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七百章 流氓不可怕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望着道路两旁的景色和树木在不断的倒退,崇祯皇帝在心中暗自估算了一番。

跟后世电瓶车差不多,甚至还要慢一些的速度,按照时速来计算的话,大概也就是每小时能跑三十公里左右的样子?

跟后世动不动就百十公里的速度比起来,大明的火车无疑是慢的一逼,连电动车都跑不赢的垃圾货色。

然而就是这么被崇祯皇帝无限鄙视的垃圾货色,放眼整个大明乃至于全世界,这垃圾都属于黑科技的存在了。

其他国家还没有蒸汽机这个概念的时候,大明已经率先把蒸汽机应用到了机床和铁路交通上面。

这才是崇祯皇帝最大的外挂。

科技这玩意,自己懂不懂的没关系,自己只要大概的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扯出一通似是而非的理论然后再安插到什么孤本典籍上面,一切就都能解释的通了——反正没有人敢揪着崇祯皇帝非得要个明确的说法。

温体仁等人坐在车厢里面,也觉得挺神奇。

崇祯皇帝所乘坐的这一列火车,倒没动用皇室专列,而是特意调拨过来一辆用于以后载客运营的车厢,连车头也是如此。

铁轨的距离,比崇祯皇帝后世所见的要宽的多,车厢的宽度也同样如此,一众文武大臣加上锦衣卫和内厂番子,接近二百余人在同一节车厢里面坐下都不显得拥挤,反而有几分宽敞的感觉。

同样好奇的张望了半天之后,温体仁才拱手道:“陛下,这火车的速度较之刚刚运行之时,似乎又快了许多?”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将目光投向了旁边不远处的铁道部左侍郎崔永安:“这火车上的事情,还是让铁道部的崔爱卿来说一说罢?”

崔永安拱手应了,又指了指脚车的火车,才开口道:“陛下,诸位大人,这次所调拨的车头和车厢,都已经不再是第一代的东西了。

最开始第一代的车头和车厢,想必诸位大人也曾经体验过,最快的速度也不过是每个时辰跑上五六十里地,比牛车快些,比马车要慢的多。

如果不是火车不需要草料便可以日夜不停,兼之运载能力又大,只怕这东西完全就是鸡肋一般了。

现在用的车头代号是崇祯十三年型,车厢也是如此,属于经过皇家学院的无数次改进之后定型的第二代车头与车厢。

现在的车厢每节可装载二百人,如果挤一挤的话,大概可以装下二百六十人左右,甚至接近三百人。

按每列火车编组十二节车厢,一次可运送两千四百人接近三千人,已经是半个卫所的兵力了。

就算是一次装载这么多的人,这列火车的速度依然可以达到每个时辰向前运行一百二十里地,而且是在保证不会太过于摇晃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如果不顾及车身摇晃的幅度和车内人员的安全,一味的拼命向前奔跑的情况下,速度大概可以达到每个时辰一百四十里左右。”

崔永安的话音刚一落下,整个车厢便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这东西如果换人不换车的向前一路奔跑,岂不是可以日行一千四百余里?

能够日行八百里的都能称得上神骏了,那一行一千四百余里的是什么?比千里马还牛逼的存在?

问题是,千里马这玩意倒也不是没有,崇祯皇帝家里肯定就有好几匹,可是其他人谁有拥有这东西?

火车这玩意不一样啊,皇家学院不光是把这玩意给研究出来了,甚至还给生产出来了,这也就意味着,整个大明,以后遍地都是千里马?

尤其重要的是,这玩意它不用吃草料!运载量大!普通人花银子就能乘坐——你花银子去租一匹千里马试试?

至于说火车要烧煤和水,这才多大点事儿?

别说大明自己就产煤,就算是大明一块煤都不产出又能怎么样?新明岛那里可是有露天煤矿,只要派人过去捡煤矿也就是了!

事实上,唐王朱聿键和庆王、秦王等等的藩王们光是靠着那座煤矿不断的产煤就已经发了大财了——这还是在南海舰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想象,如果舰队的运力问题得到解决,朱聿键等藩王根本就是坐在金山上面捡银子!

温体仁突然感觉到一阵心疼:“陛下,新明岛……”

望着欲言又止的温体仁,崇祯皇帝简直就是一脸懵逼:“新明岛?新明岛怎么了?咱们现在说的是火车,怎么又跟新明岛扯上关系了?”

温体仁道:“陛下将新明岛封给了众多藩王,那里的煤矿原本应该是我大明的,可以归到户部的。”

……

温体仁的话一落下,郭允厚就觉得自己的一颗心已经噼里啪啦的碎成了无数的小碎块——新明岛,煤,火车,成本,银子……

无数类似的字词开始在郭允厚的脑子里面打转,跟温体仁对视了一眼之后,顿时决定黑朱聿键那些藩王们一把——煤炭这种国之重器,岂是藩王可以拥有的?只是还没等想出什么好主意,郭允厚又感觉有些泄气,最后干脆放弃了坑藩王的打算。

崇祯皇帝是有些不太靠谱,经常想一出是一出,自己嗨了完全不管大臣们的死活。

但是崇祯皇帝好歹有一点还是很不错的,那就是说话向来算数,比如说要杀人全家就肯定会杀人全家,连只鸡都不会留下。

崇祯皇帝既然已经把新明岛都封了出去,那肯定也不会找理由再收回来了——新明岛上产煤,大明本土也产煤。

最关键的是,这次收回了煤矿,下一次会不会收回铁矿?

这些藩王们看不到好处,还会那么积极的想要跑到海外去?那些百姓能同意?

就算是把他们都给干死,大明不还是得重新派人过去,到时候最蛋疼的不还是自己这个户部尚书?

温体仁倒不是太关心郭允厚这个户部尚书会不会很蛋疼,从藩王的手里面抢东西,温体仁同样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问题是,一旦在这件事上跟唐王等人闹僵了,会不会影响到藩王移封的大计?会不会逼反唐王那些人?

逼反藩王的罪名实在是太大了,除了崇祯皇帝以外,整个大明就没有人能抗得起来,哪怕自己是内阁首辅也扛不动。

望着欲言又止的温体仁和郭允厚,崇祯皇帝则是淡淡的笑道:“行了,不就是区区一个煤矿么,我大明又不曾少了这东西。

再者说了,唐王他们也没有把煤矿据为己有,而不是断的将采出来的煤炭运回大明,这是好事儿。”

煤炭这玩意大明又不是没有,而且新明岛跟莫卧儿和奥斯曼那两块地方有很大的不同。

莫卧儿和奥斯曼加起来,就是后世的土鸡和骆驼还有三哥等狗大户所在的地方,那里有着黑乎乎的石油,这玩意大明并不太多。

这两块地方是一定要弄在手里,并且把石油运回到大明的。

新明岛就不同了,那上面能找到的矿产,大明基本上都有,而且不像石油那样儿产量极低。

所以,崇祯皇帝决定继续保持自己一言九鼎的形象,不去算计新明岛上的煤矿了。

但是转念一想,郭允厚又把主意打到了其他地方:“陛下,现在南海舰队、北海舰队、东海舰队三大舰队都在海洋之上征战不休,新明岛的煤想要运回大明,又缺不得船队。

臣以为,不如另外再组建一只舰队,专司海上运输之事?”

崇祯皇帝道:“之前交通部不是已经在组建这样儿一支舰队了么?”

郭允厚老脸微不可察的红了红,随即又理直气壮的道:“交通部所司乃是天下之交通,无论于陆地抑或是海洋,故而重心不可能单独放在煤炭之上。

然则新明岛的煤炭何其重要?我大明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用煤,铁路方面需要用到煤,若是皇家学院能成功的将蒸汽机移植到船上,则舰队也需要大量的煤。

因此,臣以为单另组一支舰队,专司从新明岛往来运送煤炭才是。”

崇祯皇帝笑道:“所以,这支舰队最好是挂在户部直辖?这回不跟朕哭穷了?”

听着崇祯皇帝话里的取笑之意,郭允厚很是有些理所当然的道:“陛下,煤炭已成国之重器,事关百姓民生与天下安危,不可不慎啊!

至于国库之中,微臣便是拼了老命,也要挤出些银子来组建这样一只舰队,否则,微臣有又何面目担任这户部尚书一职?”

崇祯皇帝被郭允厚气的想笑:“罢了罢了,就依着郭爱卿罢。只是这海上之事风云多变,要注意的事项繁杂无比,只盼着郭爱卿不要叫苦才好。”

等郭允厚躬身应是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又将目光投向了崔永安:“铁道部递上来的奏章,朕已经看过,也与温阁老他们商议过了。

只是朕还有几个问题,不如当面问问崔爱卿,这样儿也更直观一些。”

崔永安心中一紧,生怕崇祯皇帝再问出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来,当下只得硬着头皮道:“请陛下明示,臣知无不言。”

崇祯皇帝笑道:“爱卿不要紧张,朕只是想要问问,铁道部对于以后的规划,还有以后打算开通哪些线路的打算?”

崔永安这才放下心来——只要不是牵扯到票价的问题上,其他的问题其实都好说。

伸手从桌子上面铺开的地图上面比划着,崔永安开口道:“启奏陛下,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夫规划的几张线路,在崇祯十五年以前完全可以通车并且正式开始运行。

倒是泉州至南京的线路,依着洪部堂的意思是再增设一条复线,同时,再修建一条壕镜澳至南京的线路,预计在崇祯二十年以前修完通车。

另外,京城至成都府沿线的线路也会争取在崇祯十七年以前修完,同时动工的还有成都到孟养和成都到孟艮的线路,预计完工时间为崇祯二十年,最晚不会超过崇祯二十二年。

以上这些线路已经完工的部分,除了军府调用之外,剩下的时间会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的方式先运行一段时间。”听完崔永安的话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温体仁和施凤来。

温体仁斟酌着道:“倘若这许多地方的铁路都能快速修建完工,我大明虎贲披甲勇士万万,又何惧区区土人做乱?只是户部那边?”

郭允厚道:“倘若同时开工这许多条线路,户部倒不是拿不出银子,只是势必要影响到其他方面了,除非是能够在拿出这笔银子之后很快便有进项,否则,户部断然不敢批复调拨银两。”

郭允厚的脸上就差写上疯狂暗示这四个大字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国库有银子,商税这东西一旦开始收了起来,再想停下就是不可能的事儿了,朝堂上下谁也不会放过这么一大块肥肉。

而大明的商税还有关税收到国库里面之后,除了打仗和买粮食应对天灾之外,还真没有多少需要花销的地方。

而这,仅仅是大明自己的银子,还没算上从藩国流入的那些银子,再加上崇祯皇帝不喜欢修园子,大量的银子就慢慢的积攒了下来。

但是国库有银子又能怎么样?拿出来修铁路?

没问题,把这部分的收益分给国库一点儿,老夫就点头同意让国库拿银子出来——否则的话,你慢慢修,国库里的银子再多也支撑不起你同时开工的消耗。

崇祯皇帝都快被气笑了。

大明的朝堂上面怎么净是这么些不要脸的糟老头子?万万想不到啊,郭允厚你个鹤发童颜的正人君子,现在也变成了这样样子!

面对着郭允厚的疯狂暗示,崔永安却是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崇祯皇帝——这么大的事情岂是自己区区一个左侍郎可以决定的?

崇祯皇帝也是蛋疼万分。

无数的事实证明,流氓不可怕,读书人也不可怕,可怕是读书人干起了流氓的事情后,总是能为自己的行为披上一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外衣,就如同郭允厚现在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