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 第1427章 三国时期重要着作—《后汉书》

《后汉书》是三国时期之后,由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编撰的一部重要史书,概述其主要内容、编纂背景、体例特点及历史价值,帮助理解这部着作的精髓。

一、编纂背景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是当时的着名史学家。

他在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因“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开始着手撰写《后汉书》。

该书创作于南朝宋元嘉年间,历经十余年,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因谋反罪被杀时,已完成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中的十志则未完成。

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入的。

二、体例特点

《后汉书》的体例属于纪传体断代史,上起王莽新朝灭亡(公元23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建魏,记载了东汉一朝共197年的历史。

全书主要由纪、传两部分组成,纪十卷,传八十卷,无表、志(后世补入八志)。

与《史记》、《汉书》相比,其体例特点显着:

改“世家”为“纪”:范晔将《史记》的《外戚世家》与《汉书》的《外戚传》改为《皇后纪》,形成前九纪为帝纪,记东汉十三帝;末一纪为后纪,记诸帝皇后与外戚的独特体例。

立传广泛:范晔在列传的选择上,“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除了公卿将相外,还广泛网罗社会各阶层、各类型代表人物,如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等,创立了《党锢列传》、《宦者列传》、《文苑列传》、《方术列传》、《独行列传》、《逸民列传》、《列女传》等七种《史记》、《汉书》没有的类传。

记人叙事,以类相从:范晔在撰写列传时,注重将同类人物或相似事迹的人物归入同一列传,便于读者理解和比较。

三、主要内容

《后汉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东汉一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其中,皇帝本纪详细记载了东汉各帝的生平事迹和治绩,如光武帝的起义、登基、改革、战争和治理等;列传则按人物分类,记载了众多有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的生平事迹,如董仲舒、蔡邕、班固、张衡等人的故事。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对当时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化成就的详尽描述,为研究东汉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四、历史价值

《后汉书》在中国史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对后世研究东汉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补充了《史记》和《汉书》的不足,还为后世了解东汉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同时,《后汉书》的编纂体例和立传原则也为后世史书编写树立了典范。

其文字简练,叙事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综上所述,《后汉书》作为三国时期之后的重要史学着作,不仅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它不仅是研究东汉历史不可或缺的史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