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踢开永乐 > 第229章 民间舆论

踢开永乐 第229章 民间舆论

作者:七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6 15:55:27 来源:书海阁

不过允熥作为皇帝,现在已经调整过来了。他笑道:“几位先生起来吧。”

不过除了罗贯中有要起来的样子,其他人蒙元时期和达官贵人打过交道,所以按照之前的经验继续跪在地上。罗贯中看着他们都没起来,自己也不好意思起来。

允熥于是让侍卫们扶起他们。这些人见到有人来扶他们,顿时知道刚才允熥并不是在敷衍他们,也就先后站了起来。

随后一边寒暄,同时先后落座。六个人半边屁股坐到椅子上。

允熥笑道:“几位老先生,我让罗先生叫几位来京城,是有事情要拜托几位先生。”

允熥一直未表明身份,所以底下的人都在猜测他的身份。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像是雍容华贵的贵公子,但是又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势,一定是久居上位,常掌大权的人才会如此,不太像是一位无所事事的郡王啊?

他们还在猜,这时听到了允熥的说话,吴玉朝说道:“不敢当公子的拜托二字,有什么事情就请吩咐。”其他人也应和着。

允熥也喜欢直来直去的,就说道:“那好,我就直说了。”

“第一,你们几个编写一个表达蒙元在中原的统治有多残暴的戏,能表示的多残暴就多残暴,只要百姓能以为那是真的就行。然后再改编成适合说书人说的本子,广为流传。”

“第二,写太祖皇帝如何拯救苍生,驱赶蒙古人的事情。可以写些鬼神之事,也可以不写,但是要是写了就写太祖皇帝是昊天玉皇大帝下凡拯救人间。也是先写戏的本子,然后改写成说书的本子。”

允熥说完了第二件事,感觉这不就是《英烈传》嘛!历史上《英烈传》被满清给禁了,不过这种民间的评书不好禁,但是也导致版本众多并且大多粗制滥造,后世历史最悠久的版本居然在日本,是明末时期跑到日本的华人带过去的。

允熥决定弄一部能和《三国演义》并称的《英烈传》。先让他们写着,要是不好了,就让他们再改。

“第三,你们还要写一些戏曲或者说书的本子,《大诰》看过没有?”

底下的人都摇头。

允熥接着说道:“《大诰》里面写了不少的关于本朝刑律如何的典型案子,我回头叫人挑选出一些案子来,你们把这些案子改写成戏曲或者说书的本子。”

“现在就这三件事。注意,一定要让百姓喜欢看,不要为了迎合我。我喜不喜欢看不要紧,一定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等你们写出来了,我会让在京城的大小戏园子让老百姓来看的。要是老百姓爱看的不多,那我就要唯你们是问了。”

“等以后了,还要让全国的戏班子都来演,让全国的百姓来看。”

听了允熥的话,在场的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允熥叫他们来是干什么的,就是先是宣扬大明多好,再就是告诉百姓大明的案子都是怎么来判。

允熥这完全是从后世学来的宣传手法,虽然改开之后就不好使了,但是那全是因为米国太强的缘故;现在要论生活水平,大明未必是世界第一,但是也差不多,反正周边的这一圈国家都远远不如的,所以允熥对于宣传很有信心。

至于后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普法了,防止县官儿利用老百姓的无知来蒙骗百姓。

话说朱元璋当年为了普法,规定家里有《大诰》、《大明律》的一律罪减一等,但问题是大多数人把《大诰》、《大明律》买回家也不会看,也多半看不懂,就算是识字的人有这功夫不如去看看四书,所以朱元璋的普法没起到多少作用,只是让书商们大赚了一笔。

等允熥的话都说完了,又过了一小会儿,从九江过来的张耳说道:“公子,我们大多久居江东一带,知道这里的百姓喜好什么样的戏曲;我是九江人,要是写茳西人喜欢看的戏曲也好说。但是其它地方的人未必喜欢这样的。”

“别的不说,就是各地的方言都不一样。同样一句话,用京城的官话说出来百姓多半就能大笑,但是到了湖广当地人多半认为是莫名其妙。”

允熥也知道这种情况,华夏太大,各地的方言差距很大,外地人根本听不懂。

可不要以为在后世能听懂外地的大学同学说的话就能听懂当地的方言了,他们说的不过是带当地味儿的普通话而已。前世的允熥去过巴蜀,在蜀都喝茶,另外一桌的人当地人说话聊天,允熥是一个字也没听懂。

允熥说道:“我看了,你们有茳西的,直隶的,悊江的,鍢建的,还有罗先生是山東的,这已经是五个地方了嘛!先写着,就先写给这五个地方的百姓来看吧。”

“你们要是有其他地方的认得的人,和你们一样是编写本子的行家里手的,也可以举荐给我,我让侍卫们去把他们找来。”

听了允熥的话,吴玉朝说道:“我有几名好友,鍢建、广東、湖广的人都有,也在建阳,我可以写信把他们叫来。”允熥说道:“好!这位吴先生可以马上去写信,把信写好了交给我的人,我马上让他们去送!”

然后允熥又说道“诸位先生,你们只要好好的写,达到了我的要求,你们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都不在话下。还有你们自己现在手中想要出版的文章,也都可以出版了!”

听了允熥的话,大家都高兴的说道:“是,公子。”

只有吴玉朝擦了把汗。刚才因为允熥态度平和,他忘了面前的是一位贵公子了,只当做是普通的人了,说话也随便了些。现在想起来了,顿时身上冒冷汗,心中暗道侥幸。

然后允熥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有事情,”允熥想着自己以后多半不会经常出宫的,也许二三个月才会来见他们一次,接着说道:“找那边那人。你们叫他宋亮就行了。”宋亮这段时间一直在打理罗贯中这边的事情,允熥就此就明确让他负责了。

允熥随后又与他们寒暄几句,转身走了。自始至终,允熥都没有透露自己或真或假的身份。

等允熥走了,宋亮说道:“我每日巳时来这边一次,几位有什么事情在那时和我说即可。”

他又说了几句话,然后也告退了。自始至终态度恭谨。

等他走了,在场的这些人才放松下来。一名老家湖州的名叫马成的人说道:“哎呀,这位贵人真是不同寻常,不仅是气度不同寻常,要求咱们做的事情也不同寻常。”

另外一个老家安庆叫做裴海的人接道:“是啊,之前遇到过的所谓‘贵人’,没有一个有他这样的气度的。”

“并且也从没有人让咱们做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后边儿从《大诰》中找案子来改写成戏曲,这时从没有过的。真是奇怪。”

另外一人说道:“别说啦,有人愿意用咱们就不错了。大明现在戏曲不兴,咱们老朋友几个不说是吃糠咽菜吧,也是日子没有太好的。现在有人愿意出钱来养着咱们来干咱们的老本行,还说什么!让干啥就干啥吧!”

众人听了这人的话,也不说话了,新来的吴玉朝去写信,其他人都返回了自己已经选定的房屋了。

吴玉朝写完了信,找到允熥留在这里的侍卫,把信给他,然后自己去找罗贯中了。

罗贯中此时正在写些什么东西,见到吴玉朝来了,笑道:“吴兄找我来干嘛?”

吴玉朝说道:“今日我细细思索。这位贵公子自始至终一直未有透露自己的身份。他到底是什么人?”

罗贯中说道:“我也不知,只知道是位贵公子。”

吴玉朝说道:“你定然知道他是什么身份。”罗贯中正等着他继续逼问,吴玉朝却说道:“算了,既然你不愿意说出来,那就罢了。”

罗贯中正待要松口气,吴玉朝接着说道:“我还有事问你。你这《三国演义》是改过的吧?”

罗贯中说道:“不错。”

吴玉朝说道:“那我就不明白了。这位贵公子很是重视这戏曲、说书之事,这新的书里尊曹贬刘,不和儒家的想法吧?怎会允许出版?”

罗贯中听到是这个问题,笑道:“你太肤浅了。”

吴玉朝没有生气,说道:“愿闻其详。”

罗贯中解释道:“你所说的尊曹贬刘不和儒家的想法,是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而曹操之子是篡位得来的皇位,所以你认为如果尊曹贬刘就是鼓励造反篡位,所以这样说吧。”

吴玉朝说道:“确实如此。”

罗贯中说道:“所以我说你肤浅。我问你,如果不能造反,那本朝太祖皇帝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吴玉朝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罗贯中也不管他,接着说道:“不管以三国哪一国为正统,都有问题。以曹魏为正统,那就是篡位而来的皇位;但是要是以蜀汉为正统,那么之后历代王朝都不是正统了。”

“并且汉代的皇位是如何来的,不是也是代秦而来?”

“所以历朝以哪一个为正统,都是从其他方面考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