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斯诺登揭秘过转基因吗?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斯诺登揭秘过转基因吗?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斯诺登揭秘过转基因吗?评《转基因专家极力回避的问题》。

“如果没有转基因,地球上还都是类人猿。”

近期看见一位“反对转基因的老杆子”,网名叫做“zhenyam铭悦”的人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转基因专家极力回避的问题》。题目起得很是有气魄,说得好像他本人认识“转基因专家”似的,而且专家们又偏偏“极力回避”。通浏全文,哑然失笑,依然还是些陈芝麻烂谷子,从立论、立意、引用的资料,到基本判断,没有一处是符合客观事实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谎言。

我曾经见过这位“zhenyam铭悦”发表了另外一篇文章,标题叫做《科学也信上帝》,作者在文章中错误的引述了某些自媒体的谣言,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家信仰宗教。但是在1998年,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公布了对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调查结果,发现以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几乎都不信神,信神的比例只有大约7%。2010年,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本国97%的科学家都不信仰超自然。而英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的国家科学院也做过类似的调查,这些国家一流科学家不信仰神的比率,都接近俄罗斯科学院的调查结果。而这位“zhenyam铭悦”无视权威机构给出的事实,居然只能引述不正规、错误的资料,说明他确实缺乏了一些判断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判断能力既然不合格,他对包括转基因话题在内的事物做出主观、不客观的理解也就说得通了。

言归正传,这篇《转基因专家极力回避的问题》到底有哪些不客观的内容观点呢?

原文:

它们骗取着国家拨付的大量经费搞着没有原创成果没有意义的研究。

点评:看来这位朋友心里对科学家充满了仇恨,立场决定态度嘛,所以他把科学家侮称为“它们”。但说我国的科学家“搞着没有原创成果没有意义的研究”,则是彻头彻尾的造谣。

中国科学家有没有原创专利成果呢?

本人为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他向我表示,“华中农业大学的林拥军老师团队的转基因水稻,大北农的转基因玉米,林敏老师的转基因玉米等等都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用的抗虫Bt蛋白中200多个,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占10%以上。”

我的朋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刘旭也早在2010年表示,“我国已建立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技术体系,获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上百个和一批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基因,水稻基因组及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为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作物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

某国对中国进行高科技封锁,为什么唯独不对同样是高科技的转基因进行封锁。

点评: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转基因技术的特质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都没有能力进行封锁。基因的唯一价值是它包含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应它的DNA序列,测序后就可以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播,任何国家、企业都无法对基因序列保密。DNA测序非常简单,通过向商业测序机构购买服务,大规模的测序很容易破解转基因产品,所以,转基因无法通过“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也就是说,从头设计研发一个转基因产品很难,是高新技术,但如果有一个转基因产品做出来了,再仿制它就很容易。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不可能封锁住转基因的核心技术。所以,中国科学家不怕美国的所谓“技术封锁”(对方也封锁不了),也有能力在这一领域与国外的竞争对手进行较量。

原文:

引进转基因种植,与某国的生物战没有一点关系?

点评:作者大概对网络上的各路地摊文学和阴谋论很感兴趣,又深信不疑。有这样的信息判断能力,自然会陷入“专家不敢回答我”的妄想。问题是,作者真的问过专家吗?

我恰好就所谓“生物战”“基因武器”采访过这一领域的真正专家。既然是涉及所谓“生物战”,那就得找兼通军事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专家,为此我对国防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李大光进行了求证,李大光教授对我表示:“转基因是一项技术,在科学界有几十年的严格实验证明,和基因武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有人提出一种猜测,基因武器是利用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使这种致病菌只对特定种族的人们产生致病作用,被称为“种族生物武器”。对此,李大光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生物医学界的共识是,人种是无法用基因区分,不可能做出针对某一人种的武器。人种或种族是社会学概念,并没有生物学方法能够区分一个人的种族。一些基因标记只是在不同种族中出现的概率不同,在某种族中出现的概率高,并不代表不会出现在别的种族。“因此,这种武器就算造出来,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转基因与基因武器是不同的两种生物技术,切不可混为一谈。”再者说,如果对方真要搞什么生物战、基因战,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也应该是对方的企业向我们进行大量的低价倾销,把所有的技术专利向我们全面开放,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目的。那为什么他们还要紧张兮兮地搞什么专利保护呢?说到底,人家不过是想多赚一点钱罢了。放着钱不赚,偏偏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投毒”,减少自家消费者的数量,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必要吗?

原文:

与斯诺登所披露的阴谋没有一点关系?

点评:

所谓的“斯诺登揭露转基因”,据我的调查,纯粹是子虚乌有的。

我用强大的搜索工具,检查所谓斯诺登(Edward Snowden)关于转基因的报道,发现在境外基本没有相关信息,有关斯诺登基因工程相关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娱乐性网站Gizmodo发表了一篇文章。

发表该文章的网站最初是这样说的:

[本周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泄露的国家安全局(NSA)文件公开了一份新文件,揭示了信号情报计划的一个迷人目标:事实证明,该机构监视着国际科学发展,希望能在十多年前发现“有害的”基因工程项目。

单个文档未提供有关程序是否继续地指示。但是在其他地方,有迹象表明,情报界只是加大了对潜在威胁科学发展的关注。FBI,五角大楼和联合国生物武器办公室都在努力监测和研究CRISPR的潜在破坏性用途。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努力不会消失。]

下面这文章是援引Gizmodo上面的报道,但有了点偏差: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寻找“邪恶的”遗传学项目》

综合文档内容来看,可以完全判定斯诺登从来没有发表过有关转基因的揭秘。网络上的相关说法纯属伪造,而且是国内的伪造,海外完全没有这样的观点或者报道。如果真有斯诺登的这种爆料,国际舆论界不可能没有报道。现在可以查到在国外的相关信息,只是说对基因工程有情报监察而已。

总之,斯诺登从来没有发表过有关转基因的揭秘!

原文:

赞比亚总统利维·姆瓦纳瓦萨表示:“即使我们的人们正在挨饿,也没有理由让我们吃这些有毒的食物。”

点评:这个作者写这句话,大概是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证明赞比亚这个国家拒绝转基因,但这个是假的。第二个,企图借用利维·姆瓦纳瓦萨的个人言论来给转基因定性“有毒”,但这个同意站不住脚。让我来阐述一下这个事件的事实真相:

(一)赞比亚总统当年拒绝接受转基因玉米的情况

2002年,因为南部非洲干旱面临粮食短缺将产生饥荒,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组织了国际救援,呼吁世界各国向灾区提供粮食援助。美国国际开发署通过这个计划提供了大量的玉米,引发了赞比亚总统拒绝接受这些玉米的事件。赞比亚总统列维·姆瓦纳瓦萨(Levy Mwanawasa)将转基因玉米描述为“毒药”,拒绝为面临严重粮食短缺的250万赞比亚人提供粮食援助。

赞比亚总统的这一表态受到了国内民众和反对派的一致谴责。这一表态引发了国际上的广泛批评。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未来几个月将很难找到足够的非转基因食品来养活赞比亚所有饥饿的人们。粮食计划署预测,在2003年3月下一次收获之前,需要的食物数量将增加到330万。

而在当时,已经有四个非洲国家,即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和莱索托表态同意接受转基因食品的援助。这事件引发了全球科学家指责姆瓦纳瓦萨的愚昧和不顾人民死活。同时,一些世界权威组织也公开发表了官方回应并表示无奈。比如,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8月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南部非洲现在不太可能食用作为粮食援助含有转基因生物的食品而存在人类健康风险。因此,可以食用这些食物。”

引用官方资料一:

《联合国关于使用转基因食品作为南部非洲粮食援助的声明》罗马,2002年8月27日

声明中谈到:

“粮食计划署已经收到了供南部非洲使用的食品捐赠,其中一些含有转基因生物。南部非洲的几个国家的政府无保留地接受了这些捐赠的食物,该地区种植了转基因玉米品种。但是,其他国家的政府对接受含有转基因生物的粮食援助表示保留,并已寻求联合国的建议。

关于转基因玉米,大豆粉和其他含有转基因生物的商品,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对主要原产国已经采用其既定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程序充满信心。

根据来自各种来源的国家信息和当前的科学知识,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认为,现在在南部非洲消费作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有转基因生物的食品不太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可以放心的食用。各组织确认,迄今为止,他们从未收到食用这些食品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科学记录案例。有关的联合国机构将寻求建立一项涉及转基因食品或生物技术衍生食品的长期粮食援助政策。考虑到上述所有因素,有关接受和分配含有转基因食品的粮食援助的最终责任和决定权在于有关政府。联合国认为,在当前的危机中,南部非洲各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限制为如此迫切需要的数百万人提供的粮食援助所造成的严重和直接的后果。”

引用官方资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就转基因食品发表讲话》

报道谈到:

世卫组织总干事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博士星期二在哈拉雷说,目前可获得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不太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可以食用这些食品”。 她说,面对该地区面临的人道主义危机,南部非洲国家应考虑接受转基因食品援助。

布伦特兰博士在来自十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卫生部长会议上说,根据目前来自各种来源的科学知识和信息,现在南部非洲食用作为粮食援助的含有转基因生物的食品,不会出现人类健康风险。 她说,“世界卫生组织”不知道科学记录的食用这些食品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病例。 她说:“这些食物因此可以食用。”

显然,国际权威组织认为赞比亚总统的言论完全是错误的,都认为食用转基因产品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赞比亚是否拒绝转基因?答案是否定的

时过境迁,在拒收事件发生的十来年后,2016年赞比亚也如世界很多国家一样,早就已经允许进口转基因产品,我们以一些官方媒体的公开报道信息为依据,证明这一事实。

引用资料一:新华网非洲版(英语) 2019-07-09 17:38:20

《尽管存在阻力,赞比亚仍允许更多的转基因产品进口》

报道内容参考译文如下:

新华社卢萨卡,7月9日,赞比亚的转基因生物监管机构周一宣布,尽管有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抵制,赞比亚仍坚决允许一些公司进口含有转基因生物的产品。

国家生物安全局(NBA)主席保罗·赞比西(Paul Zambezi)说,已经向四家公司颁发了进口含有转基因生物产品的许可证。

赞比西说,该决定是在科学咨询委员会进行风险评估后做出的,该委员会发现该产品可安全食用。

他在新闻稿中说:“作为NBA,我们要重申食品安全非常重要,我们不允许任何对人类食用或用作动物饲料不安全的食品或饲料上市。” 。

他说,监管机构目前正在审查处于不同阶段的其他申请,并补充说,自2016年以来已颁发了45份许可,将含有转基因生物的产品投放市场。

赞比亚于2002年禁止转基因生物,已故总统列维·姆瓦纳瓦萨(Levy Mwanawasa)将其描述为“毒药”。姆瓦纳瓦萨(Mwanawasa)后来拒绝了在干旱造成的粮食短缺最严重时期捐赠的转基因玉米。

引用资料二: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转基因产品注册数据库

赞比亚政府批准进口的一些具体品种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官方网站可查到,例如下面的六种转基因玉米曾获赞比亚政府批准进口做食品或饲料直接使用和加工:

2017年批准杜邦DP-00转基因玉米(我国2018年批准)

2017年先正达Bt11

2018年先正达Bt176(我国2002年批准)

2017年先正达MIR162(我国2014年批准)

2017年先正达MZHG0JG

2017年孟山都NK603xT25

由此可见,就算当时的总统由于缺乏科学常识而固执地拒绝联合国、世卫组织、全球科学家的意见,以至于做出误国误民的决策,但十几年后的赞比亚已经修正了这个错误的做法。

也许世上还有一些“姆瓦纳瓦萨n世”,但愚昧必将被历史大潮淘汰,清代宫廷荒唐的说照相机可以摄魂,现在看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我们回头看看历史脉络走向,就知道科学不可能永远被埋没。

原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签署限制转基因技术使用的法令,在俄境内......禁止生产或进口转基因食品,违者将被处以罚款。

点评:这个又是谣言。俄罗斯政府确实在境内严控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和转基因动物的繁衍,但从来没有说转基因是有问题的。而且,俄罗斯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主动、有步骤的扭转过去的保守政策。我们要知道两个事实:

第一,俄罗斯政府过去严控转基因的种植和繁衍,但是现在制定了长期有效的联邦计划,已经打算研发一系列的转基因产品,并且批准在俄罗斯境内的转基因自由区种植;

第二,俄罗斯政府自始至终,从来就没有禁止过生产或进口转基因食品。恰恰相反,从俄罗斯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见这20年来,俄罗斯每年都进口不少的转基因产品用于居民的食用,每年的进口量为250~300万吨之间,来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考虑到俄罗斯的人口,这个进口数量不算少了。考虑到篇幅字数限制,这里不做过多地展开叙述,仅引用一篇《俄罗斯年年进口并食用转基因产品,直接拿俄罗斯政府文件说话 》,里面出示的都是俄罗斯政府的官方文件,而不是原文作者zhenyam铭悦引用的乱七八糟的自媒体。

如上,我们从这些公开的政府文件中可以看到:

俄罗斯政府绝对没有禁止过转基因食品的进口。而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官方的网站也否认了禁止进口和食用转基因食品的说法。

原文见国家杜马官方网站,声明俄罗斯已经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

俄罗斯严控转基因作物种植的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国内生物技术水平落后。直到1965年李森科下台前,俄罗斯(前苏联)在遗传学方面是停滞不前或落后于世界技术发展水平,心有余力不足。既然比不过人家,干脆不参加竞争。国际上学术界普遍认为,俄罗斯的生物技术比国际第一流水平落后60年,其中比中国落后50年。

但现在俄罗斯政府也在做积极地反思,于是制定过一项联邦计划,旨在到2020年创造10个基因编辑作物和动物的新品种,到2027年再创造20个品种。据《莫斯科报》的报道,俄罗斯政府批准一项耗资17亿美元(1110亿卢布)的计划,旨在未来十年内开发30个转基因的植物和动物品种,为转基因的商业化做好准备。《莫斯科报》对此做评价说,“过去的我们失去了太多,尽管技术储备薄弱,但科学家们雄心勃勃,希望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追赶,在未来全球科技农业市场上分一块蛋糕。”俄罗斯科学院(RAS)细胞和遗传学研究所西伯利亚分部主任阿列克谢·科切托夫(Alexey Kochetov)对该研究项目表示欢迎,指出俄罗斯的遗传学几十年来一直“长期资金不足”。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经费大幅下降,2017年,俄罗斯仅仅将国内生产总值的1.11%用于科研,这一比例只有中国的50%。其后果就是造成俄罗斯的生物技术落后于其他大国。而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一位负责人切克诺夫则说,转基因作物和动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安全性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严苛的检验。

原文还提了一些所谓“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所以被退货”。这些其实很好解释,这些所谓的退货事件,我们去检索当事方的官方文件,全部不是以“安全性”为理由,而是说“没有标注”。之所以会发生退货,其实本质上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的行为,是针对外国的单方面贸易保护政策,纯粹就是一种经济行为,与转基因本身没有任何关系。欧洲、俄罗斯这些地区的传统农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惧怕国外农产品冲击本国市场。而巴西、印度、阿根廷、美国等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国家,她们出口到全球的农产品中,据统计80%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所以要采取严控转基因的政策,企图把一部分外国农产品挡在国境以外。

原文:

殊不知所有出于商业化目的的农业基因工程与育种开发本质上都是反科学的,反人类反自然的,其不但违背了协同演化这个自然规律,同时也违背了生命伦理。毕竟物种各从其类,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是保障生物物种多样性并世代健康生存繁衍的自然法则!

点评:

看到上面这一段话,我丝毫不感到意外。以原文作者zhenyam铭悦对超自然信仰的极大热忱,能得出这样的一个逻辑混乱、基础常识都没有半点的观点,不过是必然的结果。

原文中,一口一个“协同演化”“生命伦理”“生殖隔离”“自然法则”,这些词汇使用的眼花缭乱,看起来概念“高大上”,普通读者出于对这些词汇的敬畏,误以为原文作者肯定是一个“懂自然法则的人”。但我之前说了,这篇文章“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谎言”,该作者不但不懂自然法则,也不懂最起码的生物学常识,甚至不懂最正常的逻辑分析。

读者们看了上面的原文,可能感觉有点不知所云,我就替原作者梳理一下他的思想脉络,看看他到底错在哪里。

首先,作者对“商业化”很是反感。但事实上,商业化的才是最保障安全的。商业化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为了赚钱。既然为了正常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化应用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科学家也好,商业机构也好,根本没有必要去故意搞什么“投毒”。冒着巨大的牢狱之灾的风险,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这些科学家或者企业,他们这样做能有什么利益呢?所以说,商业化才是最安全的。为了赚更多的钱,就得在安全品质上狠狠下功夫。

最近有一则热点新闻,说的是一位女士在车展上大闹,高呼某款汽车“刹车失灵”,结果引爆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不管这位女士对该款汽车的指责是否属实,被指责的车企必然会遭遇重大挫折。假设后续发现该款汽车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恐怕十年内都缓不过劲来。这个就是舆论界堪比核弹的巨大威力。企业为了预防可怕的舆论压力,就会千方百计对产品质量进行严防死守。像转基因这样在舆论界关切度如此惊人的话题,一旦相关企业的产品被证实有质量问题,即使是一丝一毫的瑕疵,也会立即被放大几百万倍。何况,社会上还有一群职业打假人,为了获得丰厚的利益,他们会用一双双如狼似鹰一般布满血丝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人家就等着你出现安全质量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发财呢!

企业为了获利,玩命的保证产品质量。职业打假人为了获利,绞尽脑汁地找茬。所以说,恰恰是因为有利益,才能更好地保障产品的安全质量。

其次,作者对“生命伦理”“自然法则”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理解错误了。他心目中的那一套,其实是建立在对自然界规律完全不了解之上的妄想。

这位作者是什么样的思路呢?其实也很简单。他可能认为,不同的种类之间是不能交换基因的,否则就属于创造了新的物种,即“杂种”,这个就是违背生命伦理。按照他的思路,A身上加了B的基因,就等于打破生殖隔离,所以是违背自然法则。

但他的这些思路完全就是错误的。体现出他对生命学科的一窍不通,对自然界法则更是想当然地乱猜。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转基因技术仅仅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延续,并没有创造出任何一种新的物种。

一个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内有很多基因发生突变,当突变的基因代代累积到一定程度,综合性状发生改变,才会形成新物种。每一个农作物皆有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个基因,而转基因技术仅仅是增加了一个基因,顶到天也最多就是加入三个基因,即使把这些视为基因突变,也才是一个或者三个基因突变,而不是几万个基因突变,也根本改变不了综合性状,所以转基因技术不会产生新物种。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不可能是新的物种。2012年5月,陈君石院士曾经指出:“人们担心转基因不安全是由于不了解转基因技术。实际上,传统农业中的杂交技术,使无数基因发生了改变,而现代转基因技术,一般情况下,只是导致了1~2个基因发生了改变。”

最关键的在于,修饰是针对目标作物有效的启动子。其转入的基因,仅仅是细胞里面的一个结构,也就是细胞里面发生了一丁点儿的变化,对整体性状有很微弱的改变而已。

其次,转基因技术主要针对植物,植物哪来的“伦理”?植物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伦理。

第三,其实自然界早就有天然的转基因植物。天然的转基因没有违背生殖隔离。

比如,红薯就是一种天然的转基因植物。2015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全球各地的291种红薯品种中都含有农杆菌的基因,也正为农杆菌的侵入,红薯的根块才膨大,变成了适合人类的食物。科普作家洪广玉指出:由于科学家进行转基因操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借助农杆菌侵染,因此可以说,“转基因”其实是自然界已经发生的现象。但要注意,虽然农杆菌可以侵入多达数百种植物,但侵入后它的基因能在这种植物中驻扎并繁衍起来的,目前还只有红薯,也可见“转基因”并不容易,不同物种间的“基因转移”并非可以轻易发生,完全不用恐慌。

可能有人会说,天然的转基因是安全的,人工的转基因就不一定安全,但这个说法完全是不懂装懂。实际上天然的转基因未必就是安全的,也曾经出现过很多原本没有毒性的植物,在天然的转基因之后就拥有了毒素。而且天然的转基因过程,每次都是大幅度的转基因,可以转上万个甚至几万个基因。而人工转基因技术,是有针对性地靶向修饰,每次只加一个基因,属于超高精确度的操作,所以完全具有风险可控制性,这样才是最安全的。对于转入的基因,科学家早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构、功能和作用机理都是清晰明确的,产生的效果是可预期的。当一个科学家做一项转基因之前一定知道这个基因的结果、功能表达的产物。早在2010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就讲过:“转基因本身没有毒,它们同别的基因有什么相互作用也被研究得一清二楚。”

既然天然的转基因没有伦理问题,比天然的转基因更加安全可控的人工转基因,更加不可能有伦理问题。像现在绝大多数的疫苗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如果转基因违背伦理,请你们干脆就不要打好了。

据了解,1986年,全球首例转基因乙肝疫苗就被开发出来。如今获得批准使用的转基因疫苗已经超过了110种。除了乙肝疫苗,还有戊肝疫苗、宫颈癌疫苗、部分轮病疫苗、部分带状疱疹疫苗、部分流感疫苗,它们统统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2017年7月,最新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清单中就有几项被允许国内生产应用的转基因疫苗。

除了很多疫苗都是转基因的,连胰岛素也是转基因的。正因为有了转基因疫苗,价格才从十几万元一支降低到目前普通人可以承受。如果你们认为转基因违背伦理,大可以不使用它们即可。第四,自然界亿万年来,不仅仅有大量的天然转基因植物,还有很多天然的转基因动物。而且这种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天然的转基因动物同样没有违背生殖隔离。

比如,章鱼、鱿鱼、乌贼,它们就是从几亿年前就开始了天然转基因的过程。这是海洋里面的。在陆地上,有一种叫做蜘蛛羊的牛科动物,它们可以从自己的乳腺里面产生类似蜘蛛丝的物质。这个就是典型的陆上天然转基因动物。还有一种翡翠海参,看起来像一片树叶,而不是黏滑的腹足软体动物,但它却是一种在自然演化过程中发生转基因现象的物种。据我的了解,在自然界中,这样发生天然转基因的动物种类繁多,比比皆是。也没见有人说它们违背伦理,更不会有什么所谓生殖隔离的说法。

第五,不仅有天然的转基因植物,有天然的转基因动物,更有兼具动物和植物性状的跨界的天然转基因动物。

比如,祖母绿海蛞蝓就是一种天然的跨界的转基因动物。这种动物在幼年时期,和普通的海蛞蝓样貌差不多,当它吃到一种线状的藻类之后,由于摄入了其中的叶绿体,它的身体就逐渐改变,到了成年体之后就变为和树叶一样的扁平形态。这时候,它和植物一样,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来汲取营养,维系自己的生存。只需要每天晒太阳,吸收一点水中的二氧化碳,祖母绿海蛞蝓就可以悠闲的生活下去。这里有一个介绍祖母绿海蛞蝓的视频。

转基因动物不违背伦理,没有生殖隔离问题。

现在连跨界的转基因物种都有,即是动物,又是植物,当然也不违背伦理,没有生殖隔离问题。

既然以上诸物种没问题,比它们更加安全可控的人工转基因作物,更加不可能违背伦理,更加没有生殖隔离问题。

第六,没有通过驯化的手段来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就没有人类今天可以吃到的所有主要食物。如果这算是违背伦理,人类就不会生存。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转基因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正常现象。从生物演化的进程来说,没有物种之间的基因转移,就没有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转基因并不违反自然规律。小麦叫做异源六倍体,是三个物种的基因凑起来的。如果没有基因的组合,就没有小麦。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的“自然的食品”,所有的食品都是人类通过长期艰苦的选育得到的。

除了小麦,还有一个常见的玉米。对于人类来说,玉米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是由一种类似丑八怪的野生杂草驯化而来的。而人类在这种驯化过程中,大概改变了其中的1200个基因。

所以说,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基因的改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且与所谓的生命伦理、生殖隔离都没有关系。

姜韬教授指出:“科学判断要坚持科学认知的理性精神,不受预设立场及主观好恶的干扰。科学问题的结论基于事实,特别是基于事实并合乎逻辑,其他力量无法改变。”很显然,这位zhenyam铭悦的判断并不是科学判断。他之所以犯下错误,既源于迷信自媒体的七拼八凑的歪曲报道,也源于自身对哲学、生物学知识的极度匮乏。但归根到底,他作为一位超自然主义的信仰人士,对科学弃之如敝履,习惯于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判断事物,也不奇怪他能够得出如此低级、主观、荒唐的结论了。

参考:《「必收藏」转基因辟谣全书:所有谣言全部澄清 》

(本文写于2021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