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 第362章 都是银子惹的祸

沂王终于回来了!他所率领的庞大船队历经重重风浪和险阻,竟然奇迹般地几乎毫发无损地返回了大明王朝的海岸。这一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明,引起了轩然大波。

令人瞩目的不仅仅是船队的安然无恙,更是他们带回的巨额财富——数不清的白花花的银子!这些银子堆积如山,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仿佛能够照亮整个大明的天空。

如此惊人的收获立刻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出海冒险的抵触心理。原本坚决反对出海的人们开始心动不已,眼中闪烁着贪婪的火花。毕竟,那可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银子啊!

据传闻,就连船队中的普通士兵每人都能分到数百两之多。想象一下,这些平日里只能靠着微薄军饷过活的大头兵们,如今手中握着沉甸甸的银锭,心中该是何等的欣喜若狂!而那些身处船队中高层的军官们就更不用说了,据说他们所分得的银子都是以万两来计算的。这样的天文数字让人瞠目结舌,也足以证明这次出海贸易究竟赚取了多么巨大的利润。

有人私下猜测,沂王朱见深个人的小金库恐怕已经超越了国库中的存银数量。这个说法虽然未经证实,但从各方反馈来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财富洪流,户部尚书郝有钱和内阁首辅王文却是愁眉不展,头痛欲裂。自从沂王从海外凯旋归来后,朝廷上下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之前频繁上奏请求立太子以稳固国本的折子突然间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如雪片般飞来的哭穷奏折。地方官员们纷纷诉苦,称本地财政困难,急需朝廷拨款支援。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这些折子整整齐齐地叠放在一起,乍一看去似乎并无二致。仔细翻阅后便会发现,其内容几乎如出一辙,不是此处遭受天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便是彼处的济养院因资金匮乏而无法正常运转,还有那年久失修的道路因缺乏经费迟迟不能得到修缮。

总而言之,所有的折子无一例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缺钱!仿佛这两个字已成为这些地方官员们共同的口头禅和救命稻草,只要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便是向朝廷伸手索要银两。

“简直是疯了!这群人莫非全都丧失理智不成?如此微不足道的小事居然也敢劳烦圣上亲自过目,还专门上个折子来诉苦!

老夫绝不相信偌大的淮安府会连一分一毫的钱财都拿不出来。尤其是那个淮安县令,竟敢厚着脸皮上个折子讨要济养院的银钱!

想当年每年按时足额地上交国库赋税时,他们又何曾少截留过一文钱!以往那些年头,无论大小事务,他们总能妥善处理、安排得当,怎么偏到了今年,就连济养院里的孤寡老人和孩童都要面临断粮的困境……”

内阁首辅王文气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他怒不可遏地一把将手中那份来自淮安知府的折子狠狠地摔在面前那张雕花檀木桌上。

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折子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重重地落在桌面上,扬起一阵细微的灰尘。只见王文的胡须不停地颤抖着,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听到王文的话语之后,户部尚书郝有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满情绪,只见他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折子,一边挥舞着,一边皱起眉头,满脸无奈地吐槽起来。

“哎呀呀,阁老啊,您瞧瞧我这儿收到的大同知府呈上来的奏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上面竟然大言不惭地写道,大同的城墙由于年久失修,急需朝廷拨发银两予以修缮。哼!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郝有钱越说越气愤,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阁老您应该清楚得很呐,就在短短前两年的时候,那大同的城墙可是刚刚经过蒙古奴隶们精心修缮过的呢!这才过去不过区区两三年而已,怎么可能就又变得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补啦?那个大同知府莫非当我们都是傻瓜不成?还是说他自己根本就是个糊涂蛋!”

说到这里,郝有钱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和鄙夷之色。他摇了摇头,继续愤愤不平地道:“而且如今的草原之上,早已被咱们扫荡得空空如也。那些曾经嚣张跋扈的蒙古鞑子们,早在沂王殿下的威猛攻势之下,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连脊梁骨都给生生打断了!现如今他们就跟一群丧家之犬没什么两样,只能躲在角落里苟延残喘罢了。试问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哪里还有胆量胆敢来进犯咱们的大同城哟!”

“是啊,是啊,真不知近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各地的官员简直像是发了狂一般拼命要钱!甚至连那最后一点脸皮都不顾及了!”其中一名官员满脸愤慨地嚷道,引得周围其他官员也纷纷点头应和起来。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言辞间充满了对这些贪婪官员的不满与无奈。

这时,只听得内阁首辅王文重重地冷哼一声,打破了嘈杂的氛围:“哼,还能怎么着?不就是财帛动人心嘛!下面那帮家伙听闻沂王殿下此次归来带回了大批银子,一个个便如饿狼扑食般,都妄图从中分一杯羹。管它有没有收获,先胡乱伸手试探一番再说。这不,纷纷发来奏折,一个比一个哭得凄惨,尽是些无病呻吟、装模作样的把戏罢了!”王文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之色,显然这位久居官场的老狐狸早已洞悉了这帮人的心思。

另一名官员忧心忡忡地接口道:“这……这可如何是好啊!若是任由他们如此胡来,暂且不提会耽搁其他正事,单说万一哪天真正有地方急需用钱救急时,咱们又该如何去分辨真假、筛选出那些确实有需求的地方呢?这般下去,岂不是要误了大事!”

王文听到这里后,原本就沉重的心情愈发变得压抑,他缓缓地垂下头,陷入了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毫无疑问,这件事情的确如对方所言那般棘手,且不论是否会耽搁朝廷的日常运作,单是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便足以让人感到心烦意乱、望而生畏。

然而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此次沂王朱见深带回的巨额财富竟然与户部毫无关系!遥想当初,为了组建强大的水师以及规模庞大的船队,所耗费的资金无一不是出自沂王朱见深麾下的锦衣卫和东西两厂通过严查贪官污吏而收缴得来的银两。不仅如此,就连兵员方面,亦是由革命军经过整编之后方才得以充实其中。

简而言之,无论是钱财还是兵力,皆完全掌控于沂王之手,可称得上是其不折不扣的私人财产。这一次出海探险之旅,从头到尾几乎未曾有过朝廷的实质性参与。正因如此,当众人看到如今满载而归的船队以及那令人瞠目结舌的丰厚收益时,再想要将这些财富纳入国库,无疑是痴人说梦般的奢望。

回想当初出发之际,众多朝廷官员对于此行的前景均持悲观态度,甚至对整个计划不屑一顾。

而今,面对如此惊人的成果,那些曾经冷眼旁观之人又岂能轻易张开索要财物的嘴巴?只怕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那位权势滔天的沂王。即便是深受沂王提携之恩,贵为户部尚书的郝有钱恐怕也不敢贸然行事。

毕竟,以沂王的性格,一旦有人胆敢提出这般无理要求,他定会毫不留情地当场翻脸,并率领手下精兵强将直接杀上门来兴师问罪。到那时,局面必将一发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设想。

“唉……罢了罢了,老夫还是亲自前往沂王殿下那里认错去吧!”内阁首辅王文面色凝重地长叹了一口气,声音低沉得仿佛能沉入地底一般。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无奈和懊悔之色。

众人见状,皆沉默不语。虽然心中各有所思,但此时此刻谁也不敢再多言半句。然而,每个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落在王文身上,眼神之中流露出对这位德高望重的王老大人深深的担忧之情。

遥想当年,沂王殿下雄心勃勃地找到王文老大人,恳请拨出一笔巨款用于组建船队,以开展海外贸易。怎料,王文不仅断然拒绝了沂王的要求,更是毫不留情地将其狠狠训斥了一番,甚至还朝着沂王那张英俊的面庞喷出了一大口唾沫星子,最后更是毫不客气地将其赶出了衙门。

如今时过境迁,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当初王文一分钱都不肯给予沂王,而此刻竟然又不得不厚着脸皮前去祈求沂王殿下拨款相助。不用多想便知,王文老大人此次之行必定艰难重重、荆棘密布啊!尤其是面对那位脾气暴躁如雷的沂王殿下,恐怕更是凶多吉少。

原本还有几位来自户部的官员,心想着与王文一同前往承受沂王的怒火,好歹也算是共患难一场。毕竟当初正是经过户部详细的评估之后,认定沂王出海极有可能会赔得个血本无归,王文老大人才会如此坚决地回绝了沂王的请求。可一想到沂王那火爆的性子,这几位官员终究还是心生怯意,犹豫再三后选择了退缩。

王文就这么一个人脱了官帽,抱着进了宫。

在路上,王文都已经想通了,就算今天被沂王冷嘲热讽,他也必须把那笔从海外带回来的钱弄到国库里面去,

反正沂王那家伙虽然暴躁,但是也不至于当场殴打自己。

…………………………

就在此刻,历经长途跋涉方才归来的朱见深正与景泰帝朱祁钰欣喜地团聚着。只见朱见深满脸笑容,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这些都是他从遥远的海外精心搜罗而来的奇珍异宝。

他满心欢喜地将这些宝贝逐一分配给几位婶婶以及可爱的堂妹们。每一件礼物都蕴含着他对家人深深的关爱之情。甚至连那个刚刚学会蹒跚学步、天真无邪的小堂弟,也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硕大无比的金锁。这个金锁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沉甸甸地挂在小家伙那细嫩的脖颈上。

小家伙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由于金锁的重量,他走起路来一歪一斜的,就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模样十分惹人怜爱。这滑稽的场景瞬间逗得在场众人哄堂大笑,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宫殿之中。

“哈哈,你这小子啊,也不担心这么重的金锁会把他压得长不了个子哟!”景泰帝朱祁钰一边大笑着,一边赶忙上前扶起不小心摔倒在地的幼子。看着儿子那副可爱又狼狈的模样,朱祁钰笑得合不拢嘴。“放心吧,皇叔!等这小家伙再长大些,就让他跟着我去军中历练一番,保准能成长为一名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朱见深自信满满地说道,眼中透露出对小堂弟未来的期待。说着,他还伸手轻轻捏了捏小家伙那张肉嘟嘟、正流着口水的粉嫩脸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家伙竟然毫不客气地将满嘴的口水蹭到了朱见深的手上。

朱见深对此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嫌弃,只是在收回手时,顺势将沾有口水的手指在朱祁钰那件华丽的龙袍上随意擦了擦。而朱祁钰对此似乎也并不在意,依旧沉浸在与侄子重逢的喜悦之中。

“哎呀呀,我说你啊你啊,在外头做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怎么一回到家里就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呢?”汪皇后嗔怪地说着,同时放下手中刚刚收到的鹿皮护膝,顺手拿起一旁干净的毛巾,轻柔地替朱见深擦拭着双手。

朱见深则一脸憨态可掬地笑着回应道:“娘,您别这么说啦,这儿可是咱家啊,我当然能放松些咯!”他那略带调皮的笑声在房间里回荡开来。

说起这对母子,其实还有一段渊源。由于之前那场关乎立嫡的风波,朱见深被过继到了汪皇后的名下,自那时起,朱见深便改口称呼汪皇后为娘亲。

此刻,汪皇后看着眼前这个已然长大成人的儿子,眼中满是慈爱与疼惜,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缓声道:“儿啊,你如今也老大不小的了,也是时候考虑成家立业之事了。赶明儿个,娘去将京城那些名门望族的贵妇们都请来家中做客,好好瞧瞧她们府上可有哪家的闺女与你般配。”说话间,汪皇后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帮朱见深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

朱见深一听这个,马上想到了自己府里的万姐姐,正准备挑破这件事的时候,门口的小太监突然来报,说是内阁首辅辅王文求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