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七百三十三章 煌煌天威(4000字章第一更)

崇祯皇帝很讨厌大朝会,但是却又不得不去,因为南掌国与暹罗为内藩的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不是单凭早朝就行的,必须得通过正式的大朝式予以确认。

绫阳王李倧和琉球王尚丰,还有东吁王他隆恨恨低头望了一眼大殿门口,眼神中不时闪过一丝不善之色,互相对视一眼又彼此点头致意之后,三人便如同木偶一般随着百官行礼拜见天子。

三人的心中都很不爽。

最早是尚丰看李倧不顺眼,后来是尚丰和李倧一起看他隆不顺眼,现在则是三人一起看着南掌国主和暹罗国主不顺眼。

现在整个大明周边的所有藩国加在一起,再把一些比较远的外藩全算上都没有几个了,三个最先内附的国主的表率作用也就不再那么明显,这让三人觉得崇祯皇帝在外面有别的狗了……

崇祯皇帝难得的穿戴起了十二旒冕十二章服以示郑重,再次捡起了面瘫影帝的演技,无声的高坐于龙椅之上,望着下面的一众大臣。

倪元璐现在已经成了礼部尚书,学问足够高,而且坚守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哪怕是崇祯皇帝都没能把他完全带跑偏,放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最合适的。

至于户部尚书,则是吴甘来,这个一直被郭允厚所看中的户科给事中。

在郭允厚看来,所有能接任户部的人选里面,吴甘来是最合适的——脾气又臭又硬,崇祯皇帝想要从他手里抠银子出去,难。

所以郭允厚告老之前极力向崇祯皇帝举荐了吴甘来,并且特意声明,愿意用自己一生的身家性命作保,换取吴甘来在触怒崇祯皇帝后能有一次活命的机会。

如果不是郭允厚在最后的一封奏章里面如此要求,崇祯皇帝也不会在景山上喝多——郭老抠这个家伙太小瞧朕了!

只不过,崇祯皇帝也知道,这些朝堂上面的老油条之所以都早早的挂掉了,累死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唯一一个算正常退休的郭允厚,崇祯皇帝就算是再怎么不爽也选择了忍让。

兵部尚书是刚刚当了工部尚书没多久的金铉,工部则是由工部右侍郎张应选接任,吏部尚书是赵撰,同样也是个脾气不怎么好的。

至于刑部尚书,崇祯皇帝眯着眼睛瞧了一眼站在文臣里面的孟兆祥。

孟兆祥原本就是刑部右侍郎,继任刑部尚书也算是应有之意了之所以瞧一眼这家伙,因为他儿子孟章明是崇祯十六年春闱探花,眼看着就要爷俩同朝为官,崇祯皇帝自然会多加关注。

张瑞图也告老还乡了,什么交通部尚书,什么内阁阁臣,都是假的,狗命更要紧!

唯有洪承畴还坚持有铁道部尚书的岗位上,已经连续几次放弃进入内阁的机会,看样子是打算在铁道部尚书的位子上干到死了。

至于五军都督府,已经由张之极接任了大都督,卢象升和李岩两人都从海外调了回来,进入了内阁,然后再加上几条杂鱼,共同组成了大明的核心圈子。

原本崇祯皇帝印象极好的沈颢,却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疯,玩了命的搜罗秦淮河上的花魁,比如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卞玉京和寇白门,有一个算一个,都被他搜罗到了倭国为伴。

然后这倒霉孩子进入内阁的机会算是彻底黄了,崇祯皇帝也瞧着有些不顺眼,干脆让他继续留在倭国祸害倭奴。

整个大明的朝堂基本也就这样儿了,顶层以脾气又臭又硬的家伙们居多,估计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之间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变动,而崇祯皇帝则要靠着这些人来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崇祯皇帝想着想着,就开始走神了。

对于底下的群臣来说,十二串旒珠后面的崇祯皇帝面无表情,让人根本就猜不到他在想些什么,这种面瘫演技,有时候也称之为喜怒不形于色,帝王之威。

王承恩却没有走神,扯着嗓子高声道:“众臣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倪元璐出班道:“启奏陛下,外藩暹罗、南掌请求内附,其国国主已带山川河图并户籍民册在殿外等候。”

回过神来的崇祯皇帝依旧面无表情,淡淡的开口道:“宣。”

王承恩便扯着嗓子道:“宣,暹罗王巴沙通,南掌王索林那旺萨,入殿觐见!”

王承恩的声音不算太大,但是经过特殊设计的朝堂放大之后,便可以使得众臣都听得清清楚楚,殿外的大汉将军在王承恩的声音落下后,便依次重复喊了下去,直到午门外。

午门外的大汉将军声音落下,便有一个小太监来到了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的身前,略微躬了躬身子,伸手引道:“二位王爷,请。”

跟在小太监的身后,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还有跟在身后捧着托盘的随从一起迈步走进了大明帝国的心脏,紫禁城。

整个紫禁城的整体格调便是象征了权利的金色和红色,肃穆之中带着一丝丝的压抑,每前行五步,便会有身着飞鱼服的大汉将军或执戟,或执戈而立,十步之间,必有一杆小旗子立于地上,如同军阵一般的锦衣卫带给二人莫大的压力。煌煌天威!

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翻出来摆一块儿,除了大明可以这么干,便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这么奢侈,奢侈到十几万人只为宫中那一人服务,并且生死由之又毫无怨言。

小心翼翼的跟在小太监身后走了很久才到皇极殿外,小太监略微让开了身子,低声道:“二位王爷,请。”

勉强收起忐忑不安的心情,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便一起进入了皇极殿。

实际上,不光是绫阳王李倧等人看着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不顺便,便是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二人互相瞧着也是不顺眼。

两国几乎是一起递交的内附国书,然后被礼部安排到同一天的大朝会上举行内附之礼。

同一天没有问题,但是谁先谁后就很有问题了——自从来到大明之后,两个人就进行了无数次的明争暗斗,为的就是争一个先进入大殿的机会。

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很在乎谁先谁后,但是有气也不敢朝着大明爸爸发出来,只能发到对方的身上。

而大明爸爸或者说崇祯皇帝,再或者说礼部,根本就不在乎谁先谁后——反正内附之后都是一样,两个渣渣难道还敢有意见?爸爸让你们内附就已经是给你们脸了!

两人进入殿中抢行几步,未到御阶之前就已经山呼舞蹈万岁,然后拜伏于地,口中颂道:“臣巴沙通、索林那旺萨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平身。”

二人从地上起来之后,巴沙通便抢先一步,拜道:“下国小臣愿献山河社稷于天子,望陛下恩准,使下国臣民得蒙圣人教化,不复为蛮夷!”

巴沙通拜完之后,自觉已经慢了一步的索林那旺萨也赶紧拜倒在地,将巴沙通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身后跟着的随从,其中一人手中捧着的托盘正是象征着国土的一捧黄土,象征着山川的石头,象征着河流的一碗清水,另一人手中捧着的则是几本册子,分别是户籍民册和税赋记录。

当然,这些东西仅仅是象征,不是真的——要不然还真让他们把这些东西搬到皇极殿来献礼?

别开玩笑了,先不说皇极殿能不能放得下,就算是能放得开,这好好的大朝会和内附礼又得被搅和成什么样子?大明还要不要脸面了?

高居于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过了半晌才道:“可!”

跟之前的尚丰和李倧,还有他隆不一样,崇祯皇帝在今天的大朝会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见过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天子的神秘感和威严经过一路行来,还有皇极殿中堂皇大气,在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二人心中被无限放大。

这也让两个人心中更为忐忑。

虽然都知道今天内附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了,但是在崇祯皇帝没有吐出来这个可字之前,便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在崇祯皇帝点头之后,便有小太监从御阶之上走了下去,来到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身后的随从身前,接过了四个随从手中的托盘。

等小太监捧着托盘来到崇祯皇帝面前,让崇祯皇帝验视过了托盘之中的东西之后便退到了一旁,王承恩也扯着嗓子道:“天子有诏!”

后面的诏书里写的什么内容,崇祯皇帝自己都没看过——文四骈六的诏书,崇祯皇帝没啥举,除了知道里面大大的夸奖了两人公忠体国之外,便是册封巴沙通为暹罗王,册封索林那旺萨为南掌王,其他的便尽是些赏赐和废话了。

巴沙通和索林那旺萨此时才算是放下了心来,这也正式代表着,暹罗和南掌从这一刻开始正式并入了大明,成为了大明的两个布政使司,暹罗人和南掌人以后也不会再被当人当成蛮夷,而是堂堂正正的人。

一场大朝会就此散去,也代表着暹罗和南掌内附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崇祯皇帝心里也爽的很,只是为了保持面瘫影帝的形象才强忍了下来。

蛮子们主动送上国土,还得看自己的心情,生怕自己不愿意要——自己又不是建奴那些傻逼,有送上门的国土还不要?

更何况,这些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华夏的土地,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落到了蛮子们的手里,朕收回来有什么不对的?

从今天开始,华夏所有零落在外的土地已经全部回到了华夏的手里,整个版图上面已经再看不到什么让自己看着不顺眼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些是剩下的美洲和欧洲那边。

但是,那些是未来二十年甚至未来五十年里要关心的事情,跟眼下没什么关系。

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紧接着便将目光投向了东海——倭国啊,朕该怎么炮制你们才好呢?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结果,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命沈颢回国述职!”

崇祯皇帝对于倭国的一切了解还停留在崇祯十四年年初的那段时间,眼下都崇祯十七年了,鬼知道倭国变成了什么鸟样儿,还是把沈颢那个混账东西召回来问问吧。毕竟,这个本来有希望进入内阁的混账被他自己生生的浪费了好机会——明明有大把的贵女可以娶回去当正妻,非得跑秦淮河上把柳如是赎出来当正妻?

如此一来,沈颢再进入内阁的希望就为零了,让原本对他寄予重望的崇祯皇帝也是失望不已。

沈颢现在还在倭国当总督,都已经是崇祯皇帝拉偏架的结果了——吏部都已经准备让沈颢滚蛋回家了。

因为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都不可能接受内阁辅臣的妻子出身于烟花之地,这事儿怎么绕也绕不过去,哪怕是崇祯皇帝亲自下场也没有用。

……

正在倭国享受着自己几个妻妾伺候的沈颢在接到圣旨的时候就有些懵逼——让自己回大明述职?

仔细想了想,沈颢又有些了然。

大皇子如今已经十六岁,按照虚岁来算的话就是十七岁,而倭国国主兴子已经二十一岁,明年就可以成婚了,如果再拖下去,对于大明和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估计皇帝陛下把自己拎回大明也是与这事儿有关,当然,更大的可能还是崇祯皇帝盯上了倭国的哪里,或者说打算对倭国要下手了。

但是自己真就这么空着手回去了?

那不成,自己怎么着也得带着点儿东西回去,或者说替大明捞一些好处才行,要不然的话,皇帝陛下为什么要护着自己,将弹劾自己的奏章都留中不发?

在屋子里面来回踱了几步之后,沈颢才唤过一个小厮,吩咐道:“派人去通知德川家光,就说本督请他前来九州岛一叙。”

PS:第一更4000字送上,今天依旧三更一万两千字,但是后面两更要晚一些,最近这几天实在是太累了,今天要好好休息一下,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