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暖暖而生 > 第67章 越州秋收再续

暖暖而生 第67章 越州秋收再续

作者:司空执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14:02:41 来源:书海阁

王向荣这个即将年满十五岁的英俊少年郎,与弟弟向义一样,都继承了五井村王氏家族标志性的圆脸和圆润身材。

然而,尽管兄弟俩外貌有些相似,兴趣爱好却大相径庭。

就如同弟弟向义痴迷于建造房屋一般,王向荣则对木工活儿情有独钟,并且在这方面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不过泥瓦木匠不分家,两兄弟也算相得益彰。

想当年,王向荣跟随陈行宁先生在五井村村学念书时,可是个让人颇为头疼的学生。

每次上课,不出一刻钟,便能看到他睁着双眼呼呼大睡,明明眼睛挺溜圆的,人也坐的挺板正的,但双目无光,神游天外,甚至还会有轻微呼噜声,陈行宁都好奇这个“技能”是怎么磨练出来的!

就这样熬过了整整两年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认字还是算数等学业,他都是学得最差的那个。

而在陈行宁的教学生涯当中,最为棘手、令人头痛不已的几个学生里面,必定少不了王向荣的身影。

可自从来到越州之后,大家伙明显能够察觉到王向荣身上发生的变化。

他开始变得异常勤奋努力起来,特别是对待木工活计时更是如此。余师傅常常毫不吝啬地夸赞他,称赞他不仅头脑灵活、富有创意,而且吃苦耐劳、极具耐心。

当余师傅教导他:“木工活儿可不单单只是动手操作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许多计算问题。若是算不准确或者不清楚,一些简单的活儿或许还能应付过去,但要是遇到复杂的木工项目,那就很容易以失败告终啦。”

听了这番话,向荣每天晚食后回房间就向明涛请教算术。

他们这一伙人里,明涛的算术最厉害,周越也不赖,所以明涛忙不过来的时候,就由周越教。后来向义也加入了算术学习小组,渐渐地,春强、一丰,连最坐不住的林堂都开始复习并提高算术能力。

林堂有时候会弄不清楚鸭子有没有全部回禽舍,他二姐告诉他可以一批一批地数,只要他算术好,肯定能数得清楚。

春强和一丰呢,是看到小伙伴们都这么努力,自己可不能掉队,于是就搞起了小团体自学。

一开始林暖还不知道,后来知道了,就写了一张九九乘法口诀表给他们,简单地讲了讲意思和用法,就让他们自己去记、去背、去用。

从那以后,这几个人的算术水平那是突飞猛进啊!再加上高师傅和余师傅对向义和向荣的指点,总体来说,这两个有方向的人进步非常大。

这不,有了努力方向的向荣每天都在琢磨林暖给的任务,本想叫余师傅还有几个师兄一块研究,但他们都要秋收,秋收完了后得继续干县里的城北几个新划村的木工活计,分身乏术!

向荣有时候实在想不出来,就找农忙回来的几个小伙伴一起试试。还是暖姐说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他们不太清楚诸葛亮是谁,但暖姐说这人特别聪明,那他们就有两个多特别聪明的人!

【注:这个时空没有孔明先生;可能有,不过没有三国史,孔明先生可能就一直在卧龙山茅庐中未出门吧?!】

城北的三个村庄的秋收,经过村民们齐心协力的劳作,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应林暖的要求,从每个村子里精心挑选出了几块土地,严格按照每亩的收成来收割,并将其单独堆放在一起,而这批粮食更是被优先安排进行晾晒和脱粒处理。

当林暖和其他人一同投入到脱粒工作时,他们才真正领略到了其中的艰辛,用手搓脱粒,简直让大家吃尽了苦头。

那些尖锐的谷尖就像是细小的针一样,哪怕是常年从事农活、双手早已布满老茧的林家两兄弟,都难以忍受这种刺痛感。

长时间待在谷场上,谷粒上细细的稻芒仿佛无孔不入,钻进人们的衣服里,与肌肤亲密接触,使人浑身刺痒难耐。

就连林暖自己也曾试着戴上麻布手套去搓,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不仅无法顺利地把谷子搓下来,甚至连那恼人的芒刺都阻挡不住。

然而,就在众人为之叫苦不迭的时候,村中妇人表现得十分坦然,对这种劳作习以为常,且觉得这活计非常轻松,如果能够忽视那手背上被谷刺划出来的红痕就更好了!

就这样,林暖一行人坚持尝试了整整一天的手工搓脱粒,直到几亩地的粮产全部称量装袋为止。

林暖记录好田亩的情况和产量,确如一开始走访时几个村的村民说的那般,一亩地最多的一石二斗半,最少的一石多半斗。

傍晚时分,当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院子里时,每个人都是这儿挠挠,那儿抓抓,一副狼狈模样。

然后大家一个不落地围在了王向荣身边,开始帮忙干活,插不上手的就递工具,搬木头,反正主打一个一定要加快“研究”的过程!

看到这么多人热情地前来帮忙,王向荣既感到有些紧张和压力,同时内心深处又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之情!就这样,十月二十也就是林暖他们的田地整体收割的前三天,向荣信心满满地表示打谷机应该可以派上用场了,不过他未雨绸缪,准备了两台,以防万一!

为何是整体收割呢?原来,在十月十五这个“不速之客”——台风雨的侵袭下,林暖家田地里好几片稻谷遭了殃,众人不得不进行了一波紧张激烈的小型抢收!

十月二十三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天空湛蓝如宝石般澄澈,洁白的云朵像一样飘浮着。

这样风和日丽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整整六七天,仿佛大自然特意为人们送上一份美好的礼物,因为水田已经干涸,完全可以开始收割。

就在今天,林暖和他的伙伴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时刻——秋收!

这次收割可不一般,连卢光都亲自来到现场指挥督阵!不仅如此,卢义等几个卢氏子弟也纷纷赶到城北前来帮忙,连卢光的三个儿子就是林暖新晋的三个弟弟也到了场。

城北的三个小村庄更是积极响应,每个村子都派出了十五六位身强力壮的村民,自从上次发生了林底坞村毫无底线地抢夺其他村庄资源的事件后,各个村庄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不敢倾巢而出,但这次还是将村里最能干农活的好苗子都给派过来啦!

还有好多没出过村的妇人和孩子,这些妇人和孩子明显穿着没出村人的衣服,这里还有余织和余布两姐妹。

众村民向卢光等人行礼,卢光表示不必多礼,勉励众人好好干活。

那台打谷机可是个关键设备,目前只有林暖、秦云飞和夏一丰熟练掌握了边踩踏板边打谷的技巧。于是乎,重担就先落在了林暖的肩上,她负责操作打谷机。当然,如果累得不行了,自然会有其他人及时顶上替换她。

与此同时,在林二虎两兄弟有条不紊的组织下,其余众人也都被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区域进行具体的收割工作。

只见林二虎大手一挥,高声喊道:“开工咯!”随着他这声号令响起,大家立刻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

镰刀挥舞间,金黄的稻穗纷纷倒下,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人们鞠躬致谢,田地里一片繁忙景象。

鸟雀们也很欢腾,小黑子和两只小猫上蹿下跳抓鸟,而夏一丰和秦云飞也用弹弓不断击打啄食的鸟雀。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稻田之中,阳光洒下一片金黄,映照出丰收的喜悦景象。

那些勤劳的妇人以及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手提装满收获希望的篮子,紧紧跟随在大部队的身后。

有的熟练地用绳子捆绑起沉甸甸的稻谷,而年纪稍小些的孩子则仔细地捡拾散落在田间的稻穗。

她们步履匆匆,将捆扎得结结实实的稻谷搬运到林暖身旁放置妥当。

与此同时,余织和余布按照林暖事先提出的要求,余织捧稻谷束交给林暖面脱粒,余布则负责装筐。

此刻的林暖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打谷工作当中。

只见她稳稳地双手捧着那束稻谷,准确无误地将其放置在打谷机的滚筒之上,同时她的一只脚不停蹬踏着脚踏板,带着滚筒不停地旋转。

站在一旁的余织姐妹俩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场景,嘴巴微张,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只见伴随着滚筒快速转动所带来的呼呼风声,那一颗颗谷子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纷纷脱离束缚,欢快地飞动起来,并最终如雨点般纷纷扬扬地落入到打谷机下方那个宽敞巨大的方桶里面。

“这……这就完成脱粒啦?”余织姐妹情不自禁地异口同声惊叹!

随后,只见林暖动作熟练地将打完谷子后的稻草整齐放置在一旁。而就在这时,余织迅速递过来另一捆待打的稻草,如此循环反复,两人一开始配合还有些慢,不一会就配合默契起来。

没过多久,打谷机的大方桶没已经成功装满了一桶谷子。

此时,一直在旁边守候着的余布立刻拿起簸箕,连忙将满满当当的谷子铲入早已准备就绪的竹筐之中。

每当一个竹筐被装得严严实实之后,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换上另一个空筐。望着眼前这高效且有条不紊的劳作场景,余织姐妹俩不禁在心中暗自惊叹:“这速度简直太惊人啦!”

然而,即便一切进展顺利,还是难免出现一些小小的意外状况。比如说,时不时会有谷粒飞溅出来,掉落在桶外。面对这种情况,她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等所有工作结束之后再集中清扫处理了。

更为令人感到沮丧的事情发生了——仅仅使用了一天时间,其中一台打谷机竟然突然坏掉罢工了!关键时刻,正在田地里忙碌的王向荣不得不被紧急召唤回来抢修机器。

经过一番仔细检查,王向荣发现问题出在了连接轴承的部位,原来那里用于固定的麻绳已经断裂,而且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运转,磨损程度相当严重。

听到这个消息后,林暖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惊讶之色,她根本找不到可以替代麻绳的橡胶材料。所以林暖当机立断,嘱咐王向荣先回去尽快修好损坏的那台机器,同时再多制作一台作为备用,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众人都不惜力气的干活,卢辉以及城北小院众人因为铁镰刀,收割速度快,基本一天一人能割稻六分地,而村民们因为工具问题,一天基本只能收割三分地到四分地。

午食与晚食皆由刘姑姑和林阳负责,此次所用之米,乃是数日前小规模收割而来的新稻米。这些稻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

午食是青菜肉丝粥,那鲜嫩多汁的肉丝,经过恰到好处地烹调,散发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而新米则在长时间的炖煮下变得软糯香甜,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馈赠;再加上新鲜采摘的青菜所带来的清新甘甜味道,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成就了这锅让人回味无穷的佳肴,咸鲜的口感更是让人感觉还能再割一块田!

村民们吃饭时纷纷聚拢到林二虎等人身边,兴致勃勃地与他们攀谈起来。

众人对林暖家田地里的稻子赞不绝口,夸赞那些稻子的杆子长得粗壮结实,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而谷粒则颗颗饱满,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不过,当话题转到那尚未分株的五十亩地时,人们不禁流露出些许遗憾之色。

林暖热情地邀请众多村民在自己称量田亩产量的时候一定要亲临现场。她诚恳地表示,如果经过实践证明她所采用的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希望大家能够毫不犹豫地依照她的方式去尝试。

实际上,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农即便林暖未曾开口提及,心中早已蠢蠢欲动。原来,林二虎他们早就向他们透露过,这种分株种植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降低种植成本。

想想看,仅仅是最初投入的那部分稻谷种子,最终却能换来更为丰厚的收成,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若是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对自家田地进行全面整改无疑势在必行了。

晚食是油炸雀鸟,虽然不能对着小黑子和两猫仔虎口夺食,但秦云飞和夏一丰着实打了不少,酥脆喷香的雀鸟连卢光等人都赞不绝口!更别提那些村民了,那真是吃的满嘴流油。

林暖当天便结清了当日参与劳作的村民的佣金,那些捆稻谷的妇人也和男子一样,捡谷穗的孩子则是按一篮子谷穗一文钱给予佣金。

那些妇人和孩子看林暖的眼神就像看活菩萨!要不是林暖不许,估计当场就想跪地磕一个!

村民们成群结队地回村,老远,小院的众人能听到那些村民唱着越州小调,悠远而绵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