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曲中的穿越之旅 > 第14章 三国孙尚香14

曲中的穿越之旅 第14章 三国孙尚香14

作者:只爱番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5 06:08:36 来源:书海阁

然后开始就是忙碌的登基大典准备工作。

终于在公元的214年初,曹操登基称帝。

原汉末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依旧居住在他曾经住的宫殿,由朝廷养。

唉,曹操称帝也不好,他们上朝不像从前了那么随意了。

那时候,最少满大堂上包括曹操在内都是臣子,比较轻松随意。

可现在不行了,对面的是皇上了。

不过,曹操一登基,就颁布了第一条的科举考试政令。

也是三年一考。

并言明,从此以后,凡是出仕的人都需要从科举考试中出。

今后取缔官员推荐制。

这项政令一出台,立刻引起了很大震荡。

这自古以来,官员出仕都是通过世袭承袭制或者官员举荐制,官员举荐固然因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原因而达成的,可这也是官员的一种利益,毕竟他们举荐的官员天然的就和举荐人是为一党。

否则就有忘恩负义的嫌疑。

也因此,一般某一地的官员,要是混到了权力中央,那么他所在的老家一带所有的有能力者皆为他这一派。

而世袭承继制,更好理解。

正面看,由家里父兄长辈手把手教导,那么长辈下去了,儿孙们就自然而然接替该职务,也能顺利接手,毕竟业务熟练度和父兄经营的人脉也都将交到他们手中。

可是反面看,世袭制度的缺陷也更大。这样,重要的部门就成了他一家一户拥有的,要不怎么古代总说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呢。

那是不给普通百姓升斗小民一点点希望啊。

那些普通人,要出色到什么程度才能被上面官员不得已而推荐他。

就像诸葛亮和庞统。

他们只有扶持刘备这样,只有个‘皇叔’头衔的所谓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这么个有心计的光杆司令,重起炉灶从头开始。

所以,曹操一提出科举取仕,大家就都瞪了孙尚香一眼。

这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一提议是孙尚香提出来的。

孙尚香在乎吗?

不过,他们的反对并没有引经据典说起,意思意思几句也就偃旗息鼓了。

为什么?因为他们突然想到了,这是曹操坐北朝南做皇帝下达的第一条政令。

现在他是皇上了,不是丞相,你能让皇上的第一条政令还没出这个朝堂就胎死腹中?真以为曹操是什么心慈面软之辈?

所以,科举考试正式通过。

而且,由曹操点名,由几个饱学之士加上孙尚香共同出题。

不过,孙尚香和几个负责出题的人把科举选项分了四个等级。

孙尚香提出的,四个等级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还有一种叫法是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

哪种叫法由曹操定。

另外,孙尚香和几个负责人一致通过,整个国家的所有人,包括女人,必须都是小学或者童生毕业。

而小学或者童生毕业的标准,就是要认识所有汉字和熟练九九乘法口诀及会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法。

结果由曹操选,曹操直接就选定了第二套的等级,就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

难道古人的想法都是相通的吗。

这事过后,在随后的一次朝会上,对于官员的免税田的问题,孙尚香积极参与其中。

她建议取消免税田。

并且,取消人头税,税收按照田地收取。

曹操毫不犹豫地采纳了。

之后在服徭役上,孙尚香也提建议了,她建议官绅一体当差。

这点遭到了满大殿的文武大臣的反对。

孙尚香却坚持说:“这些繁重的徭役官员和乡绅享有免徭役的特权,这些特权使得他们不必承担徭役,而所有的负担都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随着特权阶级人数的增加,普通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日久天长,还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有人说:“我们辛辛苦苦地当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些特权吗?”

孙尚香说:“你信不信,外面有多少人,他们愿意和老百姓一样服徭役,一样缴纳税金,只要让他们当官。”

孙尚香:“现在当官的还不是那么多,将来,官员肯定越来越多,特权多了的话,日子久了,还是会引起百姓们的负担与反感。

为长远计,还是从源头做起吧。”

孙尚香又说:“皇上,之所以都不愿意服徭役,其实就是环境恶劣工作繁重,加上一些看守的盘剥和虐待劳工,所以,百姓视徭役为虎狼。但这些都可以解决。

如果工作量繁重的,可以减少时间,比如每个人可以干一个月,这样就减少了死亡率。还有重体力的徭役给的工钱也要翻倍才好。

再有,当官的家庭人员也参与其中,就避免了监工看守的虐待行为。”

其实孙尚香知道,这个徭役的事,从古到今,都是普通老百姓不可避免的。

就是后世的六、七、八十年代,老百姓还挨家挨户都出一个人去挖渠修坝呢。

那些煤矿,无论矿工的来源是否正当,但也都是重体力且危险的工作呢。而后世的后期,一些艰苦繁重的工程,都有一些工程兵们接手干了。

当然,那些工程兵也是老农民的孩子。

就是西南面的那几条路吧,死了多少子弟兵。

虽然吧,那些路过后看有很多都没什么用处。

为了山上那么几户人家,修了那么一条路。等路修好了,人家都搬走了。

也就是二十世纪之后,设备先进了,一些繁重的工程不需要人力来完成了,这才算是彻底解决了这几千年的徭役问题。

当然了,她觉得后世的最大进步就是那些头头不那么大修陵墓了,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话说当下,虽然孙尚香极力反对,但还是特权阶层的利益高于一切,按土地收税,取消人头税是实施下去了,但是官身一体当差没有实行下去。

罢了,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这满殿的人,有不少都是从最下层农家走出来的,可他们出来了,也不知道维护底层人的利益。

不过好在曹操下旨,那些繁重徭役,工钱都翻上五倍。

虽然孙尚香很郁闷,但曹操同意了办免费官学,这一点还是很好的,让孙尚香心情好了很多。

但是,在免费管官学是否收女学生时,孙尚香是真的据理力争。这回还不同于官绅一体当差政策。

虽然曹操同意了女人可以考童生秀才等,但那都是自费学习。

对于贫民子弟,男孩子学习都吃力,谁家会让女孩子去读书。

但是,如果能免费读书,哪怕家长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就贪图免费这一点,就不会不送女孩子去读书,也就三两年的事,耽误不了少干活。

所以,孙尚香想,她一定要为女孩子争取下来这个福利。

这可不仅仅是读书,这样一来,女子就可以走出家门,和男子一样坐在学堂里读书,像后世一样。

为此,她还贿赂了曹操。

她给曹操送了玻璃制造方子,换取女子和男子同样免费读官学的机会。

曹操看了方子,然后说:“那就你负责吧,如果制造成功了,就同意你的提议。”

没办法,孙尚香只好接过了这个任务。

她因为穿越的需要,在几个现代位面,对于玻璃制造不陌生。

可哪怕这样,也是历时三个月,才把玻璃制造出来。

但她没有拿出去。

而是制造了平面玻璃,还有各种玻璃杯玻璃碗玻璃罐子等。

至于平面玻璃,孙尚香先是让木匠按照曹操书房的窗框大小制造窗户框,然后,把平面玻璃逐个都镶嵌在木框里。

让人抬着去了曹操的书房。

古代的匠人都是能工巧匠,他们把曹操书房的窗户框整体都拿下,然后把镶有玻璃的安装上。

顿时,屋里就亮堂堂的,风吹不进雨淋不到。

孙尚香还把提前做好的纱帘安在窗户内,可以阻挡阳光。

曹操抚摸了玻璃,又看了孙尚香送来的玻璃茶壶玻璃茶杯。

直接下旨,满六岁的孩童,不分男女,都必须去免费学堂学习识字算数。

并且要过了童生毕业考试。

童生毕业考试后,如果想继续深造,那就要自费学习了。

当然,要是考上了举人进士,也可以出仕为官。

第一次,虽然她付出了很多,但还是出于从内心深处的感谢,孙尚香给曹操认真地磕了一个头。

完成了一个心愿,孙尚香决定,再不管事了。

太累了。

当然,玻璃制造厂也就完全地交给了曹操。

后期,一点点的,孙尚香把后世清朝的政治体系都讲给曹操听。

当然了,是曹操主动问起的。

孙尚香觉得,清朝的政治制度官职体系等,都是结合了数千年的封建体制制度完善后最完美的。

还有一些官职名称,甚至后宫的嫔妃名称。

没想到,曹操居然大多数都采纳了。

也采用了军机处六部制度,后宫也是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

这才好嘛。

她曾经看过唐宋时期的皇帝后宫等级,好像几十上百称呼,比如九嫔包括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均为正二品;

比如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等等。

什么样的记忆力能记住这些。

还是清朝的等级制度好。

曹操也正需要打乱现在的收复过来的各方势力,重新开始调配安置,或中央或地方等。

孙尚香把清朝的文臣武将官职多给了曹操,他自己看着是否能用吧。

孙尚香看曹操这样善于纳谏,就偷偷地在晚上给曹操喂了丹药。

能让他再多活二十年的。

当然,还配有清灵丸。

清灵丸不止防止曹操老糊涂,也有防止头疼的功效。

一举两得。

其实曹操自己都纳闷,他的头疾从赤壁回来之后,一次都没犯过。

当然,他想不到孙尚香这个幕后英雄起的作用。孙尚香还想着,如果曹操头疾发作,自己是明着给他药,还是偷着做好人。

不过,在曹操执政的晚年,孙尚香发现曹操属于好动好战的人,这天下归心大一统了,曹操他就像是常年习武的人,你突然让他停下来,那他浑身都会不自在。

于是,孙尚香就献计了。

这天,她对曹操说:“陛下,臣年轻时曾经游历到一个岛上,那里有一些狠毒的小野人。

其中有几个野人率领众人都在挖矿。

后来我发现,他们挖出来的是金子。如果陛下怕您的那些船锈住了,那就使用起来,过去把他们的金矿银矿都挖回来。”

曹操一听,来精神了,他马上就要带兵过去。

手下人都苦劝曹操,不让他出去。

可曹操正浑身难受呢,他是听劝的?

反正他也立曹冲为太子了。

于是,留下太子监国,曹操率领水军,让孙尚香做向导,去那个小野人占据的岛国。

孙尚香在东行的船上,还在想,东边的那个岛,现在应该没几个人吧。

要是空岛,就要身后的士兵们来挖矿了。

等大家登到了岛上,果然,都是一米五左右的小个子矮人。

孙尚香制止了曹操的杀戮,一个人都不要杀。

毕竟他们是挖矿的主力呢。

于是,孙尚香根据她几世的经历,准确地找到了一座金矿。

采伐开始了。

都是原始的采伐工具,可即使这样,那一块块的亮眼的金子一出来,所有人都像注入了兴奋剂。

这下子免费修路修桥的钱都有了。

孙尚香在曹操这个皇帝的手下,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就这样,在孙尚香五十多岁的时候,曹操死了。

他的儿子曹冲即位。

因为曹丕还是同样的历史节点上病逝了,彼时,曹操还活蹦乱跳的。

曹冲即位,相信历史总会改变的吧。

因为曹冲和自己关系较好,所以,已经退休在家的孙尚香给了曹冲三国之后的历史书给他作参考。

本来,孙尚香想把司马懿的后代都在临死前处理了的,结果曹冲看过历史书后,直接就找个理由把司马一族屠了。

都是狠人啊。

不过,后期孙尚香看曹冲也是个明君,所以,就偷着给曹冲吃了药丸,让他的寿命超过八十岁。

当然,配套的清灵丸也给他用上了。不然晚年成了昏君怎么办。

这辈子,孙尚香没吃长寿的水果药丸什么的,所以,只活了八十八岁。

等孙尚香八十八岁死去时,她的那些侍卫们也没剩下几个了。都一前一后跟她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