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 第1722章 秦朝人物合称—秦二世与秦三世

秦朝时期,虽然“秦二世与秦三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合称,但这两位帝王在秦朝历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命运与秦朝的兴衰紧密相连。以下是对“秦二世”胡亥与“秦三世”子婴的详细阐述。

一、秦二世胡亥

(一)身份背景

胡亥,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他少年时代随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对政治权力有着强烈的渴望。

(二)登基过程

秦始皇第五次巡视全国时,胡亥请求跟随队伍一起出去,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行至河北沙丘突然病逝,临终前写好了遗诏,命长子扶苏主持葬礼。

然而,赵高说服胡亥和丞相李斯发动政变,密谋拥立胡亥为帝,毁掉写给扶苏的遗诏,并伪造一封命令扶苏自杀的遗诏。

扶苏接到伪造的遗诏后自杀,胡亥得以顺利继位为帝。

(三)统治时期

胡亥继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暴政,包括残害手足、屠杀大臣、加重赋税徭役等。

这些举措引发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起义,随后各地纷纷响应,天下大乱。

此外,胡亥还听信赵高谗言,疏远忠臣良将,导致秦朝内部矛盾激化。

(四)结局与影响

权臣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进行蒙蔽和操控。

随着秦军在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秦朝大势已去。

赵高为篡位而派人诛杀胡亥,胡亥抗争无果后自杀身亡,年仅24岁。

胡亥的暴政和短视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三世子婴

(一)身份背景

子婴,嬴姓,名子婴或婴(存在争议),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

关于子婴的身世存在多种说法:胡亥兄长扶苏的儿子、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兄长或秦始皇弟弟的儿子等。

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子婴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二)登基过程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赵高逼杀秦二世后意图自立为帝,但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

于是赵高迎立子婴为秦王而非称帝,这反映了秦朝末期皇权的衰微和内部矛盾的激化。

子婴在登基后展现出了不同于胡亥的政治敏锐度和勇气。

(三)统治时期

子婴即位后迅速诛杀赵高并灭其三族,结束了赵高专权的局面。

他试图为摇摇欲坠的秦朝挽回一丝生机,但此时秦朝已是大厦将倾。

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已逼近关中项羽也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

子婴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选择投降刘邦以保全宗族和百姓。

(四)结局与影响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到达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子婴用绳系颈捧着传国玺符节等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子婴在位时间虽短但他作为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国家存亡之际的悲壮抉择都让人深感敬佩。

尽管他无法改变秦朝灭亡的命运但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值得铭记的一笔。

三、秦二世与秦三世的对比与总结

秦二世胡亥与秦三世子婴在秦朝历史中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

胡亥的暴政和短视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而子婴则在危难之际展现出了智慧与勇气试图力挽狂澜。

尽管两人都未能改变秦朝的命运但他们的行为和抉择都深刻地影响了秦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

同时“秦二世而亡”的说法也反映了秦朝统治的短暂与残酷而子婴作为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的悲壮结局则让人深感唏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