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双桥 > 第1章 双桥(4)论文事件

双桥 第1章 双桥(4)论文事件

作者:文成公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1 11:01:44 来源:书海阁

金小茗有点孤傲,她的同事们看她其实就是孤僻,虽然西河县每年考出很多大学生可谓是人才济济,但真正能回到西河县的却寥寥无几,双桥中学人才匮乏到就连金小茗这个黑水师专毕业的大专生,在双桥中学也是出类拔萃,她就像麦田守望者里的麦子套种葵花,她是麦田里的葵花耀眼夺目,居然属于高考状元县奇缺的人才,还能在国家刊物发表论文,她连自己都不相信,真是应验了那句“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千古名言,双桥无人才,小茗堪大任。

她的孤傲又使她不合群,下午七点,一个迷人、秀美,长发披于双肩之上,有一缕自然灵气略显柔美的女子,坐在现在的土墩,古代的长城了望台上,远眺祁连山上云层穿越的晚霞。

秋日的双桥,夕阳西坠,古城墙蜿蜒绵亘,去追溯西边的晚霞,沧桑古老的墩台上站着一个灵动飘逸的女子,就像现代与古代时间错位的重叠,锻造的黑水河丹霞地貌变幻着七彩光芒,晚霞折射在烽燧台旁胡杨林带,霞光似锦,宛如打翻了画家的调色盘。

城墙缱绻的金、胡杨叶高调的黄,天空空灵的蓝、田野里苜蓿辽阔的绿,此时苜蓿开花,苜蓿辽阔的绿缀上紫色的点点朵朵小花,双桥原野繁星点点,好像天空飘下彩色的缎带。

一树秋叶,一片蓝天,一郭城墙,静静地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让金小茗陶醉。

太阳西沉,祁连山白雪皑皑,那是西河县八景之一叫“天山积雪”,在县城南25公里的祁连山雪山积雪银装素裹,祁连山雪山“天山积雪”是西河人水源发源地。

金小茗是喝“天山积雪”的雪水长大的,雪水涵养她的灵魂,她之所以能写一篇优秀的教育的论文,就是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困扰着她的内心,这种文化变为包裹她心脏的内膜,让她挥之不去。

“一等人忠诚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两句话耕织在西河人的灵魂,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贫苦的西河县点燃了内心的自尊,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西河现象,双桥镇经济基础薄弱,居然教育体系庞大,教育改变无数人和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金小茗的命运。

双桥中学虽然在郊区,本地学习不好无望高考的孩子在辍学,却有一大批外地学子慕名而来,他们每个人身上寄托的是一个又一个普通甚至卑微的家庭梦想。

家庭出身决定一个孩子走的快,但读书却决定着一个孩子能走多远。

分数不一定是孩子成功或改变命运唯一的机会,但卑微的家长认为这是一条最便捷、最安全有效的天梯通道。

这种特殊现象撒播在西河人心田里, 这些父母倾其所有,甚至积蓄一个家族力量,舍去一个家庭学习差的姊妹正常上学的权利,供养分数考得最好的孩子,可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在校园并不快乐,回到家乡后抱怨,给他们隐形的翅膀太短,无法自由翱翔在繁华地段,于是指责父母,即便他们工作了,也是低能儿,他们不能把公司委托的事情做好,反而抱怨公司,只是做的更糟糕,就像搞坏了工程,还收钱的泥水匠一样一无是处。

个别走出西河县在外地生根发芽的孩子,组建家庭后夫妻生活一地鸡毛,他们学会了和别人说话,却不会和自己以前的情人沟通,也不会和自己的心灵和解,小家庭走向分崩离析的局面。昔日卿卿我我的情人,今日变为不共戴天的仇人,用匕首戳入心脏都不解恨,匕首拔出来,情人的血流汩汩涌出来,互相伤害 看见带血的匕首,又在哭泣……

分数让贫穷孩子走出西河县,分数也让孩子进入外部世界后噤若寒蝉,失去了农村孩子的强悍,淳朴成了伪装,心机太深的代名词。

分数也造就了双桥镇虚假的繁华……

金小茗站在烽燧了望台上驻足凝神,烽燧了望台浸透着历史的悲欢,夹杂着近世的风尘,是历史烟云和人间悲喜退去后留下的坚硬,透着晦暗的生命历程。

“也许古人知道,应该教育孩子什么东西?”金小茗好想问问古人。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墩台还在那儿静静地矗立在戈壁荒野里,什么也没有给金小茗说,“远方不远,远方已远,远去的就让它远去吧,古人毕竟湮灭在历史沧桑中。”金小茗自我安慰自己。

此时晚霞坠入祁连山,天空遮下黑幕,金小茗白天的人生舞台剧暂时落下帷幕,她走下烽燧了望台,向双桥中学走去,准备回宿舍,在路上她喃喃自语说:“又在骗人,冲破底层的那张互损互害无形之网后,走入繁华的世界 他们的生活又不快乐,可在最底层何谈善心?”

古人说得“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成为她无法解开的心结。

在睡梦中金小茗还萦绕着那个问题,应该教孩子什么东西?

“教给他们成年后必须要做的事情——责任。”一个智者说。金小茗在梦中,甜甜抿嘴一笑对智者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如果没有智慧,知识又有何用?水分太多会使植物窒息,灯油太多会使油灯熄灭,同样学习过度,给孩子塞进太多的东西,孩子头脑的活动将受到压制,孩子们就是鸭厂的一只鸭子,填鸭式的给鸭子塞满饲料,必将束缚孩子的身体,在沉重的负担下屈膝弯腰,碰到重大事情毫无主见。”金小茗梦中那个智者侃侃而谈。

“可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都是一些学识渊博的人,那些上了大学,走出西河县的女孩子,彻底改变了人生,温暖她们曾经寒冷的家。”金小茗在辩驳智者,她既认为智者说得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谬误之处,她显得惊讶,又陷入矛盾之中,但嘴角挂着不满,脸上有一丝不屑。

“还是一个智者呢?随便一件事就可推翻你的谬论,当初的我也是那样过来的,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农村孩子考上学得都是这样过来的。”金小茗又反驳智者。

贫穷蒙蔽了我们先辈的双眼,贫穷的残渣变成包浆保护了心脏,但裹住了我们的灵魂,西河县变得世俗化,世俗对孩子成功判定的唯一标准,就是走出西河县——考上名校,眼界束缚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对人生与世界的关切点并非是人与社会的,而是一个孩子无法逃出底层的囚笼,而此生也有限,外部世界生活多彩,所生的虚妄无力之感,我们判定的标准错了”。

那位智者终于找到了切入点,说出了分数与素质的临界密码钥匙。

“哦,是这样的吗?”金小茗微微一笑,西河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在一个人人尊崇分数的西河县,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无疑砸自己的饭碗。

“知识好比一把宝刀,给了穷苦潦倒的人毫无作用,他此时需要两个馒头,一碗小米粥,知识是一把宝刀,如果拿在一只孱弱人的手里,不懂得如何使用宝刀,它会伤害持刀人,所以还不如不拿宝刀。”智者这么一说,金小茗醍醐灌顶。

“哦,原来是这样?”金小茗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那位智者又说:“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通过学习变得更有秩序和规矩,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判断力,宁可让学生回家耕地,起码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变得更加壮硕,他们大学毕业,完全不能适应工作,你在他们身上见到的全部优势,只是知识的堆砌,以后让孩子变得更加自负和傲慢。”

“是吗?有这回事吗?”金小茗默默听着,深知自己的浅薄无知,她又插了几句话:“我们老师的辛苦付出,只有学生走出大山,才能得到认可,难道我们的心血白费了吗?”。

那位智者皱起眉头,呵呵一笑说:“你太高估你自己的付出,你只是努力地往孩子们脑子里塞东西,却让那些孩子的智力和悟性空空如也。”

“可我每天都在付出阿,周六放弃休假,免费加班,还得给他们补课,我又得到什么?”金小茗有点忿忿不平。

智者停顿一会,略微思考了片刻,又说:“你也不过是一只小鸟,出去寻找食物,把找到的谷粒放进嘴里,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喂给雏鸟,你们这些老师一边拼命地从课本里搜寻知识,没有独立的思考,经过学生的大脑,散播出去,也仅仅是知识的堆砌。”

金小茗在睡梦中脊背发凉,额头发热,智者说她居然不是老师?

双桥中学也不过是一个考试加工厂,学生如同工厂中的机器不停运转,她也不过是一个熟练操作工而已。

“我不是老师?”金小茗想喊,可是嗓子又出不了声,内心煎熬,躯体躺在床上,灵魂飘逸在宇宙。

“那我怎么办?”

那位智者又开口而且还滔滔不绝:“我们不应该仅仅把知识绑在孩子们身上,而应该把它融化在孩子心灵世界里,不应该像水一样淋到孩子身体上,天一热水分就蒸发了,应该像燃料一样染孩子的心脏,使心灵变色。染色的心脏有了包衣,才能有扛病毒的灵魂,即使孩子跌落在悬崖峭壁,也能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遭到沙尘暴的摧残,也能倔强生长。”

“可他们受教育是为了生活,走出西河县才有更好的生活,是为了受教育而教育。”金小茗说出自己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告诉这些孩子,什么是智慧?端正的品行和决心,要让孩子们能够亲身体验,通过实践,用生动的形式培养和塑造这些孩子,不仅使用教条和言语,要用生动的形式培养和塑造他们,主要通过榜样和行动使知识不再停留在孩子脑子里,要成为孩子的本性和人生的一部分,使其不再仅仅是外来的东西,而是成为人性的一部分。”那个智者又在高谈阔论。

“我不想听?”金小茗用浅浅玉手蒙住了耳朵。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善良为何物,那么任何知识对他来说都是有害的……宿舍外公鸡打鸣声此起彼伏,咯……咯……,金小茗从噩梦中惊醒,后脊背一身冷汗,额头也渗出细细密密的汗珠,就像水泼一样。

又在做噩梦……可能是思考问题太多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金小茗爬出被窝,擦擦身上冷汗,人生帷幕又一次拉开,生活没有彩排,她的生活现场直播展示给双桥中学的同事们,还有学生……

华夏大学的苗子就是这样培养删选出来的,金晓茗教的班级生源是学校奥赛班,属于尖子班挑剩下的,这些学生进不了奥赛尖子班,本来就有压力,现在又要补课,更是唧唧喳喳,丧气的抱怨,知识的确能改变命运,可现实时她的学生不爱读书,等悔恨时已人到中年,他们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此循环往复。

“金老师,周六的课必须上么?”

金晓茗愣了一下,看到王虎迫不及待想得到答案。

“不可以,学校补课又不收钱,再说你成绩不错,补课对你来说是好事情,你要是再仔细认真一点点能考上县一中的!要努力哦!回去吧!”

“金老师,我知道,我…..”

“要努力哦!回去吧!”金晓茗没等王虎把话讲完。

“哦”

回到宿舍,桌子上那个陪伴自己七年的饭盒里有饭菜,知道是梁洁茹帮她打的。

梁老师,梁老师…金晓茗在心底默默地念着,“人性的复杂就是这样非黑即白”。

金小茗把手上的粉笔灰拍了拍,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洗了洗,盆里的水是清澈的,随着她的双手放进去,灰色四散开来,盆里的水就就浑浊了,金晓茗偶有所悟,一盆水无论多么纯洁,只要有一丝灰尘,这盆水也是脏的。

突然她想起她的校友,贪官刘世杰,她的学生一方面极其厌恶贪官刘世杰,而另一方面居然把大贪污犯刘世杰当做崇拜偶像,长大了也要这样贪污,要做人上人,让金晓茗不寒而栗脊背发凉····

此刻金晓茗犹如一名失败的将军,被敌方万箭穿心射杀在两军对垒阵前,刘世杰是谁?就是监守自盗贪污福利救济款那个十恶不赦的苍蝇,就连下地狱,阎王爷都嫌弃他脏,地狱都没有他的位置,刘世杰只能成为孤魂孤鬼,居然被自己的学生当做崇拜对象,官员不爱钱,男儿不做贼,女孩不失洁,这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底线,是我金晓茗病了?还是我的学生病了,还是社会有了一个藏污纳垢病态的暗角。

金晓茗愣神,她洗脸用了半小时。

金晓茗洗完了脸,刚拿过饭盒,梁老师就进来了。

“晓铭,你惹祸了,大祸!”

“嗯?什么?”

“你听我给你细说。”

“哦”

“你说咱们西河县是穷,过去穷,现在和南方的小镇相比较还是穷!’

“嗯,发展速度慢,和我们的思想见识都有关系。”金晓茗笑笑。

梁洁如反驳说:“谁也知道我们本地出去的博士,硕士也有几十人吧?”

“嗯,光我们那一届就好几个呢!还有几个出国进修了呢!”金晓茗此时很骄傲。

“可是,双桥镇中学走出去的博士硕士,就像一阵风,刮了也就过去了,对双桥镇学生的影响也开始消失了,家长教育孩子们不再以他们为榜样啦!梁洁茹有点激动。

“那榜样变成谁了,梁老师你可别忘了,我们可是当年的状元县呢!据说华夏大学,教授一条街都是西河籍”。金晓茗对西河县出去的人才感兴趣。

“你知道学校前村的那个刘世杰么?”

金晓茗摇摇头:“不知道,没有这个人吧?听说过,没见过。”

“哎呀,就那个刘石头,喜欢用袖口擦鼻涕的刘石头……”

“哦,他啊,我知道,他怎么了,好像才上了几年级就不上学了”

“他现在是刘局长了!”

“他能当局长,呵呵,再什么也别做,就签个自己的名字没问题吧!”

“人家现在是西河县民政局长,他的好几个亲戚都安排在双桥镇,都是吃财政的!”

“哦?我没有听说呢?”金晓茗有点不信。

“双桥中学的家长们都把刘世杰当成孩子的榜样喽!”

“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金晓茗有点按捺不住了。

为了正义,但愿那些当官的人既有智慧,又有良心,而且还有知识。

“你不是在论文中提到,我们学校的升学率高,是因为孩子的苦学,不要命的学,并不是这里的孩子特别聪明么,而且还说这里的孩子吃的除了洋芋就是土豆,除了土豆就是洋芋,嘿嘿….”梁老师的嘿嘿声让金晓茗有点后背发冷。

“可我的论文与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你的论文发表以前,西河县说这里的孩子们都是神童呢!还有许多外地的家长慕名而来呢!现在你的论文一发表,引起许多质疑,说是上面造假,有欺骗嫌疑,你没听到好几个给我们学校捐器材,捐电教设备,捐水泥的老板们都要取消捐赠么?没有了这些捐赠,你自己想想看,谁还有笑脸给你?西河县的高考经验正向全省推广,你却发表了那样的论文。

反调哦!

你觉得你还麻烦小么?

梁洁茹边说到隔壁去打牌了。

论文发表对金晓茗是福是祸?演绎出了一幕画卷,请听下回讲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