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119章 中医药调理脊髓空洞症(一)

每日医案 第119章 中医药调理脊髓空洞症(一)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脊髓空洞症(一)

[病案]吉某,女性,今年 37 岁。她于 1971 年 7 月 10 日初次就诊。这个病已经困扰了她三年之久,症状表现为上肢肌肉逐渐萎缩,力量减弱,下肢行走时摇晃不稳。她曾经前往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医院寻求诊断,最终被确认为脊髓空洞症,并被告知病情已经从胸髓扩展到了椎体囊以及后索,然而经过一系列治疗却毫无效果。目前,她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身形消瘦,全身乏力,右侧上肢肌肉明显萎缩,手部肌肉出现疼痛且温觉丧失,左侧上肢也存在感觉障碍,但相对较轻;同时,她的胸背部肌肉也出现了萎缩现象,腰部脊椎酸痛难耐,无法长时间坐着,两下肢软弱无力,行走时左右倾斜,腱反射完全消失。此外,她的面容苍白无华,舌头颜色偏淡且舌苔湿润光滑,脉象呈现沉弱状态。

[治则]大补肝肾,填精益髓。

[方药]熟地40克、山药35克、狗脊25克、川断20克、肉苁蓉25克、鹿角胶15克、枸杞子20克、川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锁阳20克、桑寄生20克、附子10克。服用15剂之后,患者全身感觉比之前更有力气了,腰脊酸痛也略有好转。于是,医生在前边的方剂里加入山萸肉20克,继续使用5剂。此时,患者腰脊酸痛有了明显的改善,脉象也变得有力了。但是病人仍然觉得口干舌燥,这是因为药物偏向温热,所以去掉了附子,并增加了滋阴的药剂:熟地40克、山药25克、狗脊25克、川断20克、肉苁蓉25克、鹿角胶15克、枸杞子20克、牛膝10克、菟丝子20克、天冬20克、知母15克、桑寄生20克。就这样稍微调整后服用了18剂,患者的左下肢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肌肉萎缩也得到了显着改善,身体变得有力,行走也不再有问题。拟丸方如下:取熟地五十克、山药四十克、茯苓二十五克、苁蓉四十克、巴戟肉五十克、枸杞子二十五克、鹿角胶三十克、菟丝子五十克、石斛二十五克、牛膝二十五克、川断二十五克、附子二十五克、桑寄生二十五克、女贞子二十五克、锁阳二十五克。将这些药材研磨成粉末后炼制蜂蜜制成药丸,每颗药丸重十五克,每日早晚各服用一颗。患者连服三料药丸后,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

[评析]本案所涉及的疾病为肝肾亏损所导致的“痿证”,这一病症主要与肝和肾的生理功能减弱有关。肝的主要功能是滋养筋骨,而肾则主司骨的生长和发育。当肝肾功能不足时,筋骨就会变得软弱无力,肌肉也会出现萎缩现象。

在患者的脊髓中,由于肝肾亏损,导致脊髓受损,形成空洞。为了治疗这种状况,必须采取补肝肾、益精髓的疗法。通过调理肝肾功能,以增强筋骨的活力,从而达到恢复肌肉力量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出现了口干口燥的症状。针对这一症状,我们需要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来调理。滋阴清热有助于消除口干口燥的症状,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

为了更好地治疗患者,我们采用配制丸药的方法,并加入附子。附子是一种具有阴阳互根、阳生阴长功效的中药材。通过附子的辅助作用,可以平衡患者的阴阳,促进肝肾功能的恢复。

总之,针对本案所涉及的肝肾亏损之“痿证”,我们采用补肝肾、益精髓、滋阴清热以及配制丸药的方法,并加入附子以平衡阴阳。通过这些方法,有望帮助患者恢复肝肾功能,改善筋骨软弱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