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双桥 > 第232章 穷途末路之悲,无法躲藏的污水

双桥 第232章 穷途末路之悲,无法躲藏的污水

作者:文成公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07 来源:书海阁

这是你姐姐,以后你在客厅小床上住,卧室就让给你姐姐了。

她在农村受的苦多,应该让她住卧室,至于爸爸做得是对是错,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为什么?为什么?

传来儿子多多的哭声。

儿子多多把吴咏梅的书包,丢在客厅地下。

啪啪,

冯大田手掌向儿子多多的屁股砸过去。

妻子何金玉也在抹眼泪,这样做是不是太委屈儿子了。

清官难断家务事,冯大田安排好吴咏梅后,又到派出所上班去了。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了个头,以后麻烦事还多呢?

养孩子不是养一头猪,一只鸡。

你的承认贫穷家庭的孩子,是无法选择爸爸妈妈的,和富贵人家相遇,一切都应验于人的命运。

你的命运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很多时候你经过反复抗争,只不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时我们爬出命运的旋涡,双手却浸满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改变命运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

当你站在高处俯瞰,下面你的亲人境遇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心里,藏着悲苦的哀怨。

看似你风光无限,其实那种凄凉只有自己知道?

这种心情又向谁诉说呢?

西河县双桥镇派出所长冯大田就有这样的心情,一个贫困农村出生,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农村孩子,当兵是改变命运的一次绝好,也是唯一的机会。

他上战场没有写血书,也没有留遗书,父母已经给他说了一个媳妇。

彩礼退不起啊,那是一种的筹码。

他没有参加000之战,当初却感叹命好,战友的牺牲,他自己生存概率就大。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冯大田心里就有一种罪恶感。

他经常在无人的时候煽自己嘴巴,他内心生出这种念头,可是又消除不了,他就是有这种自私的想法。

而且那些上战场,活着的战友也没有立功。

而冯大田是二线,在骆驼军工里面,他是最棒的,二等功,分到派出所。

他生活还算可以,可他总想找点事做,减轻内心的罪恶感。

冯大田才收留小女孩吴咏梅,他要做到问心无愧。

无奈儿子多多不接受这个女孩,只不过现在被他高压政策,儿子多多敢怒不敢言。

也是对小女孩吴咏梅的一种伤害,融不到家里面,小女孩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以后的麻烦事多呢?冯大田长叹了一声。

我饿了,你给我拿个烤饼,冯大田说她老婆何金玉。

你自己拿,在地下室,外面一个小所长,到家里来就指使人。

今天我歇业半天,你知道“何氏烤饼”损失多大?

发面酸了,只有喂猪。

明天没有发面,又重新得揉面,三天以后烤饼店才能走向正轨。

三天后,潜在的客人买不上烤饼,客源就流失了。

为一个杀(人犯)的孩子至于吗?

何金玉说到一个杀字,赶紧止口,她才知道失言了。

得的,何金玉,你挣上钱了,嫌弃我啰嗦。

当初你怎么不嫌弃我,我好有个借口休你,休书都写好了。

就你认识那几个字。还写休书?

那你休啊,现在还来得及。

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在不一样了,冯大田妻子有了经济来源,自然就不一样。

儿子多多看到爸爸和妈妈拌嘴吵架,一个七岁的小孩暗自幸灾乐祸。

终于有了同盟军,我是妈妈唯一的儿子,我是妈妈亲生的,妈妈当然依着我。

就她也许是捡来的,也许就是爸爸···

七岁的孩子已经朦朦胧胧懂得人事,小孩是聪明的,他会从爸爸妈妈的脸上看出端倪。

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只要儿子多多有何金玉撑腰,或者暗示,小女孩必将遭受欺凌。

小男孩的身体发育必定要超过小女孩,就算是派出所长冯大田再有善心,种瓜得瓜乎?

播下的善心,收获的却是恶心。

呵,何金玉,今天你还长见识了。

冯大田跟着何金玉脚步下了楼,避开了两个孩子。

夫妻两个吵架了:“何金玉,你的支持我的工作,我们有今天也不容易,要把孩子养好,不能让同事笑话。”

你没看到吗,儿子多多不接纳,养孩子不是养猪,养鸡。

这个女孩就好比是被人强拉去,别人家的宠物狗,怎么也养不留恋,不是我们不要,孩子太大了,养不恋。

还是把那个孩子送到派出所,不是有国家吗?我听说还有福利院···

“你再说,我撕烂你的嘴”。

在楼道里用手就拽过何金玉。

当初算我吓了眼,怎么也得找个有文化的城镇女人,你这么不懂事,我也是双桥镇一个派出所长,也是在台面上混的人,说话一言九鼎。

把孩子领到家,老婆不要,我的脸面往那儿搁。

也就是现在,刚结婚那会,我早就一脚把你踹到楼下。

你有个楼吗?家里穷疯了,还不是为了三千元的彩礼。

妻子何金玉,偏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哪里疼哪里揭伤疤。

冯大田还是有大男子意识,贫贱夫妻百事哀。

曾经冯大田是打过老婆,现在冯大田不下手了,英雄打虎,孬种打老婆。

冯大田止住了怒火,拽着老婆何金玉到了地下室,抱住了何金玉,一只手解开了何金玉红色的裤带。右手抹在了老婆肥厚的屁股上,咋不嫖不赌的……

晚上我等你,何金玉把冯大田的手拽出来,勒紧了裤带,老夫老妻的还这么猴急,何金玉一指头指在冯大田额头上。

冯大田只是嘿嘿的笑。

何金玉在纸箱里拿了六个烤的成色不好的烤饼。

走吧,我支持你。

性是夫妻的黏合剂。

今天不做饭了,我去买两斤卤猪肉····

菜桌上,冯大田和何金玉一人一个把儿子多多与吴咏梅隔开。

多多理直气壮拿起筷子,就要夹卤肉,而吴咏梅怯怯的把筷子拿在手里。

何金玉劈开了多多的筷子,给你的姐姐让着些。

然后她拿起了一个烤饼用刀一劈两半,把卤肉夹在烤饼上,合上了烤饼递给了吴咏梅。

多多,要不是你妈亲生的,你妈对她有这么好吗?

冯大田望着儿子,指着小女孩吴咏梅,心里偷偷地笑。

孩子的心灵纯白的,冯大田是多多的爸爸,何金玉是多多的妈妈。

当然小女孩多多也认可了,眼前这个女孩就是爸爸妈妈生的孩子。

一个家庭有烦心事,一个县也有烦心的事,一个国家也有烦心的事,就看处理的问题的智慧。

自己的生活很重要,但别人的生活并不无关紧要。

一个作家说:“所谓的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有批判性意识和共享人性的工具,当一个社会要阻止孩子成长,为有独立个性有见解的成人时,那怕这个社会的教育设施再完善,这个社会就不算是有完整的教育体系。”

人啊是鸡找鸡,鸭找鸭,没水难养鱼和虾。

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前别去装大爷。

如果家里有钞票,外人不敢来取笑。

老人手中有钞票,儿女经常来报到。

兄弟之间有钞票,见面有说,也有笑。

如果丈夫手中有钞票,老婆自然会炫耀。

如果老婆手中有钞票,丈夫自然忠实又可靠。

花钱容易挣钱难,没有付出难挣钱。

西河县民政局长刘世杰也有烦心事,他就处在花钱容易挣钱难,没有付出难挣钱的漩涡中。

现在是扶贫验收攻坚阶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年初在山湾乡高城村有一个扶贫项目,那里的撂荒地多,种植小麦需要浇灌三轮水,一亩地用水量600立方水,经济收益低。

于是农业局植种站,就有一个扶贫项目,高城村由种植小麦改种胡麻。

高城村在祁连山脚下,那里气候凉爽,湿度也比较适合种植胡麻,只要种植,浇灌一轮水。

西河县产业结构调整,受困于水的无奈,只有种植户知道。

一亩地胡麻收入可观,胡麻籽不存在销售问题,而且胡麻杆工业效益也可观,胡麻杆的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的特点,是制做高级衣料的好原料

所谓的垃圾就是堆错了地方的黄金。

按用水量种植一亩小麦就相当于种植三亩胡麻,收益要高四倍,山湾乡,植种站信誓旦旦是个好项目。

于是西河县民政局就下拨扶贫款,胡麻种子免费,一亩地胡麻种子二十斤。

局长刘世杰也当过农民,小时候种过地,一亩地胡麻种子播种量最多也就三十斤。

高城村有水浇地三千亩,浇一轮水,就相当于种植一千亩的小麦。

经过测算高城村还有撂荒地,胡麻种植就是一万亩。

一亩地三十斤胡麻种子,一万亩就是三十万斤胡麻种子,一斤种子五元钱,一百五十万元扶贫款,足额发放买胡麻种子。

结果高城村的村民,没有种植胡麻,把胡麻种子卖了。

贫穷是一所学校,它将使人成熟,那是对孩子而言。

对成人而言贫穷就是愚昧,就是冷漠自私。

最大的问题就是成人堕落,而且使坏,想着歪理邪说,如何盘算着占小便宜。

当扶贫要靠造假时,扶贫就失去意义。

这么大的扶贫款民政局长刘世杰不可能不亲自过问。

西河县民政局长刘世杰,扶贫发放预算科科长贺书恒,民政局会计兼财务主任曹亚丽,主管副局长李耀河,坐上民政局的三菱越野车,要考察山湾乡高城村的胡麻种植收益项目。

扶贫资金层层监管,可不能有什么漏洞,这次考察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还有县农业局局长王进发,植种站站长姚福年,县人大代表主管农业的王开拓,县政协农业专家周明亮·····十几辆车驶入山湾乡乡村公路上。

快到了,快到了山湾乡,民政局长刘世杰探出头。

三菱车往乡村公路土地看,胡麻苗神似芝麻苗,而叶圆锐光泽,花色鲜艳。

而小麦是禾本科植物,胡麻和小麦有着天壤之别,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后面一辆丰田车鱼贯而入,是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所坐的车。

刘世杰下了车,蓝色的胡麻花一望无际,胡麻花比兰花稍小一点,却是漫山遍野一片蓝。

胡麻花有五片花瓣,那种蓝又透着白,那样充满朝气的蓝色,点缀在阳光下,沉淀在薄薄的花瓣尖上。

蜜蜂围绕着花蕊,花瓣十分精致,它有粗壮的根茎,茂密的叶。

刘世杰走到田野里,用手摸摸胡麻茎粗糙的茎叶,随手拔了一根胡麻。

刘世杰随口说:“不错。胡麻根系深,今年雨水多,胡麻又是大丰收。”

曹亚丽舒了一口气,喋喋的笑着,

殷勤得走上前去,“刘局长好眼力,今年的收入就是好,不打扣折胡麻种子就批下来,正是为民所系,为民所想啊。”

主管副局长李耀河,偷眼观察局长刘世杰,看来山湾乡杨书记,植种站刘站长已经把我们局长打点好了,哪有不吃淤泥的小虾。

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生胜天,一行十几个人涌入胡麻地里,县广播局小宗扛起了摄像机,宣传部刘干事掏出了笔记本,声势浩大。

县广播局小宗摄像机镜头田野取景,荒漠中有一片宛如南方的兰花,宛如金黄的大海。

美景沿着高城村,横越西河县最肥沃的盆地足有几公里,在高原荒漠深蓝的天空下,胡麻田野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遥相呼应,近看远观皆为美景。

刘干事掏出笔记本,匆匆的写了几个字,其实宣传部也知道,今天要到山湾乡高城村验收扶贫项目。

刘干事已经在晚上冥想了一夜,在笔记本记下了几行诗,今天是干事明天就是科长,后天就是局长了,能写诗也是资本。

一是儒雅,二是给自己添了晋升的筹码,只要领导跟得紧,就有好处。

六月六日观胡麻花有感

跌落在荒漠深处的蓝

留给儿时的记忆

便是母亲跪在地上

用镰刀收割胡麻

那一片蔚蓝的下面

就是是刺的胡麻茬

扎满母亲血糊糊的手

母亲啊

胡麻花还在开·····

刘干事在笔记本写了这么几句话。

而民政局长刘世杰疑惑的望着山湾乡党委书记杨林,乡长高胜天,然后对他们说:“杨书记,高乡长,不对啊,这是山湾乡喇嘛村的地方?

刘世杰掏出手机,用手机定位系统,已经超出了高城村好几公里。”

对对对,原先胡麻是在高城村种植,可我们已改在喇嘛村。

乡党委书记杨林赶紧附和。

主管副局长李耀河也是鹦鹉学舌,对对刘局长,胡麻该种植地点,没有给你汇报。

山湾乡已打了报告,地点改在喇嘛村,你不是到北京和何县长出差去了吗。

我是私自做主就把胡麻种植地点改了,越级了,下次一定改,一定改。

刘局长批评的对,工作就是要细致。

这时,曹亚丽喋喋的说:“刘局长,富民政策哪里还不是个富,你看这胡麻花多好。”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扶贫找对了路子,他牵着刘世杰的手,把刘世杰拽出了胡麻地。

曹亚丽就要让人知道,她和刘世杰的关系不一般。

原来曹亚丽和黑志功撕破脸面后,一部分钱,用来花钱买工作。

还有五十万曹亚丽(原姓黑)开了一个超市,由妹妹黑念真名字注册,黑妹超市。

曹亚丽是一个精明人,社会资源不用白不用,于是民政局到乡上慰问困难村民,都是在黑妹超市拿的货。

于是曹亚丽和各乡镇领导都拉上了关系。

民政局长刘世杰是耳有所闻,也就没有在意。

他知道这种女人动不得,有通天的本事。

没想到黑乌鸦曹亚丽墨囊中喷出墨汁有毒,要知刘世杰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