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什么才是转基因有害的确凿证据!

《解惑!什么才是转基因有害的确凿证据!》

头条有一个网民,认证为搞“通信”工作的“创略” ,他也是一个信口开河多年的老牌的反对转基因人士。我之前就多次批评过他的不严谨言行。

这个人近日大放厥词,自称在“网络上调查了接近一个月”,得出了三个结论。

他所谓的“调查”,无非就是百度一下,不知道看的是什么网站,但可以肯定,都是自媒体。更不会是正规科学媒体。如果你查到资料,应该列举文章出处的网站的链接,让大家看看这些网站是不是具有权威性。可是,我们看不见任何的可以证明消息来源可靠的链接。

他所谓的三个结论,看起来言之凿凿,其实都是自以为是。比如,他说:

“俄罗斯,法国科学家认为,潜伏期是10~20年”。

请问,这些“俄罗斯,法国”的科学家,他们姓甚名谁,什么专业,在哪些科研机构工作,他们得出结论的实验是什么,又发表在哪一个专业期刊上面,编号是多少,又被世界上哪些同行做实验证实?即使潜伏期是10-20年,转基因自1974年已经开始研发,也早过了“10-20年”,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转基因有害是肯定的。”

请问,是自媒体肯定的,还是国际权威机构肯定的?又是什么机构什么人做了什么样的实验来肯定的?如果有实验,请提供实验报告的出处。

“7个科研机构违规研究,大V支持是因为利益。”

请你提供“大V”和“7个科研机构”合作和“因为利益”的证据。

创略 ,你自以为“调查”过,你有没有到专业的科研机构去调查一下?农科院你去了吗?农业大学你访问了吗?田间地头,各大超市,你走访了吗?专业的SCI论文库,你查了吗?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你去询问了吗?仅仅是顺手百度了一下几个不三不四的自媒体,这样也叫“调查”吗?

下面我来谈一谈,什么叫做证据。具体来说,什么样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转基因“有害”。

我认为,只要掌握了三点要素,【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也可以辨别信息的真伪或者可靠性如何。】

刚刚早上有网友给我一个截图,说某一个“美国人”发了一篇文章,内容是“研究表明,转基因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很多网民由于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不知道如何分辨消息真伪是好,以至于上了崔二的当。其实,想要辨别信息真伪很容易。记好了,以后只要有人发给你信息,你就去考察有没有满足以下三点要素:

第一,有没有实验论文。

(比如,崔二颠来倒去挂的一个“有害的证据”,即意大利一个什么教授发了一篇论文,说转基因喂养小白鼠容易得肿瘤。这是一篇论文,曾经发表在《食品与化学》。但是,这篇论文被撤稿了。所以不能算有论文。有人又说,这个教授修改了一些数据,后来又发表在一个期刊上。

至于媒体的报道,一律不算证据。媒体不是科学机构,媒体的从业人员也不是专业人士,不具备很高的鉴别真伪的能力。有时候,一些主流大媒体也会刊登正反两面的消息,但是那仅仅是给普通观众作为参考,不能替代科学机构的决策作用。)

第二,有没有被SCI收录。

(比如,刚刚上面说过,这个教授被撤稿之后,又发表在一个期刊上。好吧,这个算论文。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刊登论文的期刊,不但影响力因子几乎没有,而且SCI根本没有收录。按照专业人士的话来说,这个叫做“垃圾期刊”。注意,有些“垃圾期刊”,只要你给点钱,就可以刊登。几乎所有的反转论文,都是这样的情况。而支持转基因的论文,很多都在《自然》《科学》这样的权威期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即【有没有被同行评议通过】。

(比如,你做一个实验,说我发明了“永动机”,或者说我可以把崔二和外星人脑袋互换。而且,这个实验论文恰好就刊登在权威的期刊上。不仅如此,一些大的主流媒体也报道了。请问,这个算证据吗?

不算。光在主流期刊上刊登论文,依然不算做证据,很可能是由于编辑的个人水平不够,或者他并非该专业的专家,仅仅做了几个人的小圈子评议,还缺乏大范围内的同行评议。如果有全世界的同行一起做实验,按照你提供的实验步骤,得出相同的结论,则可以证明你确实有道理,崔二确实和外星人换了脑袋。为什么说1974年以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转基因无害,就是这个道理,都是孤证,实验重复不出结果。)

我还要介绍一个有用的工具,叫做“证据金字塔”。

我把可以称之为证据的东西,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给列了出来。在金字塔越是顶端的,说明它的证明效力相对来说就越高;那么越是往下走,它的证明效力就相对来说低一些。那么在金字塔塔尖的一级证据有哪些?

主要是国际组织的书面材料,比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发布的书面材料;再往下是 70 多本自然指数期刊,最出名的就是《自然》、《细胞》和《科学》;再往下是国家级机构的书面材料,比如说美国药监局、中国药监局、美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发布的书面材料;再往下是3000多本SCI核心期刊;再往下就是像吴兴川的“科学公园”,饶毅的“知识分子”,汪诘的“科学声音”,还有李治中博士办的“菠萝因子”这类专业的垂直媒体;再往下是像 CCTV 这样的综合性大媒体;最后一级第七级(当然不是最后一级,还有更后面),就是具体的某个学者、专家的讲话。这是一个让你快速区分证据等级的好方法。

其实在具体的某些科学领域,因为术业有专攻,大电视台的记者还真不一定能有比“科学声音”更细致、更耐心、更严谨的态度去查证资料。

大家可以在刚才那段报道中看到,xxTV-13 举的证据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书面材料,所以它的证据等级是第一级;而xxTV-2 采访的是具体的某一个专家,所以它的证据等级是第七级。

这样一来,一级对七级,毫无疑问,xxTV-13 KO xxTV-2。有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以后,你可以快速地判断“两个互相矛盾的新闻报道,我该更信谁”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相信权威意见,但是请你一定要记住,这里的权威指的是科学共同体而非个人。

那么,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呢?

科学共同体是由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组成的群体。以下是一些在确认转基因相关信息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科学共同体组织:

国际权威科学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组织专家研究和评估,发布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报告,认为“目前尚未发现有科学依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开展转基因相关研究和技术推广,为各国提供科学指导,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对转基因技术的正确认识。

国际科学理事会(ISC):汇聚了全球众多顶尖科学家,对转基因技术等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其发布的报告和声明为科学界和公众提供了权威的科学见解。

各国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多次组织专家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发布报告肯定了转基因作物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英国皇家学会(RS):积极开展转基因技术的科普和研究工作,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发布研究成果等方式,推动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认知。

中国科学院:众多院士和科研人员参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评估,在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这些科学共同体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评估和交流,为确认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信息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推动了转基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发展和应用。

目前,国际上的权威机构,有471个认可转基因的安全性,她们也是科学共同体的一部分。

(写于2018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