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转基因作物能不能留种?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院士。)

近期,我在抖音发布了5个有关转基因的视频,详细阐述了转基因的实际情况,内容涵盖美国食用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规模、国际权威机构的官方态度、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原理,以及我国政府对于转基因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正式批准种植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等重要信息。这些内容均有可靠依据、可查证核实。不过,信与不信,最终还是由网友自行判断。

在众多网友的跟帖中,不少人表达了对转基因作物留种问题的担忧。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首先,转基因作物是否能够留种,并非由其是否为转基因决定,而是取决于作物本身的特性 。

以目前最重要的两种转基因作物为例:转基因玉米之所以不能留种,是因为当下广泛种植的普通玉米大多为杂交玉米,而杂交玉米本身就不适合留种。杂交玉米是通过不同亲本杂交获得的,其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导致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参差不齐,无法保持杂种优势,所以农民如果使用杂交玉米留种,往往会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

反观转基因大豆,它就是可以留种的,原因在于普通大豆本身就具备留种的特性。但即便如此,农民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是更倾向于购买种子。这是因为专业种子公司生产的种子在纯度、发芽率、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益。虽然自留种子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种子混杂和退化等问题,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

其次,对于转基因作物的种子来源,大家不必过于忧虑。我国已经批准的51个转基因品种,其中包含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大豆转基因品种,这些品种我国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意味着我们在转基因作物种子领域不会受制于国外公司,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的自主发展。从研发到生产,我国科研人员和农业企业在转基因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培育出一系列适合国内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转基因品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再者,关于不能留种这一现象,其实无需过度担忧。

不能留种的,都是新科技产生的优良种子。老品种被淘汰了,是市场的选择,实际上也是消费者的选择。

不能留种的种子,往往是运用新科技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它们在产量、抗病虫害、适应环境等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老品种逐渐被淘汰,这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消费者的选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品质、产量、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而新的优良品种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老品种不再被广泛种植,但它们的种质资源并没有消失。国家作物种质库承担着保护种质资源的重任,这里储存着能够收集到的各种作物资源,其中就包括各类老品种。那些令人怀念的老品种味道,也没有彻底从市场上消失。一部分以老品种的形态继续存在,还有更多的是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将老品种的优良性状融入到新品种中。比如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带有老品种味道的黄瓜、西红柿等,既保留了人们记忆中的风味,又具备现代品种的高产、抗病等优势 。

最后,农民不再使用可以自己留种的老品种,这一选择并非由国家或专家决定,而是农民基于自身利益的自主决策。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收入。新的优良品种虽然不能留种,需要每年购买种子,但它们能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帮助农民改善生活。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会综合考虑种子成本、种植收益、劳动强度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