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后代?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后代?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6 11:31:56 来源:书海阁

在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流传甚广:“转基因食品一代人吃是看不出问题的,要吃三代甚至更多代看看”。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是缺乏科学依据。

要解答转基因食品能不能长期吃,会不会影响后代的问题,需要从食物在人体的消化机制和大量科学实验数据来分析。

从消化吸收的角度来看,任何食物,无论是传统食品还是转基因食品,其含有的基因、蛋白质等成分进入人体消化道后,都不会长时间保持原状。人体的消化系统犹如一台精密的“拆解机器”,会将这些物质“一视同仁”地消化分解。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在胃肠道中,DNA会被各种消化酶逐步切割成小分子片段,最终变成核苷酸被人体吸收利用 ,这个过程不会因为食物是否为转基因而有区别。蛋白质也会被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再进入人体的代谢循环。

也就是说,转基因食品在人体中不存在“累加效应”,不会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在体内积累,自然也就没有产生长期影响的物质基础,更不可能改变人类自身的基因,进而影响后代。

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展了大量动物实验。例如,进行了小鼠、猪的多代喂养试验。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中,研究人员详细记录了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生理健康等各项指标,均未发现因为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出现异常。

我**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更是对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猴开展了长期的喂养试验。猴子的生理结构和代谢方式与人类高度相似,选择猴子作为实验对象大大提升了实验结果的参考价值。经过严谨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同样没有发现任何负面影响。

欧盟也曾资助“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证据交流”项目(GRACE,为3个月与1年喂养试验)和“转基因作物2年安全测试”项目(G-TwYST,为3个月与2年喂养试验),法国开展了“90天以上的转基因喂养”项目(GMO90 )。这三项研究历时6年总耗资超1000万欧元,结论均表明,试验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在实验动物中没有引发任何负面效应,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更没有发现其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相关的毒理学效应。

从生产实践的数据来看,转基因饲料已在全球应用接近30年。在畜牧业中,它被广泛用于饲喂几百亿只鸡,这些鸡繁衍了很多代。如果转基因真的存在影响后代等安全性问题,在如此庞大的样本和多代繁衍过程中,必然会有所显现,但至今也未发现1例这方面的安全性问题。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累计种植转基因作物已超过510亿亩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亿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产品。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和庞大的消费群体下,经过无数科研人员和监管机构的严格监测,没有发生过1例经过科学证实的安全性问题。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和消费国,目前美国已经批准了23种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每年种植转基因作物11.3亿亩左右,占其耕地面积的40%以上,其中玉米、大豆、棉花、甜菜等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均超过90%。美国种植的50%左右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均在美国国内消费。欧盟、日本每年也大量进口转基因农产品,PSD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库和Trade Map数据库显示,2023年欧盟进口转基因大豆1192.6万吨、转基因玉米565.3万吨;2023年日本进口转基因大豆313.8万吨、转基因玉米1414.7万吨。

从更宏观的角度,转基因技术自1989年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啤酒酵母、食品添加剂、食品酶制剂等,很多都是转基因产品。过去20年,美国人总共消费了12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无论是从消化原理、动物实验,还是大规模生产实践和全球消费情况来看,都没有证据表明不能长期食用以及会影响后代。当然,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和监管始终不能松懈,要持续用科学的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写于2022年,发表于《农民日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