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333章 饶毅:转基因的发展对我本人不利

周小平的目光凝视着饶毅教授,诚恳地问道:“饶毅教授,据我所知,您本人并不从事转基因育种的工作,可这些年您却如此坚决地支持转基因技术,这背后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饶毅微微颔首,神色认真,缓缓说道:“周小平先生,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必须得先表明,不仅我个人不研究这些与食品有关的转基因动植物,其推广和应用对我个人而言,没有丝毫利益关联。

而且,中国大量经费投入到转基因动植物研究上,对我所在的北大生科院,主要产生的是负面作用。

因为这些经费大多流向了做食品相关转基因研究,而不是基础研究常用的动植物,像果蝇、老鼠这类。资金大多进了农业部所属院校、农科院,还有科学院的部分研究所。”

“早些年,北大生科院在植物生物学方面实力强劲,能招揽到优秀的植物生物学家。可近些年,由于转基因专项的大量资金涌入农科院所,许多优秀的植物生物学家,包括年轻人才,都被吸引到了农大、农科院以及科学院的对应研究所,来申请北大相关职位的植物生物学研究者越来越少。所以,要是从本位主义角度出发,转基因在中国的发展,对我的单位可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但这只是从小集体的狭隘视角,绝非从国家层面考虑。”

“正因如此,我对转基因的观点,对我个人和北大生科院没益处,甚至可能相反。但从国家发展角度,我坚定支持中国积极开展转基因研究。我们要先打好基础,开发优质产品,一开始可以从仿制入手,逐步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必须严格检验和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建立起转基因商业化的有序途径,批准经过严格检验的转基因农作物,让无安全问题的转基因农作物得以应用。”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下思路,接着说道:“但我之所以站出来支持,是希望给做应用的转基因专家创造一点空间。我盼着他们别争先恐后地往后退缩,能勇敢地出来解释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研发。一开始先仿制也没问题,先把美国的产品替代掉,之后再创造出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

“以前我不太愿意介入转基因的讨论,可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中国国内和海外华人反对转基因的人当中,到现在都没有真正懂行的专业人士。大众对转基因作物持谨慎态度,对新技术和新产品要求高、要求严,这是非常自然且合理的。然而,现在有人过激批判转基因作物,甚至用毫无依据的说法打压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究,这实在是令人担忧。”

“还有,我们大夏国目前的转基因政策不仅矛盾,而且对国家利益不利。就比如,大夏国目前不能种植国产的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却可以大量的进口和食用国外种植的转基因农产品。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必须重视转基因技术,不能被一些不实言论阻碍了科技进步的脚步 。”

众人边走边聊,在马可波罗纪念馆的休息区,众人围坐在一起,饶毅继续说道:

“这三十多年来,转基因技术并没有带来最初危言耸听者所预言的可怕后果。对于此技术进一步的应用,产生了转基因食物。大众对转基因动植物持谨慎态度,要求高、要求严,这很自然、合理。但现在有些人过激批判,用无依据的说法和谣言压制我国研究,甚至妖魔化科研人员,这就太让人担忧了。”

周小平微微皱眉,道:“可大家担心转基因食物以后有危害,这也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在故意煽动!”

饶毅摆了摆手,耐心解释:“有一种貌似公允、实为谬误的说法:转基因食物现在没有危害,但是不能保证几百年后、几代人以后没有危害。按照这种逻辑,计算机、手机之类新产品应该禁用。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常用物品,并没有人去证明——也根本无法证明——它们‘几百年以后无害’。”

周小平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好像是这么个理儿,那关于转基因技术,咱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您怎么看?”

饶毅教授神色凝重,语气加重:“近年中国反转基因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出现科学家作学术报告时有人闹事的非正常现象。我认为,需要注意公司为了利益而垄断技术。一些农业公司为了盈利,设置关节使其他人非得每年向他们购买种子。我国需要用政策对付这种垄断,也更需要科学家以自主技术打破垄断。但是,如果对于不是主要问题的安全性过度批判而阻碍我国研究新技术,反而有利于技术领先的国外大公司继续垄断,阻碍我国转基因技术的产业应用。国外大公司不可能因为我国的反对而不做转基因产品,在我国激烈反对转基因的结果,只能是减慢我国新兴的技术开发。在我们本来不领先的情况下,减慢技术发展无异于产业自杀。 ”

周小平露出担忧的神情:“您说的完全是事实,咱们要是一直这么抵制,后果确实很严重啊。”饶毅教授叹了口气,接着说:“是啊,我自己和转基因商业化无关。但是,和近三十年很多做生物研究的一样,多年来我用过很多转基因动物做实验,制造过用于科学实验的转基因动物,而且经常接触转基因动植物。以前也有人说用转基因做研究很危险,但我们国内几十万科研人员都证明没有问题。现在有人说转基因食物有问题,并无证据,而是像三十年前的危言耸听一样。实际上美国93%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玉米86%是转基因。美国人直接食用转基因食物,也吃食用转基因食物饲料的动物,这两个群体加起来数量很大。

一般懂得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人,完全不会拒绝食用转基因食物。对转基因不理解的人本无恶意,要求‘谨慎’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过分的反基因人士却以无知和偏见来煽动大众。有些虽在学术机构工作但并不懂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人,正在重演三十多年前美国反转基因教授George Wald的角色。

他们危言耸听,极力全面批判和反对转基因动植物。这些声音对公众有很大的欺骗性,对我国的农业和科技发展有相当的危害性。现代生物科学和转基因技术都有扎实基础,愿意关心的人们可以通过一些书和可靠的文章获知实情。在生物技术产业还从来没有在大夏国起飞的情况下,幼稚地打击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会损害大夏国的生物产业、阻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健康。如果中国不自主研发转基因的经济作物,最后必将完全依赖西方。”

周小平重重地点点头:“您说得太对了,在经济发展但人民生活还有待改善的时候,对于亟需应用的新技术,确实得理性对待,可不能让极端倾向泛滥。”

看起来周小平对饶毅教授关于转基因的讲述兴致盎然,他激动地拉着饶毅教授的手,恳切地说道:“饶教授啊,我听了您的话,真的是深受启发。您能不能再给我们重点讲讲转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有很多读者,数量相当可观,可他们当中好多人对转基因存在很大的误解。您是科学界的权威,您的见解对我和我的读者们来说都太重要了,我们特别想听您深入讲讲。”

饶毅教授微笑着点点头,清了清嗓子,说道:“转基因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先从原理来讲,人工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也就是转基因生物,其原理与重组DNA技术相同,就像1978年Genentech用重组DNA技术,通过转基因的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大家想想,这项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检验。

总之,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就拿农作物领域来说,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能将特定基因转入农作物。比如,把抗病虫害的基因导入,让农作物自身就能抵抗病虫害,大大提高了产量。”

“大家可能担心这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其实完全不必。这些抗病虫害基因的产物,对人体细胞毫无作用,因为它们的作用靶点只针对农作物的致病害虫。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抗生素,能有效杀死细菌,却不会伤害人体细胞。”

饶毅稍作停顿,接着强调:“更重要的是,转基因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有利于环保。2010年国家科学院的公开报告就指出,随着农作物对病虫害抵抗力的提高,我们可以大幅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大家想想,以往大量喷洒杀虫剂,不仅污染土壤、水源,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转基因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这对我们的地球家园来说,是多么大的福音啊。”

潘建伟在一旁点了点头,说道:“饶教授说得很清楚,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和原理,都解释得明明白白。”

饶毅教授继续说道:“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同样大放异彩。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生产肝炎疫苗,这些成果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状况。单克隆抗体治疗疾病,尤其是一些肿瘤,能达到传统化学药物难以企及的疗效。所以说,转基因技术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医药,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小平等人连连点头。

饶毅的目光扫视一圈众人,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继续说道:“再谈谈转基因食品标记问题。现在国际上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记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做法。有些国家要求强制标记,认为消费者有知情权,应该清楚知道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而有些国家则认为,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上与传统食品实质等同,无需特别标记,过度标记反而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大家无端恐慌。”

“但不管怎样,标记问题应该基于科学的评估和理性的判断,而不是被一些不实的舆论左右。我们不能因为对转基因技术的不了解,就盲目地要求标记,或者因为恐惧而抵制转基因食品。”“再说说反转基因势力。这股势力是那些明确主张无论如何都不能批准转基因农作物的极端分子。他们的行为很值得玩味,有时会用其他看似合理的名目来掩盖其全面反对转基因的实质。”

“他们热衷于传播西方阴谋论,还有一些早就被科学否定的谣言。比如,说转基因食品会导致绝育、致癌,这些毫无根据的说法被他们传得沸沸扬扬。但他们根本不在乎事实究竟如何,只是一味地制造恐慌。”

“大家想想,如果任由这股势力得逞,那对大夏国的转基因研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这可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是转基因动植物研究者们普遍的看法。很多转基因研究者跟我透露,他们现在对自己的项目进展缓慢感到无奈,甚至有人说,反正做了研究成果也无法推广应用,还不如把时间和资金投入到对自己更有用的研究上。”

“长此以往,大夏国在转基因技术领域将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不能因为少数极端分子的反对,就放弃了科技发展的大好机会。转基因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力,无论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还是推动农业和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以理性的方式去发展它,而不是被无端的恐惧和谣言所左右 。”

饶毅教授目光炯炯,继续说道:

“我一直不赞成长期大量购买美国农产品,在中美两国仍存在诸多矛盾的当下,长期依赖他国农作物,潜藏着巨大隐患。要改变中国对外国进口食物依赖逐渐增加的现状,发展我国自身的技术是关键环节。”

“一般人对转基因安全的关切是合理的,不能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反对和支持转基因两大阵营,而应兼顾粮食需求和食物安全两方面展开讨论。转基因领域的专家应当多向大众介绍转基因工作及其安全性,科普作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或许大众更容易理解。负责任的媒体记者也应深入了解后进行深度报道,而不是每次都被动应对舆论。”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如果对转基因有疑问,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介绍,像英文的wikipedia和中文的百科知识。每一次关于转基因的谣言,都已被证实不可靠。在这个谣言极易扩散的时代,大家千万别陷入‘三人成虎’的困境,别成为被不实言论误导的受害者。”

“国际科学界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态度十分明确,绝非模棱两可,还常常耐心地向大众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众多国际科学和医学组织,都对转基因食物持支持态度。比如,最近美国最大的科学协会,也就是《科学》杂志的出版者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2012年10月25日发布了有关转基因食品标记问题的相关内容,这充分表明了国际科学界的态度 。”

饶毅教授目光坚定,语气激昂又斩钉截铁:

“我必须再次强调,我愿以法律责任作保,转基因的安全性在全球生物学界毫无争议,一丝一毫都不存在!那些企图抹黑转基因技术的言论,不过是无稽之谈。

回顾过往,那些所谓质疑转基因安全性的论文,全球范围内接近70年时间也就仅仅30来篇,而且无一不是漏洞百出。实验设计上的严重缺陷,数据统计的错误解读,使得这些论文根本就站不住脚。科学界迅速行动,通过严谨的重复实验和深入分析,将这些不实论断一一推翻。而那些炮制论文的作者,在铁证面前,也基本都低下了头,承认自己的错误。”

“可如今,仍有不少人深陷不实言论的泥沼,对转基因技术充满恐惧与误解。这背后,是谣言传播的速度远超科学普及的速度。虚假信息往往披上夸张、惊悚的外衣,借助网络迅速扩散,抓住大众的恐慌心理,让真相被掩埋。”

“可即便真相大白,有很多人还是选择性忽视,宁愿相信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长此以往,不仅会阻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更会让我们错失解决粮食危机、推动农业革新的大好时机。所以,科普工作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要让科学的声音盖过谣言的喧嚣,让大众真正的认识、接纳科学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