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六百六十九章 驱狼吞虎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六百六十九章 驱狼吞虎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傻乐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才吩咐道:“来人,将堪舆图挂好。”

王承恩躬身应了,当即便带着一群小太监,将刚刚绘制好不久的堪舆图给挂了起来。

望着眼前这副巨大无比的堪舆图,不只是崇祯皇帝心里高兴,工部伴驾而来的一众侍郎们也是极为高兴的——看到没,这堪舆图就是本官弄出来的!

对于堪舆图的制作,工作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

每隔上个一两年,这大明的堪舆全图就需要伴着疆土的扩张而重制一回,再傻再笨的人都会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更何况原来就承担着堪舆图制作重任的工部了。

眼前的这幅堪舆全图同样出自于工部之手,上面几乎把所有的已知之地都给划了进去。

崇祯皇帝踱步到了堪舆图前面之后,伸出手比划道:“从堪舆图上面来看,这里,原本就是郑和下西洋所至的终点,木骨都束。

木骨都束这里正好有一个港口可以向内航行,再向西北的话,可能不足以供福船战舰通航。

然而只要打通了这里,我大明的舰队便可直接经由木骨都束前往英格兰之地,风险要比走好望角那里少的多,而且路程极近。

所以,朕的意思是,先派舰队和工部的人去这里查探一下情况。

如果可以的话,就在这里修建一条运河,以沟通海洋,使之可以往来。”

来宗道顿时将目光投向了大帐中的文官们。

修建运河,历史上不是没有人干过,中原王朝干过的次数还不少。

最久远的一条运河,可以上溯到春秋末期的胥河——吴王阖闾伐楚,伍员开之,以通松道。

再往后,有始皇二十八年时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的灵渠,更有杨二陛下开搞的京杭大运河。

运河确实是好东西,就像胥河一样,这条在目前已知资料中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到了崇祯年间还在使用,更不要提承担着漕运重担的京杭大运河了。

可是开挖运河的麻烦却是很要命。

首先得选地方,必须得符合航运路线短,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管理和维护比较方便,后期好处多这么几个条件。

其次,运河这玩意还得考虑到不同河流、海域之间的水位落差,还得考虑到水流的速度跟船的承受能力。

还有就是运河的两岸,必须能够承受水流的冲涮,雨水的侵蚀,还有船只通过时带起来的水波对于两边堤坝的拍击。

除此以外,还有人工,物资,后勤,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哪里考虑不到,哪里就有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总之,修建运河不是说随便找个地方开挖就行,要考虑的东西太多,要注意的地方也太多,总之换谁来都很头疼——杨二陛下之所以被唱了凉凉,跟京杭大运河过度消耗了国力也不无关系。

现在崇祯皇帝脑袋一拍,就打算开挖一条运河,现实吗?

木骨都束这里的情况就不用说了,除了蛮子就是蛮子,大明想要搞定他们其实很简单。

可是过了木骨都束呢?里面的那些国家都是什么情况?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提供的资料是否可靠?

那个运河要开挖,那边原有的国家会不会同意?是不是还得再吊民伐罪以征之?

需要征召多少民夫,或者干脆挑明了说,得死多少蛮子苦力才够?有没有这么多的蛮子?后勤和物资能不能跟的上?

还是那句话,杨二陛下前鉴不远,不能让崇祯皇帝这么任『性』的胡来!

沉『吟』了半晌之后,来宗道才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运河之事还是缓议为好。

其一,我大明对于彼处的情况所知了了,郑和郑公公七下七洋,却是止步于木骨都束,未曾在此深入。

其二,即便开挖了运河,过了运河之后向西北的航道如何,现在也不太清楚,那些东印度公司的人所提供的海图,可以之为参考,却不能全信。

其三,国力民力的消耗,我大明眼下如何承受?便是连移民以实莫卧儿之事都尚未安排妥当,再开挖运河,微臣以为国力难支,尚请陛下三思?”

崇祯皇帝『摸』着下巴合计了半晌,才开口道:“许显纯把锦衣卫给派出去打探一下,看看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朕忘了在哪本书上面看到过,说是这里原本就有运河,只是已经废弃。

倘若真的已经有过,我大明也不过是重新开挖并且拓宽航道便可,想要支撑这项工程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民力的问题,不是还有莫卧儿这里的劳工,还有西昆仑的昆仑奴?让他们去挖便好了。”

许显纯躬身应了,来宗道却又接着道:“陛下英明。运河之事少则三五载,多则数十载,期间必然靡费颇多。

以眼下的情况来看,运河之事确实宜缓不宜急,远征英格兰之事也应放缓一些,待运河之事打探清楚之后再做决断不迟?”

崇祯皇帝道:“且看天气如何罢,若是好望角那里天『色』不对,便将之缓一缓也就是了。至于运河之事,也确实急不得,从勘探到施工再到最后的竣工,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这个,朕是知道的。

但是那英格兰之事却也不能因此而拖着,哪怕是朕不能远征该国,也依然要派遣大军,去给那些蛮子们一个教训!”

来宗道躬身道:“若如此,其实大可不必劳师远征。臣以为,既然是给那些英格人以教训,倒不如派遣一支舰队前往。

至于沿途诸国,大可以另组一支舰队前往,既可宣扬我大明的圣人教化,又可震慑彼不臣之辈,同时还可与诸多蛮邦小国通商,岂不是一举多得之事?”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来爱卿不妨与成国公好生商议一番,看看这许多事情该如何处理。”

来宗道却又接着道:“若如此,陛下此时便不应当考虑亲征之事,除非凿通运河,舰队往来无碍之后,陛下再提远征之事可否?”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来道宗也不想再劝了——看样子,崇祯皇帝这是打定了主意要远征那些西夷,劝动的可能『性』很小。

既然没办法劝,倒不如先劝着崇祯皇帝暂时放弃远征的计划,转而把重心放在运河的修建上面——能拖一天是一天罢。

朱纯臣也躬身道:“启奏陛下,舰队一路航行去探路倒是无妨,可是自木骨都束往西北的两岸上,大大小小的国家又该如何?”

崇祯皇帝叹道:“修建运河,缺少劳工啊!”

朱纯臣很识趣的不再问了。

既然崇祯皇帝都说了缺少劳工了,那肯定就是劳工不够用——两岸的那些蛮子直接抓过来当劳工,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朱纯臣和来宗道等人是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众生平等的概念,再加上崇祯皇帝的影响,华夷之辨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就是天理,是必须要遵守的铁律。

而穿越过来的崇祯就更没有什么人权和平等的概念了——四等人讲他娘的什么人权和平等?谁给你的胆子?

商量完运河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突然发现自己有些无所事事了——打仗已经不可能了,大明的重心要转向英国还有那条苏伊士运河上面,对于莫卧儿已经不会再太多关注了。

而莫卧儿现在巴不得被当成一个小透明才好,又怎么可能大着胆子来找大明的麻烦?

事实上,刚刚回到阿格拉的迈哈伊尔在跟达罗悉乔仔细研究了一番当下的局势之后,也感觉蛋疼。

沙舒亚和奥则朗布分别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出走阿格拉,各自占据了一块地盘埋起头来装死,而达罗悉乔却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没提前下手干掉沙舒亚和奥则朗布。

迈哈伊尔有些恨自己眼光不好了。

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才会把女儿嫁给这样儿的一个蠢货?

沙舒亚和奥则朗布要跑路,提前就没有一丁点儿的迹象和风声?达罗悉乔这个蠢货居然能让他们成功跑掉?

现在怎么办?

先派兵去搞死他们两个?

别搞笑了,现在连他娘的军饷都拿不出来,还怎么去怼他们?

现在想这些有的没的,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毕竟是自己挑出来的女婿,而且现在是莫卧儿名义上的大王,自己还是应该尽力的辅佐他才是。

达罗悉乔的心中也很是忐忑。

当初奥则朗布跑路的时候,达罗悉乔的心中不仅没有慌,甚至于有些暗喜不已,根本就不像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恼怒——奥则朗布跑路,主动权就落到了自己的手里。

虽然奥则朗布没有死,可是当他离开了阿格拉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失去了一切,等于是把所有自己扣给他的屎盆子全担了起来。

可是等到沙舒亚也跑路的时候,达罗悉乔却是真正的怒了。

奥则朗布和沙舒亚这两个人跑路,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把阿格拉城中的官员们给带走了一大批。

这些被带走的官员们官位有高有低,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上,大批量跑路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个阿格拉都差点儿停摆。

万幸的是,阿格拉是莫卧儿的首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小城市,离开了这些人之后也能很快找到替换的人选,不至于出什么『乱』子。

可是这些影响却是实打实的。

担心迈哈伊尔谈判,恼怒沙舒亚和奥则朗布跑路,让达罗悉乔几个人都苍老了几分。

长叹了一声之后,迈哈伊尔才道:“眼下的事情,重点已经不在沙舒亚和奥则朗布身上了,而是在那些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身上。”

已经简单看过条约条文的达罗悉乔有些懵『逼』:“既然已经跟明国谈妥了,那就直接把这些人抓起来交给明国人算了。”

迈哈伊尔叹道:“抓起来很容易,把他们交给明国人更简单。

可是,贸易怎么办?

没有了商人,谁来与我们进行贸易?谁来把我们的货物卖出去,谁来给我们提供货物?我们又该向谁去收税?”达罗悉乔顿时也回过神来了:“那应该怎么办?

藏下一些东印度公司的人,然后继续跟他们暗中交易?”

恨铁不成钢的望了一眼达罗悉乔之后,迈哈伊尔才道:“东印度公司各个分部之间有多少人,只要抓几个审问一下就能知道了,明国人不会审问?

一旦让明国人发现我们私藏了那些东印度公司的人,他们会做出什么样儿的反应?会不会再次起兵?”

沉『吟』了半晌之后,迈哈伊尔才接着道:“当初,正是由于这些该死的东印度公司的人胡『乱』说话,才惹来了明国人。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

达罗悉乔毕竟不是太蠢,当了多年太子的人,基本上也没有几个是蠢货:“那您的意思是,挑起英国东印度公司与明国人的战争?”

摇了摇头之后,迈哈伊尔才接着道:“不仅仅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而是英国,还有我们附近的国家,或者说,所有的国家都要算上。

这一次,我们可以放走几个东印度公司的人,让他们想办法回到英国去报信,而所有的责任,我们都可以推到明国人的身上。

这样儿一来,东印度公司就会直接面对明国,甚至于他们背后的英国国王也会因此而起兵攻打明国。

甚至于,我们可以把明国人烧杀抢掠的事情稍微夸张一些,然后再把消息散布给西边所有的国家,引得他们一起敌视明国,或者起兵攻打明国。

这样儿一来,明国人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走,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莫卧儿国内的事情。”

达罗悉乔点了点头之后,问道:“那沙舒亚和奥则朗布呢?”

迈哈伊尔怒道:“他们两个不重要!哪怕是他们占据了德里和乌代普尔又能怎么样?

他们有多少军队?他们有多少税收?他们有起兵攻打阿格拉的能力吗?

没有,这些他们都没有,所以,阿格拉是安全的。

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停下泰姬·玛哈拉的修建,把这些无谓的钱都收回到国家的库房里面,招募更多的士兵!”

ps:第二更送上,今天又是8000字更新,真是辛苦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