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夏第一武世子 > 第251章 论道1

大夏第一武世子 第251章 论道1

作者:午夜的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16:14:59 来源:书海阁

淮河水位依然高涨,水天一线,自有一番波澜壮阔的景象!

赵辰站在船舷之上,眺望淮河,心中激荡澎湃!

文武举人纷纷齐聚船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年轻的士子、武人满脸的激动,各个身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士子中的年长者则一笑了之,读书数十载,无非就是去博取一个功名,取得一份为天子牧民的通行证而已!

吕端朗声笑道:“好在走的及时,不然今年的恩科就赶不上了,抱憾终身啊!”

其他士子纷纷附和,好在听了赵辰的安排,在泗州城救灾,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可以继续从水路进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数位很早就离开泗州走陆路前往京师的士子,据说还留在通州,从陆路进京,能不能赶上恩科还是两说。毕竟走陆路前往京城隔着千山万水,大夏国的盗匪不少,没有坐官船安全!

一位士子恭维道:“据说从这届恩科开始,增加了诗词一科,赵士子诗才天授,若参加科考,当为诗魁!”

众士子纷纷道:“甚是!”

赵辰看了看这些士子,眼中倒不全是恭维,于是道:“本世子对仕途不感兴趣,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诗词新科,我都不会参加!”

众士子均是一愣,如此诗才不参加恩科岂不可惜!定国公爵位虽然金贵,但如果这么年轻就进入科举三甲,又怎么可以与进入翰林,成为储相的大好前途相提并论!

尤其是当今的文帝喜欢舞文弄墨,诗词创作都以上千计算,一手瘦金体书法更是风靡京师。朝廷中早开始重文轻武,文官高贵而武人低贱,当然是走仕途为好!

士子张进道:“世子诗才天授,又有经世之才,当今国朝正处于盛世,正是我等大展手脚之时,怎少得了世子参与?”

赵辰笑了笑,沉声道:“如今朝堂之上只看到繁花似锦,却不去思考和发现国朝隐藏的危机,一叶障目,相互结党,风花雪月,贬低武人,假以时日毕将酿成大祸。本世子实不愿趟这趟浑水,诸君都是要走上朝堂之人,当清醒之!”

在场的士子均是一愣,他们每天都在读圣贤书,那里知道朝堂和社会的动态,只看到现在朝野稳定,社会繁荣,国朝已经进入了太平盛世,那里知道社会底层已经暗流涌动!

吕端道:“国朝历经五六十年的发展,朝野基本稳定,经济社会繁荣,世子何出此言?”

士子们纷纷看向赵辰,不明所以!

赵辰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见你们平时只关心读书之事,很少关心国事和民生疾苦。”

众士子一阵默然,他们都还没有考取进士,平时当然只是寒窗苦读,做官的通行证还没有拿到,哪里还会念及其它!

“各位,你看看现在的京畿之地,关中平原,陇西,乃至江南,百姓田地还剩几许?十之七八都被世家、勋贵和大地主兼并,大部分农民沦为佃户,导致民生疾苦,百姓民不聊生。一旦遇到洪水、干旱等重大灾难,必将酿成流寇之患!”

一位进士道:“赵士子是否危言耸听,此次淮河大水,朝廷赈灾及时,也没见到发生什么祸事?”

“呵呵,你可能还不知道,通州之地因灾民饥荒,流寇已起,我还担心那些走旱路的士子经过通州,不知道有没有性命危险呢!”

在场的士子脸色剧变,接着又是一股庆幸之色,好在自己留在了泗州!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次淮河全流域大水,受灾州县数十个,涉及人口数百万人,可朝廷只拨下来一百万贯赈灾款项,实在是杯水车薪,你们想想这是为何?”

众人陷入沉思,有人马上就有人明白过来,一位士子道:“难道是朝廷缺钱?”

“不错,你别看现在国朝十分繁盛,但朝廷早已经入不敷出,去年年底就停掉了官员的荷包钱,就连军饷都经常拖欠。这几个月过去了,现在青黄不接,哪里还有钱来救灾啊!”赵辰分析道。

众士子又是一阵默然,在他们的眼中,当前的大夏朝社会多么繁盛,简直就是汉唐盛世再现,哪里想到朝廷竟然连军饷都要拖延,救灾款项都拿不出,简直冲击了他们的信仰和三观!

“国朝如此繁盛,怎么会国库空虚,连救灾款项都发不出呢?”一位士子发出了灵魂之问!

虽然有不少士子也隐隐约约知道了问题的关键,但他们还是不太相信,或者是不想说,他们的家族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赵辰淡淡地道:“问题的关键其实皇上知道,大臣们也知道,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这土地兼并之患怎么搞出来的,他们还不清楚吗?但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一个个都缩着脖子装憨,有那个人敢站出来揭露这一现象呢?”

众人又是一阵默然,他们也多是这些既得利益者之一,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辰端起一杯酒饮了一小口,笑道:“各位士子,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我之所以不想进入仕途,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

吕端问道:“还有什么比科举考试更重要之事?”

“各位,如今国朝军务松弛,而去年大楚国灭我六万大军,十万大军驻守国界虎视眈眈。西北拓跋部落号称拥有三十万铁骑,时刻准备侵略中原。而北方的狼国去年就开始统一辽东各部落,势力大增,时刻骚扰边境。我等武勋如果再走仕途,谁来保卫我们的国土?”

“科举之事,非不愿也,是不能也,虽知前路漫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赵辰接着沉声道。

“世子高义,虽知前途唯艰,但依然一往无前,正是我等读书人的理想。此去京师参加恩科,若得天宠,必定推动朝廷革除时弊!”吕端激情高昂地道。

“我等熟读圣贤之书,必定以天下黎民为己任!”众士子纷纷地道。

“好,我虽是一个武勋,但当摒弃文武之争,共同为国泰民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辰和众士子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