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有机和转基因哪个更安全?答案:转基因

不少消费者被贴着“零农药”,“纯天然”,“营养更健康”标签的食品吸引,视其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而对转基因食品充满了质疑,甚至恐惧。

但是有机食品是否比转基因食品更安全?

答案却是:

转基因食品更安全。

为什么?

事实胜于雄辩,科普作家、环保人士马克?林纳斯就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迄今为止,有食用有机食品致死的例子,但却没有人因为吃了转基因食物而死亡。

有机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2011年夏,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席卷欧洲,致使53人死亡,3500人患上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传染源是德国北部一家有机农场生产的有机豆芽携带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2006年秋,美国有机菠菜导致大肠杆菌疫情,数百人感染,数人死亡。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菠菜,是美国最大的有机食品企业“自然选择”生产的,规模最大,出了问题危害也最大。

近几年来,美国和欧洲频繁暴发大肠杆菌疫情和沙门氏菌(沙门氏首先发现的细菌)疫情,都是通过人畜粪便传播给食品,食品再传播给人。传播疫情的食品有甜瓜、木瓜、草莓、西红柿、黄瓜、菠菜等,大多是有机食品,因为有机食品常施人畜粪便。

那么,转基因食品有没有安全事件呢?

答案是:

没有,一例也没有。

“国际权威机构达成转基因安全的共识是:凡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安全,可放心食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从1987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到1996年开始推广,转基因已成为人类科技史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林敏说,转基因产业化20多年来,世界上有超过70%的人口是生活在批准种植或进口转基因的国家,从未发生过一例安全事件,那些着名的“安全事件”,事后证明都是谣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说明,已商业化的或是发了安全证书尚未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有毒有害,同样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的食品或者作物对人体健康有害。

为什么有机食品不安全呢?

有机食品确实“不能使用人工合成农药”,但并不代表它不使用农药,只是它使用的是“有机农药”,包括一些植物源和动物源以及矿物来源的杀菌剂、杀虫剂,比如常见的波尔多液等。尽管跟人工合成农药来源不同,但它们同样具有毒性,也并非不残留,如果不清洗干净就吃下去,对身体同样可能有安全风险。

陈君石说:“有机农业是指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农业,但如今的作物不能不用肥料,必须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是人和动物的粪便经过发酵无害化处理变成的肥料,在无害化过程中稍不小心,粪便中有害生物包括寄生虫卵和致病细菌、病毒就有可能进入到农作物中。”

其实,即便有机食品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只要经过烹饪,就可杀死病菌,可是,崇尚有机食品的人大多喜欢生食,认为生食才够天然。

就在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席卷欧洲之时,英国农作物保护协会主席多米尼克?戴尔在《新科学家》杂志发表文章称:“我与有机食品行业密切合作有十年了,起初我是英国有机食品生产商组织的负责人,后来成为英国政府有机行动计划委员会的代表。可是,近几年,我越来越为有机食品业宣传“有机食品更健康更安全”而担心,因为事实并非这样。有机食品业背离科学,增加了消费者感染致病菌的风险。”

“天然的同样可能不安全,人工的假如讲规矩的话,同样可以是安全的,这个概念在食品安全领域已得到纠正。日本若干年前规定只要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香料、色素等都无需验证安全性,一律通过。现在却改变了这项规定。天然的色素、香精、香料有可能含有有毒成分,而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经过了严格安全性评价和实验,可保证足够安全。安全不安全,不能拿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来简单划分。”林敏说。

转基因技术却没有这种风险。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说,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是设计决定的;或者可以说,转基因是一项本质安全的技术。

“转基因技术具有环节众多、多次筛选、过程可控、结果可预期、操作过程相对封闭、对非预期产物消除简单易行的特点。完整的转基因技术涉及一系列环节,是包含大量负反馈的系统,每个节点都是人工干预的,转基因技术过程和产物都是可以在完全封闭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转基因安全性的保证,并非事后检测确定,而是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就能保证其安全性。”姜韬说。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最新发布的《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年度报告,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1.898亿公顷,增长了112倍,这使生物技术成为近年来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22年间,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面积累计达到了23亿公顷,即59亿英亩。

姜韬进一步解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有意把安全性不确定的食品推向消费者的餐桌,这是常识。既然是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监督和给出安全评估框架,各国政府主导的转基因安全评估建立起来了,公众就可以放心。

有机食品也没有更加营养

有机食品的概念,其实是近代从发达国家兴起的,这些国家走过了工业化发展对生态损坏的弯路,对“返璞归真”的“天然”食品寄予了厚望。而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样的诉求也让有机食品出现在国内商店的货架上。

有机食品的生产者一贯宣称有机食品比常规食品更营养,有机食品的崇尚者也都相信这样的宣传,但是,2009年7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却否定了这种宣传。

这份研究报告说,单从营养角度来说,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并没有什么差别。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是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检索了从1958年到2008年的数万篇相关文献,对其中有价值的100多篇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发现,氨基酸、脂肪酸、糖、维生素、矿物元素等13种营养成分中,有10种在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中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其余3种营养成分含量有差异,却是因为肥料使用方式不同、收获时间不同、成熟度不同所致。

这项研究的总负责人、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艾伦?当古博士说:“这是迄今为止对有机食品营养价值最全面的分析,我们的工作表明,有机食品更有营养的说法在目前还没有得到更充分的证据支持。”

2012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在《内科医学年鉴》上发表的论文也认为,有机食品跟常规食品的营养价值差不多,只是农药残留低一些,但轻微的农药残留跟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明确。在这项研究中,十几名研究人员搜索了1966年至2011年45年间发表的6000多篇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论文,并挑选出相关度最高的240篇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机食品比常规食品更有营养。”

而转基因食品却有可能更加营养。

比如,转基因黄金大米。“食用转基因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有效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的策略。之前的转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而黄金大米的直接受益者是贫困人群,所以黄金大米被称为‘最人道的科技产品’。”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林拥军说,植物不能合成维生素A,但有些植物能合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很容易转化为维生素A。实际上,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的方法就是食物多样化。但是,以大米为主食的贫困人群,既不能从主食中补充β-胡萝卜素,又因为贫困做不到食物多样化。

(作者:马爱平,来源:《科技日报》。发表于2018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