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 第425章 不要把资本家当成慈善家

7月27日,曙光电子厂发生了一起举报案例。

事情发生的原因是库房转移、交接、拆迁。

电子厂两栋科研大楼完工后,下一步就是拆迁办公楼、平房、库房、原实验楼等一系列建筑。

电子厂有大小库房10个,其中有个在八十年代就号称价值百万的库房,甚至采取过军事管制。

生产电子元器件需要钽、银、金、钯、铂、铑等很多稀有贵金属,至于铝等一些普通金属、化学药剂就更甭提了,这就是库房号称价值百万的原因。

高质量钽粉还需要进口,当前的价格一公斤2100元,钽丝一公斤5500元,银一公斤元。

电子厂的钽电容一直是拳头产品,厂内的钽粉、钽丝的储备常年维持在60千克,银的储备也维持在15千克左右。

库房的盘点工作早就在进行,现在已经到了物料转移、交接的进度,而且库工全部更换。

也就是说,账面上该有多少材料,交接的时候就得有多少东西,提取和使用的材料,也要有明确的提取人,跟生产所需严格对账。

这次对接的可不仅仅是大库房,还有车间班组的小库房,你提走了多少材料,生产了多少成品,需要严格对接。

但很多材料对不上账,库工又捂不住盘,实在没办法交差,干脆举报了。

这里面还有个奇葩事件:因为最近市面上老款的曙光收音机,已经被炒作到了三千块钱以上。

电子厂的库房可是有四百多个崭新的库存,于是就有人想办法从库房里弄走了几个去卖。

他们不知道,陈老板是专门来这个库房看过的,而且还专门提走了一个,对库存数据很清楚。

不但如此,市面上最终收这个产品的龚森林,也第一时间给陈元生汇报了相关情况……

陈元生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不动声色,而是让龚森林调查一下,是谁拿来卖的。

27日库工举报之后,电子厂连着两日没什么动静。

直到29日下午,三辆警车开进了曙光电子,一次性带走五人,其中包括一名保安部副科长。

30日下午,从福州请来的19名呆弯某审计公司的员工,加上远盛实业总部抽调来了9名员工,共计27人进驻曙光电子厂。

电子厂已经完成了平稳过渡,该分流的职工也都分流了,而且分流出去的基本都是干活的、办事的基层职工,接下来就该大清洗了。

这次陈元生的要求很高,先是给分局的领导打了招呼:【查出多少案件来,公司给局里双倍的劳务费,不能让大家白辛苦。】

“还有这种好事?”

“我们要是查出来一百万的案子,陈老板给一百万劳务费?”

“给,当然给,必须给,但案子得是改制以后的,改制之前的事不翻旧账,但如果涉及到公司之外可以追溯的资产,也可以象征性的给点。”

比如改制之前被盗窃的物资被追回来了,这个也可以给一些劳务费。

总之,陈元生宁可付出10倍的代价去调查和追究这些问题,也不想放过一个蛀虫。

追溯流失资产不是他的目的,开除这帮人也不是他的目的,他让要让这帮害群之马进去蹲监狱。

然后又给负责审计的员工们做了保证:

【审计出问题,如果当事人不认账,直接报警,让警方抓人;】

【审计期间,公司会安排保安全程保护你们的安全,三倍工资福利,审计出的财务问题,50%奖励给审计人员。】

之所以请外面的审计,因为陈元生也知道,很多审计单位的工作其实是走形式的,象征的过一遍数据,出个报告,就算完事了。

陈元生这次的审计要求异常严格,包括考勤、报销、出纳、库存、采购、材料与成品比例等等……从细节上抠。

从接手电子厂起,陈元生就有全面审计的想法,但当时确实是在厂子还没有完全倒闭的情况下,走上层路线拿下来的。

那个时候审计,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平稳过渡了半年多,人员抽调走近一半,厂内的组织结构基本打散,而且麻痹了一些小领导们,是时候算一下总账了。

审计人员没有执法权,但局里有啊,只要抓到了蛛丝马迹,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曙光电子只是开始,接下来其他公司也要全面审计。

【不要把资本家当成慈善家,不要把老板的善意当成你们纵容的资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