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 第42章 商朝的疆域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第42章 商朝的疆域

作者: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2 15:44:00 来源:书海阁

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其疆域范围一直是历史学者和考古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由于历史久远,商朝的疆域范围难以通过直接的文献记载来完整呈现,但我们可以结合《战国策》、《史记》等古籍的记载、考古发现以及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尽可能客观地描绘商朝的疆域情况。

一、古籍记载中的商朝疆域

1. 《战国策》与《史记》的描述

《战国策·魏策》中提到:“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

这一描述大致勾勒出了商朝晚期(纣王时期)的疆域范围,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华北平原一带,北到太行山,南到黄淮地区,东到漳河,西到太行山。

然而,这一范围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商朝的核心统治区,即内服地区,而非其全部疆域。

《史记·吴起列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

这些描述进一步确认了商朝疆域的大致方向,但同样侧重于内服区域。

2. 其他古籍的补充

《淮南子·泰族训》中的记载则更为夸张:“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

这样的描述显然超出了商朝实际的疆域范围,更像是秦汉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而非商朝的真实情况。

二、考古发现中的商朝疆域

1. 殷墟遗址的发现

1928年,中国正式开始挖掘殷墟遗址,这是商朝考古的重要里程碑。

殷墟遗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是商朝晚期的都城所在地。

通过殷墟遗址的发掘,学者们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甲骨文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证明了商朝的高度文明,也为我们了解商朝的疆域提供了重要线索。

2. 其他地区的商朝文化遗址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在中国许多省份都发现了类似于殷墟文化的青铜遗址,如湖北的龙城遗址、江西的新干大洋洲遗址等。

这些遗址的发现表明,商朝的文化影响范围可能远超过其直接统治的疆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影响范围并不等同于政治疆域,一个朝代的文化往往能够跨越其政治疆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3. 具体的考古发现与疆域推断

江西地区: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的发现表明,江西至少在商朝中期就已经与商朝有了密切的联系,可能是商朝的统治疆域之一或受其影响较大的地区。

东北地区:吉林和赤峰等地发现的商朝青铜文化遗址,以及周武王关于“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的言论,暗示了商朝在东北地区的存在。

山东地区:山东青州苏埠屯村发掘的殷商墓葬遗址进一步证实了商朝在东部沿海的扩张。

三、商朝疆域的综合分析

综合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对商朝的疆域进行如下分析:

核心统治区:以殷墟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是商朝的核心统治区。

扩张区域:商朝的疆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其势力的兴衰而有所变化。

在武丁等强大君主的统治下,商朝的疆域向北扩展到了辽宁,向南则可能到达了江汉地区(今湖北、湖南一带),向西则可能越过了太行山进入山西,甚至更远的地方。

然而,这些扩张区域可能并非商朝的直接统治区,而是受其影响或控制的地区。

文化影响范围:商朝的文化影响范围则更为广泛,可能跨越了其政治疆域,传播到了更远的地区。

四、结论

商朝的疆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范围随着商朝势力的兴衰而有所不同。从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商朝的核心统治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地区,但其扩张区域则可能包括了今天的辽宁、湖北、湖南、江西、山东等地。同时,商朝的文化影响范围则更为广泛,可能跨越了其政治疆域传播到了更远的地区。因此,在探讨商朝疆域时,我们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