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人民网:欧洲每年进口几千万吨转基因产品

本文综合新华社、人民网、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环球网、观察者网、中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官方报道编写。

请注意: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禁止本国人民食用转基因食品,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禁止进口转基因农作物。

一些人引用老掉牙的黄历,瞎说某些欧盟国家“禁止转基因”。这些完全是谣言,属于玩弄文字。事实上,世界上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禁止本国人民食用转基因食品,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明确禁止进口转基因农作物。按照WTO、ISAAA、Expat.和海关总署的统计,目前全球一共有228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进口或者种植转基因作物。

在欧盟的一小部分国家(比如法国,至于法国为什么这样做,具体原因下文会说),确实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但从来没有过禁止食用和禁止进口。

为什么一些国家会禁止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呢?

主要有下面的几个原因:

1,欧盟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传统农业模式发达,对转基因技术暂时依赖性不大。

2,欧洲传统农业利益集团的诉求。就像直流电必须要自觉抵制交流电,因为后者的竞争力威胁太大。

3,欧洲宗教团体势力的抵制。欧洲有很浓厚的宗教氛围,其典型的宗教思维是拒绝一切“人工”改造,把“权利”留给“神”。他们的力量很庞大,可以直接插手和干涉欧洲各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对科学进行扼杀。

比如,通过把控议会建立了所谓的“科学伦理委员会”,委员居然全部是宗教界人士,可以对国家科学研究的项目计划行使“一票否决”权。还通过运作,迫使欧盟取消了代表科学家观点的欧盟委员会科学顾问这个重要职位。这对欧盟的科学立法、科技应用,包括转基因监管和产业政策在内,形成了很大的负面牵制。

4,为了换取绿色和平组织等民粹组织不攻击欧盟经济命脉核电的承诺。

一部纪录片记叙了某些环保组织的发展历程:一开始门可罗雀,关注度很少,几乎筹集不到经费和捐助,于是一群创始人在海滩上开会,讨论接下来怎么办。有人突然提议可以打“转基因牌”,因为这是极少数公众话题中民众与政府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提议被一致通过,接下来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话题炒作,这些环保组织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把控欧洲政坛方向的一股重要势力。

法国原总统萨科齐本是支持转基因应用的,但是绿色和平组织放出风声,要攻击法国的国民支柱产业核电,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萨科齐被迫与其做了一场利益交换,牺牲刚刚萌芽阶段的转基因技术,颁布禁止种植的命令,以换取对方不攻击核电产业的承诺。

尽管如此,欧盟地区也并不是完全不能种植转基因作物。这主要是因为欧盟主流科学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一致高度认可。“所有通过审批的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在进入欧盟市场前都证明了其安全性”,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官方安全声明中说到,并指出所有审批对象均经过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严格检查。

这份官方的安全说明,可以看EU approves import of 19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news.ge,2015年4月24日的报道。

既然作物都是安全的,当然顺理成章的可以推广种植了。

按照人民网提供的资料显示,2016年的欧盟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为:西班牙(公顷)、葡萄牙(7069公顷),斯洛伐克(138公顷)、捷克(75公顷),总种植面积 公顷,比2015年的公顷大幅增加了17%。

5,通过贸易壁垒手段,企图抵制一部分外界的农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美国的农产品竞争力很高,价格优势大(普遍低于欧盟本土农产品的60%),所以欧盟一些国家制定了检测标准,阻碍一部分美国大企业的产品进入。

实际上,欧盟从来没有以“含有转基因成分”为理由禁止美国或者中国的产品进入。而是以“缺乏标识”为理由,实施贸易壁垒措施。

之所以搞这种贸易壁垒,并不是因为转基因作物不够安全,而是要从经济和政治上予以考虑。美国的产品竞争力太强,如果大量倾销,欧洲市场很快就被占领了。所以,欧盟的部分国家要以贸易壁垒的方式,狙击一部分美国大企业进入欧洲本土市场。我的朋友,中科院农业研究专家姜韬教授指出:“欧盟的政策尽管保守,但也没有违背转基因安全性的科学结论。欧盟从来没有以转基因不安全为由来拒绝转基因,都是以(标识)程序上有缺陷等操作层面的理由来退货。”由于动态博弈的结果,欧盟对美国的转基因作物容纳度较高,对美国产品虽然也有一些限制,比如除了大豆,其他作物也需要检测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但是检测精度仅为对中国标准的千分之一。这是欧盟与美国双方互相博弈的结果。对于中国,容纳度则较低,检测精度比美国提升一千倍,并且往往以没有标识为理由,退回中国的货物,目的是阻止中国企业抢占欧盟市场。按照双方的法律合同,中国在2021年之前并没有允许民间种植转基因作物,所以在法律名义上欧盟并没有直接进口所谓的转基因作物,如果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欧盟对中国的单方面标准为1百万大米含有1粒转基因成分),即可以以不符合合同条款为由,予以退回,给中国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客观上狙击了中国企业,保护了欧盟本土企业。

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贸易战,目的是保护本土企业,而不是因为所谓“不安全”而禁止进口。

欧洲的各国政府当然愿意扞卫自己的利益,而且欧洲的传统农业利益集团势力很强大,如果可以找到转基因食品或者农作物“有害”的任何确凿证据,他们早就可以大书特书,大力鼓吹和宣传,然后义正严辞的宣布说我们从此禁止美国农产品进口,连正常的贸易壁垒的手段都不需要用了。但是已经进口了大约30年,整个欧洲地区的人几乎都食用(欧洲进口转基因食品的情况,在农业部官方网站都可以查到),在实践上反而证明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事实上,欧盟地区国家每年进口转基因作物是非常大量的。按照新华社和人民网的官方报道,欧盟每年进口转基因大豆以几千万吨为计,最少的一年为2000万吨。

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欧盟地区进口豆粕约达2095万吨,大豆1300万吨,欧盟组织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大豆及大豆制品进口市场。

并且不仅仅是用于欧洲地区的养殖业,还用于食用油的提炼。

按照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以及欧盟委员会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欧盟地区(不含俄罗斯)每年进口玉米或者玉米加工品为2000~2500万吨,每年进口大豆和豆粕为3800万吨左右,每年进口的油菜籽和菜籽粕为300~600万吨。

欧盟进口转基因产品的份额:大豆产品占比估计为90%至95%,玉米占比超过 20%,油菜籽占比为25%。

上述资料参考自欧盟委员会、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nual of EU、中国农业农村部。

可以说,欧盟地区进口的农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转基因成分,其中大豆绝大多数为转基因产品。合起来,欧洲主要地区每年进口转基因食品为几千万吨,且允许用于直接食用。

不但欧盟地区每年会进口好几千万吨级别的转基因作物,与欧盟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有冲突的俄罗斯,同样每年进口200~300万吨转基因作物。

中国农业口唯一中央级政府媒体《农民日报》在2022年1月18日的报道中指出:目前俄罗斯每年大约进口转基因大豆250万吨。

按照俄罗斯海关以及国际贸易中心网站的统计数据,俄罗斯联邦2016年进口转基因大豆总量是228.3万吨;2017年是223.6万吨;2018年是224.0万吨。

此外,在2020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又出台了《转基因豆粕进口程序简化政府令》,大大简化了转基因大豆和豆粕的进口审批程序。

目前还不是欧盟成员国的乌克兰,也是积极拥抱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欧洲国家。近年来,其转基因作物种植发展迅速。据乌克兰政府相关农业数据统计,2024年乌克兰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达约200万公顷,约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30%。转基因玉米凭借抗虫、抗除草剂等优势,大幅减少农药使用与生产成本,产量显着提升,成为种植的主力军,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与此同时,转基因大豆的种植也在稳步推进,种植面积约为50万公顷,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15%左右。

根据世界农化网2024年6月18日消息,乌克兰议会于2024 年 4 月 23日通过第3645号法案,在戒严期间及戒严令终止或取消后的36个月内,简化了转基因棉花的进口和流通程序。这对于转基因棉花在乌克兰的进口、研究和应用是一个推动,有利于在棉花领域探索转基因技术的优势,例如会促进转基因棉花在纺织等行业的应用推广。

据外媒消息,乌克兰境内约有50%的大豆是转基因大豆。多瑙河大豆协会东欧执行董事弗拉基米尔·普加乔夫在2023年“油脂工业”国际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他表示,乌克兰现在存在大量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情况。据其与美国农业部的估计,乌克兰境内大约有一半的大豆是转基因品种的。罗马尼亚“绿色特工”协会主席加布里埃尔·保恩曾对乌克兰6个主要大豆种植地区的60个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中的29个样本为转基因样本。

匈牙利也检测出了来自乌克兰的转基因产品。2024年2月3日,匈牙利农业部长伊斯特万·纳吉表示,匈牙利国家食品链安全办公室官员于当年1月份查出了近40吨来自乌克兰的转基因玉米种子。匈牙利曾在2023年的检查中也发现多起乌克兰大豆和玉米含有转基因成分。

APK-INFORM 机构油籽市场分析师斯维特拉娜·基里乔克表示,乌克兰正在积极增加大豆作物种植面积 。2023年,大豆占油籽播种面积的20%,前两年分别为19%和15% 。

这些年,欧盟不断地突破“坚冰”,加快了授权新转基因产品在欧盟地区上市的进程。比如,2019年7月31日,《科技日报》报道说:2019年7月2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10种转基因产品在欧盟上市,其中9种用作食品或饲料,另一种用作观赏性切花。

人民网在2021年8月份报道说:

2015年4月,欧盟监管机构批准了玉米、大豆、棉花及油菜等10种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食品与饲料进口申请,并同时更新了7种转基因作物的进口证书。

到了2020年,欧盟委员会又授权授权转基因大豆MON×MON×A5547-127用于食品和饲料。

在2021年8月17日之前,有12项新授权转基因产品获批上市,授权有效期为10年。包括用于食品和饲料的转基因玉米MON×MON×MON× MIR162×NK603及其子组合、MON×MON× MIR162×MON及其子组合、MON×MON× MIR162×NK603及其子组合,以及转基因大豆MON× MON×MON×MON和SYHT0H2;此外,转基因玉米MON、MON和MIR604属于到期后被续授权用于食品和饲料。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批准了几种转基因油菜、转基因棉花等产品在欧盟地区上市。

未来的欧盟会怎么办?我想,用英国的现状和表态可以做出预言:

英国已经在重新制定农业转基因技术相关法规,而英国的农民将会被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例如富含抗氧因子的转基因番茄以及防挫伤的转基因马铃薯。

英国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大臣Owen Paterson在洛桑研究所发表演讲,公开表示欧洲正在错失转基因良机:“当世界其他国家都已抢先种植转基因作物并从新技术中获得收益时,欧洲正在冒着被甩在后面的风险。”他同时表示,反对转基因的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

英国农业大臣George Eustice在2016年向英国议会提交的书面信息中提出:“在脱欧后,政府将考虑未来农业转基因技术法规的可能性……新法规将以科学为基础。”

换言之,过去欧盟走的仅仅是政治生态之路,而欧盟一部分国家禁止种植,仅仅是源于政治因素,而刻意回避了科学决策。2013年,20多位欧洲顶尖植物学家联署了一份联名公开信称,欧洲国家对转基因作物禁止进行田间试验,这不是科学原因而是政治原因。公开信警示欧盟:如果仍不允许加快发展转基因作物应用,欧洲农业的发展目标将遥遥无期。

就目前而言,除英国以外的欧盟国家对转基因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对转基因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出台了多个积极促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法律条款;

二是以法国、德国、瑞士等国为代表,其态度摇摆不定,这取决于政府与绿色和平组织等民粹团体的博弈;

三是奥地利、希腊、卢森堡等国,虽然临时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但是已经开始出现松动迹象。所在国的科学组织一直呼吁政府不能背离科学决策 。

事实上,包括欧洲科学界在内,转基因安全性在全球科学界都没有任何争议。

注意,这里说的是“科学界”。在广场舞大妈、 超市营业员、街头艺人、吸了摇头丸的外行人里面有争议,这种争议没有任何价值。

欧盟官方和欧洲各国的科学机构,都对转基因安全性没有争议。比如:

欧洲对食品安全认证的唯一权威机构——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公告中认为:经过四十年的实践,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具有风险。

英国皇家学会认为:与传统农作物相比,转基因农作物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食用转基因农作物是安全的。

捷克科学院在2009年的科学研究白皮书指出: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应减少对转基因农作物的限制。

法国生物技术高等理事会、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则指出:转基因致癌性没有任何依据。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在2004年就通过集体报告达成了共识:转基因的安全性是完全确定的。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在2016年7月6日的官网发表《关于转基因生物的问题-转基因种子的争议》,强调俄罗斯联邦的法律并不禁止进口转基因产品,而仅仅是确立了政府“根据监测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结果”实行这种限制的权利。

上述是欧洲地区科学机构对转基因安全性的集体看法。

其实在全球科学界也没有任何一个正规的科学机构会反对转基因。《自然》《科学》《细胞》《柳叶刀》等权威期刊刊登有1100篇以上认可转基因安全的实验论文,1960年代以来60多个国家、471个国际权威机构的支持转基因安全性的sci实验论文超过10万篇,而质疑并且成立的论文数量为0。

我相信,科学的力量终是不可战胜的,阴谋论一定会输,对科学家和科学界的污蔑是不得人心的。有朝一日整个欧盟必将彻底打破坚冰,用科学技术造福每一个公民。

(作者:怀疑探索者,写于2024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