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316章 法海真经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316章 法海真经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5 07:14:34 来源:书海阁

三人又在西津渡逛了逛,不知不觉来到了西津渡里的锅盖面博物馆。馆内弥漫着浓郁的面香,诱人的味道让他们的肚子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于是,三人坐下来,各吃了一碗锅盖面。筋道的面条、鲜美的汤汁,再加上独特的锅盖煮面风味,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方才的奇异经历,沉浸在美食带来的满足之中。

吃完面后,三人随即坐车前往金山寺。

一上车,饶毅教授和赵亚夫都不言不语,他们还沉浸在对蒜山突然消失又重新出现这件事的震惊之中,一时半会儿没能回过神来。车内气氛略显沉闷,只有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发出的轻微声响。

张启看着两位前辈的模样,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该如何打破这沉默。他也在思考着霸下的举动以及即将到手的先天灵宝,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过了好一会儿,饶毅教授终于打破了沉默,缓缓开口道:“老赵,今天这蒜山的事,实在是太超乎常理了,你说这世间难道真有如此神奇的事?”

赵亚夫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说:“我活了大半辈子,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可今天这一幕,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许这世上真有我们未知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一切吧。”

饶毅教授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思索:“呃,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张启听着两位前辈的对话,心中一动,犹豫片刻后说道:“饶教授,赵老,会不会真是某种量子力学现象……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呢?”

饶毅教授和赵亚夫看向张启,眼中闪过一丝思索,随后都沉默了。

好一会儿,饶毅教授说:“小张,你说的也有道理,可这计算起来的概率也太离奇了……蒜山消失的毫无征兆,如此的不可思议。”

赵亚夫也附和道:“是啊,若真是自然现象,希望以后能有个合理的解释吧。”

金山寺距离西津渡也没多远,也就3公里不到的路程,很快汽车就来到了金山寺附近的停车场。三人下了汽车,又进了金山寺。

赵亚夫甩了甩头,努力把刚才蒜山那离奇的事情抛诸脑后,转身向饶毅教授和张启介绍起了金山寺的历史。

“这金山寺啊,那可是大有来头。”赵亚夫神色庄重,眼中满是对这座古寺的敬意,“它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最初叫泽心寺,后来才改名为金山寺。金山寺在佛教界地位极高,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

他边说边带着两人往寺内走去,手指向一座宏伟的建筑:“你们看那金山寺的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气势恢宏。无数高僧大德曾在此修行、讲经说法,弘扬佛法。这里还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像《白蛇传》里白娘子水漫金山,就发生在这儿。传说当年白娘子为了救许仙,和小青一道施展法术,水漫金山,与法海和尚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饶毅教授听得饶有兴致,一边打量着周围的建筑,一边问道:“老赵,这金山寺历经千年,想必也经历了不少风雨吧?”

赵亚夫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战火、天灾,金山寺都挺过来了。历史上它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每一次重建,都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就说这寺内的慈寿塔,最初是南朝齐梁时期修建的,后来也是屡经兴废。现在我们看到的慈寿塔,是光绪年间重建的,依旧挺拔壮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瞻仰。”

张启好奇地张望着,眼中满是惊叹:“赵老,这金山寺里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赵亚夫嘿嘿一笑,指了指前面,说道:“跟我走吧。”于是众人便跟着他沿着山体前行,来到了一处地方,只见这里有个洞口,上面刻着“白龙洞”三字。

赵亚夫介绍道:“这就是白龙洞了。”

众人望去,洞口不算大,周边的岩石呈现出一种古朴的色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走进洞内,有一石室,可容十几人,石室的墙壁上有着一些天然形成的纹理,在灯光的映照下,影影绰绰,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石室之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内有些许潮湿,地面上还有一些小水洼,滴答的水声在寂静的洞中格外清晰。往里走,通道越来越窄,有些地方只容一人侧身而过,越往深处,光线越暗,隐隐能感觉到一股阴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赵亚夫接着说道:“这白龙洞啊,据说里面很深,有好多洞穴,而且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呢。传说啊,当年许仙在白娘子端午现形吓死许仙又救活后,被法海诓骗到了镇江的金山寺。白娘子在家等了许久都不见许仙回来,便和小青直奔金山寺寻找。一开始白娘子苦苦哀求法海放了许仙,可法海坚决不允,白娘子只好被迫与法海斗法,这就有了那着名的‘水漫金山’。

可惜白娘子身怀有孕,最终斗法失败,只好退回杭州西子湖畔。而当时寺里有个小和尚十分同情许仙和白娘子,就瞒着法海把许仙私自放进了这白龙洞,让他从洞里逃走。许仙在洞里走了好久好久,出来一看,竟然就到了杭州的断桥,在那里与白娘子再次相见,这才有了‘断桥相会’的故事。”张启和饶毅教授听得入神,待赵亚夫讲完,张启率先拍手叫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赵老,这故事也太精彩了!没想到这小小的白龙洞背后,竟藏着这么一段浪漫又曲折的传说,感觉这白龙洞都变得更神秘了。”

饶毅教授也跟着鼓掌,脸上带着笑意:“是啊,老赵,以前只知道《白蛇传》,却不知道还有这么详细的说法,这一趟来镇江,听你讲这些故事,真是长见识了。一个洞连接了镇江和杭州,跨越了空间,让许仙白娘子的故事更添几分奇幻色彩。”

赵亚夫笑着摆摆手:“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故事,我也就是把听到的讲给你们听听。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故事多着呢。”

张启好奇地往白龙洞深处张望:“赵老,您说这洞真能通到断桥底下吗?要是能实地走一趟,那可太有意思了。”

饶毅教授笑着打趣:“小张,你这想法可大胆,不过真要走起来,说不定还没到杭州,就先在这错综复杂的洞穴里迷路咯。”三人相视而笑,笑声在白龙洞外回荡 。

赵亚夫等人出了白龙洞,又走了一会儿,笑着指了指前方:“再往前走,有个古法海洞,传说是法海和尚修行的地方。法海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本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出家后在金山寺潜心修行,为金山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和传说里可大不一样。” 三人一边交谈,一边在寺内游览,古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 。

很快,这三人就沿着寺庙的台阶拾级而上,石阶曲曲折折,一路蜿蜒。沿途古木参天,枝叶繁茂,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幽的草木香气,让人神清气爽。

行至半山腰,他们来到了法海洞。洞口不大,被岁月打磨得有些光滑的石头上,刻着“法海洞”三个古朴的大字。

赵亚夫走上前,神色庄重地介绍道:“这就是古法海洞,是法海和尚当年修行的地方。历史上真实的法海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高僧。”

张启和饶毅教授凑近洞口,往里张望。

只见洞内空间狭小,仅能容纳几人,墙壁上有几处烛台的痕迹,想必是当年法海在此修行时用以照明的。洞的深处有一尊小小的法海塑像,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透着几分庄严。

饶毅教授感慨道:“没想到在这小小的山洞里,曾诞生过一位对金山寺影响深远的高僧,历史和传说交织,让人感慨万千。”

张启也连连点头:“是啊,赵老,听您这么一介绍,对法海和尚肃然起敬,也更能感受到金山寺深厚的历史底蕴了。”

赵亚夫说:“我们大伙一起进去拜一拜这位法海大禅师吧,聊表敬意。”众人纷纷点头,鱼贯而入。走进洞内,他们并未下跪,而是双手合十,微微弯腰,向法海塑像表达着内心的敬意。

张启是最后一个拜的,当他的目光落到法海雕像的眼睛上时,一股神秘的感觉猛地涌上心头,仿佛被卷入一个未知的领域。张启下意识地用神识一扫,竟发现雕像里面有一个神秘的漩涡。

他好奇心顿起,小心翼翼地将神识探进去,刹那间,如同被卷入一个神秘的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浩瀚无垠,星辰闪烁,无数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其中,有一颗最亮的行星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吸引着他的注意。张启刚一探测,便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了进去。

等他回过神,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神秘空间,空间中央悬浮着一本散发着微光的古籍。张启定睛一看,上面写着“法海真经”四个古朴大字。

他试着用神识触碰古籍,瞬间,无数信息流如汹涌的潮水般直接涌入他的脑海。张启只觉脑袋像是要炸开了,胀痛无比,他双手抱头,差点站立不稳。然而,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努力去适应这股强大的信息流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适应下来,脑海中开始清晰地浮现出法海真经的内容。原来,这是一套高深莫测的修行功法,功法分为多个层次,每一层都蕴含着天地至理。从基础的灵力吸纳,到高深的法则领悟,每一步都精妙绝伦。修炼到极致,竟能开天辟地、再造乾坤。

张启心中暗自惊叹,没想到法海大师不但是一位得道高僧,还是一位修行的绝世高人。以他能创立法海真经的程度,必定已经得道飞升。

张启激动万分,他知道,自己这是又得了一场天大的机缘。他缓缓退出这个神秘空间,回到现实的法海洞。看着眼前依旧庄严肃穆的法海雕像,张启心中满是敬畏与感激。

在旁人看来,张启只是在法海雕像前多停留了一瞬。可对张启而言,这一瞬间,却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修行岁月。

他退出神秘空间后,表面上神色平静,可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赵亚夫和饶毅教授并未察觉张启的异样,拜完法海禅师后,便招呼他继续前行。

三人沿着山路继续攀登,一路上,赵亚夫依旧滔滔不绝地介绍着金山寺的历史典故和奇闻轶事,但张启却有些心不在焉,脑海里全是《法海真经》的内容。他一边走,一边在心中默默梳理着那些复杂而又精妙的修行法门,试图从中领悟更多的奥秘。饶毅教授见张启一直沉默不语,关切地问道:“小张,你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张启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没事没事,教授,我就是被这金山寺的景色和历史震撼到了,一直在回味。”

赵亚夫笑着说:“这金山寺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再往上走,就能看到金山寺的标志性建筑慈寿塔了,那可是金山寺的精华所在。”

三人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便映入眼帘。阳光洒在塔身,金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辉,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三人来到塔门前,发现登塔需要门票。赵亚夫立刻掏出钱,热情地说:“我来给你们买门票,咱们上去好好看看这金山寺的全貌。”饶毅教授赶忙阻止,说道:“别别,不要花钱了,咱们就在周围转转也挺好。”

两人推脱再三,最后还是没有买门票,便绕过了塔,继续往山上走去。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金山寺顶上的一个亭子。亭中有一口古老的青铜钟,岁月在钟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亭子旁立着一块碑,上面刻着“江天一览”四个大字。

赵亚夫指着碑上的字,兴致勃勃的讲起了历史典故:“你们知道吗,这‘江天一览’四个字可有来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这金山寺。他一时兴起,想要提笔留字,就写下了‘江天一览’。可写到‘览’字的时候,乾隆皇帝竟然忘了这个字怎么写。在皇帝面前,谁敢轻易这个提醒啊,大家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这尴尬的时候,大学士刘墉灵机一动,他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下,说道‘臣今见驾’。你们猜怎么着,这‘览’字的繁体写法,里面恰好就包含了‘臣今见驾’这几个字的部分笔画。乾隆皇帝一听,恍然大悟,不动声色地就把这个字写好了 ,化解了这场尴尬。”

张启和饶毅教授听得津津有味,不禁为刘墉的机智赞叹不已。三人围绕着亭子,一边欣赏着周边的美景,一边继续谈论着这有趣的典故,沉浸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 。

一会儿,众人在亭中坐定,极目远眺,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腾不息,江面上波光粼粼,船只往来穿梭,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古寺的建筑错落其间,飞檐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古朴庄重。

饶毅教授不禁感慨道:“这古城镇江不愧享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啊!眼前这美景,融合了山水的灵秀与历史的厚重,实在是令人陶醉。”

赵亚夫微笑着点头,接过话茬:“是啊,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都被镇江的风光所倾倒,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像辛弃疾就曾在此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千古名句,说的便是镇江北固山的壮丽景色,其实镇江处处皆风景,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韵味。”

张启也被眼前的美景震撼,眼中满是惊叹:“以前只是听闻镇江的大名,这次亲身前来,才真切感受到它的魅力。赵老,您在这生活多年,肯定还有不少关于镇江美景的独特见解吧。”

赵亚夫来了兴致,手指向远方:“你们看那长江,它不仅是一道自然景观,更是镇江发展的见证者。沿着江边漫步,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又能领略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再看这金山寺周边,四季景色各异,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无论何时来,都有不一样的惊喜。”

三人就这样坐在亭子里,一边欣赏着眼前的如画美景,一边畅谈着对镇江的喜爱与赞叹,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给整个金山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