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 第368章 粮食

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 第368章 粮食

作者:浮白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16:21:43 来源:书海阁

“去,赶紧出去给我买只鸡回来!”李信站在房间中央,满脸怒容地吼道。他已经在屋内来回踱步、发泄了大半天,但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出任何可行的解决办法来应对当前棘手的局面。无奈之下,他决定先让管家去弄点好吃的东西回来,暂时缓解一下内心的焦虑和烦闷。

只见管家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伸出右手,缓缓张开五指,平静地说道:“五十两银子。”

听到这话,李信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高声喊道:“什么?居然要五十两银子才能买到一只鸡?”

管家连忙压低声音向他解释道:“老爷您有所不知啊,如今这淮安府的肉食可全都被那帮水兵们抢购一空啦!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多少肉,所以这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眼下这一只鸡就要卖到五十两银子呢,而且就算您出得起这个价钱,也未必能轻易买到,可谓是有价无市啊!”

听完管家这番话,李信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真是疯了!我看这个世界都已经彻底疯狂了!”

这时,管家又凑到李信身旁,小心翼翼地轻声劝道:“老爷呀,依小的之见,咱们家里的这些银子还是尽快花出去为妙。您瞧这物价一天一个样儿,涨得比火箭还快。说不定到了明天,想买一只鸡就得花费整整一百两银子啦!”

“一百两一只鸡?那老夫还不如去啃红薯算了!”李信暴跳如雷地吼道,额头上青筋暴起,显然已是愤怒到了极点。

然而,站在一旁的管家脸上却是抑制不住地露出欣喜之色,兴冲冲地开口说道:

“老爷,咱们府上还有红薯可以吃呢,而且这红薯价格眼下并未上涨哟!”

听到这话,李信顿时火冒三丈,怒目圆睁,指着管家破口大骂道:

“你……你给我滚远点!”

此刻的李信满心恼怒,甚至开始怀疑起眼前这位管家是否有意前来激怒自己。毕竟,以他堂堂一方大财主的身份地位,平日里不说餐餐享用山珍海味,但好歹也该来一只香喷喷的烧**?可如今,居然只能拿红薯充饥,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那红薯是什么东西?只有穷得叮当响、身处社会底层的那帮奴才们才会去吃它!

李信嘴里不停地低声咒骂着,同时一屁股重重地坐回到那张雕花大椅之上。此时此刻,时局艰难,他深知若不想出法子摆脱困境,照目前这种形势继续发展下去,他们李家恐怕难逃破产的命运。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寻觅到一条全新的赚钱途径,否则就凭当下街市上物价飞涨的态势,他们李家就算家底再厚实,也终有一日会坐吃山空啊!想到此处,李信不禁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实际上,这场激烈的商战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便是张深。要知道,正是由于他主导的对外贸易活动,大量采购了当地蚕农所生产的生丝以及精美的丝绸,这才使得那些蚕农们拥有足够的底气,不再将自家的货物出售给李家,并且完全无惧于李家可能施加的任何报复手段。

然而,如果李信能够暂时放下自己身为李家掌舵人的高傲与架子,诚恳地前去祈求对方的宽恕谅解,那么或许情况将会有所转机。说不定张深念及昔日的情面或者出于某种考量,会网开一面放过他一马,让李家得以继续勉强维持生存,不至于立刻陷入绝境之中。

但令人遗憾的是,从内心深处来讲,李信根本无法接受向张深那个毛头小子低头认错这样的事情发生。原因无他,在他看来,一旦真的这么做了,他们整个李家便会沦为淮安府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谈资。且先不提那些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之人对此事会如何冷嘲热讽,光是那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乡野村夫恐怕都会对李家指指点点、肆意讥笑。因此,无论如何,哪怕面临再艰难的处境,李信都坚决不肯向张深承认错误。

只见李信阴沉着一张脸,独自沉思冥想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忍不住怒气冲冲地叫嚷道:“哼!该死的,不就是仗着手中握有的那点权势,搞起了丝绸生意的垄断吗?老子李家怕什么!大不了从今往后不再涉足这一行当,老子转行去经营粮食买卖总行了吧!”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李信毅然决然地决定放弃他原本从事的布匹和丝绸生意,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利润丰厚的粮食行业。毕竟,当下各类食物的价格如火箭般飞速上涨,这让他坚信涉足粮食生意必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大地,李信怀揣着满心的欢喜与期待,精神抖擞地踏上了寻找各地粮商的征程。一路上,他都在幻想着如何在这个新兴领域里大展拳脚、分得一杯诱人的羹汤。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当真正开始插手粮食事务后,李信方才惊觉自己之前的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粮食市场的竞争之激烈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其激烈程度相较于布匹和丝绸的生意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如此,经营粮食所需的成本也大大高于前者,无论是采购、储存还是运输等环节,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极为巨大。尽管李信已经倾尽李家所有的银两投入其中,但结果却是令人失望至极。那些资金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更令他愤怒不已的是,那些与他合作的粮商们竟然毫无诚信可言,擅自降低粮食价格。就在前一天,他们明明还口口声声地商定好了价格,可如今却出尔反尔,这无疑让李信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这帮该死的家伙!昨天还说得好好的,今天怎么就能这样背信弃义呢?”李信怒不可遏地咆哮道,心中充满了被欺骗后的愤恨与无奈。

数日前,李信满怀壮志地开启了一家粮铺,为此他不惜倾尽整个李家的家产,购进了数量可观的粮食。本以为能就此踏上致富之路,然而事与愿违。

就在自家粮库开业的那一天,那些先前与之商议妥当的其他家粮铺竟然毫无征兆地大幅降低价格,其优惠程度远远超过了李信所定的售价,甚至已经低于李家购入这些粮食时的进价。面对如此局面,李信怎能咽下这口气?

“这群无耻之徒居然背信弃义!可恶至极!老子也要降价,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能耗到最后!”李信怒不可遏,气得满脸通红,破口大骂道。

站在一旁的管家见状,面露忧色,小心翼翼地劝道:“老爷啊,若是再继续降价,恐怕就要低于咱们的进货成本啦!这样一来,咱们可要亏大本的呀!”

此时的李信已然被怒火冲昏头脑,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什么都别管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那条街上的竞争对手全都挤兑得关门停业为止,否则咱家这米铺的生意根本无法正常开展下去!

“听着,立刻将价格降低一成!那些泥腿子们可没什么忠诚度可言,哪儿东西便宜就往哪儿钻!”李信一脸严肃地对着下方吩咐道。他目光锐利,心中已然打定主意,要先把对面那条街的粮铺彻底击垮。

底下人见自家老爷如此坚决,自然不敢多言,赶忙应诺下来,匆匆跑去更换店铺的招牌,并指使伙计们在大朗街上扯开嗓子高声吆喝起来:“快来呀!我们李家粮铺优惠大酬宾啦!”

随着这一声声呼喊,越来越多的百姓被吸引过来。没过多久,李家粮铺前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甚至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与城中其他粮铺相比,这里简直就是门庭若市。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很简单——李家粮铺的粮食价格比起别家整整低了一成。在如今这个物价节节攀升、百姓生活成本日益增加的时期,能省一分便是一分,大家自然都会优先选择更为实惠的地方购买粮食。

尽管李家粮铺的生意异常火爆,但实际上他们并未从中获利,反而还略有亏损。然而,李信对此却毫不在意,他深知眼前的这点损失不过是暂时的,只要能够挤垮竞争对手,日后便能独占鳌头,赚得盆满钵满。

半月后的一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热闹非凡的街道上。李信静静地站在自家仓库门口,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紧紧盯着对面那条街上的粮铺。

此时,他家的管家正脚步匆匆地朝着他走来。只见管家手里紧握着一张账单,脸上满是愁苦之色,仿佛遭遇了天大的灾难一般。当走到李信跟前时,管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哭诉道:“老爷啊,老爷!这可真是不行啦!咱们每天都在不停地亏钱呐!”

李信微微皱眉,示意管家继续说下去。

管家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您看,咱们卖出去的粮食价格比进价还要低呢!本想着薄利多销,先抢占一下市场份额。可是谁能想到啊,这玩意儿的损耗居然如此之高!每一次出货,咱们都要折损大约一成五左右的粮食啊!长此以往,咱们家根本就支撑不了几个月啊!”

说到这里,管家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把话说完:“要是照这样发展下去,咱们迟早……迟早会血本无归,甚至可能连条裤子都没得穿啦!”

听到这里,李信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其实这种情况他早就有所预料,心中也早已盘算好了应对之策。原本他计划通过低价策略将对面那家粮铺逼得无路可走,等他们关门大吉之后,自己就能独占整个市场,然后再稍微提高一点价格来弥补之前的亏损。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对面那家粮铺竟然如此顽强,硬生生地扛住了这大半个月的价格战。

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意光顾,居然还能够如此沉得住气,甚至连那象征着降价促销的标牌都未曾打下来。仿佛自家这边热火朝天、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完全不存在一般。

“对面那家粮铺的掌柜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到底意欲何为!倘若不想继续经营下去,那就赶紧收拾东西滚蛋得了,这样老子也能顺理成章地提高价格啦!”李信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对面依旧安安静静的粮铺,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破口大骂起来。然而,任凭他如何叫骂,对面始终保持着鸦雀无声的状态,毫无任何反应和动静。就当李信即将失去耐心,打算放弃对其观察之时,突然间,对面粮库的后门猛地敞开,紧接着驶出了一整支庞大的车队。只见那一辆辆马车上装满了堆积如山的粮食,看这架势显然是要往外运送粮食去!

“哈哈,总算是沉不住气了吧!看来这是要关门大吉的前奏啊!”目睹此景,李信兴奋得手舞足蹈,口中大声呼喊着,然后急匆匆地冲下楼梯,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对面奔去,一心想要当着对方的面尽情嘲笑一番。可谁曾想到,当李信快步走到近前时,原本挂在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凝固,犹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一动不动。

只见那长长的车队缓缓驶过,每一辆车上都贴着醒目的红布条。这些红布条随风飘动,仿佛在向人们昭示着它们所承载货物的重要性。仔细一看,红布条上赫然写着“大明水师特供粮”几个大字,而下方则标明了具体由某某某某粮铺负责承担供应。

看到这一幕,李信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见,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搬家场景啊?分明就是在大规模地售卖粮食给大明水师嘛!如此数量众多的粮食被运往军队,显然意味着一场重大行动即将展开。想到这里,李信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这场未知军事行动的好奇和担忧,也有对那个神秘粮铺背后势力的揣测与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