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又宣传伪科学,这回是“顺势疗法”

《反转基因的人又宣传伪科学,这回是“顺势疗法”》

我“怀疑探索者”刚刚又看见反对转基因的无德网民“大路铺子的居士”在宣传伪科学,这回是鼓吹所谓的“顺势疗法”。

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的今天,顺势疗法这一伪科学概念却仍在迷惑部分人群。它最初由德国人哈纳曼于1810年提出,并着书《顺势疗法》。其核心“顺势定律”宣称,若健康人服药后出现与某种疾病相似症状,该药就能治愈此疾病,这看似新奇的理论,实则漏洞百出,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

从科学原理角度分析,顺势疗法毫无依据。现代医学建立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有着严格的理论和实践验证流程。药物作用于人体,是通过特定的化学成分与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生理生化过程来达到治疗效果。而顺势疗法所谓的“以毒攻毒”式的相似症状对应治疗,完全违背了基本的生理和药理机制。例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因为其能特异性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而不是因为它能让健康人产生类似感染的症状。

在药物制备方面,顺势疗法的操作也令人匪夷所思。顺势疗法药物常经过极度稀释,甚至稀释到原物质分子几乎不存在的程度。按照化学基本原理,当稀释到一定程度后,溶液中几乎不再含有原始药物的分子,那么它又如何能对人体产生作用呢?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依据,高度稀释后的顺势疗法“药物”,只剩下溶剂(通常是水或酒精),其宣称的治疗效果就如同说普通的水或酒精能治愈各种复杂疾病一样荒谬。

临床实践同样无法为顺势疗法提供支持。大量严谨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顺势疗法在治疗疾病方面与安慰剂效果无异。在双盲对照试验中,当将顺势疗法药物与安慰剂分别给予不同患者,观察治疗效果时,并未发现顺势疗法药物在治疗疾病上有明显优势。这充分说明,顺势疗法所谓的治疗效果,很可能只是患者的心理暗示作用,而非药物本身的真实疗效。

顺势疗法的存在不仅是对科学的亵渎,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当患者因相信顺势疗法而放弃科学有效的正规治疗时,疾病可能会延误,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例如,癌症患者若放弃手术、化疗、放疗等科学治疗手段,转而依赖顺势疗法,无疑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巨大风险之中。

顺势疗法药物剂量微小这一荒谬特性值得深入探讨。顺势疗法创始人哈纳曼主张剂量越小效果越显着,其用药剂量常常低至令人难以想象的64.8×10???毫克,秉持药品中药成分越少越具治愈能力的观点。这不仅违背了科学常识,更在实际应用中毫无逻辑可言。

从化学和物理学基本原理来看,如此微小的剂量毫无作用。药物要发挥功效,其分子或离子需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或参与体内化学反应,从而调节生理过程。但顺势疗法中近乎零的药物剂量,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活性成分来启动这些必要的生理反应。就像点燃篝火需要足够的燃料,仅有极微量的火星(类比顺势疗法药物剂量),根本无法让火焰燃起,更别提维持熊熊燃烧的状态。从原子和分子层面而言,在如此低的剂量下,可能连一个药物分子都难以存在,又何谈对人体产生治疗效果呢?

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这种微小剂量也难以产生有效作用。在医学研究中,药物疗效通常基于大量样本的统计分析。而顺势疗法药物剂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统计学上,其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微乎其微,无法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也就无法证明其能真正治愈疾病。

顺势疗法的这一理论,在实践中也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它误导患者,让他们相信这些近乎不存在剂量的药物能治愈疾病,从而延误病情。许多患者可能因轻信顺势疗法,放弃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最终导致病情恶化,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例如,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若依靠顺势疗法,不按时服用科学治疗所需的药物,血糖、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顺势疗法关于微小剂量药物更有效的观点,是对科学的公然挑战。它既缺乏科学理论基础,又在实践中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这种伪科学观念,依靠科学的医学手段来保障人类健康。

顺势疗法根本就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在科学原理、药物制备和临床实践上都站不住脚。我们应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清顺势疗法的伪科学本质,避免被其误导,让医学回归科学正轨,保障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

(写于2024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