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340章 施郁教授谈朱清时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340章 施郁教授谈朱清时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5 07:14:34 来源:书海阁

何园中的讨论还在继续。

刘亚东,作为《科技日报》总编辑,一脸谦逊的走到施郁教授面前,开口说道:

“施教授,您好啊,我是《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刚才我们讨论的时候,我听这位张启先生说,朱清时院士是量子力学的门外汉,而且是门外汉中的门外汉,他对量子力学的一些常识根本就是理解错误的。您作为国际上物理学的权威,又是量子力学学会的副会长,对量子力学的理解肯定是处于最准确的那批权威之列,我特别想听一听您的意见。

您认为朱清时院士对量子力学的理解程度究竟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如传言那般是个门外汉?另外,您对朱清时院士搞的那个量子佛学,把量子力学与佛学联系起来,您又是怎么看的?您觉得这是错误的吗?具体又错在哪里呢?”

施郁教授微微皱了皱眉,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稍作停顿后缓缓说道:“朱清时院士在化学领域有诸多贡献,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就他对量子力学的部分观点而言,确实存在一些偏差。量子力学是一门有着严谨数学体系和大量实验验证的科学理论,它描述的是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从专业角度看,朱清时院士的一些表述,在对量子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和主流学界的认知不太一致。比如在一些量子特性的解读上,存在对原理的过度引申和片面理解。”

“至于量子佛学,”施郁教授顿了顿,语气加重了些,“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关联。量子力学是基于科学实验和数学推导发展起来的,有着明确的物理意义和研究范畴。而佛学是一种哲学和宗教思想体系,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逻辑基础都截然不同。将量子力学与佛学强行联系,缺乏科学依据。量子力学中的一些概念,像量子纠缠、叠加态等,被错误地用于解释佛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这其实是对量子力学的一种滥用。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实证精神,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新奇或者某种目的,就随意地将科学理论和其他不相关的领域进行不恰当的拼凑。这样不仅无法真正推动科学的发展,还容易让公众对科学产生误解。”

刘亚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接着问道:“那您觉得这种现象,对科学普及和公众认知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呢?”

施郁教授叹了口气,说道:“这种错误的关联很容易误导公众,让大家以为量子力学是一种玄之又玄、可以随意解读的东西,从而破坏了科学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公众可能会因为这些错误的引导,对真正的科学知识产生困惑,甚至对科学失去信任。而且,这也可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误解,传播一些伪科学内容,阻碍科学知识的正常传播和普及。”

这时,饶毅教授向施郁抱了抱拳,道:“施老弟,你就仔细为我们讲解一下,朱清时的错误到底在什么地方吧?”

其他人听了饶毅教授的提问,也都来了兴致,眼神里满是好奇,全部瞬间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施郁教授身上,脖子微微前倾,迫不及待地等待他的下文,现场的空气仿佛都因这份期待而凝固。

施郁教授轻轻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既然大家都想听我说,那我就献丑了,向大家说一说吧。虽说我们国家有为尊者避讳的传统,但我认为,倘若不把事实说清楚,会误导很多人,尤其是误导广大青少年,让他们对科学产生误解,觉得科学仅仅是神学的附庸,是神秘主义的附庸而已。所以,我还是认真的讲一讲吧。”

“就拿朱清时院士的观点来说,他公开声称‘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量子力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居然发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了’,甚至还说‘客观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念头造成的’。这些观点是存在严重错误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是关于微观客体的基本理论框架,这里的微观客体基本上是指原子或者更微观的粒子,像电子和光子。宏观物体由微观粒子构成,但要注意,不能直接把量子力学套用到我们所在的现实宏观世界。有种理论说原则上量子力学也适用于更大的客体,可它们与环境耦合后,就会失去量子行为。在实验室里,确实有比原子大的东西被孤立从而表现出量子行为,但这是不是普遍情况,目前还没有定论。”

“再者,量子力学是一个几率理论,不过它和宏观世界的几率理论有很大差别。在宏观世界,我们描述某个粒子处在某个位置的几率,或者具有某个速度的几率,是直接用几率来表达。比如某个粒子有多少几率处在第一个位置,有多少几率处在第二个位置,又或者有多少几率具有某个速度,有多少几率具有另一个速度。甚至还能说这个粒子在某个位置且同时具有某个速度的几率,就是在某个位置的几率乘以具有某个速度的几率。”“然而在量子力学中,描述方式截然不同。我们说的是某个量子粒子有多少几率幅处在第一个位置,有多少几率幅处在第二个位置。几率幅是一个复数,它的大小的平方才等于几率,它可比几率包含的信息多,量子力学里很多美妙之处都能追溯到这个复数几率幅。朱清时院士没有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就贸然将量子力学与一些神秘主义、意识决定论联系起来,这是完全错误的。”施郁教授神色认真,眼神中透露出对科学严谨性的执着。

施郁教授又继续解释道:

“在宏观世界,我们也可以描述某个粒子有多少几率具有某个速度,有多少几率具有另一个速度,等等。还可以说,这个粒子有多少几率在某个位置而同时具有某个速度,这个几率就是在某个位置的几率乘以具有某个速度的几率。量子力学中,可以说,某个量子粒子有多少几率幅具有某个速度,有多少几率幅具有另一个速度,等等。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可以说这个粒子有多少几率幅在某个位置而同时具有某个速度。如果粒子有明确的位置,它的速度就不确定,反之亦然。

各个位置的几率幅的集合叫做这个量子粒子的量子态。在宏观世界,牛顿定律描述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何随时间确定性地演化。量子力学基本定律描述量子态如何随时间确定性地演化。因为量子态本身不是物理量,很多物理学家将它当作关于量子系统的信息或者知识,而不是量子系统本身。也有物理学家将它当作量子系统本身。还有物理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这种诠释上的分歧一般不影响量子力学的运用。

量子力学还规定,测量某个属性时,量子态以某个几率 ‘塌缩’到明确某个具有这个属性的量子态。比如测量量子粒子的位置,结果它就明确处于某个位置。每个都有可能,几率就是相应几率幅大小的平方。测量引起的量子态随机塌缩与量子力学基本定律描述的确定性演化截然不同。大多数物理学家只将它们当作计算规则。

有人试图调和这两种过程。其中有个偏门的假说,说测量引起的量子态塌缩由测量者的意识引起。这个方案的不合理之处这里不赘述。关键是,即使采纳这个说法,也要注意在此假说中,量子态只是关于量子系统的知识或者信息,所以意识改变的只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或者信息,而不是客观世界本身。

而且即使意识参与测量导致的塌缩,它也没有参与确定性演化。朱清时院士没认识到这些,将这个很少物理学家认可的假说说成‘量子力学界的共识’,声称‘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量子力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居然发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了’,乃至‘客观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念头造成的’。

对于朱清时的说法,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对的,是完全错误的。

现在我再谈谈量子纠缠,举一个例子如下。两个粒子有某个几率幅分别处于第一和第N个位置,又有某个几率幅分别处在第二和第N-1个位置,等等,而每个粒子却没有独立的处于某个位置的几率幅。但是量子纠缠不能用来瞬时传递信息。朱清时院士说‘纠缠一方得到的任何信息,另一方也会马上感到,不需要信息传递’,以及‘如果两个地方的物质处于纠缠态,从纠缠的一方的所有信息,可以瞬间传递到纠缠的另一方去,这种传输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是瞬间传播的’。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相对论规定了信息传递不能超光速。

作为企图统一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的弦论,它的基本定义是,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是弦的振动模式。这个理论仅仅是一种数学上的探索,或者是一种哲学思辨,并没有被物理学证明,而且现在毫无头绪!

但是,朱清时院士把从来没有被证实成立的弦论强行认定为真理,并且以此声称‘物质不是客观实在’。弦论尚未得到实验支持,但我要说明的是,基本粒子是某个场的基本激发或者说振动模式,而且是量子粒子。然而这些都不代表‘物质不是客观实在’,只是说明客观世界的微妙和丰富。

朱清时院士还将宇宙起源归结于法身或‘心’,声称‘物理学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这些是马后炮式的牵强联系。按此逻辑,不管科学家到达哪里,都可以说佛学大师在那里等候多时。

朱清时院士还认为‘不做实验,不作推理’,通过禅定就能认识真理。若真如此,能否先于科学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告诉大家暗物质是什么?

所以说,朱清时院士的这些观点,是对量子力学的严重曲解。”

施郁教授说完,目光坚定的看着大家。

饶毅教授不住的点头,一脸赞同道:“施教授说得太对了!朱清时院士这些观点,确实把量子力学和一些不相关的概念胡乱联系,对大众尤其是学生群体的误导太大了。科普就得像施教授这样,用严谨的科学知识把真相讲清楚,让大家别被错误观点带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