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06章 中医药调理痴笑

每日医案 第106章 中医药调理痴笑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痴笑

[病案]章某,一位年仅55岁的女性患者,在1978年6月20日初次就诊。两个月前,她不幸中风,导致左半身瘫痪。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已能够独立行走并实现生活自理,情况有所好转。然而,最近一周内,她出现了不自主的阵阵痴笑,每次笑得满面通红,热泪盈眶,每天发作次数高达10至30次。

这种异常的笑声伴随着心烦的症状,导致夜晚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她的大便略干,小便量较少,呈现黄色。从她的脉象来看,寸关部位表现出虚数现象,而两尺部位则相对较弱。她的舌头呈现出红色,舌苔较少。

[治则]清心滋肾,育阴敛阳。

[方药]黄连 6 克、阿胶 10 克、白芍 20 克、鸡子黄 1 个(冲服)、生地 20 克、当归 10 克、丹参 30 克、郁金 15 克、竹叶 5 克、朱砂 2 克(冲服)。服用三剂之后,患者痴笑的次数减少到每天 3-5 次,程度也减轻了很多。因为药效明显,所以没有更换药方,继续服用三剂。服药之后,痴笑已经得到控制,于是又连续服用了十二剂。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病情都没有再复发过。

[评析]《内经》是一部古老的医学经典着作,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极大的贡献。其中,有一段关于“心”的描述:“心……在声为笑。”这句话揭示了笑声与心脏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内经》还提到:“神有余则笑不休。”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心神活动可能会导致笑声不断。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木、火、土、金、水)密切相关。五脏的相互关系和功能失衡会导致一系列疾病。在此患者的病情中,五液(血液、津液、精液、泪液、唾液)暗耗,导致五脏之伤。其中,“穷必及肾”,说明肾阴的亏损已经影响了其他脏器。

患者表现为心火亢盛,而肾阴亏虚。心火旺盛,心肾失交,导致神明受到干扰,从而引发痴笑这一症状。治疗此症,需采用黄连阿胶汤来滋阴降火,调和心肾。同时,使用朱砂安神丸以镇静安神宁舍。另外,采用郁金疏利,丹参活血宁心,以达到调和气血、宁心的目的。最后,用竹叶轻宣心窍,使痴笑症状得以缓解。

总之,《内经》关于“心在声为笑”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笑声与心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观点不仅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也让我们对人体内部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医生面对一个总是莫名其妙发笑或沉默不语的患者时,他们可以根据五脏五行理论来判断其病情。如果患者的心气过盛,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而心气不足则可能表现出忧郁、沮丧等情绪。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声音变化来了解其身体状况,从而制定更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和心肾,增强心脏功能,同时缓解神经系统的紧张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医生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痴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扰和需求。通过耐心的倾听和引导,帮助患者释放压力,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总的来说,《内经》中“心在声为笑”的理论为中医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它提醒我们要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健康问题。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中医理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