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 第98章 巍巍王权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第98章 巍巍王权

作者:三七花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1 02:49:14 来源:书海阁

在姬琮的描绘中,虞国的王宫可称得上泼天富贵,地上铺的砖都是整块石头切割而成的:“这么多石头光是运来就要不少金子。”

崔祁接了句:“那看来还达不到白玉为堂金做马的地步嘛。”

“白玉堂没有,但白玉床是真的。”

姬琮比了个尺寸,崔祁的眼睛瞬间瞪大了:“这可得多大的原石啊,虞王果真有钱!”

有了白玉床的珠玉在前,之后的珍珠帘子软烟罗已经不足以令崔祁震惊了,他只觉得金钱迷了他的眼睛。

“怪不得虞王一家都白白胖胖的,原来是太有钱了。”

现在瘦子很多,大多数人都是一把骨头,但胖子真的少。

即便是富裕人家也只能保证吃饱,多吃是不行的,粮食要储存起来。

而且糖和油脂这两样东西极为缺乏,没有它们,人是很难长胖的。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审美推崇高大健壮的缘故,物以稀为贵啊。

崔祁抱怨道:“他那么有钱,为什么俸禄那么扣?八个虞刀都不够他那一顿饭的。”

姬琮也深表赞同:“他不辞退我们就是因为没人愿意来。大家去做属吏还有赏钱,书吏是清汤寡水,什么都没有。”

“阿霖,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做书吏?凭你跟随大儒学习过的经历,去做县官应该没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姬琮苦笑道:“因为我的身份。太子遗孤,听着不错,可实际上接近我的人不是想让我回去夺嫡就是看中我的财帛。”

“而且虞国的官位基本都是内定好的,不是贵族就是王族,哪里有我这个他国遗孤的份?”

崔祁不由得感叹:“废除世袭好啊。这样的国家再如何富裕都是一潭死水。”

上次他把放了大半个月的花糕送给张老伯,他却舍不得吃,崔祁是不能理解的:“老丈为何要带回去?直接吃掉不就好了?”

张老伯苦涩道:“年轻后生不懂啊。我儿子没什么出息,勉强识几个字去做了属吏,但他好酒,有钱都拿去喝酒了。”

“女儿嫁的不好,我得想办法给她省些财帛。两个孙子都要吃要喝,孙女还需要嫁妆。我这个年纪做属吏已经不行了,只能来抄书。”

“你们还年轻,没有一家老小,自然体会不到。等成了亲,有了儿女,你们就明白了。”

张老伯落寞地离开了,姬琮默默想到:自己是不可能耽误姑娘的了,但他可以过上一辈子自在的生活,好像也不亏。

养孩子是件痛苦的事情,他虽然总是拦着崔祁不让他惩罚霁儿,但他也承认,孩子的确很费精力,崔祁的暴躁他能理解。

越国的移民令也影响到了唐国,如果去了海外和岭南,是不是就不用服徭役和兵役了呢?

他们怀揣着美好的幻想,直接被挡在关内,然后被判去服三年徭役。

赵婴同崔祁说了这个苦恼,但崔祁双手一摊:“没办法,人们过的太难时,一个幻影都能鼓动他们。”

“临渊,如果幻影被打破了呢?”

赵婴脑子转得很快,既然海外是幻想,那么打破它呢?

崔祁想了想:“堵不如疏,干脆改成考核制,文武都要考,尤其是身体素质。谁通过测试才能前往,过几个月再叫他们回来,当着全国的面说自己的真实经历。不要骗人,但措辞上可以做些手脚。”

赵婴深以为然:“的确,如果全数拦下百姓一定更向往,不如打碎他们的幻想。临渊妙计,我自愧不如。”

崔祁不置可否:“见得多了而已。我和幼渔一般年纪的时候,还是个愣头青呢。”

唐国是最适合考试的,崔祁决定拆了他们的伞。

考试对国家的好处显而易见,但落到个人头上就是负担。

从哪里开始考核也是赵婴的难题,他想驱逐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但又没有一个好的理由,越王这算是雪中送炭了。

开了头,接下来就好办了,他最擅长的就是温水煮青蛙。

后世有一句话,旅游就是从自己生活够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崔祁对此言奉为圭臬。

他不喜欢出门,在家里电脑手机水果饮料,比起去外面汗流浃背地排队要强多了。

想吃什么不能网购嘛?想看什么风景不能上网嘛?

为了一时新鲜受那么大罪,他是真的做不到。

但现在嗷嗷叫着要去南方的百姓又不同,他们的日子太难了。

人挪活树挪死,谁也不想躺平等死,南方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方乐土,不拼一把,死了也合不上眼睛。

都说安土重迁,但灾荒来了能跑的还是要跑。

没办法,活着才是第一要务,至于其他都得在解决生存问题后再考虑。

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死亡,唐国相比尚未开化,蛇虫未净的南方,还是更宜居的。

这也是考核标准的用意,一窝蜂地走了,可能都走不到目的地就客死他乡,人命不是那么糟蹋的。

必须是身强力壮适应性好的人才能过去也是为了保护妇孺。用意如何底层是不知道的,但是有一个突破的口子也不错,而且庙堂给的理由十分充足:南方人迹罕至,野兽瘴气,蛇虫毒物,非身强体壮者不可去,希望各位都能想明白,三思而后行。

“你听说了吗?大王允许我们去南方,只是要通过考核。”

一个壮汉衣衫破旧,但精神很好,他心动了。

南方在越国的文字里一年可以播种三四次,那得是多么好的地方啊,就算有缺点他也不在乎。

另一个农夫也动了心思:“是啊,那里有糖,那可是糖啊,如果我能给小儿带一块糖来…”

他的儿子夭折了,死前连哭都哭不出来。

唐国大多数人在格院和唐王君臣的运作下是饿不死的,但缺医少药和天灾**同样能杀人。

病重不治和冻饿而死比起来,还是病死好一点,普通人最大的渴望就是不挨饿,有衣服有房子。

得了病的话只能靠熬,活过来是运气好,死了也就草草埋葬。

他们聚集了十几个人,一起去洛京参与考核。

直到草鞋磨破,他们才走到洛京,那里立了一个大牌子,详细地写了考核要求。

他们不识字,便向负责此事的官员问道:“我们不识字,您能说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吗?”

那穿着湖蓝直裾的少年笑了:“几位是来参与考核的吗?我建议几位还是先吃顿饱饭,歇息好了再来。”

少年容貌秀丽,眼神清澈,几人不自觉地看着他的眼睛:“府君,这是何意?”

“因为考核需要力气,看你们的模样大概是刚到洛京,还是先养养力气为好。”

见少年的话有理,几人都去了附近的食肆要了最能扛饿的食物,少年还是笑,他很快也要去乡下了,多看看没坏处。

母亲声嘶力竭,才给他争取了考核官的职务,他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

无论是自己的出身还是自己的性子,父亲都不喜欢,最为扎眼的当属他的嫡长子身份。

没错,少年就是唐王的嫡长子,王后唯一的儿子,公子不识。

他继承了父亲的好相貌,却也继承了母亲的天真。他不算聪明,但也不傻,若是他智力真的有问题,他也活不到现在。

要说他身上最大的优点,大概就是平静的心态。

对唐王来说,不够优秀便是愚蠢,而他刚好没什么天赋,也没有妹妹那样的上进心,怎么说他他也不在乎,该做什么做什么。

他不反抗,不上进,不努力,不优秀,看的唐王心头火起,从不召见他。

梁王过世,他母亲发了疯,最后一个疼爱自己的人也没了,唐王对此完全没有表示,发妻的歇斯底里只让他厌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