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快穿之女配醒悟后 > 第229章 向命运妥协的女人一

快穿之女配醒悟后 第229章 向命运妥协的女人一

作者:旋雨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1 14:36:59 来源:书海阁

(这一篇是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女主是个没读过书的农村姑娘,女主没什么大志向,就有些小心思而已)

(女主这辈子都不会离开农村,去最远的地儿也就是乡镇和县城,所以看书的时候可别骂女主哈)

(男主也不是那种大杀四方的爽文男主,他的心都在不吃亏上,能赚点小钱。)

(男女主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普通人,没什么远见,恨人有笑人无的心态,攀比心全放在周围人身上)

(男女主感情慢慢升温,都是睡出来的感情,反正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在离安西县老老远的地方,有一个叫牛场的边陲小镇。

这是个远离大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特别小镇。

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但却有独特的风景魅力,比如清澈的河流、广袤的森林,晚上独特的野生动物吼叫,还有人们永远走不出去的乡村小路,真是山外山,翻了又翻。

当然,这些自然风光,也为小镇和村庄里的妇女增添了许多无穷无尽的……恐惧。

这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也有各种各样的迷信和传说,没有大恶大奸的人,却有许许多多小事能恶心人。

要说这里的人封建吧,男男女女的行为举止那叫一个开放,孩子也是生了一箩筐。

可要说这里的人开放吧,又事事都被封建迷信给框住了。

男人抱着封建的思想不撒手,女人过着封建的日子没个头。

王艳玲呢,就是生活在这么个地儿,一个叫林麻村的小旮旯。

这村子不大,也就三四十户人家,姓氏也挺杂的,但要论数量,还是姓赵的最多。

而王家,就那么一户,也就是王艳玲家。

她家是爷爷奶奶逃荒的时候,搬到这村子里来的。

不过王爷爷夫妻俩刚到这没多久就死了,就剩他们的儿子王大毛这么一个男娃。

后来为了能融进村子,王大毛就娶了本村的胡美心。

这俩人生了俩儿子三个闺女,王艳玲就是这三闺女里的老三,在王家那是妥妥的底层人物,干啥都垫底。

以前的王艳玲,那是事事都要跟哥哥姐姐们比个高低。

家里有什么活要干,母亲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她不干,非得反驳几句。

但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母亲就只想着哥哥姐姐,她也不乐意了,得抗议。哥哥姐姐们不愿意干的活,她也得干,不过还是会先抱怨几句。

然而现在呢,王艳玲已经慢慢变得温顺了,她那起初的锐气,也被父母和哥哥姐姐们慢慢给消磨平。

当然不是被柔声细语给安抚的,而是被父亲那常年挥舞的竹条子,还有母亲的大巴掌,以及哥哥姐姐们的拳头给磨没的。

后来哥哥姐姐们都成家,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终于没人再关注她了,母亲一门心思地和嫂嫂们斗智斗勇呢。

母亲在两个嫂嫂的比较之下,也终于发现了小女儿王艳玲的价值,嫂嫂们让王艳玲做事时,母亲就会说儿媳妇不做,凭什么让我小女儿做?

在这样的一日日的鲜明对比之下,王艳玲终于过上了几年轻松惬意的小日子。

只可惜啊,好景不长,在王艳玲 18岁这一年,父亲给她相中了一户富裕人家。

就是本村的赵家,赵家可是村里的大姓,占了村子人口的四分之一呢。

所以把小女儿嫁进赵家有三大好处,一是能和赵家拉近关系,以后王家要是有点啥事,赵家也能帮衬着点。

比如村子里抢地的时候,干农活的时候。

二是父亲相中的赵建良会赚钱,小女儿嫁过去也能让王家沾点光。

三则是两个大女儿都嫁到外村去了,要是小女儿也嫁出去,以后他们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没个女儿在身边,谁来伺候呀?

至于指望儿子媳妇?他们可没抱过希望,儿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儿媳妇是用来生孩子的,女儿嘛,就是拿来压榨的。

你瞧瞧,这条件多好啊,谁看了不夸王家厚道,对小女儿的亲事那叫一个上心!

赵家人口多,地也多,在村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呢!

而且看中的未来女婿还特别能挣钱,家里的房子都是石瓦房,可比那些茅草屋好多了!

这条件一说出去,谁还敢说王家两口子亏待了王艳玲呀?

不过说了这么多,却没提赵建良的情况。

这赵建良啊,32 岁,结过婚又离了,还有一子两女。在村子里那可是“鬼见愁”般的存在!

至于更多的吓人传言就不说了。

对前妻不是打就是骂,对子女也是不管不顾,对兄弟姐妹更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不过对父母倒是挺孝顺的,就是有点愚孝。

他娘说往东,他绝对不敢往西;他爹说撵鸡,他绝对不敢撵鸭。

他在他们那一房的赵家,简直就是个大奇葩,兄弟姐妹个个都恨他恨得牙痒痒,三个孩子看见他就跟看见饿狼似的。可他父母还在村子里到处说他孝顺、懂事、听话呢。

你说,这样的人,以前王艳玲见了都得躲得远远的,现在知道父母要把自己嫁给他,王艳玲能不害怕吗?

怕呀 !所以上辈子王艳玲逃了,但因为没出过村子,她只逃出村子就迷了路。

最后被路上遇见的陌生人卖进了偏远大山,那里比他们村子还落后封建,是一个不把女人当人的地方。

那里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姑娘坑,是“嫁”进去后,死了的姑娘的埋骨地。

王艳玲在那个村子一待就是六年,期间碰到过不少被拐来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小姑娘,她们都是从农村到城里打工的。

这些小姑娘都是被相熟的朋友,或者老乡卖给人贩子的。

偶尔王艳玲会听到她们讲述外面的新奇变化,还有好多让她惊叹不已的高楼大厦。

跑得超快的小汽车,又长又能装好多人的火车,还有火车站里拐卖妇女儿童的坏家伙,以及经常偷乘客行李的小毛贼。

还有小姑娘们在工厂里遇到的各种有趣好玩的事情等等。

后来被卖到家里的大学生和小姑娘实在受不了这里的苦和委屈,有的跑了(可惜没跑掉),有的死了(自杀了)。

只有王艳玲这个从小就很能吃苦的人,坚持了整整六年。

倒不是因为她能吃苦就能挺过来,而是她一直在想办法逃跑,在小山村长大的姑娘,对这种类似的小山村可太熟悉了。

她想去报警,想把这个罪恶满满的村子人都抓起来,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漂亮的姑娘被卖到这里。

这些都是其中一个被拐进来的漂亮姑娘告诉她的,她说她是个刚考上警校的大学生。

她还说买卖人口是犯法的,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在犯罪,只要报警,警察肯定会来管的。

她还说国家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村子存在,早晚都会被打下去。

只可惜最后,那个大学生姑娘也没能逃出去,被抓回来后,就被村子里的人给打死了,村民们生气地说:“谁让她嘴巴不老实,一直说我们村子里的人都是人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