也!”

对比起向来“尽心事君而人皆以为诌”的温体仁,来宗道的名声好歹要强上那么一点儿,如今却是大吹法螺,另其他人也好奇了起来,纷纷挤了过去,打算看看这封信里到底是怎么写的。

等到其他人都传看过一遍之后,文武大臣们便一起躬身道:“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ps:第三更送上,今天已经更新了一万二千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