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

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2:45 来源:书海阁

崇祯皇帝给自己挑了块地方准备挖坟的事儿不是什么机密大事,尤其是崇祯皇帝没有特意要求保密的情况下,这个消息很快就从朝堂扩散到了京城。

而京城百姓知道之后,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其他地区百姓们知道了。

然后民间的意见就开始喧嚣尘上——凭什么啊?

皇帝是大明的皇帝,不跟其他的皇帝们埋一块儿也就算了,为什么偏偏想要埋到大明之外去?

就像后世起点中文网的那些大内总管们总是在叫着虎牙不爱我了一样,大明的百姓们也难免在心中生出“皇帝不爱我们了”这种感觉。

万民书不是一封两封,而是上万封的万民书被各地官府转到了吏部,然后又转到了内阁,最后到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这些万民书都是各地士绅乡老们折腾出来的,文采倒也说不上多好,反正把大概的意思给表达明白了。

怎么的,大明辣么大的地盘,就埋不下你一个皇帝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崇祯皇帝自己作出来的,或者说是朱重八给留下来的毛病——大明祖制,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许!

所以那些读书人老实,而老百姓们才不怕官府会把自己怎么样,随便街头上寻个写字好看的秀才公,让他写出来文章然后再按上手印,很麻烦么?

被崇祯皇帝给惯坏了的老百姓自然是不麻烦的,只有崇祯皇帝感觉脑袋瓜子疼。

崇祯皇帝想过官场上会有什么样儿的反应,也考虑过民间知道了之后会物议沸腾,可是谁又能想到过会出现上万封万民书的情况?

不头疼不行啊,天心自我民心,天听自我民听了解一下?

当皇帝最大的基本盘从来就不是什么勋贵也不是什么文武大臣,甚至于不是军方,而是民心,至于勋贵、文武大臣还有军方,那是统治的手段而不是基本盘。

看不清楚这一点的皇帝基本上都凉透了。

被螨清黑出翔的朱重八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他统治的时候可以出现民告官,也可以出现手持大诰进京告御状的景象。

崇祯皇帝同样看的很清楚,所以在下达“永不加赋诏”的时候特意派了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在民间大力宣扬,一下子就收紧了民心。

收紧了民心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很了——不从者死!

那些得到了好处的百姓会发自内心的拥挤崇祯皇帝,或者说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而拥护崇祯皇帝。

或许有些人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些农民就一定会拥护崇祯皇帝?难道他们就不会被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士绅给忽悠?难道他们就不怕死?

只能说,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概才是真正的傻子。

中原堂口自古以来最好忽悠的就是这些百姓,最不好忽悠的也是这些百姓。

看看后世就知道了,那些自诩为文化人的学生有被忽悠瘸的,自以为堪比诸葛的网友其实更多的还是在跟风,然而普通的老百姓虽然天天骂着土鳖,却从来没想着干翻土鳖。

为什么?因为土鳖实实在在的掌握了民心。

换成大明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大明的百姓们集体不满意了,以至于出现了上万封的万民书,这还真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崇祯皇帝很纠结,而崇祯皇帝很纠结的后果就是大明京城很快就传开了一股子妖风,然后慢慢的向整个大明扩散。

据某个大舅子的儿子的妻弟的叔叔的女婿在锦衣卫当差的老百姓所言,崇祯皇帝看上的那块地方可了不得,那是万年不遇的风水宝地,能保佑大明江山万年永固!

据江湖传言,崇祯皇帝看上的那块地方,地底下有大量的猛火油和各种矿产,崇祯皇帝之所以看上那里就是打算替大明守住那里!

所有的传言之中,这两种说法是传播的最广也是最快的,民间的接受度也最高。

小道消息是民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对于那些由官方传播的、正面的陈词滥调往往毫不关心,相反对于那些负面的,特别是刺激性、轰动性的传闻,却最为热衷。

传播这些爆炸新闻时给人们带来的超娱乐快感,是什么评书戏曲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当人们谈起关于皇帝秘闻、后宫艳史这些小道消息时,永远眼睛放光、吐沫四溅、神情亢奋,似乎他们都是亲眼所见。

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大明的百姓自然也不可能免俗,只是崇祯皇帝的威望太高,而且爱民的政策一个接一个,所以民间从来就没有人传崇祯皇帝后宫的小道消息而已。

自发的不传不信,比起官府强制来说,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最起码,崇祯皇帝未必就比正德皇帝和天启皇帝强到哪儿去,偏偏形象上功盖三皇德配五帝。

至于某些传言那里是龙脉的小道消息,基本上都被大明百姓们无视了。

龙脉?让五军都督府派大军把蛮子们杀光,然后挖地三尺的破坏,看那地方还能不能出现龙脉!“朕自有苦衷”

短短的五个字,就是崇祯皇帝回复给这些万民书的回信,而且所有的万民书都是崇祯皇帝亲自回复的,没有用任何人代笔。

说一半,留一半,模模糊糊的让老百姓自己去猜,崇祯皇帝这一手直接就打中了民间百姓们的命门——还有样儿的花边消息比皇帝亲笔回信说有苦衷更劲爆!

那些万民书无一例外的被民间收藏供奉了起来。

而民间的这些举动也再一次给官场和军方敲响了警钟。

没错,就是警钟,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和威望第一次如此直观的体现了出来,较之以前移民、开海、征兵等等都要更加的鲜明万分!

传统社会中,永远有那么一类读书人,虽然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即便终生不第也不甘心放弃“致君尧舜”的宏大理想,因为圣人告诉他们,这是士人活着的唯一目的。

在此之前,或者还有许多人诟病崇祯皇帝的施政太过于狠辣,然而崇祯皇帝在民间的形象和威望,就如同一记狠狠的耳光一样,直接而响亮的甩在了所有人的脸上——功盖尧舜!

民间自发的组织起了一支足足有五万人的远征军!

对于大明的民间来说,想要拉起一支军队估计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容易,因为大明的人口基数在那里摆着,再加上“士不教不得征”的条令,民间尚武之风极浓,壮龄男子别管有没有上战场上可能,也是都接受过军事训练的。

这五万人的远征军不打算干别的,就是认准了莫卧儿和奥斯曼土耳其,打算去干死那两个国家,然后替崇祯皇帝把那块地方抢到手。

当然,这件事情的背后少不了锦衣卫和东厂还有五军都督府的暗中出力,就连兵部和户部也在暗中出力,否则一旦超过几百个青壮集结,地方官府就该发疯了,更何况是五万人。

这五万人自己嘲笑自己为“***”,因为五万大军不仅仅自带干粮和补给,连战马和武器装备都是自己掏钱购买的。

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杀牛宰羊祭旗之后,这五万“自干军”就风萧萧兮易水寒,远征西域兮抢地盘!

正在跟奥斯曼土耳其互怼的奥则朗布感觉要么是自己疯了,要么就是那个该死的大明帝国疯了——莫卧儿现在是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啊!向着藩属国下手,还要不要脸了啊!

然而奥则朗布想再多也没有什么鸟用,这五万大军不是五万个屁都不懂的庄稼汉,而是五万个接受过大明正规军事训练的青壮。

换用最直接的说法吧,这五万青壮虽然比之一级战备卫所的士卒素质差了一大截,但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补充进入大明帝国的二级后备卫所。

欲哭无泪的奥则朗布挥退了所有人之后,才叹了一口气,对唯一留了下来的甲一开口道:“现在大明帝国虽然派兵攻打我们,该怎么办?”

甲一沉默了半晌之后,才在纸上写道:“您的计划是什么?”

奥则朗布又是一声长叹,沉默了半晌之后才道:“要么就放弃莫卧儿这边的土地,全力进攻奥斯曼土耳其。”

甲一摇了摇头,继续写道:“如果他们继续进攻奥斯曼土耳其呢?看他们进攻的线路,明显是从北部直接向西穿插,越过了我们之后就是奥斯曼土耳其了!”

奥则朗布突然睁大了眼睛:“他们还想进攻奥斯曼土耳其?他们疯了?如果单纯的攻击我们也就算了,加上一个奥斯曼土耳其,更别说北边还有沙皇俄国也已经陈兵边境,他们顶得住?”

甲一突然起身,来到了奥则朗布的身旁,抽出身上佩带的仪刀便狠狠的捅向了奥则朗布:“区区奥斯曼土耳其和沙皇俄国,如插标卖首者耳!”

奥则朗布没有时间再去细细思考插标卖首者是什么意思了,身体传过来的一阵剧痛让他连开口说话都万分困难。

如同一条临死的鱼一样,奥则朗布张了张嘴,终于还是吐出来一个字:“你?”

脸色突然变得狰狞的甲一用力搅了搅手里的刀子,阴恻恻的道:“大明帝国锦衣卫亲军甲一,送莫卧儿国主上路!”

奥则朗布最终还是不明不白的死了,就像他死去的爹沙贾汗一样。

不同的是,沙贾汗死在了叶央那个死太监的手里,而奥则朗布则是死在了锦衣卫密探甲一的手里。

抽出了刀子,伸手将奥则朗布的尸首推倒在地之后,甲一才叹了口气,在俯身确认了奥则朗布已经死亡,并且在其尸体上拭去了刀上的血迹。

今天的事情之后,自己也必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深深的吐了一口气之后,甲一才拎着刀子走向了大殿的门口。

奥则朗布的死,没有惊动任何人,大殿外的武士根本就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

但是甲一却不打算再隐藏再去了。

天子亲军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天子亲军存在的意义很简单,替天子抹去一切敌人,永远站在天子的阴影里面,观察着所有可能对天子构成威胁的人和事。从当初被调去偷偷挖开了嘉靖皇帝的寝陵取出《永乐大典》的时候开始,甲一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但是出乎于自己的预料,自己一行十二个人的小队并没有当时就被灭口,而是被派到了莫卧儿这边潜伏,开始成为不存在的锦衣卫密探。

当时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还是许显纯,而潜伏的命令也很简单——潜伏下来,打探着一切需要的情报,必要的时候,选择结束一切。

直到今天,连民间组织都已经开始远征莫卧儿了,后面大军跟上几乎只是转眼间的事情。

自己这些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明也不需要自己再传递什么情报了,因为以后就没有莫卧儿这个国家存在了。

那么,就让自己带走莫卧儿的国主奥则朗布吧,这个多少还懂些军事的家伙,能替大军减少一份负担,值了!

莫卧儿算是彻底完了。

正如同甲一所预料的那样儿,民间远征军虽然对比起一级战备卫所来堪称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杂牌中的杂牌,但是其相当于二级后备卫所的战斗力,却是跟莫卧儿的王牌军差不多。

如果再算上远征军的武器装备优势,只怕他们比之莫卧儿王牌军中的王牌军还要强上三分。

更不要提跟在远征军后面的大明正规军了,这些一级战备卫所可是带齐了装备与补给,准备随时接应远征军。

而失去了奥则朗布之后的莫卧儿则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东有大明陆军,西有奥斯曼土耳其,南有大明舰队,北有沙皇俄国。

除了西边的奥斯曼土耳其之外,剩下的三个方向都向着莫卧儿展开了最后的进攻。

大明陆军和舰队不用说,都是一家人,虽然平时总是互相看着不顺眼,但是在这种替自己家皇帝抢地盘的时候,肯定是要通力和作的。

而沙皇俄国纯粹就是来捡便宜的,然后米哈伊洛维奇欲哭无泪的发现,自己捡了一个大雷。

PS:今天献祭《咸鱼的自救攻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