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我的玩家是国家 > 第49章 为了吃盐而努力(第二更/三更)

也许是获得了电力的好消息让大家兴奋了起来,效率的提升,居然就让众人赶在夜色需要点燃火把之前,将两所崭新的木屋搭建完毕。

这一次有了足够的人手,组成构架的部分就不再是树枝和木棍,而是起码就是碗口粗细和手腕粗细的木头用来支撑。

衔接的方法也不再像第一天晚上只有藤蔓使用那样尴尬和脆弱,抽离和搓揉木质纤维而制作出来的牢固的编织绳,以及制作出来的木钉乃至于金属长钉,都投入了使用之中。

而由于打好了桩,又是大木头用来支撑,所以整个房屋的构架也就不再需要足够的斜度来保证不倾塌,这些多出来的空间,只会让生活在里面的人更加舒适。

别说轻轻松松容纳十二人,就算是一间房间里塞满在场的三十一人,也不是不能做到。

在篝火升腾起来之后,就到了新人里面的两位炊事员表演的时间。

当前的境况,对他们来说,其实是有点巧妇难为无米……无器之炊的。

初始资源里面虽然有钢铁,但是还没有奢侈到可以制作厨具使用。

而没有铁锅,自然就没办法做炒菜,转而,他们只能够研究炙烤和煲汤。

但是别说是现在还是有营地的条件,就算在荒郊野外,有条件的话,作为炊事员也照样要提供给战士们热气腾腾的、尽可能好吃的食物。

而在网络上,也许是因为其他兵种的保密多少要更高一些,炊事员的移动厨房车和在野外也要炒糖色的段子,就大行其道。

现在,就到了陆九渊来验证,网络上的段子是否属实的时候了。

大块而肥美的雪牛肉,搭配上长耳鼠的柔嫩且多油的体质,兼而有砂生蒜调味,就让新人们来到这里的第一餐,还算满足。

而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周的陆九渊,在吃下了材料和往天相同的食物之后,却照样有着惊喜的表情浮现在脸庞上。

看到陆九渊的表情之后,两位炊事员也是颇为自豪地挺了挺胸膛。

专程返回到这里面,来和陆九渊,以及新加入的大家一起共进第一餐晚餐的章将军,也是发出了标志性的嘿嘿笑声。

“怎么样,好吃吧。受限于材料,也没有调味品和香料。但是就是这种时候,刀工和火候就尤为地重要。”

对于章将军的“自吹自擂”,陆九渊却没有反驳,而是尽数认可。

尤其是那块雪牛肉,色泽鲜亮,油光发亮,仿佛在向他招手。

如果有酱汁、咸味或者辣椒进行搭配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好吃。

而长耳鼠的肉质则是另一番风味,不需要多少调味料,柔嫩而多油,入口即化,在蒜香的作用下,甚至感觉带着一丝丝的甘甜。

有种蒜香黄油或者蒜香芝士的感觉。

于是,陆九渊抬头望向两位炊事员,比出大拇指赞赏。

“你们的手艺真是了不起,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能做出如此的天然美味。”

“要是早几天能吃到这美食,我就不会在灰暗迷雾蔓延的那三天丢脸了。”

而在表达完了感谢之后,陆九渊也是开口提出来了一个,让在座的人都觉得十分有诱惑力的提案,“你们说,如果我有办法弄到盐,会怎么样?”

……

古代先民们,对于吃上盐,可谓是费尽千辛万苦。

而古代的王朝们往往要将盐与铁的权柄牢牢地抓在手里。

就连猴子也会互相吃同伴背上由汗水晒干后得到的细微盐粒或者是跳蚤。

种种例子,就可以让人窥见吃盐的重要性。

常规来讲,海水的晒盐和煮盐固然简单易懂,但是它们的生产和传播就需要从沿海向内陆慢慢传播。

更加内陆,更加偏远一些的地方,究竟是如何吃上盐的呢?

答案就是井盐。

以凿井的方法开采地下天然卤水及固态的岩盐。

陆九渊的故乡,巴蜀之地,就有着吃井盐的传统。

有记载的井盐开采,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而随着后世不断发展,井盐的开采更是不断完善。

形成了没有钢铁和现代工艺参与下的,古代盐工业奇迹。

而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没有挖掘的现代机器,他们就使用人力,踩在如同跷跷板一样的碾架上,让自己跳起来又落下去的时候,使劲踩踏碓板。

这样的话,一旦松开,另外一边翘起来的碓头就会狠狠落下,而下方的铁锉凿头就会破碎土地与岩石。

深入到一定程度之后,还需要往这个不超过拳头大小的竖盐井里面灌水,然后使用扇泥筒将泥浆提出来。

这样边凿边提,很快就会有卤水出现。

卤水出现之后,使用和扇泥筒原理类似的汲卤筒就可以将卤水提出来而不洒出来。

由打通后的竹节联通而成,底部有熟牛皮做成单向阀,往下放时候会让卤水进入,往上抽离的时候就会关闭。

找到了卤水,还需要从卤水中制盐。

而关于吃盐的拼命努力,甚至就让古代人做出来了历史上有记载的,运输奇迹。使用竹节相连、绵延三十里,只为将卤水运送到作坊里面的管道运输装置。

由于竹节没法转弯,古人还设置了插着不同方向的竹笕的笕窝,作为连接处用来转向。

后面的熬煮就和常规的煮海盐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陆九渊提到自己家乡的案例,自然是有所指的。

一方面,这个案例来源于古代。

从开凿,到取卤,再到运输和熬煮,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点现代工业影子。

就算是当前的他们,技术力上也是可以达到的,只是恐怕需要更多的人手和时间;

另外一方面,则是他之前外出找寻优势物种的时候,发现了一片有着盐碱化特征的土地。

今天下午时分,在询问过在地质和地理方面专业无比的吴想教授之后,陆九渊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你说的这个盐碱化土地搭配上你描述的地形,很像是地下卤水流出造成的破坏哦——这下面一定有不错的岩盐。”

……

鸦雀无声。

几位年轻一些的战士,甚至是第一次听说井盐的存在。

而进来之后就在每天努力建设的七人,更是连吃喝都慢了一拍,喉咙猛地吞咽了一下,很明显是在回忆盐的咸味。

这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包括陆九渊自己,虽然在水分,糖类和蛋白质这些基础维生需求的补充上是足够的,但是微量元素和无机盐就很难说了。

而不吃盐,又有建设的重任,时间久一点可能就会出现没有力气的状况。

现在,似乎只要加把劲,就能够在不久之后吃到盐了?

就连一时之间因为人手不够,而不知道接下来到底进行什么方向的开发工作的吴想,也是睁大了眼睛。

需要凑够人手才能出远门来找铁矿的时机还没到,就近教他们怎么开采岩盐和卤水的机会不就在眼前吗?就当是培训了。

为了吃上盐而努力的想法,就刻在了几人的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