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第482章 访问朝鲜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第482章 访问朝鲜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张启一行人结束了在阿根廷充实而富有成果的农业考察之旅。临行这天,阿根廷的阳光依旧热烈而灿烂,洒在机场的每一个角落。阿根廷副总理豪尔赫·拉米雷斯和农业部长卡洛斯·冈萨雷斯亲自来到机场为他们送行。

副总理豪尔赫·拉米雷斯紧紧的握住张启的手,脸上带着真挚的笑容,说道:“张院士,此次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期待未来我们能在农业领域开展更多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农业的发展。”

农业部长卡洛斯·冈萨雷斯也在一旁附和:“没错,希望你们下次再来阿根廷,我们随时欢迎。”

张启感动地回应:“这次在阿根廷的考察,让我们收获颇丰,感谢阿根廷政府和各位朋友的热情接待与无私分享,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更紧密的合作。”

在一番诚挚的告别后,张启等院士们登上了飞机。随着飞机缓缓起飞,他们的心中满是对这段考察经历的回忆与感慨。

……

飞机在云层中穿梭,下一个目的地是朝鲜。

张启和同行的院士们在飞机上开始讨论起对朝鲜农业的初步了解。他们知道,朝鲜的农业发展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背景和发展模式,与之前考察的阿根廷截然不同。

“朝鲜多山地,在农业发展上肯定克服了不少困难,他们在梯田开垦、灌溉技术上的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位院士说道。

张启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是啊,而且朝鲜一直致力于农业的自主发展,在农作物品种培育等方面也有自己的成果,这次考察,我们一定要深入交流,探寻更多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8月7日,飞机平稳降落在平壤机场,朝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早已等候在机场。他们面带微笑,热情地迎接来自中国的农业考察团。张启等人走出舱门,感受到了朝鲜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在朝鲜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引领下,张启一行很快抵达了平壤蔬菜科学研究所。研究所门口,一位身形挺拔的中年男子早已等候多时。他就是朴成俊,平壤蔬菜科学研究所的负责人之一。

朴成俊身着整洁的深色衣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中透着和善与热忱。见考察团到来,他快步迎上前,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用流利的中文说道:“热烈欢迎大夏国的农业专家们来到我们平壤蔬菜科学研究所!早就听闻各位在农业领域成果斐然,今日能与大家交流,我们深感荣幸。”

张启也笑着回应:“朴教授太客气了,我们也对贵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十分期待,希望能借此机会深入学习,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寒暄过后,朴成俊带领考察团走进研究所。研究所内,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实验设备,墙壁上张贴着各类蔬菜种植技术的图表和研究成果展示。朴成俊边走边介绍:“我们一直致力于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朝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独特,我们在适应本地环境的蔬菜品种培育上投入了大量心血。”

来到实验田,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朴成俊弯腰轻轻抚摸着一片菜叶,说道:“就拿这种新型白菜来说,它是我们科研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来的,不仅耐寒性强,而且产量比传统品种高出20%左右,能有效应对朝鲜冬季寒冷的气候,保障冬季蔬菜的供应。”

张启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白菜的生长情况,不住点头:“这成果太了不起了,培育适应本土环境的蔬菜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环,在这方面,贵研究所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参观完实验田和各个研究科室后,朴成俊热情地引领张启和其他院士前往座谈会场。一路上,朝鲜科研人员们始终笑脸相迎,眼神中满是对大夏国同行的友好与敬意。

座谈会场位于研究所的一栋古朴建筑内。踏入房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朝鲜地图,地图上详细标注着各个农业产区,鲜艳的色彩彰显着朝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四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展现朝鲜农业发展历程的照片,从早期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应用的画面,生动地记录着朝鲜农业的蜕变。

房间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椭圆形的会议桌,桌上铺着整洁的白色桌布,上面精心摆放着朝鲜特色的茶具,精致的陶瓷茶具绘有传统的朝鲜花纹,色彩斑斓,极具民族特色。每个座位前,都整齐地放着一叠文件,里面是关于平壤蔬菜科学研究所近年来研究成果的详细资料。

众人纷纷入座,朴成俊率先起身,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尊敬的大夏国朋友们,非常感谢你们不辞辛劳来到我们研究所。大夏国在农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宝贵经验,共同为农业发展出谋划策。”

张启也站起身,微微颔首表示感谢:“朴先生客气了,朝鲜在农业发展上展现出的坚韧和创新精神,同样让我们钦佩。这次交流,我们也带来了一些中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启发。”随后,一位年轻的朝鲜科研人员走上前,开始介绍研究所针对朝鲜特殊气候条件下研发的无土栽培技术。他指着大屏幕上的图片和数据,详细讲解道:“朝鲜多山地,可耕地面积有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研发了这种新型无土栽培技术。通过精准调配营养液,不仅能让蔬菜生长周期缩短15%左右,还能提高30%的产量,而且不受土壤条件限制,可以在更多地方推广种植。”

接着,中国的一位院士分享了中国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方面的经验:“我们利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比如,释放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使用防虫网、诱虫灯等物理手段,既保障了蔬菜的品质安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轮到李家洋院士发言,他站起了身来,目光平和又充满力量,开始发言。

“各位同仁,在聆听了朝鲜在无土栽培技术上的卓越成果,以及分享了中国病虫害绿色防控经验后,我深受启发。我想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研究进展。”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简单来说,就是像设计工业产品一样设计农作物。我们通过对作物基因的深入研究,了解每个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打个比方,基因就像是一个个零件,我们知道了每个零件的功能,就能按照需求将它们组合起来,培育出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作物品种。”

“在水稻研究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精准调控水稻的相关基因,培育出了高产、优质且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这种水稻在面对高温、干旱等恶劣环境时,依然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态势,产量比普通品种提高了20%左右,同时在口感和营养成分上也有显着提升。”

“而且,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传统育种往往需要花费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借助分子设计技术,我们能够将这个周期缩短至5到8年,这对于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与朝鲜的农业科研人员交流合作,将这些技术与朝鲜的实际农业需求相结合。朝鲜有着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为朝鲜培育出更适应本土环境的作物品种,助力朝鲜农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

李家洋院士的发言结束之后,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朝鲜的科研人员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就具体技术细节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大家你来我往,交流气氛热烈而融洽。茶杯中升腾起袅袅热气,伴随着朝鲜特色的茶香,回荡在整个房间,见证着两国农业科研人员为推动农业发展而共同努力的美好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