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站着 > 第266章 无患投军(2)

站着 第266章 无患投军(2)

作者:作者qfr李青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2 21:11:51 来源:书海阁

我那十六岁父亲,走到新化的岩口,实在走不动了,说:“盟兄,歇一歇吧。”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子,牵着一条大黄牛,背上还背着背栏,背栏里装着一栏嫩嫩的青草。

大约是累了,老汉子靠着石墈放下背栏,右手揉着肿起的左肩膀。

我爷老子问:“大叔,从岩石到新化县城,还有多远?”

老汉子说:“还有三十多里。我问你们两人,你们去新化,干什么?”

无患一看老汉子的相貌,心里猜测,应该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便问:“听说王胡子的红军长征先遣团,到了新化?”

“前天,王胡子的部队,到了新化,估计会留下一段时间。”老汉子说:“你们两个细伢子,找王胡子干什么?莫非想投军?”

老汉子的话,提起了我爷老子决明最大的兴趣。我爷老子说:“盟兄,还等什么呀,我们走哒!”

我义父无患,看我爷老子走路,好像是个瘸子。

无患说:“盟弟,我来背你走一段吧。”

“做好事修德咯,你自己都走得蹩崽子一样。”决明说:“一个未来的红军战士,走路靠人背,传出去,一个堂堂的男子汉,哪还有脸皮,活在世界上?”

我爷老子大话这么说,但两条腿,快不听自己指挥了。这二十多里路,差不多走了一个下午,到新化县城的时候,已是晚上九多点钟。

新化县城,白天的繁荣,都被黑夜篡夺而去。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太婆,像个瞎子。拄着一根高她半个头的拐杖,在窄狭的街道上乱走。

无患说:“奶奶,您好。请问您,王胡子的红军,驻在哪里?”

湖南的土语,可谓十里不同音。老奶奶一双浑浊的老眼,仔细打量着无患和决明。

老奶奶说:“你刚才叫我什么?”

“老奶奶。”

“老奶奶是什么意思?”

“老奶奶是祖辈的意思。”

“我们新化县,老奶奶叫念捻。”老奶奶说:“你们两个后生崽,你们要找的那个王胡子,住在老屋陈家。”

无患和决明两兄弟,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念捻。”叫后之后,又觉得别扭、滑稽。

“本来,我答应了王胡子的两个手下,也就是我娘的哥哥的堂孙子,请他们过来吃晚饭。”念捻说:“我左等右等,没看到他们的影子。大概加估计,他们不会来了。你们两兄弟,既然叫了我一声念捻,我也不要白叫。你们到我家里去,吃一餐晚饭吧。”

无患扶着“念捻”,决明像个跛脚的老虎,跟在后面,到了老人家里。

“你们两兄弟,来新化干什么?”

“投军。投王胡子的红军。”

老人住在街道后面的小巷子里,木质的房子,似乎快要散架了。做泥工师傅的无患,心里清楚,这栋木板楼的倒塌,只欠一场暴风雨。

我爷老子决明问:“念捻,你家里的亲人呢?”

念捻说:“老倌子,走了十多年。两个儿子,大儿子娶了老婆,大孙子,这次投了王胡子的红军,他们一家人,住在奉家乡下;小儿子呢,单身汉一个。这次王胡子的队伍过来,他似乎看到前途了,也投了红军。”

无患说:“念捻,你住在这样的旧房子里,非常危险。不如回奉家的老家去,和大儿子一起生活,有人照顾,才好。”

念捻说:“我怕什么呀,一把老骨头,活足了。大儿子在黄土里刨食,日子过得焦苦焦苦,我不想为难他们。”

“念捻,你一个人生活在县城里,哪来的收入?”决明问。

“我在街口子上,摆过小摊子,卖炒葵花籽,收入好得很呢!”

“卖葵花籽,能赚几个钱?”

“你们不晓得,我卖葵花籽,有我的秘诀,凡来买葵花籽的人,冬天免费送一杯红糖红茶水,夏天免费送一杯清凉茶。街坊口岸的人,见我这个念捻年纪这么大,都来买葵花籽。”

“您是好心有好报。”无患说:“念捻,祝您长命百岁。”

念捻打开锅盖,几个菜碗盛的菜,放在饭上热着。菜碗有点烫手,念捻用一块干净的布包着,一碗一碗端出来,摆在桌子上,说:“后生崽,趁热吃吧。”

一个全牛三合汤,一个糁子粑蒸鸡,一个水车板鸭,一个白溪水豆腐,一个冬苋菜。

无患与决明,大约是肚子饿极了,顾不得斯文,一人吃了三菜碗大米饭,桌子上的菜,一扫光。

无患心里想,这一餐饭,念捻不知道要卖多个筒葵花籽,才能赚到这个钱。

吃完饭,已是晚上十点。

念捻说:“王胡子的部队,这个时候,我估计不会接待你们了。干脆,你们在我这里住一宿,明天一大早,念捻带你们去老屋陈家。”

半夜里,我爷老子的一双小腿,在抽筋,痛得要命。

无患说:“盟弟,当年,我去安化县的凤凰岭,去找烧木炭的雪见哥哥,也是小腿肚子抽筋。庙里的老和尚告诉我,双手抓住床沿,双脚抵住床档板,身体尽力蹦直,过不了几分钟,小腿肚子就不痛了。”这个办法果然奇妙。

我爷老子决明,依照无患提供方法,试了一试,立刻不痛。

迷迷糊糊中,我爷老子听到打更人的开场鼓,定音锣,再是梆子响。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人连喊三次,才渐渐远去。

到了六点钟,天才蒙蒙亮。无患推醒我爷老子决明,说:“盟弟,我们早一点去老屋陈家。”

我爷老子张开嘴巴,打了个无声的花哨,说:“好的。”

念捻早已经做好两大碗红油牛肉面,说:“我已吃过了,你们两个人,快点吃,吃完去找王胡子。不然的话。排队排到最后面,麻烦了。”

路上,我父亲决呢,小声地问我义父无患:“这位老念捻,为什么对我们这样好呢?”

“盟弟,你还记得神童湾街上,韩国瑜那个舅舅吗?”

“记得。”

“那个舅舅说,被称为王化之新地的新化人,是他一生中见过的最优秀的人群。”无患说:“史书上记载,梅山十八峒,住的是战神蚩尤的后代,团结,友爱,讲义气,好武。后来,湖湘文化的传播,与蚩尤文化深度融合,造就了新化人崇文尚武和厚德重义的性格特征。”

无患与决明虽然到得早,但更有早行人,好且排队,排在靠前的位置。

“念捻,您怎么又来了?”一位留着络腮胡子的军人,牵着念捻的手,轻声问道。

“昨夜里,从龙城县丰乐乡西阳塅里,来了两个后生崽,在我那里睡了一晚。今天一早,我给你送过来。”

我爷老子猜想,这位军人,大约就是传说中的王胡子吧,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王胡子走到我爷老子身边,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十几岁了?”

我爷老子实话实说:“我叫决明,快十六岁了。”

“小兄弟,对不起啊,我们的招兵的要求,年龄必须在十八岁以上。”王胡子拍着我爷老子的肩膀说:“等两年吧,你再来投军,我王胡子收你。”

我爷老子走出队伍,蹲在地上,把脸埋在两个手掌中,呜呜呜地哭泣着。

王胡子问我义父无患:“你多大了?”

无患说:“十八岁半。”

“家里还有什么亲人?”

“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

“好!我王胡子收下你!”

我义父无患,走到我爷老子决明的身边,两兄弟,伸开双臂,久久地拥抱着,似乎不想松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