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六百九十章 山东之耻孙之獬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六百九十章 山东之耻孙之獬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崇祯皇帝最后还是按捺住了有些激动的心情,没有大喊出来,而是直接去了天津卫指挥使司。

有时候崇祯皇帝也觉得自己有病——每到一个地方,自己最为信任的往往是那些卫所和军营,而不是那些地方衙门。

一定是后世的兔子把朕给洗脑了,朕才不是什么被害妄想症!

到了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兴致勃勃的喊了施凤来和朱慈燝,汇合了温体仁等人之后,就换上了便装,往着天津卫而去。

京油子,卫嘴子,这是在大明就出了名的,天津卫的相声现在已经搞的有声有色,几乎每家茶楼都有人在说相声。

点了一壶茶,听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便摇了摇头。

现在的相声,还是不成啊,跟后世的三俗反三俗比起来,差距实在是有点儿大,很多段子和梗,自己根本就听不懂——施凤来等人也听不懂!

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了语言上面。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虽然有大明官话当做这时候的普通话,可是各个地方上面,还是以当地的方言为主。

这相声也是一样,这些相声演员用的都是天津方言,跟京城和凤阳官话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崇实皇帝摇了摇头之后,便开口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语,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回头想着让礼部拿出个办法来,看看怎么让我大明通行官话才好。”

让崇祯皇帝去想办法推广普通话,那是不可能的,能躺着就不想站着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会去关心这些事情,自然是扔给礼部去头疼。

温体仁点头应了,满是褶子的脸上愈发显出了一丝苦色。

堂堂首辅做到自己这个份上也是不容易,大明立国至近将近三百年,还有谁比自己更苦逼的?

除了挂个顾问头衔,基本上已经是无官一身轻的施凤来笑眯眯的打量了施凤来一眼,笑道:“温大管家回去之后,且有的头疼啊。”

对于施凤来的调笔,温体仁没放在心上,崇祯皇帝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命人会了账,然后才笑道:“得了,今儿个本公子请客,诸位在这天津卫的花销,都算在本公子头上。”

温体仁笑道:“那赶情好,正好有许多东西想买却又买不起,这回可要好好的买上一些了。”

崇祯皇帝指了指温体仁,笑道:“这是要打土豪哇!”

几人正说说笑笑间下了酒楼,还没有带到大街上,就听得远处传来一声暴喝:“拿下前面那人,赏银百两!”

崇祯皇帝好奇的想要往前挤一挤,却发现向前已经挤满了人,各种打扮的锦衣卫跟内厂番子把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人围的水泄不通,让崇祯皇帝根本就看不到街上发生了些什么。

一把推开了前面的厂卫之后,崇祯皇帝才定睛瞧向了街上。

一个身材矮小之人在人群之中横冲直撞,不时打翻一番小贩的摊子,后面跟着几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手中的绣春刀也已经出鞘,同样死命的追了过来,根本就没人理会被打翻在地的那些东西。

整条街上都有些鸡飞狗跳的意思,可是其他的百姓看看前面被追赶的那人,手中也握着一把解手刀,本想拿下邀功的心思顿时就息了。

崇祯皇帝的脸色不禁有些阴沉。

锦衣卫关注的重点从来都不是民间,而是官场和军中,如今突然在街上这么明目张胆的追一个普通百姓打扮的人,其中说不定有什么事情。

崇祯皇帝身旁的朱刚低头道:“老爷?”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同样低声吩咐道:“拿下!”

朱刚点了点头,盯着快要跑过来的汉子,走到街上之后,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对方挥舞着的解手刀一样,直接抬腿便踹了过去。

轻轻咦了一声,朱刚口中嘟囔道:“还是个练过的?”

原来在朱刚一脚踹过去的时候,那汉子几乎是本身的侧了侧身,避开了要害之处,硬挨了一脚之后想要接着跑。

然而朱刚根本就没给他这个机会,一记鞭退过去,这汉子便彻底倒在了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崇祯皇帝的瞳孔也不禁一缩。

若是把朱刚这货弄回后世跟泰森打,谁输谁赢?朱刚会不会被咬到耳朵?

崇祯皇帝正在胡思乱想,后面追赶着的锦衣卫也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分出一人去将这汉子捆起来的同时,为首的小旗便对朱刚拱手道:“好汉,随某一起去百户所领赏?”

朱刚却将目光投向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推开身前的厂卫护卫,踱步走过去之后便道:“先让百姓散了,我等随你一起回百户所。”

那小旗点了点头,扭头喝道:“都看什么看!散了散了!”

态度很是蛮横,浑不似刚才对朱刚那样儿客气,周围的百姓们也不以为意,只是纷纷收拾起了自己的摊子。

崇祯皇帝的脸色更黑了,也不再开口,只是带着人,随着这锦衣卫小旗往天津卫百户所而去。

到了百户所,锦衣卫天津卫百户刘连忠正在堂上来回踱着步子,见这小旗带了一大群人回来,顿时怒道:“让你去抓一人,怎么带了这许多人回来?”小旗躬身道:“启禀大人,要抓的贼子,已经带回来了,这几人之中,那汉子是帮着小人抓到了贼子的好汉,剩下的是他家主人。”

刘连忠这才哼了一声道:“拿了赏银给他们,让他们速速离开,把这个混账东西弄到后堂去。”

刘连忠的命令有些乱,但是在场的众人却都理解的清清楚楚,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问道:“本公子听说锦衣卫侦辑的乃是文武百官而不是普通百姓,这汉子倒是犯了什么错?”

刘连忠冷哼道:“他的罪过,大了!乃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你还要问么?”

崇祯皇帝闻言,更是好奇了,伸手从朱刚手里接过腰牌,扔过去后便道:“本公子现在就问上一问。”

刘连忠接住飞过来的牌子打量了一眼,顿时觉得自己双腿都有些发软。

这腰牌是宫中的,那这位公子哥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单膝跪地之后,刘连忠双手将腰牌举过头顶,顿着道:“卑下锦衣卫百户,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刚走过去,从刘连忠的手里接过了腰牌,顺便一脚将那个被捆着的汉子踢晕之后,才又回到了崇祯皇帝的身边。

崇祯皇帝这才问道:“说吧,怎么这一次对着平民百姓出手了?”

听着崇祯皇帝话中的冷意,刘连忠感觉自己的后背直冒冷汗,连话都有些说不利索了:“启奏陛下,前段时间,天津卫里面有人吸食福寿膏,被锦衣卫和东厂盯上了。

只是这福寿膏的来历有些模糊,过了好长时间才找到根子,现在整个天津卫的福寿膏都是从此人手上流出来的,因此卑下才直接派人将此人拿了回来。”

一听到福寿膏三个字,崇祯皇帝的神色就冷了下来,吩咐道:“朱刚,你亲自带人去审,搞清楚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都有谁参与。”

朱刚点了点头,如同抓着小鸡崽一般提起地上的汉子,带着几个锦衣卫便向着后院而去。

崇祯皇帝这才带着众人进了正堂之中坐下,开口问道:“把事情详细的说一下。”

刘连忠拱手道:“启奏陛下,大概在两个月之前,锦衣卫和东厂便发现天津卫中有人吸食福寿膏。

只是从北镇抚司和东厂那边传来的消息,可以确定这一批福寿膏并不是从我大明流出来的,必然是外面进来的,因此卑职便上了心,打算将之挖出来。

只是此人行事向来小心,在天津卫也极少出头,除了他的几个下线,根本就没有人知道福寿膏是从此人手上留出。

卑职和东厂联手,花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算是弄清楚了他们交易的方式,为此已经折进去了两个弟兄。”

说着说着,刘连忠的声音也有些哽咽:“那两个兄弟不小心泄露了身份,皆是被这贼子和他的手下残害至死,其中一个更是没个完整的尸首,还有一个兄弟的父母妻儿,也被这些贼子给害了,是卑职无能!”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挥了挥手道:“继续说。”

刘连忠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接着道:“当时卑职知道了这伙人如此丧心病狂之后,便命人将百户所里兄弟们的家眷都保护了起来,后面这才没出什么事情。

只是这些人的行动也越发的小心了,若不是这一次他们携带的货物有些多,只怕还是抓不住他们的尾巴。”

崇祯皇帝屈指敲了敲桌子,却没有再开口说话,只是眯着眼睛等朱刚的回报。

敢壮着胆子人福寿膏上面捞银子,这些人的胆子绝对够大,他们跟后世的那些毒枭所差的,也仅仅是装备,心性则可能比后世的毒枭还要狠辣。

毕竟,后世撑死了也不过是一颗花生米而已,家人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大明可不讲究这个,诛连之下,满门老小都不会有一个活口,这些人也远比后世的那些后辈们更加凶残。

刘连忠却又接着道:“也不仅如此,这个贼子身后好像还有其他人,好像也在打着崇祯宝钞的主意。”

崇祯皇帝又是嗯了一声,神色越发的阴沉起来。

厉害了啊,在大明年间就改贩毒造假币,这还真是嫌自己满门老小死的不整齐?

等了片刻的时间,朱刚就从后堂转了回来,来到崇祯皇帝面前后抱拳道:“启奏陛下,已经问清楚了,此人不过是个马前卒,手里的福寿膏,也都是他家家主弄来的。

此人姓孙,乃是山东淄川县孙府的家生子,奉他家老爷的令,带了福寿膏来这天津卫里售卖。

据此贼子交待,他家老爷的福寿膏生意不止在天津卫,还有登莱,宁波,泉州三地,共计四个大港,都有他家的买卖。”

崇祯皇帝顿时好奇了起来,问道:“淄川县何时出了这般人物了?他家老爷是何方神圣?”

朱刚道:“回陛下,他家老爷孙之獬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初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七年充顺天乡试正考官。”

狗改不了吃屎!

崇祯皇帝心中大怒,山东这地方简直是够邪性的,既能出了孔孟这般的圣人,也能出了孔府这么个怪胎,更出了孙之獬这个山东之耻,让后世的山东人都跟着蒙羞!孙之獬这个名字可能不太出名,跟原本历史上的三大汉奸有四个比起来,简直就是个无名小卒一样的存在。

但是对于那些多少了解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孙之獬这个名字却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名字。

剃发令!

清军入关以后,孙之獬俯首乞降,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螨清主子的到来。

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

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于是这孙之獬一怒之下便上疏对满清提出应下令让汉人剃发留辫。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本来早想彻底显示自己征服了中原的多尔衮便顺势采纳了这一提议,于顺治二年六月间,下达剃发令。

清军所到之处,以十日为限,“文武军民一律剃发如满族式样,不从者治以军法”。

令出行随,到处可见兵勇带着剃头匠,挑着担子巡行在城镇乡村,担子上挂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粉牌,见一个捉一个,强行头部四周剃发,留金钱鼠尾辫。

祖籍山东的程序猿常以此为耻,如今这孙之獬居然又掺合到了福寿膏的事情上,崇祯皇帝怎么可能还开心得起来?

干巴巴的冷笑一声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好一个清流翰林!”

PS:第三更送上,晚了些,但是终于码了一万二。明天继续。

另PS:哪儿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吸毒和贩毒,无论是谁,都不应该被原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