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 第203章 我要以德服人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第203章 我要以德服人

作者:此剑无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2 11:07:53 来源:书海阁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这个春节比去年稍微忙碌了一些,因为多了个纺织厂,节日不停产,倒班的还要继续上班呢。

作为老板,陈元生在除夕晚上11点,带着谭雅、余晴、章总等人,分成两队到去厂里转了一圈,给几个车间发了大红包。

这些钱不是给个人的,而是让值班的职工们平分,算下来每人也就15块钱左右,不多,就是个意思。

回首过往的一年,陈元生觉得自己过的还算充实,名义财富是增长了,但实际能动用的现金却减少了。

目前陈元生账上的资金大概1.27亿,这还不包括纺织厂7000万债权和银行1200万贷款。

在他看来,97年自己最大的投入应该就是亚洲金融风暴,这是个长达两年的过程,而对自己这个外行来说,必须得有靠谱的人帮助。

陈元生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宋乔安,因为运作资金去香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公司转账,资金汇兑”:两个在境内外都有业务的公司,直接进行资金对冲,我在国内给你软妹币,你在外面给我港元或者美元。

为了取得宋家父子的信任,去年陈元生已经先后两次跟宋乔安隐晦的提起过,不看好香港今年的房价。

但是显然,宋家父子都没放在心上。

因为从85年起,香港楼市就开启了长达12年的牛市。

尤其是95年,英国人撤走,大陆红筹接手了相当一部分楼盘,给人造成了土豪的印象。

这个时期,香港的房价几乎每天都在涨,很多低收入者“众筹”买房,就为了等房子涨价后卖出去盈利。

97临近,市场开始狂热。

新房开盘,还出现过排队三公里买房的历史奇观。

这个时候任谁说香港房产会跌,都会被人强烈鄙视。

而陈元生,作为大陆的一个小年轻,你连香港都没去过,凭什么说香港的房价会暴跌?

宋家父子经营房地产十几年,会相信你吗?

其实陈元生很想在香港房产的暴跌中盈利,但这玩意不是期货,也不是外汇,只能买涨,不能做空。

他也不是没想过一些“过激”的办法,比如对赌协议,可问题是谁会跟你对赌呢?

【尽人事,安天命,该提的我还得提,你们不听我就没办法了。】

…………

正月初十,阳历2月16。

陈元生坐车来到了平溪区某家属院内。

这里是江东工业大学教职工家属院,陈元生来这里是想拜会一位纺织工程专业的教授,出面担任远盛纺织的首席工程师,组建研发团队。

信息是章副总提供的,这位刘教授以前曾经帮过二色织几次,但合作的并不怎么愉快,刘教授又是个脾气耿直的人,于是再也不来了。

陈元生估摸着,请刘教授出山不是很容易,毕竟人家是大学教授,不太可能放弃本职工作跑你这儿来打工。

那就退而求其次,在尽量不耽误刘教授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纺织厂。

大不了多给点钱吗,还有谁会拒绝钱呢?

况且刘教授也是有软肋的。

据说,刘教授的儿子,八年前读大三的时候,犯了严重的错误,被学校里给开除了,精神上受到了严重的刺激,然后一蹶不振,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批“躺平族”。

你想想,29岁的大伙子,有胳膊有腿,不找工作,不上班、不赚钱、不娶媳妇,这比后世的“三和大神”躺的都平。

刘鸿森是大学教授,老婆是重点高中老师,全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却偏偏生了个废物儿子,能不闹心吗?

陈元生决定“以德服人”。

如果刘教授这条路不好走的话,他准备曲线救国,先给他儿子安排一份不错的工作,开个七八百的工资。

到时候,老刘一定会被他的诚意打动,然后痛哭流涕,甘愿献犬马之劳。

因为来之前已经打过电话,所以下车之后,陈元生就直接朝其中一栋楼走去。

这里是工业大学的改善楼,三年前新盖的6层居民楼,房子挺新的。

上到四楼,陈元生按了下门铃。

两分钟之后,房门打开,门内站的是个身高一米八左右的男人,不胖不瘦,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山装,相貌普通,神色淡然,留着寸许胡子,看不出真实年龄。

说他三十岁有人信,你说他四十多岁也有人信。

“刘……先生。”

陈元生有点懵,不知道这位该如何称呼。

“哦!是陈老板吧,刚才听我爸说了,你要来访。”

“不巧的很,我外公那边有点事,他们过去帮忙了,让我代他们表示歉意。”

陈元生眨眨眼,对方居然没有让他进门喝口水的意思。

“哦!打扰了……那我明天再来吧。”

门内的年轻人点点头,轻轻一摆手,然后关上了房门。

陈元生郁闷的想拍大腿:20分钟以前我打电话,你说在家,我现在到了,你却跑了。

“这个老家伙!”

…………

第二天上午,陈元生又打了电话,然后让张栋材加速开车,12分钟赶到了家属院。

这次还行,刘教授两口子都在家。

但是等陈元生提出让刘教授到纺织厂工作后,却被对方一口拒绝。

“二色织产品研发部一帮酒囊饭袋,什么都不懂,让我去干什么?”

陈元生苦口婆心:“刘教授,研发部已经被拆散了,现在就俩人,您去了以后,我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招人。”

刘教授五十出头,长脸,两腮颧骨挺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喜欢皱眉瞪眼,性格耿直,脾气不小。

“不去,我现在教学任务很重,没时间。”

陈元生现在也是亿万富翁了,居然在这里碰了钉子,但也只好先耐着性子:“这样吧刘教授,您只要拿出一部分精力放到纺织厂就可以,做我们的首席研发工程师,把队伍给帮忙带出来。我给您三千元的工资,这个待遇比厂长都高。”

“不要跟我谈钱,我要钱有什么用?”

一提到钱,刘教授嗓门明显高了,想想也是,唯一的儿子不争气,老两口攒钱给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