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 第417章 每天重资投入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第417章 每天重资投入

作者:此剑无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2 11:07:53 来源:书海阁

“呵呵……”

张茹静笑了笑:“小陈老板真是豪爽。你如此大的投资,是看好芯片产业的未来么?”

陈元生认真点点头:“不仅仅是看好芯片产业的未来,我更看好张伯你的能力,深信世大在张伯的带领下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拿到股权之后,我任何时候都尊重张伯的意见,世大如何发展,我是不干预的。”

“而且未来到内陆投资建厂,我会动用一切能动用的关系和资本全力配合。”

陈元生这个保证,让张茹静有点意动:“嗯,谢谢小陈总的信任,在收购股权上我倒是可以帮洪磊和小宋引荐一下,只要你肯出钱,想卖的股东应该会有的。”

谈完投资世大的事,接下来陈元生就要谈青州那边的事情了。

“张伯,还有几个事需要您的帮忙。”

陈元生继续道:“一个是,我的曙光电子厂,准备引进米国设备生产贴片电阻、贴片电容。但大陆那边相关人才紧缺,张伯有机会,能不能帮我找一些这方面的人才,在职的、辞职的、乃至退休都可以,我不嫌弃,只要有相关经验和技术就可以,我重金挖人。”

张茹静靠在沙发上眯起眼睛想了想:“这个应该不难,只是得尽可能的绕开当局,避免让他们掣肘,回去我帮你考虑考虑。”

陈元生点点头:“好。第二个,我想在厂内弄个存储芯片生产车间,但对外又不能宣传。所以从修建车间、到购买二手设备,乃至调试、生产、人才培养都得请张伯帮忙。当然,经费问题,张伯尽管开口,我可以给张伯20%以上的股份。”

说白了,陈元生还是要搞芯片相关,但他的野心不大,从Flash存储芯片入手,为U盘、MP3项目做准备,而且还是用二手设备,自产自用。

只不过现在的内陆,你连二手设备都买不到。

至于相关人才,更是想都不要想,张茹静去魔都搞中芯,就是从呆弯带走了400多人,设备也是凭个人关系从国外买来的二手。

陈元生根本没有实力和资本染指芯片产业,去承受各方面的围剿。

要搞的话,就只能猥琐发育,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偷偷埋下一颗种子。

中xin的发展之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外面制裁就不说了,上市之后因为资金短缺,不断的引入各种投资,也导致了很复杂的内部斗争,累计砸钱多年才逐渐盈利

当年买过中xin股票的诸位大哥应该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号称第二个中xin石油。

换个角度解释应该更好理解,仨星集团每年投入到芯片产业的资金超过100亿美元,累计投资上万亿美元,才有了日后的地位,就那还比不过呆积电。

别人搞相关产业,还没开始干就先宣传出去,我准备投资多少多少个亿……

陈元生搞产业,首先就是低调,尽可能不让别人知道--这也叫偷塔。

张茹静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点头道:“这样,过些日子,我亲自去青州一趟,看看你的曙光电子。”

很显然,陈元生的“警觉和猥琐发育”超出了张茹静的想象:你这也太低调了点,不过既然这样搞,大概率是有你自己考量的。

“嗯,我在青州随手恭候张伯光临。”

“还有第三,磊哥应该已经给张伯提起过‘青州数码城’项目了吧,张伯如果有兴趣,欢迎去投资,同时也为日后到青州建晶圆代工厂做准备。”

“张伯,这个项目有我、宋总,洪磊运作,不会亏钱的,这笔投资很值。”

张茹静笑了笑,他听洪磊提起过‘青州数码城’项目,只不过当时觉得这个项目就是在开国际玩笑。

对他来说,青州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在那里投资,何年何月能收回成本。

但现在,陈元生到处大手笔的投资,而且也不像毫无目的的乱投资,其必然是有深意的。

再说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积攒庞大的财富,这玩意靠撞大运是不可能的。

“可以,等我去青州考察的时候,咱们详谈。”

高段位的投资者有个原则:不是投资项目,而是投资人……你这个人值得我投资。

……

晚上9点半,张茹静回去了。

这里就剩下陈元生、宋乔安、洪磊三人。

三个人闲聊了一会儿,陈元生便把话题转移到洪磊身上。

洪磊有点尴尬,因为他想从洪家再拿4个亿资金投入到“数字动力城”项目的事,被家族成员强烈阻挠。

洪源山在那边有三个儿女,七个孙辈。

洪磊在香港已经拿走了家族的三亿现金流,家族成员当时的意见就很大,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对呆弯也有很大影响,当然对洪家也有影响 。

他现在又想从家族拿钱投资,家族成员当然不同意,儿女多了,分资产就是个麻烦。

“宋哥,现在恒指多少了?”

听完洪磊的介绍,陈元生直接换了话题,让宋乔安和洪磊都没反应过来。宋乔安拿着雪茄眨眼想了半天才道:“前几天好像都在8000点左右,因为最近咱们没有在恒指投资,我对那边的数据也疏于了解。如果你要确切数据,我现在打电话问一下。”

陈元生摇摇头:“不用问……没想到还有这么高?”

陈元生知道,8月底港府和内陆会联手进行7500点保卫战,到时候金管局会动用千亿港币资金亲自下场,内陆号称“千亿美金外汇储备无限量供应”。

毫无意外的打赢了这场战争。

当然,后世对这场战争的输赢有各种说法,不少人认为资本大鳄是以小亏,掩饰大赢成功撤退。

毕竟恒指是从一万六千点下跌到6000多点,蒸发数万亿港币,资本大鳄只要在高点建仓,基本上都是大赚特赚。

关于谁输谁赢的问题,陈元生自然是不关心,他只要赚到自己的钱就行了。

以现在8000点来算,恒指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资本大鳄们是在做卖空合约,赌恒指8月底跌破7500点。

“这样宋哥,等恒指跌到6900点以下,你就投入一部分资金,买上涨合约,赌恒指涨到7800点。”

“与此同时,动用资金购买恒指相关的33支股票,不要一下子买入,而是每天30亿左右买入,到八月下旬之后,每天重资投入,务必把恒指砸到7800点以上。”

洪磊这是在加入宋乔安的金融公司之后,第一次当面聆听陈元生的投资计划。

没有任何市场分析,不研究对手,不看市场空单合约状况,说砸就砸,而且每天数十亿的猛砸。

这里面的情况其实很复杂的,因为恒指有期货合约可以买空卖空,场外还有加几十倍杠杆的期货市场,动辄就能撬动数千亿资金。

宋乔安这边虽然资金也不少,但如果对面是数千亿的对赌盘,到时候会亏的连布条都不剩。

“可以,等恒指跌到7000点以下,我就跟你联系,到时候咱们具体商量投资金额。”

宋乔安多省心,虽然公司已经有数十人的分析团队,但那些人就是个摆设,如何投资,还得听陈元生的指挥。

说完之后,宋乔安抬手拍了拍洪磊的肩膀:“小磊,这次你的资金全部砸进来,到时候你投资数字动力城的资金就有了。以后,哥会让你的那些兄弟姐妹,上杆子求你收钱投资的。”

洪磊在金融公司的资金,是按照五成的收益获利的。

宋家资本是获利六成,陈元生获利四成,洪磊盈利中的一成会进入公司,作为公司运营资金。

洪磊有点哭笑不得:早知道这样投资就能赚钱的,我还去米国上顶级名校干嘛,经济分析就个de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