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164章 给《自然》投稿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164章 给《自然》投稿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9:46:55 来源:书海阁

张启在结束了伏羲宫的修炼后,回到了基地招待所。曾薇和谢郁文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这两位女子皆聪慧过人,深知他身份特殊,并未开口询问他究竟去做了何事。张启望着她们,脸上绽放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说道:“我们回去吧。”二女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于是,张启带着她们来到叶照虚处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基地。一路奔波,他们又回到了燕京大学。

刚进校园不久,张启便接到通知,要去领取教科书。他迈着沉稳的步伐,带着二女朝着教材领取处走去。此时的校园里,阳光柔和地洒在地面上,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清爽。来到领取处,只见那里已排起了不长不短的队伍。

张启让二女在一旁的树荫下稍作歇息,自己则默默走向队伍的末尾。在等待的过程中,他那深邃的目光随意地扫过周围的景致,心中暗自思索着新的学期将会有怎样的艰难险阻和难得的机遇在等待着自己。

没过多久,终于轮到了张启。他从工作人员那接过一摞沉甸甸的教科书。

“走吧,咱们回宿舍好好整理整理。”张启抱着书,微笑着对二女说道。

随后,三人并肩朝着宿舍的方向缓缓走去,微风拂过,路旁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新的开始奏响充满希望的序曲。

回到宿舍,张启开始翻看,教材包括《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生命科学导论》《植物学》《动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Principles of Neurobiology》等等。

张启随手拿起一本《植物学》,开始翻阅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一皱。

曾薇问道:“怎么了?”

张启摇了摇头,道:“这教科书有很多缺陷,我在思考如何改正。”

曾薇和谢郁文对视了一眼,内心惊骇,但是她们见识了张启神奇的能力,也没有质疑。

等二女离开,张启打开一个笔记本电脑,准备创作学术论文。上一世的张启是中科院院士,拥有这个世界几十年后才知晓的科学知识,对于他来说,这本《植物学》教科书里面到处都是错误或者缺陷。

他一边翻阅着教材,一边在电脑键盘上打字。当他翻到关于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耦合机制的章节时,眉头逐渐皱起。书中描述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NADPH 仅按照传统路径进入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并且在循环中对于某些关键酶的活性调节阐述较为片面。而在2040年,科学研究已经明确发现,在特定的环境应激条件下,植物细胞内存在一种新型的信号传导通路,能够使光反应产生的能量物质部分分流,激活一系列此前未被重视的辅助蛋白,这些蛋白可以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进行别构调节,极大地改变了碳固定的效率和速率。

张启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知识漏洞,他决定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穿越带来的独特视角撰写一篇论文来纠正这个错误。他坐在书桌前,在电脑上开始了论文的创作。

论文开篇,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教科书在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章节中的现有表述,为后续的论证奠定基础。接着,他详细介绍了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发现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组成、其被激活的具体条件以及如何精确地调控卡尔文循环关键酶。他运用大量实验数据和分子生物学模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一全新机制与传统认知的差异和联系。

在论文的核心论证部分,他通过对比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光合效率实验数据,展示了按照教科书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偏差,而采用新理论模型则能够精准地吻合实验结果。他进一步推测,如果按照教科书的片面理解进行植物品种改良或者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光合调控,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产量提升的瓶颈。

随后,张启对论文进行了反复的校对和润色,确保每一个数据引用准确无误,每一个理论阐述清晰严谨。他选择了在生物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Nature Plants》(《自然·植物》)期刊作为投稿目标。在投稿信中,他简要介绍了自己论文的核心观点以及发现现有错误的过程,强调了这一研究对于完善植物学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完成投稿后,张启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他知道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将会在植物学界乃至整个生物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会改写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更会为后续的植物学研究和应用开辟新的道路。而他,作为一个穿越者,也将以独特的方式推动这个时代科学的进步。

彻底忙完后,张启发现,现在竟然到了第二天早上,自己昨夜没有闭眼。多亏了他是修炼者,精神力充足。这时候,“笃笃笃”,外面传来敲门声。张启打开门一看,是曾薇来送早餐。“小薇,谢谢你。”张启很是不好意思。

曾薇甜甜的一笑,道:“没事的,我以后天天给你送。”

曾薇告诉张启,她打算在燕京找一份工作,或许可以去房地产售楼部看看。

张启道:“你还是打算干销售员吗?”

曾薇微微一笑,道:“叫置业顾问。”

张启道:“这行业压力挺大的吧?”

曾薇道:“可不是啊,不过现在找工作困难,我就试试吧。”

张启道:“这样吧,我给你安排一个军队的文职怎么样?你愿意吗?”

曾薇眼睛一亮,连忙点头。

张启拿起手机,拨通了叶照虚的电话,聊了几句,然后挂断。他对曾薇说道:“叶老刚刚说了,让你明天去基地报到,专门从事电报收发工作。工资嘛,一个月给你5万。”

“5万?”曾薇惊讶的捂着小嘴。她原本就想找一份三五千月薪的工作,没想到张启一个电话,才短短几分钟,就为自己解决了工作问题,还月薪5万!

其实,这也是因为张启身份的因素。作为金丹期强者,张启乃是整个“天龙”特战队的第一高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在整个大夏,张启都进入了顶层高手行列。叶照虚照顾一下他的朋友,那是顺理成章!

张启笑着道:“还满意不?”

曾薇连忙点头,激动的连连感谢。张启摆了摆手,让她不必在意。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开始出门散步。

这时候是早上8点钟,校园里面已经有了不少人,张启带着她又转悠到了末名湖,因为这里人少一些。

“咦?饶毅教授?”张启突然看见,在湖泊边上,一座亭子里面,饶毅教授和两个人在坐着交流。那两个人背对着他,所以看不清。他带着曾薇,快步上前,和饶毅教授打招呼。走到面前,他才看见与饶毅交谈的两个人的面相,心里就是一喜,竟然又遇见了上一世的老朋友。

与饶毅教授交谈的两人,在张启的记忆中,都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

一个是焦雨铃,现在30多岁,他于1997年至2001年在燕京大学就读并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士,2001年至200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的硕士及博士学位。当时他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工作。张启记得,焦雨铃后来担任了燕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特聘教授。

张启上一世和他就是好朋友,知道焦雨铃教授是国内超一流的生物学家,其研究方向为杂交小麦育种分子生物学和遗传改良,在小麦产量性状的分子设计方面有诸多成果,对农业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还有一位面目清癯的40来岁的科学家,叫做姜韬,张启在上一世和他更是亲密好友。

姜韬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也是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专家、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专家。他曾在多家主流媒体上发表一系列对于转基因相关话题的看法。姜韬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国家战略高技术,转基因安全性研究建立在坚实科学的基础上,是完备和深入的。他的观点对于普及转基因知识、促进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正确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 。

突然遇见了这两位老朋友,张启心里就是一阵子激动,可惜他又不能说出来,现在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大一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