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386章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386章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5 07:14:34 来源:书海阁

2月19日,张启起了个大早,正在董事长办公室研读文件。这时,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他拿起一看,竟是施一公教授打来的,赶忙接通电话。

“张启啊,我是施一公。饶毅教授已经把联名信的事转达给我了,我非常重视。这两天我联系了80多个两院院士,他们都满口答应参与联名 ,大家都想为扭转舆论、推动科研发展出份力。”施一公教授语速稍快,言语中满是热忱。

他接着说道:“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柯炳生院士,听说了你的事,对你很感兴趣,想过来拜访一下,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在哪个地方见面?”

张启心中一暖,连忙向施一公教授表达感谢:“施教授,太感谢您了!我现在随时都有空,地址是……”他迅速准确地将地址告知。

刚挂断电话,仅仅过了30分钟,手机铃声再次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你好,是张启吗?我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我已经到你公司门口了。”

张启不敢耽搁,立即放下手中文件,快步下楼迎接。来到大门口,一眼就看到了气宇轩昂的柯炳生院士。他身着简约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镜片后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

他的身旁还站着一位约莫70来岁的慈眉善目的老人家。

“柯院士,久仰大名,快请进!”张启满脸笑意,热情地伸出手。

柯炳生院士握住张启的手,微笑着说:“张启教授,早就听闻你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然是年轻有为、风采不凡啊!”

寒暄几句后,柯炳生侧身,指着身旁的老者介绍道:“这位是旭日干院士,曾任内蒙古大学校长,如今虽已退休,但在学界威望极高。他听闻了你的事迹,十分赞许。这次他来燕京,我们聊天时提到你,他就一定要和我一起来看看你。”

张启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握住旭日干院士的手,恭敬地说道:“旭院士,久仰您的大名,没想到能有幸见到您,真是我的荣幸!”

旭日干院士微笑着拍拍张启的手,温和地说:“年轻人,你真是好样的!为了科学发声,为了真理努力,未来可期啊!”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大楼里走去。

大家一同走进办公室,分宾主落座后,张启率先打开了话匣子:“二位院士,如今生物学界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基因技术相关领域,我特别想听听您二位对当下科研动态的见解。”

柯炳生院士推了推眼镜,目光中透着专业与专注,说道:“就拿农业基因编辑技术来说,这几年进展十分显着。像CRISPR/Cas9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比如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了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往每年因褐飞虱造成的水稻减产相当严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损失。这种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推广后,大大降低了虫害损失,保障了粮食产量。不过,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旭日干院士接过话茬,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没错,国家在生物育种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困难重重。以一些地方的转基因作物试点推广为例,尽管从科学角度证明了这些转基因作物在安全性和产量上都有优势,可部分农民还是心存疑虑。就拿某地区来说,原本计划推广一种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且抗病虫害能力强。但当地农民担心转基因大豆卖不上价,因为市场上对转基因食品存在误解,觉得不安全,所以即便有政策补贴,所以一直没有正式推广。”

张启微微点头,接着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更让人痛心的是,现在社会舆论对科学家和国家机关的无端指责与妖魔化。明明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搞科研,却被一些不实言论抹黑。之前有魔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团队研究出一种新型转基因玉米,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都有极大好处。可网上却传出谣言,说这种玉米会导致人体基因突变、绝育等,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让科研成果的推广举步维艰。”

柯炳生院士不禁感慨:“是啊,那些谣言不仅寒了科研人员的心,还严重阻碍了科研项目的推进。现在舆论对科研的干扰实在太大。就说前几年,我们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转基因小麦,抗旱能力比普通小麦提高了近40%,特别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能极大改善当地粮食产量问题。科研团队在西北某地进行小规模试种,效果非常好。可消息传出后,一些不实言论就开始在网上疯传,有人说这种转基因小麦会破坏土壤生态,导致土地板结,以后都种不了庄稼。还有人恶意造谣,说吃了这种小麦磨成的面粉会致癌。这些谣言根本毫无科学依据,可农民们不懂专业知识,看到这些谣言心里就害怕。这不仅让科研人员的心血付诸东流,也错失了帮助当地改善农业困境的好机会 。”一旁,旭日干院士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说起这舆论的乱象,就不得不提范云六院士。她为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却遭到了很多舆论上的人身攻击。网上竟有人恶意造谣,说范云六院士拿了孟山都的钱,还传她存款有1000多个亿,说她拿了钱就为了欺骗国内民众,强行推广转基因。简直荒谬至极!”

柯炳生院士听后,忍不住冷哼一声:“真是胡扯淡!还1000多个亿呢,孟山都一年的科研经费也就十几亿美金吧。”

张启连忙插话:“对的,孟山都科研经费最巅峰时期是16亿美金,平常在12亿美金左右。”

旭日干院士点了点头,接着说:“人家一年科研经费才十几个亿,还拿出1000亿给范云六院士?这不是无稽之谈吗?再说孟山都是上市公司,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细账,要向社会公开的。要是查出来有问题,全球的股民还不闹翻了天?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

柯炳生院士又说道:“我还听说,最近孟山都公司被收购了,好像就是你们神农科技集团收购的吧?”

张启点了点头予以确认。

两位院士纷纷夸赞起来:“你们做得好啊!”

柯炳生院士接着感慨:“很多国人一提到转基因,就立马联想到所谓‘邪恶的公司’孟山都,其实孟山都完全是被妖魔化了。

它在历史上确实有些问题,那主要是因为它曾经是化工企业,但它早就转型搞生物育种几十年了,在生物育种上,对全球农业的贡献巨大。可被妖魔化之后,很多人都不敢提孟山都这三个字,好像一提就犯法一样。

不过现在好了,孟山都已经被我们华夏的企业收购了。这样一来,一是能把专利技术更多地吸纳进来,巩固和提升我们华夏生物育种的综合实力;二是也能打消一部分民众的顾虑,毕竟现在孟山都不是花旗国企业了,而是我们华夏国的企业 。”

张启若有所思,说道:“是啊,收购孟山都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整合技术、消除民众误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旭日干院士语重心长地说:“没错,你们任重道远。但只要坚持科学真理,一步一个脚印,总会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转基因技术的。”

他又补充道:“嗯,还有先正达,原本也是海外的一家生物育种的巨头企业,现在它被我们中国的央企中国化工收购。如今孟山都和先正达都彻底变成了我们华夏自己的企业,而且是全资收购。这都是好事啊,为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未来咱们在全球农业科技竞争中更有底气。”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对每个问题都剖析得十分透彻。不知不觉,六个多小时过去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沉。

三人起身,准备告别。张启热情地亲自护送二人下楼,一路上还在交流着后续联名信的细节。

众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走到了楼下。

柯炳生院士和旭日干院士准备告辞。柯炳生院士在上车之前,突然想起一件事,他转身对张启说道:“4月26日,我要去南开大学举办一场演讲活动,这是公开演讲,预计有几万人现场参加。演讲的主题就是谈转基因技术,届时还会有全网直播,希望你能来。”

张启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回应:“柯院士,我一定到现场助阵,为科普科学技术出一份力!”

柯炳生院士点了点头,重重的拍了拍张启的肩膀,认真说道:“你放心吧,联名信这个事情,我一定放在心上,积极帮你联络其他院士,尽快推动这事儿。众多两院院士都盼着能为科研正名,为国家科技发展出力。”

旭日干院士也笑着点头,鼓励道:“年轻人,坚持下去,我们都坚定的支持你。”

张启眼中满是感动,再次向二人表达了诚挚的感激之情:“太感谢二位院士了,有你们的支持,我更有信心了。希望以后还能多多向你们请教。”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张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转基因技术正名,为科研事业扫除舆论障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