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转基因种植在中国:农民普遍热情欢迎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中国也在积极探索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发展路径。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大背景下,中国转基因种植户数量呈现出显着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在玉米和大豆等作物的种植上,并且形成了国企统一收购用于饲料产业的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一、转基因种植户数量大幅增长

自2021年国家在科研试验田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试点种植扩展到内蒙古、云南的农户大田 ,2023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省玉米制种基地安排制种,推广面积约400万亩。到了2024年,转基因玉米种植扩大到了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八个省区,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余亩。预计到2025年年底,突破6000万亩。到2026年,保底突破1亿亩。

从种植户数量来看,据农业厅的确统计数据,每年都有新增种植户数量。从推广面积的迅猛增长,也可以合理推断出,转基因种植户的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转基因作物种植带来的优势,选择加入到转基因种植的行列。以吉林省为例,作为较早开展转基因产业化试点的省份之一,许多农民纷纷尝试种植转基因玉米。公主岭的一位农资经销商李茂业表示,当地越来越多农户开始主动询问和购买转基因玉米种子 ,这一现象在其他试点地区也普遍存在,充分显示出转基因种植在农民群体中的逐步推广。

二、国企统一收购,保障产业发展

在转基因作物收获后,国企在收购环节扮演着关键角色。中粮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参与转基因作物的收购,将其主要用于饲料产业。国企统一收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确保了转基因作物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让农民不用担心产品滞销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保障;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证转基因作物的质量安全,使其能够在严格监管下进入饲料生产环节。

据了解,中粮集团在国内多个粮食主产区都设有收购点,专门收购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这些收购的作物会被运往旗下的饲料加工厂,经过严格的加工流程,转化为优质的饲料产品,供应给养殖业。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与工业的有效衔接,还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

三、农民积极性高涨,多方受益

转基因作物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也是农民积极性高涨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增产增收,转基因玉米、大豆可增产8.6% 到15.6%。以转基因玉米为例,假设普通玉米亩产量为500公斤,按照增产10%计算,转基因玉米亩产量可达550公斤。在价格方面,转基因玉米不长虫、毒素低、米质更好,每公斤售价比普通品种高2-3分钱。以每公斤高2分钱计算,仅增产部分就能让每亩地多收入11元。再加上转基因品种能少打药、多打粮,还能节省人工喷施和捡拾棒子等费用,种起来更省心。以每亩节约成本40-80元计算,种植转基因玉米后,一亩地起码能多挣100元以上。

吉林省的一位农民老李接受采访时说:“我种了多年的玉米,以前种普通玉米,每年都要花费不少钱在农药上,还得时刻担心病虫害,收成也不稳定。这两年开始种转基因玉米,不仅农药钱省了,玉米产量还高,卖的价格也更好,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而且现在有国企统一收购,根本不愁卖,我明年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不仅让农民受益,还对整个农业产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有着深远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增强我国在国际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将不断加速。

(写于2025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