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 > 第826章 十国—后蜀的重要人物—孟昶

孟昶,作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重要人物,其生平事迹和统治风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以下是对孟昶主客观结合的分析,旨在全面展现其作为后蜀末代皇帝的复杂面貌。

一、客观背景与历史地位

1. 身世与继位

孟昶(919年—965年),字保元,初名承赞(一说仁赞),后更名昶,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

他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第三子,母亲李氏原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妃,后被赐给孟知祥。

公元934年,孟知祥去世,年仅16岁的孟昶即位,成为后蜀的第二位也是末代皇帝。

2. 时代背景

孟昶统治时期,正值五代十国乱世,中原地区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

而后蜀地处巴蜀之地,相对较为封闭和稳定,这为孟昶的统治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然而,随着北宋的统一进程加速,后蜀最终难逃被灭亡的命运。

二、主观努力与政绩

1. 初期励精图治

孟昶即位初期,表现出过人的政治才能和决心。

他铲除权臣,亲政后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

这些措施使得后蜀国势强盛,北线疆土一度扩张到长安附近。

同时,孟昶还改革武人专权局面,重用文士,推动儒学发展,刊刻“十一经”,为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2. 军事成就

在军事上,孟昶也有不俗的表现。

他兵出剑门,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复前蜀故地,一时成为一方诸侯般的土皇帝。

这些军事行动不仅扩大了后蜀的疆域,也增强了其军事实力。

3. 文化贡献

孟昶对文化事业也颇为重视。

他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个宫廷画院;

同时推动雕版印书,使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更快捷、流通更广,为宋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孟昶还是我国对联的始祖,他创作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最早的春联之一。

三、主观失误与衰败

1. 沉湎酒色

然而,孟昶在位后期却逐渐沉迷于酒色之中,不思国政,生活荒淫奢侈。

据《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在见到孟昶的宝装溺器后大为震怒,认为其奢侈无度是导致后蜀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荒淫享乐的生活方式不仅削弱了孟昶的统治基础,也加剧了后蜀的衰败。

2. 朝政**

随着孟昶的沉湎酒色和奢侈无度,后蜀的朝政也日益**。

官员们贪污**、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

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社会矛盾,也削弱了后蜀的国力。

3. 军事失利

在北宋的统一进程中,后蜀成为其首要目标。

面对北宋的强大军力,久不识战阵的蜀军一击即溃。

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北宋伐蜀;

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孟昶奉表出降,后蜀灭亡。

从宋人伐蜀到灭国,仅用了66天时间。

四、综合评价

孟昶作为后蜀的末代皇帝,其统治生涯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他既有初期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的辉煌成就;也有后期沉湎酒色、朝政**的衰败景象。这种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孟昶复杂的历史形象。

从客观角度来看,孟昶在五代十国乱世中能够保持后蜀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已经实属不易;从主观角度来看,他个人的性格缺陷和统治失误也是导致后蜀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评价孟昶时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以及失误和衰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